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改革開放 40 年·風雲錄|敢為天下先的太行人——看林州在改革春風中煥發新顏

改革開放 40 年·風雲錄|敢為天下先的太行人——看林州在改革春風中煥發新顏

每到夏季,很多遊客來到林州市石板巖鎮的太行大峽谷裡避暑(2017年7月10日攝)。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河南日報記者任國戰本報通訊員張遂旺張龍飛

在太行懸崖絕壁上“摳”出的一條水渠——紅旗渠,給林州留下了一筆歷久彌新的寶貴精神財富。

7月23日上午,站在舉世聞名的紅旗渠畔,看著一渠碧水靜靜流淌,記者不禁思緒萬千。

戰太行,不僅讓林州人解決了千百年來的吃水難,而且淬鍊了不朽的精神。出太行,讓林州人靠建築勞務賺取了真金白銀,思想獲得了大解放。敢拼敢為人先的林州人,腰包鼓起來之後,以自己的理想、奮鬥、堅韌、奉獻來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

如今,這個昔日窮困的“太行鍋底”,一躍成為河南省縣域綜合經濟實力的排頭兵。是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是改革開放釋放的強大活力,讓林州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勇闖天下,讓“腰包”鼓起來

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憑一錘一釺一雙手,向窮山惡水開戰。這一戰,就是十個春秋!

千年期盼,一朝夢圓。1969年7月,1500公里的紅旗渠竣工。林縣人民把愚公移山的精神永遠定格在太行山上。林州有了水,但百姓溫飽未能解決,“窮根”仍在。

“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窮則思變。當年修渠的十萬大軍,踩著1978年改革開放的節拍,紛紛懷揣一身好手藝,掂起瓦刀闖世界。

1979年春的一個午後,林縣橫水鎮寒鎮村的秦東海捆好鋪蓋捲兒,腰裡別一雙千層底布鞋,步行十多里的山路,來到了當時就近的馬家公社汽車站,準備前往山西臨汾打工。

“說是汽車站,其實僅有個牌子。”秦東海說,站點等車的人很多,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外出搞“副業”。車來了,秦東海硬是拉開客車側面的玻璃窗,鑽進了車廂。

1991年,採桑鎮下川村的辛俊現19歲,還是初三的學生,父親過世不久,他窮得拿不出學費,也不樂意連累家人。春節剛過,辛俊現就懷著當老闆的夢想告別家鄉:“父輩人連紅旗渠那樣的奇蹟都能創造,當老闆算個啥?”

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在紅旗渠修渠過程中鍛煉出的大批能工巧匠,扎堆成群地走出家門,外出從事建築業,形成“十萬大軍出太行”之勢。1989年,林縣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建築勞務基地縣。這年,林縣的建築隊達到2500個,外出民工達到11.5萬人。

當年一支支的建築隊,如今已發展成為近3000家遍佈大江南北的建築企業。

2015年10月,林州市紅旗渠大道東段,一座近百米的高樓成了林州建築企業的“孃家”。

7月23日,記者走進這座建築總部大廈的一樓大廳,迎面看到的是一個巨型數字大屏幕,正在滾動播放林州建築業的輝煌故事。大廳左側顯著位置標註著樓層索引,記者細數下來,入駐企業有103家。如此之多的建築企業扎堆一處,這在全國都不多見。

林州市建築業管理局局長付志強坦言:“圍繞林州‘總部經濟’戰略,如今林州建築業進入集聚、轉型、高質量發展階段。去年全市建築業總產值高達1200億元,稅收16億元。”

據統計,林州60%的農村強壯勞動力在從事建築業;60%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得益於建築業;60%的銀行儲蓄存款餘額來源於建築業。

情繫故土,返鄉栽下“致富樹”

今年64歲的秦東海,雖已退休,但仍然閒不下來,給七八家建築企業當顧問。

7月24日,記者在林州市“琛凱花園”項目工地,見到了秦東海,他穿著一件軍綠色T恤,後背已經被汗水打溼。他站在樓下,手搭涼棚望著兩位站在吊籃裡進行外牆粉刷的工人,口中喊道:“注意安全,保證質量!”

