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老港片《笼民》里的半仙对街坊们说,“人世间,用感性生活是悲剧,用理性生活是喜剧”。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01

职场不相信眼泪

A.“阿里巴巴停止P8及以下级别的招聘”;B.“作为中国科技行业风向标的华为,全面停止社会招聘,华为的冬天到来!”

18、19年的中国企业是否将迎来一波裁员热潮?当代白领生活将受到怎样的冲击?江湖上从来就不乏职场的险恶传说和血淋淋的事实,当然还有让人无处遁形的鸡血标语,“你看窗外那朵云,像不像你还没交的方案?”;“速战速决光荣,带薪拉屎可耻!”;“你的工作效率应该和你逃得一样快!”。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面对时代的转折,我们将何去何从,江湖险恶,CBD不相信眼泪,每一位职场人士若不能用超凡的幽默智慧,更快更高更强的业务能力,将动荡带来的苦难化解,后果也许会超乎想象,

喜剧与悲剧,只在一念之间。

02

办公室弱者的逆袭

2015年的惊悚片《办公室》是一部揭露韩国白领恶劣生存环境的影片,豆瓣评分不算高,但我很喜欢它的情节设定,表现手法也趋于写实,没有不必要的渲染,着力营造一种压抑的氛围。

被公司裁员的科长金炳局对自家人进行灭门屠杀(妻儿、岳母)之后,返回公司又杀了一个同事,随后服毒自杀,后来同公司的实习生李未来也步了他的后尘,开始对朝夕相处的同事大开杀戒。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家人彼此相亲相爱却唯独视他为空气

一个看上去谦和有礼的老实人,一个柔弱单薄、人畜无害的年轻女子,最后接二连三地,几乎杀光整个办公室的人,虽然这样的情节已足够费解和耸动,但故事的走向并未止步于此,编剧笔锋一转,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当妹子崩溃之后杀红了眼,从主管一路杀下来,杀到最后一个男同事的时候,警方一行人冲了进来,由于在搏斗中她被对方压在身下,警官误把男同事当作杀人犯将其爆了头,虽然后来警方思来想去也编不出男同事的杀人动机,但为了尽快向上级有个交代,竟稀里糊涂结了案。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这样一来,将男同事爆头的警官非但不用承担误杀的责任,还因业绩而升了职,而女主与警官虽然心照不宣,彼此都清楚谁是真凶,但也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装傻,放各自一条生路。

片尾警官来探望疗伤的女主时,女主还友善地恭喜警官升了职,这样的剧情安排,无形中揭露和讽刺了这个灰色世界,莫名其妙的生存真相,比单纯的报复杀人、血战到底多了一些思索。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妹子又回复到人畜无害的样子甚至有点甜

影片Ending,电话响起,手握3条人命的女主又开始新工作的面试,故事进入下一个轮回,也许是劫后重生,也许是下一场毁灭的开始(在此呼唤续集)。

片中两位凶手有一个共同点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如同警官分析的那样,金科长那样的人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努力,但他并不知道高层想要的是什么,不懂得怎样作出与现实情况相称的努力,很多时间都在内耗,所以没有什么意义。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这位警官活得很明白

显然这位警官是个聪明人,不较真,懂得如何花更少的力气让自己活得更好,而金科长跟女主李未来却是另一种人,善良而木讷,金科长勤勤恳恳却迟迟得不到晋升,累死累活却只被当作赚钱机器,丝毫得不到家庭温暖。

实习生李未来任劳任怨,却总不招人待见,天天谨小慎微神经高度紧绷,所以当其他同事觉得他们古怪的时候,他俩却能在同一频率对话,彼此也能够在办公室剑拔弩张的环境下有片刻的温柔相待。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李未来回忆金炳局在片中唯一一次会心的笑

然而片刻的善意远远不能消解,两人心中的委屈与积怨,也无法改变这两个“老实人”在职场中的处境。

先说金炳局,这几年几乎做了公司全部工作的他,明明是公司顶梁柱的他,非但没有升职,还落得个被辞退的下场。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家人不会听他倾诉,只能对日记本吐露心声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女科长当着全办公室顶撞主管时说出了真相

