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那麼多國家的“改革開放”都失敗了,中國卻成功了?

为何那么多国家的“改革开放”都失败了,中国却成功了?

(中國改革開放40年)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總有些人認為,中國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不能說明什麼,稱只要進行“改革開放”,就必然會帶來繁榮昌盛。然而,從實踐層面來看,不論是埃及、印度、伊朗,還是蘇東國家,在改革開放方面都是成功的少,失敗的多。以蘇東國家為例,從1985年至2018年間,26個蘇東國家中,除了表現最好的土庫曼斯坦(一個油氣資源排名全球第四、人口卻與深圳的寶安區差不多的國家)之外,其餘25個國家中,只有6個國家在這33年裡人均GDP增長超過了兩倍。有9個國家的人均GDP水平幾乎沒有提高,甚至有所降低。與之相比,中國在上述時間段內的GDP卻增長了近7倍,可謂一騎絕塵。這樣的對比說明,只有所謂的改革開放並不能夠達到富國強民的目的,還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要選擇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比如俄羅斯,它在改革過程中對西方體制“拿來就用”,反而造成社會的混亂和經濟水平的下滑。上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政府急於扭轉因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體制造成的困境,迅速移植西方體制來發展國家。實行了以“休克療法”、大規模私有化為核心的經濟轉型,但這種激進做法很快導致社會混亂。蘇聯曾經是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超級大國,但繼承蘇聯的俄羅斯卻在短短几年中呈現出急速衰落的形象,國際地位也一落千丈。1992年至1999年的8年中,俄羅斯GDP累計下降40%,政府連支付工資和養老金都有困難。曾有俄羅斯學者毫不諱言地表示,葉利欽時期的轉型“是一條通向災難的道路”。而中國從自身歷史、文化、傳統出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摒棄西方主張的全部取消政府幹預,而是進行漸進式改革,較好地發揮與協調了政府與市場兩方面的作用,逐漸在動態過程中使計劃與市場達到一種比較均衡的狀態。這樣既推進了改革,又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是政治和社會環境的穩定非常重要。部分改革失敗的國家也是在這上面吃了虧,它們雖然為改革開放而頒佈了不少政策,但卻因政治動盪而難見成效。最典型的例子如烏克蘭,原本也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稱得上當時世界第三的軍事強國。然而短短20年不到,就因政局不穩導致經濟發展不振,雖然它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在2018年的人均GDP水平比1985年還低了27%。而中國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可以感受到中國是一個非常穩定和安全的國家,這大大有利於經濟發展工作的開展。可以說,中國在過去的40年裡之所以發展很快與政治及社會穩定分不開。

三是需要具有一個有效的政府,可以持續推動改革的深入。這並不難理解,每一項改革都必然導致利益重組,越是激烈的改革,利益重組的廣度、深度和烈度越大,翻船的可能性也就比較大。要應付這種局面,就需要一個有效的政府,能夠掌控全局,調動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緩和、減輕隨利益重組而來的衝擊,克服各種各樣的抵制和阻礙。否則,改革將寸步難行。以印度為例,雖然它被西方視為民主改革的“標杆”,改革開放也有30年了,但成效卻並不顯著。二戰後的印度也是亞洲地區的經濟大國,甚至比我國都還要富裕不少,但現在的經濟規模,連我國的零頭都趕不上,人均GDP只有1600多美元,差距十分巨大。究其原因,印度政府的辦事效率低難辭其咎。在每一個重大的基礎設施規劃上,印度政府的決定都要經歷各方扯皮、反對派反對,一項建設,能拖個幾年都搞不好,為此,嚴重拖累了改革進程和印度經濟的發展。相比之下,我國政府的效率要高得多。大規模的修路、修橋、機場、城市建設等可以快速地推進,而基礎設施的快速推進,直接改善了經濟發展最基礎的環境。

由此可見,中國的改革開放並不是“簡簡單單就取得了成功”,而它留給我們的經驗也是彌足珍貴的,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發展中國家來中國“取經”了。

(參見:《很多國家的“改革開放”都失敗了,為什麼中國卻能成功?》《中國為什麼成功——紀念改革開放40年》《蘇東國家轉型的代價》《烏克蘭:是如何在20年內,敗光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家底》《印度改革開放也快30年了,為何跟我國經濟差距這麼大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