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去引導孩子喜歡閱讀?

大宋小新


對父母來說,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可能是家庭中最歡樂溫馨的時光。

當寶寶還是新生兒的時候,還不能說話的時候,爸媽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樣做有助於幫助他們學會說話,加強和父母的互動和親子關係。

學樂集團的執行編輯Liza說:“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你的聲音,書籍的魅力,這些都是非常神奇的事情。隨著孩子的成長,你需要確保你家裡隨手都能拿到書籍。而當孩子學會自己閱讀的時候,你也不要停止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間。”

Liza也為我們整理了和孩子一起大聲閱讀的tips,各位爸爸媽媽也來看看平時到底做對沒有?

儘早朗讀,並且一定要堅持!

根據學樂新兒童與家庭閱讀報告分析,超過四分之三的5歲以下孩子都在滿一歲之前就已經和父母開始一起閱讀。

而在3個月大之前就開始和父母一起閱讀的孩子從2014年的30%增加到了2016年的4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5歲之後也請父母不要停止大聲和孩子一起朗讀,繼續堅持下去。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投入,可以改變聲音來變換不同的角色。也不要感到害羞怕自己讀的不好。

如果孩子太小,總是在閱讀的時候分心,集中不了注意力,父母也不要氣餒,這都是學習和閱讀會經歷的階段。

其實有很多故事書籍都在書中提供了一些問題來幫助孩子集中在故事裡面,並且培養早期的閱讀能力。

對於剛開始閱讀的孩子來說,大聲朗讀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嘗試幽默的童話故事,讓孩子捧腹大笑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閱讀體驗。

為孩子提供各種類型的書籍

特別是對於不愛閱讀的孩子,我們要想辦法提供不同種類的書籍。

學樂的研究表明,父母常常不知道孩子在選擇書籍的時候需要他們的指導。

只有29%的父母會告訴孩子:無論你想要看什麼書,我都會幫你找到。

而41%的孩子表示很難找到自己喜歡的書。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看看孩子更偏向於哪個類型的書,如果她喜歡動物,可以嘗試有關動物的書籍,如果孩子喜歡互動性更高的書,也可以嘗試對話更多的書籍。

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想要“讓我開懷大笑”的書。父母也可以從這些看似幼稚的書籍裡獲得樂趣。

別忘了在家庭圖書館添加真正的好故事

在尋找兒童書籍的時候,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有時候都只想閱讀一個有人物,有情節的“好故事”。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去尋找一些展示不同背景,歷史,身份的故事,來幫助孩子拓寬自己的視野,瞭解其他人的生活。

向老師或者學校圖書館尋求更多書籍建議

當學樂向孩子們詢問在哪裡可以獲得最好的書籍的時候,51%的孩子選擇了老師和學校圖書館。

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最有可能從學校圖書館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

所以經常和老師們聊聊,看看他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學校的圖書館也總能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不要忽視孩子的選擇

89%的孩子認為自己最喜歡的書就是自己選擇的書。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

而當孩子為了選書而為難的時候,父母可以重複為孩子朗讀經典的名著故事。同時,我們也要確保家裡書架足夠低,能讓孩子隨時閱讀他們想要的書籍。可以把書放在他們的床頭,遊戲室,房間的每一個角落,而不是專門規定一個讀書時間讓孩子坐下來讀書。

此外,父母還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來記錄孩子的閱讀數據,你會看到他們每天每個月的變化,也請父母準備好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壹壹早教說


親子閱讀是現在特別推崇的家庭教育方式,對比較重視閱讀的爸爸媽媽,閱讀要從嬰兒抓起。

兒子今年10歲,小學四年級。我算是個親子閱讀的反面例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抓兒子閱讀,但亡羊補牢 ,猶未遲也,如今也勉強算走上大量閱讀的路。

兒子小的那幾年,我一顆紅心、熱火朝天干工作,兒子就整天瘋玩,電腦、pad玩得很熟,對讀書卻不太有興趣。當時專門為他買的書也不多,偶爾有空了,陪著讀上幾段,也完全興致索然的樣子。
上了幼兒園,老師很推崇閱讀,班裡家長湊錢買上很多繪本,這樣在三年裡,讀了估計一兩百本繪本,培養了初步的閱讀興趣。