许多抑郁都起源于不能为自己的主张辩护,不能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再说李未来,实习熬了快5个月满心以为转正在即,却被女科长劈头盖脸训了一顿,“你也不想想,如果你能转正,为什么我们还要招一个新实习生?”,遭受暴击的她跑进洗手间里掉眼泪。

这时候邻座的马屁精女同事跟过来劝她,建议她别太拼命工作,这会让同事们觉得她是不是有什么缺陷而看不起她,她甚至看得出李未来跟金炳局脾气很像,叫她最好是随大流,别太较真。

可以说都是些大实话,甚至是作为一个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正常人”给出的一些很中肯的建议,但一根筋的李未来却怎么也想不明白,我努力工作到底错在了哪里?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说得很中肯,不过没有用,你还是得死

终于所有这些长期累积的黑暗情绪在她看到正式员工名单的那一刹爆发了。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信达美是新来的美女实习生,甜美大方,刚来公司一个月就挤掉了李未来

全职梦碎,近五个月的忍辱负重白费了,焦灼的内心溃不成军,李未来再也看不到未来,开始彻底失控,此时她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用金科长给自己的

“念珠”(一把锋利的刺刀)讨回公道。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金炳局生前把“念珠”传给了妹子,说“你很需要它”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绝望到抽搐,老娘再也不忍了,你们都得死

这就是为什么同事们也感觉到了他俩很像,后来导演也在李未来黑化杀人的时候,让已经自杀的金炳局的形象与她交替出现,映射人格的重叠,最后她相继杀死了男主管、女科长和女同事,背锅男同事一边掐住李未来的脖子一边带着哭腔大吼,“告诉我,你是谁?告诉我!你是谁?!",然后镜头出现了金炳局的脸。

女人要是狠起来,就没男人什么事儿了。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背锅男试图掐死李未来时仿佛看到她的脸变成了金炳局

老实人并不是好惹的,默默无言任劳任怨的是TA,悄无声息清洗带血刺刀的也是TA,总之,一旦报复起来,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再见,马屁精同事

这里要特别夸一夸两位杀人犯角色的塑造,金炳局的扮演者裴晟祐,凭此片获得第52届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男配角提名,金局长第一眼给我的感觉很像加濑亮那种阴沉的内向者,由于长时间面瘫导致笑起来反而有些尴尬,即便在经历一些十分紧张甚至失控的事时,脸上也没有过多的表情。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杀完全家后立刻回到公司

实习生李未来的扮演者高雅星(在《雪国列车》和《汉江怪物》里有过演出)后半段的演技十分出彩,从一开始的阴森局促谨小慎微,到后来的崩溃扭曲、人格分裂、冷血而决绝,称得上丰富与精准,如果说影片前半段还有些拖沓冗长,那么从李未来心理防线的崩溃,到高潮部分的大肆杀戮可谓一气呵成。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黑化的过程让人看得很过瘾

03

老实人究竟有什么病?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金炳局和李未来属于马加爵式的,偏执人格杀人和情绪性杀人并非天生的反社会人格,但他们的人格在当今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又显然是病态的。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正常人虽然平日里也会与同事和上司有各种摩擦与不快,但通常有办法,将不满表达出来或化解掉,而病态人格的人却不具备化解的能力,他们把这种敌意压抑在了内心深处,压抑到自己都以为这敌意并不存在。

这样做的后果是他会在心里牢牢记住这种不被控制的具有高度爆炸性的情感。

而引发爆炸的与其说是灾难降临时的恐惧,不如说是累积的巨大焦虑,恐惧是一个人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作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危险作出的某种不相称的反应,甚至是对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

像片中两位的反应与旁观者眼里的事实显然就极不相称,正常人失业之后,可能会愤怒难过一阵子,然后重新找工作,而他们却偏执地选择了杀戮。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意识到这一点将帮助我们把焦虑与恐惧区分开,因为焦虑是一种夸大其词的、有幻想成分的、为时过早的、并不必要的恐惧,所以完全可以采取积极行动将其化解、减弱,避免悲剧的发生。


制造办公室血案的往往都是老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