乾隆为何把皇位传给了令妃的儿子?是因为太爱令妃了吗?

关运福


因为实在是没得选,乾隆帝传位给颙琰也是当时供弘历选择的皇子不多,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矮子里头挑高个儿”——纯属无奈啊。而乾隆帝对于颙琰的生母令皇贵妃魏佳氏,宠爱是真的,不过册立储君与此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

虽然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中,乾隆皇帝风流成性,可实际上乾隆后宫中的妃嫔加起来也不过比他那个工作狂父亲雍正帝多4个人而已。而弘历的妃嫔一共为他生育了17个皇子


虽然弘历的儿子不算少,然而很尴尬的是,17位皇子中有7个是幼年夭折根本就没活到成年,剩下的10个儿子里还有4个英年早逝,等乾隆帝最终准备册立储君的时候,他还在世的儿子只剩下6个人

封建社会讲究的是“立嫡立长”,而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最初乾隆皇帝准备册立嫡后富察氏所生的皇子为储,可富察皇后的儿子都死得很早。富察皇后升遐以后,乾隆曾经准备册立皇三子永璋,结果永璋死了;准备册立皇五子永琪,结果永琪又死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乾隆很久都没想过立储。


等到乾隆帝再次立储,那时候的弘历已经垂垂老矣。当时弘历在生的6个儿子,其中2人被过继给了宗室旁支,能够继位的只有永瑆、永璇、永琰和永璘4人。前两人均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所生,后两者均为令皇贵妃魏佳氏所生

虽说“母凭子贵”,然而也有子凭母贵之说。淑嘉皇贵妃早在乾隆二十年就死了,且永瑆永璇兄弟俩,一个残疾一个抠门,都不是合适储君之选。


纯帝继皇后那拉氏被废之后,令妃魏佳氏晋贵妃、皇贵妃,统摄六宫成为了当时后宫真正的管理者。乾隆此举自然也是有意册立其子为储,毕竟魏佳氏为乾隆生育了6个孩子。当时永璘年幼,实在没得选的乾隆值得册立永琰为储君。

值得一提的是,继皇后那拉氏的儿子——十二皇子永璂,乾隆竟从未动过立储之心,与富察皇后生子不久乾隆就议储形成巨大反差。永璂多年无宠,在其母后被废之后更加失落,其贝勒爵位还是永琰登基后追封。而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出身的魏佳氏,最终以低于皇后却又高于皇贵妃的仪制下葬,并追封皇后。


澹奕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秘密立储,将皇十五子永琰立为皇太子,并且将这个立储的锦盒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乾隆立皇十五子为皇太子,并不是因为太爱令妃的原因,而是以为在乾隆后期,可以供乾隆挑选的皇子并不多了,只剩下了四位皇子,没办法,矮子里挑高的,就选中了皇十五子了。



乾隆一生十七个儿子,但是长大成人的皇子却了了无几。

富察皇后为乾隆皇帝生育了2个儿子,一个是皇二子永琏,皇七子永琮。可是这两位皇子命都不长,皇二子在8岁的的时候偶感风寒,结果病逝,皇七子,2岁的时候也不幸夭折,而且这两位皇子都被乾隆立为皇太子。

嘉贵妃,给乾隆皇帝生育了四个儿子,皇四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一子。皇四子因为谋图太子之位,乾隆将其出嗣旁系,做了别人的儿子。皇八子是一个瘸子,皇九子早早夭折,也就剩下皇十一子永瑆,但皇十一子只爱文墨,不喜政务,所以也排除了。



纯贵妃生育的皇三子和皇六子,因为孝贤皇后病逝,皇长子与皇三子不伤心悲痛,被乾隆大骂不孝子,也排除了,并且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也都死了。皇六子也早夭。

现在就剩剩下皇五子永琪,皇十子(也早夭),皇十二子,皇十三子(早夭),皇十四子(早夭),皇十五子,皇十六子(早夭),皇十七子。

在乾隆三十一年,皇五子去世,也就剩下了三个可以选择了。继后的儿子,皇十二子,因为讨厌继后,所以更讨厌继后的儿子,皇十七还很小,所以只能选择皇十五子继承皇位了。


蛏子历史


乾隆传为于令妃的十五子,不是因为有多爱令妃,而是当真无奈之举!毕竟活到八十多岁,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妃嫔、子嗣一个个走在自己的前头,当真是白发送黑发人啊……凄凉无比!

