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是該說普通話還是說方言?你怎麼看?

A中藥治斑治痘


每家每人都不一樣。記得我們剛從北京回到老家農村,時間長了,不知不覺得就會說本地話了,但回家和家裡人仍然是普通話,有意思的是我和本地人說一口流利的本地話,但唸書念報時卻不會用本地話。我媽媽是東北人,爸爸是河北人,但我們兄弟姐妹們誰都不會說東北話和河北話,上班後離開村裡時間久了,把本地話全忘了,但能聽懂。現在我兒子說的普通話,兒媳婦是昆明人,她也會普通話,和我們說普通話,她和孩子說話經常用昆明本地話,也是為了將來孩子能聽懂雲南話,我孫女現在還小,只會說普通話,但回到她們外婆家或本地人說話,我小孫女都能聽懂,挺好的,至於以後在家說什麼話我們都是無所謂的事情,如果家裡大人要求一定要說家鄉話,那就依從大人的意思就是了,沒什麼硬性的原則性!


鶴齊雲天


現在小孩普遍都上幼兒園了,回到家裡,和父母、祖輩說的都是普通話,方言似乎有消失的趨勢。

那麼,孩子在學校說普通話,在家該不該說方言?我想還是不用強制,孩子喜歡說普通話就說,喜歡講方言就講,不用擔心孩子學了普通話而不會方言。


因為,一個方言地區構成的小社會,總還是以方言為主,儘管孩子小的時候不會方言,但慢慢地與外界交流之後,會逐步學會當地方言。我的小孩大概是小學三年級以後才開始會用當地話,當時覺得很蹩腳,但現在卻很流利。

我認為,學好普通話才是基礎,要不在方言的環境下,普通話會"夾"一些方言,很難標準。但學好普通話之後,方言卻不會"夾"普。

祝您愉快!


幽幽南山客


如果你把孩子看成自己籠子裡的金絲鳥,不想讓孩子飛出籠子,在藍天碧水一展它漂亮的羽翅和悅耳的嗚叫,飛入叢林尋找伴侶,交流情感,獲得本就屬於它的幸福,你愛咋個訓它,是你的自由。你(竇燕山)咋訓(有義章),它就咋叫喚(教五子,名俱揚)。

反之,你就必須讓金絲鳥飛向藍天白雲,而不是囚在籠子裡,以自然作背景,展示它美麗的羽翅和動人的歌喉,融入樹林裡過無悔的鳥生活。

不知我拿金絲鳥做比喻,回答“在家裡,是讓孩子說普通話還是方言”,是否跑題到千里之外去了?

另外,還要看孩子語言方面的能力,這方面能力強的人,開口能講多種純正道地語言的大有人在。差的,張口就是難入耳的混雜語言。在廣東人說貴陽話,或者貴陽土生,在貴陽話粵

話混雜環境裡成長的人裡存在。

最後重申,既然國家倡導並推廣普通話,國人之間交流又以普通話為主流,哪麼作為家長就理應把普通話作為培養孩子語言的主課。


森林28919


我是一名粵語地區人士 家住廣西自治區南寧市 我們地區是全國爭論最大的語言地區區域 南寧有多種語言 粵語邕潯片 平話片 官話片 壯語片 京語片(越南)苗語 主要通用語言邕潯話 但是在城市快速發展人口爆炸的今天 主要溝通語言是國語 次要是邕潯粵語 對於城市的發展全國語言統一 我們是需要學習好普通話的 但是對於中國人的文化 我們需要把家建好 把家擔當好給所有在這屋簷下的人感受的到 家人的存在 在於現在冷冰冰的社會 每一個地區的人就是一個小團體 我們需要把團體的責任擔當起來 把自己團體的文化發揚光大 這是中國人幾年前的文化歷史 我認為必須讓小孩學會自家的語言 這樣一個家才會有家的味道 不忘祖 不拋根 國語是小孩去學校 出去和別人交流多了 自然會學習好的語言 但是家裡的語言如果家裡人沒有交會他 那估計他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講好家鄉話



多仁多意


我一直認為,語言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文化。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掌握儘量多的語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麼這道題的答案對我來說就很明顯,只要條件允許,當然要讓孩子在家裡說方言。

說方言和說普通話並不矛盾。普通話是國家法定語言,自然是必須學好的。孩子上學,也必然會沉浸在普通話的氛圍中。這一點不用擔心,普通話自然會掌握好。

但方言呢?不可否認,有些方言如果不刻意加以保護和傳承,慢慢就會失傳了。其實方言聯繫的是歷史和文化,失傳了是很可惜的。我們常常說“把根留住”,最好最自然的方式,當然就是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說自己的方言,這樣才能自然地去了解自己的歷史根源、文化脈絡。

如今很多家長花重金讓孩子去學英語,不外乎是出於實用功利的心態。相比起來,我覺得方言才是更值得愛護的。而且,學方言本來就不用花多少成本,家庭就是天然的學習方言的好環境。如果孩子在家裡都不說方言,那還能在什麼場合說?

