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雄踞伏牛、桐柏山間,

縱橫長江、淮河流域,

南陽在過去40年裡到底建了多少橋?

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面對專訪,與改革開放同齡的呂華彬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列出長串數據並一一解讀:

3.55萬公里,這是當下全市公路總里程。40年前,南陽公路總里程為4256公里。

713公里,這是當下全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978年至今,南陽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村村通硬化公路。

77.47萬輛,這是當下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40年前,僅為0.46萬輛。

40噸,這是當前普通載貨汽車的載重。1978年,國產民用載貨車載重量是5噸。

橋連著路,路連著橋。改革開放40年,南陽公路縱橫貫通,高速公路在中心城區連接互通。對於河多溝深的南陽來說,這些鉅變印證著“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橋樑意義。

最新統計顯示,我市公路上橋樑合計6324座,總長度為22.5萬延米。

回眸過往40年,呂華彬用了幾個“越來越”來概述“千橋飛架”的發展歷程。


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南陽大橋)

南陽橋樑“越來越壯實”,應急抗災能力越來越強。有例為證,如淅川和鄧州之間的唐王橋。過去,公路橋建設標準低,特別是鄉村道路主要以騾馬大車通行為主,因此有很多寬路窄橋、漫水橋、過水路,甚至存在“有路無橋”等影響通行的瓶頸路段。目前全市沒有影響通行的危橋,若有動態危橋當年即可處置。當前,橋樑荷載標準總體提升了30%。


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仲景橋)

南陽橋樑“越來越寬大”,路橋通行能力越來越強。突破建築材料和施工設備等瓶頸之後,南陽的橋樑寬度從原來的10米以內擴寬至36米(雙向六車道)或52米(雙向八車道)。像涅槃重生的白河大橋,寬33米,雙向有6個機動車道和兩個非機動車道,並有兩個人行道,荷載能力可承受多列重載車隊在南陽,跨徑最大的當屬北繞城高速公路跨南水北調幹渠和焦枝鐵路大橋,主跨為225米,總長1703米,已成為南陽橋樑建設史上經典之作。


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光武橋)

南陽橋樑“越來越美觀”,兼具觀賞功能越來越強。過去,南陽橋樑多為石板橋、石拱橋、雙曲拱橋和中小跨徑的橋樑。隨著新材料、新工藝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如今的橋樑結構形式趨於多樣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溫涼河入白河處“像月牙一樣”的異形鋼架橋——明月橋,一半映在水中,一半拱在水面,碧波盪漾,風情萬種。

(淯陽橋)

在市中心城區,除了跨高速公路之外共有7座橋跨白河,樣式各異裝點著南陽古城,自上游而下依次為:南陽大橋系梁板橋,東西橋頭矗立4個漢闕彰顯著楚風漢韻的文化底蘊;光武大橋是斜拉橋,被稱為“南陽之門”,融入“千年帝鄉”文化之中,昭示著南都古城的魅力;白河大橋,承載“老南陽”的諸多情結;仲景大橋屬於拱形鋼構橋,設有觀景臺夜晚兼顧休閒觀光功能; 陽橋較早採用中承式系杆拱橋,主橋呈五虹連跨狀,4對8個精美別緻的雲形觀望臺,“鑲嵌”於大橋兩側每兩拱之間。臥龍大橋為梁板橋,在“孔雀東南飛”的意境中意氣勃發。雙向八車道的雪楓大橋,是市中心城區首座跨白河立交橋。

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雪楓橋)

說到“立交橋”時,呂華彬表示,這也是個大變化。城市道路立交將呈現出井噴式現象,像我市為解決高鐵站快速入市問題,將在光武路與東環路交叉處建設樞紐立交橋。

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臥龍橋)

橋樑類型增加,直線變曲線,交通兼景觀;“洋釘”變標準國產,“洋灰”成國際標準……這一切得益於時代的進步。隨著我國裝備製造業的不斷強大,新型架橋機、起重設備、鑽機和新材料等普遍得到應用,施工不再是難事,材料不再是難題。採訪結束時,呂華彬笑著攤開雙手,這一切,誰能說不是時代的賜予呢?

自豪!改革開放40年,南陽建了這麼多橋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賈林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