一国之君的继承者,关系到国家命脉。传位自然不能小觑,康熙当年九子夺嫡的惨烈场面历历在目。所以乾隆时期对继承者是很看重的。

在孝贤皇后在世的时候生的嫡子永链、永琮就曾秘密立储。可惜福薄早早的薨了。另外继后如懿的十二阿哥更是凄惨,因为母亲的冷落被废,他的一生最惨淡,连普通的皇子都不如,年纪轻轻也早早的去了。死后乾隆也没有对他任何追封,可见他有多厌恶继后了,看来就算他长寿一点也没有机会当太子!

再一个就是愉妃海兰的永琪,在26岁就英年早逝了。

乾隆第五子,荣纯亲王。于乾隆三十一年薨,年仅二十六。 历史上的永琪很优秀,也很得乾隆的喜爱!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骑射,博学多才,娴熟满语、汉语和蒙古语。他还熟知天文、地理、算法等。 可惜天妒英才,五阿哥在被封为荣亲王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了,和他的皇位终究擦肩而过了。。

乾隆曾说:“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此话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马戈尔尼谒见乾隆时,乾隆帝在谈到诸位皇子时提到的。

在乾隆后期,选继承者相当于在胖子里挑瘦子,由不得他挑三拣四了。

他只能用排除法将永璇(有残章,断腿,且沉迷酒色品行不端)、永瑆(通文墨不好骑射)和永璘(年纪太小)全部排除掉,然后只有一个品行稍微差不多的永琰,而这位十五阿哥性格内向、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算是勤奋好学的,没有大错。便均衡择优录用了,所以十五子永琰才有机会!不是因为他够优秀,也不是乾隆有多爱炩妃,而是他活的时间比较长。



如果永琪可以命长一些,说不定我朝的历史将改写,也不会闭关锁国这么多年!最后衰败亡国。。


荰尒二0716


历史上,除了昏君,皇帝选择储君,第一考虑的永远都是确保江山能够代代相传,而不是爱某个后妃。

题目中所说的令妃的儿子,就是后来被称为嘉庆皇帝的十五阿哥永琰。

乾隆皇帝虽然能力不咋地,但毕竟不是昏君,所以他选择嘉庆,当然不是因为太爱令妃。

一、嫡子夭折或者早逝

中国皇位继承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在众多儿子中,正妻即皇后的儿子叫“嫡子”,如果皇后生了好几个儿子,则立年龄最大的一个。

乾隆皇帝的嫡长子,即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之子永琏,不过永琏只活到9岁就死了。

此外,虽然孝贤皇后富察氏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永瑛、永琮,不过前者只活了23岁,后者只活了2岁。

乾隆一生,立了两个皇后,除了孝贤皇后外。还有一个被废的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也生了一个儿子,即皇十二子永璂。

然而,永璂在乾隆四十一年就死了,年仅25岁。因为母亲被废的原因,死后没有享受任何政治待遇。

如果他不死,也不会有机会继位。

二、其他儿子当中同样早逝的多

乾隆总共生了17个儿子,继成皇位的皇十五子永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即1760年。

然而,在他出生之前,14个哥哥当中有6个已经死了,等于说竞争对手打了一个对折。

除了孝贤皇后三个早逝的嫡子外,皇三子永璋死于26岁,皇九子和皇十子,分别在一岁和两岁时死去。皇十三子永璨,死于三岁,皇十四子永璐,即永琰的同母哥哥,也在四岁时夭折。

嘉庆皇帝6岁那年,乾隆非常赏识和钟爱的皇五子永琪也死了,年仅26岁。

永琪能文能武,还精通汉、满、蒙三种语言,在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被封为和硕荣亲王。

可以说,接班希望大大滴。

可惜,死了。

嘉庆皇帝后面还有俩弟弟,其中皇十六子也仅仅活了4岁。

三、活着的儿子当中永琰最优秀

除了那些不幸早夭的儿子们,乾隆还把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早早过继出去。

到乾隆60年的时候,真正有资格继承的只有四个儿子,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嘉庆皇帝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其中,皇八子永璇既有脚病,又沉湎酒色,皇十一子永瑆是一个著名的吝啬鬼,皇十七子永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

只有永琰,性格沉稳,读书勤奋,孝顺父母。

如果你是乾隆,你会选谁?