如果非要考慮實用性,學習方言也有一個好處:很多方言其實是比普通話複雜的。我們常常說,世界上最難學的是漢語,我們連最難的都會了,還怕什麼其他語言?同理,掌握了方言的孩子,再學起普通話,難度不會更大。

我曾經去東南亞旅遊,在馬來西亞,華裔導遊說,當地人從小就會說多種語言:普通話、英語、馬來語、粵語、客家話、潮汕話。我聽了真是很羨慕,這樣的語言環境求之不得啊。這樣的孩子從小就能用多種語言工具與不同的人交流,無形中多了多少拓展眼界和人際關係的機會呢?

(最近流行的“網紅”:一位會說九種語言的柬埔寨男孩)

現在社會,父母雙方背景不同、母語不同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個人認為其實這是好事,至少讓孩子從小掌握父母的母語,這孩子比起別人來,就是語言大師啊。

當然,育兒專家可能會說,一個家庭里語言太雜的話,會讓學語階段的孩子無所適從,所以最好家裡統一說一種語言。我個人經驗也證明,為了方便孩子學說話,家裡只用一種語言比較合適。但我確實認為這同時也是一種遺憾。如果可以的話,待孩子掌握了一種基本語言之後,應該逐漸讓孩子掌握父母懂的其他語言。家庭,這麼好的語言環境,不要浪費啊。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普通話是我們國家的國語,便利全國人民相互交流,語言溝通,所以從幼兒園娃娃開始就學普通話。但是,各個地方的方言是有各地方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地方語言,所以地方話也一定不能失傳,所以孩子們在家說方言,在學校講普通話,為了不讓地方方言失傳,我們無錫電視臺有一套電視節目叫大話阿福,專門用無錫方言播音這套電視節目,讓老年人也可以完全看懂、聽懂電視臺播出的節目,享受著美好生活的樂趣。


遠航39185811


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的,中國自古歷朝歷代都有官話與地方話區分,各地方話太多大繁雜,不適合廣泛交流,需有一種通用語言來進行溝通,那麼以哪種語言為通用語言呢?當然是以京城及周邊語言為主,皇城所在地及皇家使用語言為官方通用語言,中國曆代基本都是以京城語言為官方語言,即為官話。

前面說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原因是中國古代許多重要朝代大多是建都在北方,官話已逐漸形成了普通話的雛形,及至明朝建都北京,普通話就巳基本成形,滿人入關建立清朝,歷經數百年,明語言與滿語融合形成了近代的京語,又歷經民國到新中國成立,最終確立北京及河北地方語言為基礎官方語言即普通話。其實民國時期的官方語言也並不是以北京話發音為主,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其標準普通話裡含有南京語言發音,捲舌音較少。

現如今由於國家建國以來一直推廣普通話,說普通話的越來越多,說方言的少了,大多都是家鄉人中老年人在說,年輕人已大多隻說普通話,因為他們與外交流多,接觸的都是說普通話的。只有跟自家人才偶爾說家鄉話,因此也慢慢的說不好不願說了,說普通話是大勢所趨,要與他人交流勢必說普通話,但如此下去,地方方言早晚會有消失之虞!我們當然應該鼓勵孩子學說本地方言,孩子們熟練掌握兩種語言對他們自身也有益,即便於交流也益於聯絡同鄉感情,也能使地方方言長久不衰的傳承下去,當然羅,也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大可不必硬性要求其學說什麼語言,鼓勵與支持並重吧!


wang_H


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如果不超過兩種方言,可以先讓孩子接觸兩種不同的方言,如果還有第三種,那就只能慢慢教了。

我家就有說普通話的,廣東話的,廣東話還分粵語和潮汕話。家裡的孩子一直都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但是漸漸大了,接觸的人的範圍就大了,除了說普通話的外地同學及家長朋友等,還有同學老師以及我們自己的朋友是本地說粵語的,還有家裡親戚說粵語分支和潮汕話的。但是我們真的平時給孩子灌輸粵語,粵語分支以及潮汕話太少了,甚至潮汕話根本沒人跟孩子說,因為孩子的爸太少在家了,在家也順應我們說普通話或者聽我們講粵語。這就導致了我們回鄉下,孩子跟我的親戚以及爸爸家的親戚基本無法交流。好尷尬,哈哈哈哈哈!

但是反觀我身邊的朋友,有的家裡事雙管甚至三管齊下的,孩子無論應付哪方面的親戚朋友,或者外出交談,都是遊刃有餘的。

我當時沒有從小灌輸別的方言,只是單純想著希望孩子能說一口不帶口音的普通話。這個目的是實現了,但是也忽略了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其實是很強的。所以我現在經常有意識的在和他們的交談中,給他們開始灌輸一些基本的粵語詞彙,希望他們能儘快掌握屬於他們自己的方言吧。潮汕話~~我本人是放棄治療了,我跟著孩子爸學了幾年,我也只能簡單告訴我公婆“要”“不要”“吃飯”“喝茶”。


貓小瘋的媽媽咪呀




迷途的某某


孩子在家應該說普通話。因為普通話是官方語言,走遍全國無死角,誰都能聽懂。而且從小就練習運用,長大後形成習慣少走彎路。今後漢語在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在運用,而且漢語使用的人在全球範圍內最多,將達到16億到18億人口。所以,在家裡大人應該鼓勵孩子說普通話,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也要求孩子說普通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