“安全和質量是建築業的生命線。”秦東海說,以前搞建築,最多3層,蓋樓頂板的時候,都是用厚木板搭個斜坡,七八個人用繩子硬往上拽,如今都是機械化,一摁電鈕就上去了,過去3層樓需要蓋個大半年,現在幾天一層樓。

改革開放讓林州人“飽了肚子,掙了票子,換了腦子,有了點子,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走出大山、實現了資金原始積累的林州人,帶著信息、資金、理念返回家鄉,開始造福造富家鄉。

在紅旗渠大道西段,坐落著一座淡黃色的6層高樓,尖頂灰瓦,這是河南省實驗學校林州校區。

辛俊現告訴記者,2002年,他給河南省實驗中學蓋教學樓時,就有心將優質教學資源引進林州。當了老闆之後,2012年,他投資了3000萬元,在家鄉興建了省實驗學校林州校區,夢想成真。

“一個人有多少財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給社會、給他人創造更大的價值!”辛俊現動情地說。

在林州,類似秦東海、辛俊現的故事還有很多。

林州籍建築企業家、吉林宏泰集團董事長李文順,瞄準老家橫水鎮河北村周邊坡地,註冊成立現代化農業發展公司。

林州光遠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偉放棄待遇優渥的工作,回到家鄉建起了全國最大的電子級玻璃纖維生產基地。

近年,林州先後湧現出王留根、崔寶豐、劉玉珍、李曉軍等一大批返鄉創業典型。截至去年年底,林州累計返鄉8.2萬人。

在他們的帶動下,原本工業相對落後的林州,汽車製造、建築建材、輕紡、高端材料、電子……一個個企業拔地而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林州紅旗渠經濟開發區成為我國中西部唯一設在縣域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林州市委書記王軍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林州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2017年,GDP比1978年增長了89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1978年增長了128.7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比改革開放之前增長185.9倍。

不忘初心,擎起綠色發展新未來

如果把視線聚焦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這5年多,人們會發現林州更加精彩紛呈,發展“顏值”更佳、“氣質”更優、“含金量”更高。

初伏時節,記者驅車駛入林州市迎賓大道,只見層巒聳翠的龍頭山巍然屹立在前方。山腳下,擁有460畝水面的龍湖波光粼粼,湖邊垂柳依依,木質棧道沿湖而建,市民行走其上,悠然自得。近年來,林州先後投資10億元,通過引水、調水、治水,全城已經形成了大水系格局。

富起來的林州人豪情更勝,他們勇敢衝破封閉,打破太行山的千年屏障,構築三省交界的大道通衢,用理想照亮“美太行”的新徵程。

40年前秦東海去山西臨汾時,需要一天一夜,而如今,他開車穿過太行山,只需要五六個小時就能抵達。

綠起來、美起來的太行山,吸引八方遊客。去年五一當日,紅旗渠景區門票收入突破100萬元。

7月24日傍晚,記者來到石板巖鎮一家農家樂,老闆申豔青正忙著給屋裡的客人上菜。幾年前,她瞄準旅遊商機,拾掇起自家的石板房,開起了農家樂,建起美術寫生基地。“一年收入一二十萬元。”今昔對比,申豔青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夜晚的林州燈火璀璨,記者沿紅旗渠大道返程,彩色的燈光將路旁行道樹、帶狀公園裝飾得格外美麗,路邊廣場上,市民伴隨著歡快的音樂盡情舞蹈。誰能想到,40年前,林州市區是個僅有3個小村、3條不到500米長街道的“偏遠小鎮”。

如今,這座城市實際管理人口超過110萬,道路里程超過196公里,近100米高的摩天大樓有35棟。當年“土牆石瓦”的小地方已成為一座高顏值的山水生態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歷經40載春風化雨,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新林州。

改革者說

改革開放成就了山裡人的夢想

□中共林州市委書記王軍

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讓林州十萬大軍走出太行,他們賺了票子,換了腦子,又紛紛返回林州建設富美家鄉,給林州這座山城帶來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林州40年的改革和發展,用實踐證明了“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回望過去走過的路,探尋通向更加美好未來的路徑,解析林州創造奇蹟的密碼,令人心潮澎湃,感奮不已。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林州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保持奮鬥的精神、實幹的氣概,用開放的眼界、創新的魄力,勇於改造自身,讓紅旗渠精神永不褪色。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紅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紅旗渠精神的靈魂;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是紅旗渠精神的具體體現;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功成不必在我”。以楊貴老書記為首的林縣縣委,當年拍板修建紅旗渠冒了很大風險,這是改革家的胸襟和膽魄。林州幾屆領導班子,正確處理了潛績和顯績的關係,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咬定青山不放鬆,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一屆接著一屆幹,彰顯堅持科學發展、務實發展、一以貫之謀發展。以人民為中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立足打基礎、謀長遠,富子孫。

林州的各級幹部,時刻把百姓熱切關注的事當成“頭等大事”,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胸懷愛民之心,善謀富民之策,常辦利民之事,恪盡為民之責,真正當好人民“勤務員”,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今天,站在歷史的新徵程上,林州繼續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的一系列堅定行動,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從更高起點系統性謀劃和推進改革開放,新徵程的畫卷會比以往更加壯美。 (河南日報記者任國戰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