小奔说史


乾隆帝在位60年,当太上皇又当了3年,从在位时间来看,乾隆算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乾隆自称“十全老人”,认为自己文武双全,福寿兼备,然而在立储这件事上,乾隆可以算是有个终生遗憾。

历史上,康熙皇帝早早地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这位皇太子一生中两立两废,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太子却没有登上皇帝宝座。乾隆皇帝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于立嫡的观念,比之康熙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深得宠爱,在后宫中地位崇高。富察氏没有让乾隆失望,先后为乾隆生下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不幸的是,皇二子九岁那年死于寒症,皇七子年仅两岁便因天花夭折。富察皇后经不住这接连的打击,随后不久也香消玉殒。

此后,乾隆又立了第二位皇后那拉氏。那拉氏同样很努力,一口气生了两男一女。虽然只有皇十二子永璂长大成人,但那拉氏因在乾隆南巡途中与皇帝闹矛盾,一气之下剪了自己的头发,乾隆大怒,遂对那拉皇后不再关注。那拉皇后死后,仅以皇贵妃礼制下葬。这样一来,皇十二子也早早地被排除在立储范围之外。

等到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已经年过六旬,立储之事已不能再拖。在此时,还活在世上的皇子只剩了五位。

皇八子永璇举止轻浮,做事不得体,名声也不好;

皇十一子永瑆文采斐然,书法了得,号称清朝四大书法家之一,但乾隆嫌他汉化太过,轻视满洲传统;

皇十二子永璂,前文已提到,早就被排除在外;

皇十五子永琰,举止得体,为人和平,学问也不错;

皇十七子永璘,年纪太小,而且不爱学习;

乾隆思来想去,决定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将诏书秘密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直到乾隆六十年才公之于众,长达22年。

因此,乾隆立储跟令妃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考察皇子自身的素质。


江上神思者


乾隆之所以把皇位传于十五子永琰,不是因为对令妃爱的多么深,更不是永琰有多么优秀,实属无奈之举。

永琰出生时,他前面十几个哥哥夭折的夭折早死的早死,就连乾隆最喜爱的永琪,也在永琰出生几年后,撒手人寰。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此时只剩下四个,能够竞争皇位的也只有两个:皇十一子永兴与皇十五子永琰。

永兴聪明伶俐,城府极深,是个当皇帝的好料。但乾隆对他不怎么感冒。原因是这个孩子太过聪明,一旦自己百年之后,这个孩子会不会废弃自己的所制定的路线与主张,另起炉灶呢,那样自己一世英名如何传之于后!让永兴的治国能力盖过自己的风头,是乾隆最不愿想的,也是最不愿看到的。因此,乾隆从心里就放弃了永兴。

永琰性格内向,中规中矩。对乾隆的言听计从,从没有提出过任何意见,深合乾隆的心意,在乾隆看来,永琰是个非常合适的守成之君。只有这样的继承者才能因循守旧,把康乾盛世延续下去,让他这个十全老人青史留名。还有一点,就是乾隆太贪恋权力了,虽然他已是古稀之人,可身体甭棒,根本没有交权的想法。一旦把皇位传给永兴,凭他能力,一定会把自己架空。只有传给本分老实的永琰,自己才能把权力紧紧攥在手里。

乾隆不愧是十全老人,一切都是按照他的预想进行。1796年,乾隆禅位与永琰,也就是嘉庆帝,自己做起名义上的太上皇,实际上还是大权独揽。直到四年后去世,嘉庆才成了大清真正的掌舵人。

嘉庆在位时,既无大错,也没什么大作为,就两个字:平庸。有人说,清朝的衰落源于嘉庆。其实,罪魁祸首是乾隆,因为他的一己之私,废弃了聪明、果敢的十一子永兴,让没有一点锐意进取的永琰继承大统,最终,造成清朝衰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