到了小學,

6週歲,看到一些同齡的孩子對讀書的熱愛,我突然意識到兒子閱讀方面的問題。於是,才算開始了我家的親子閱讀之路。

一是打造讀書環境,參考網站、論壇、公眾號的推薦,屯了一批童書,整理書櫃,把圖書放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

二是營造讀書氛圍,為避免他產生厭倦,最初約定每天要讀書不少於半個小時,後來他慢慢有興趣了,不需再約定,但時間也越來越長了。因為孩子年齡大了,大部分書自己也能看懂了,不需要家長一起讀了,所以我們的共讀是一起讀書,我讀自己的專業書,他讀他自己的書。


三是班級的讀書活動激勵。從三年級開始,班裡開始組織讀書活動,每天讀書並把讀書照片發到讀書群裡,隔一段時間還有班級讀書研討,有了小夥伴的陪伴和激勵,孩子閱讀興趣越來越高了。

四是引導英文原版閱讀,從三年級開始,學校開了英語課,愈加感覺當前學校的英語教育過於僵化,於是開始引導兒子進行英文分級閱讀。由於缺乏英文閱讀基礎,開始時一起讀,不懂的單詞句子要解釋一下,讀多了,慢慢也可以獨立閱讀了。

這四年裡,孩子閱讀了上千冊圖書,讀書也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MM育兒雜談


四個方法,希望能夠幫到你

一、家裡創造讀書環境

有人曾今把家裡的客廳的電視機拆了,後面客廳就放了書,其他地方也時不時的放了書,這樣的環境下,孩子不拿書看,也難。所以,可以在家裡合適的地方都放書,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養成一定的看書的習慣。

二、家長帶頭讀書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榜樣,如果自己天天在那裡看電視,或者打王者榮耀,想讓孩子閱讀,那估計也難,估計就是一起和你一起打遊戲了!所以,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

三、給孩子讀書

如果平時要上班,晚上才有時間陪孩子,那麼不妨晚上給孩子讀書,這樣又有親子時光,又能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四、帶孩子外出讀書

可以帶孩子到書店,很多孩子在讀書的地方,有榜樣的力量,孩子自然也會愛上閱讀啦!

希望能夠給你些參考哦!


母嬰營養護理


讓閱讀成為一件好玩的事。逼孩子讀書,只會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如何讓閱讀成為好玩的事情?

1. 選擇好玩的書。孩子閱讀從繪本開始,從讀圖到讀字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繪本也有許多類型,我通常會選擇可以互動的書,比如《看裡面》系列,有小機關,孩子可以翻開看裡面藏著什麼。還有洞洞書、玩偶書、摸摸書、童謠書、玩具書等等… 我甚至淘了拿最佳玩具獎的usborne原版整套交通系列,這系列書打開可拼成超長軌道,小玩具車可以在上面跑。


2.買足夠的書,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閱讀難度選書。孩子喜歡托馬斯小火車動畫片,你就買托馬斯繪本,根據孩子喜歡的,選擇周邊繪本往往事半功倍。孩子如果喜歡小仙女類型的,你就可以選相關的書給她看,先深挖孩子的興趣,再追求廣度,這能提高孩子的閱讀積極性。另外,選書要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要太難,會戳傷孩子信心。家長要囤足夠的書,這本不愛看,那本可能愛看。提供足夠的養料,讓孩子選擇,我孩子4個月已經給他囤了200多本繪本。



3、把閱讀當獎勵,而不是懲罰。不要硬性逼孩子一天讀多少書,家長少玩點手機,給孩子多讀些書,孩子自然愛上閱讀。孩子聽故事,通常會求爸爸媽媽多講一個。威逼利誘孩子讀書,孩子會把讀書當成負擔和壓力。


當媽不棄療


我曾經去以色列拜訪過猶太人的家庭,他們客廳裡不是電視機櫃而是一排到頂的書櫃,很是壯觀。我也聽過以色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摩司·奧茲女兒法尼亞教授的演講,她告訴我們,如果猶太人搬家只能帶兩種東西,那麼他們會一手抱孩子一手抱書。猶太人在世界上以智慧著稱,與他們對書的熱愛不無關係。


作為合格的父母,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是很有必要性的。

首先,想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得以身作則。你整天拿著手機打遊戲,一年都翻不了幾頁書,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每天閱讀?

我和老公都是愛書之人,我家的電視只是一個擺設,什麼有線什麼數字都沒安裝。我們飯後的消遣就是閱讀。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小行才七個多月,已經愛上和我一起讀繪本。讀書的時候,臉上還時常掛著謎一般的微笑。

最初,書對他來說只是一個用來吃或者是撕的玩具。而且這個玩具不如其他嘩啦啦響的玩具好玩,他玩不多大會就會怕向其他玩具。

我深知沒有什麼愛好是能被強迫來的,要想讓孩子愛上什麼,得讓他從中獲得愉悅。

給小孩子選好書很重要,不然開卷非但無益,還會有害。對於七個月的孩子來說,主要是閱讀繪本。我利用百度、各大圖書排行榜、育兒名人推薦等方式整理了一個繪本書單。然後再一本本召開這些繪本的介紹,排除其中會對孩子帶來惡意誘導的、不符合現在價值觀的、無趣的、一歲以內的孩子看不懂……留下一些我自認為適合小行讀的,下單購買。

書到了之後,一本本畫面精美、情節奇妙溫馨的書,我很喜歡。但我喜歡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願意閱讀。

首先是吸引他對書的注意,我先是在他面前一本一本的讀,讀的時候還做出很開心的樣子。他很好奇我為什麼會那麼開心,於是爬過來看書上到底有什麼。次數多了,他能和我一起看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

沒有小寶寶會不喜歡父母的懷抱,讀繪本的時候,我把他攬在懷裡,把書放在地上,我們一起坐著看。看的時候我努力繪聲繪色的讀,模仿書裡的各種發發音,甚至是動作。孩子很開心,常常被逗得咯咯笑。

讓孩子愛上閱讀,就是那麼容易!

配圖拍自於猶太家庭的客廳。因角度問題,拍的不好。但可見其藏書量之多。


行媽無疆1



孩子閱讀的習慣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更不是通過強迫就能形成的習慣。我閨女在小學二年級時一天就可以在放學寫完作業後看完兩本《潘宮的秘密》,這在她同齡人中是個奇蹟,五六年級學生在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後,都不一定能看一本。我閨女之所以能達到這個程度,我總結分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值得和大家分享。

第一 懷孕期,我忙於考驗,一直在看書背書。每天都用大段的時間來學習,不學習的時候愛聽音樂。每每到我學習和聽音樂的時候,我都覺得肚子裡的寶貝格外的安靜,還有孕期的反應也不那麼明顯了。我覺得那時候我的學習對於我閨女的愛看書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 婆婆的功勞不可磨滅。閨女不會在一週之內,婆婆信佛,經常抱著孩子唸佛經,用婆婆的話來說,閨女總是聽著佛經睡著的。

第三 閨女有理解力,愛聽故事時,我和老公經常給她講故事,開始是憑記憶中的故事給她講,後來就照著書給她念。

第四 公公有看報紙的習慣,孩子經常擠著爺爺身邊看報紙。

第五孩子兩週半我們就逐漸讓孩子認識漢字。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閨女在學齡前最少認識四千個漢字,各種書籍都能閱讀。她同齡人看的繪本,閨女一個小時就能看十多本,同事考察她是否真正能夠看懂,她能複述並一字不差的背下來繪本。這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鑑。


教師媽媽育兒談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做法吧。

首先,父母需要喜歡閱讀,做好榜樣。我和隊友都是比較喜歡看書的人,自己的書架都是滿滿的。對我們來說,讀書是消遣,是排解壓力,是不斷學習。看書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非常自然的事。所以我們從來不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喜歡閱讀。

然後,營造一個更適合孩子閱讀的物理環境。我們家到處都是書,主要集中在客廳和臥室。因為我們一般是在客廳玩耍時,以及在睡前看書的。床頭的都是她愛看的並且適合睡前閱讀的輕鬆溫馨的書籍,客廳是各種類型的書都有,同時,靠牆有準備一個小書架,擺放了一些她喜歡的書,同時還有一些我希望她看的書。


對於3歲以下的小朋友,書架上的新書不需要很多,他們還是更喜歡不斷重複。書架是為了擺放並展示書籍,方便孩子自行選擇閱讀,差不多即可,可以隨時對書架進行更新,但不要一次全擺上。

隨後,看書的時候,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共讀,並且跟著孩子的情緒調整節奏,注意互動。不要去計較孩子讀書能學到什麼,最重要的還是培養讀書興趣,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也是非常溫馨的親子時刻。

一些小細節,給孩子的書一定要適齡,網上有很多書單,可以嘗試下。不同孩子個體差異也大,爸爸媽媽早期可以多嘗試各種風格,隨著對孩子閱讀興趣的瞭解,再給他提供更合他口味的書籍。

最後分享一下我自己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小體會,當我自己對這本書興趣很大時,小朋友也更容易喜歡上這本書。不過有些我不太喜歡的,她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所以可以通過家長的喜愛把愛書的情緒傳染給孩子,但要謹記不要因為自己的喜好限制了孩子接觸不同種類書籍的機會。

此外,一開始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科普類的遊戲繪本。這些書裡會有些小機關,小朋友們還蠻喜歡的。我家小朋友2歲,目前最喜歡的是下面這本遊戲書。裡面有機關很豐富,內容也不錯。

閱讀是個可以伴隨一生的好習慣,值得我們幫助孩子去養成這樣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

努力澆灌,靜待花開。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多分享自己和孩子親子共讀的經歷,大家一起進步!


材料科學楊博士


我家孩子滿月後我開始拿著書和她一起躺在床上,邊看圖邊讀給她聽,快3 個月時有一天,我在給她讀一個關於貓的故事,圖上的背景色是黃褐色的,那天我穿的外套剛好也是這個顏色,小傢伙看了看圖,又轉頭看看我,來回了幾次,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發現了圖的背景顏色和我衣服顏色一樣,總之覺得她好像明白了什麼,很高興。

陸陸續續,我自己買一些書在家給她讀,也讓她聽一些故事,上幼兒園之前,只要在家,家裡的音樂故事就是不斷的,權當背景音了。快4個月時,我開始給她閃卡,看到新奇的卡片,她很開心。到了快半歲,能坐的時候,她自己可以翻一些卡片書,靠在被子邊,很開心的把卡片翻來翻去。

到她1歲半左右,我發現了幾家不錯的繪本館,就給她辦了年卡,每週帶她去借書,那時不到2歲的小小的人兒,能坐下來連續聽爸爸媽媽給她讀完10本書,當然低幼的書頁數是比較少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她2歲時參加繪本館的集體生日會,老師給小朋友們講故事時,小傢伙那一個專注!

到了3歲,她自己能去翻看一些字少的繪本了,認識一些字,大部分時候是自己看圖,可以自己一個人坐在書房翻看好久的書,看完後再挑上幾本讓爸爸媽媽給她讀一遍。

5歲時,她已經不滿足於一些簡單故事情節的繪本了,更喜歡看和聽一些故事情節比較曲折、複雜的故事了,最開始著迷的是“神奇書屋“那一套書,還有希利爾講歷史等,那時是我們都給她聽或者用喜馬拉雅聽,後來到了6歲半後,她自己可以自主閱讀了,有些書她又自己看了一遍。能夠完全自主閱讀後,有時候我們說要不要給你讀呀,她反倒不願意了,因為讀沒有她看來得快,所以,現在只是很偶爾的和她一起看看書,大部分時候是她自己讀。大約7歲時,她開始喜歡各種歷史、地理類的書,百科則是一直都很喜歡,最近把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都看完了。

現在,除了一部分書是從少兒圖書館借回來的外,對於成套的書,我也經常給她買回來,從小到大,她的書已經整整3個書櫃了。我們一家都喜歡這種有書香的感覺 !


寶貝的成長合夥人


知識是進步的階梯。知識大部分源於閱讀。培養孩子愛上閱讀,越早越好。


1、孩子的閱讀習慣,源於父母的閱讀習慣。試想,一個媽媽,懷孕期間天天打麻將,孩子生下來之後,天天抱著孩子打麻將,孩子大了,你突然要求孩子喜歡閱讀,可能嗎?孩子肯定更喜歡玩麻將。



2、孕媽咪或者說未孕以前就應該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出生後,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讓ta聽聽音樂,兒歌。到五六個月至嬰兒期,買些布書或者撕不爛的圖片書,刺激孩子喜歡玩書。




3、幼兒期的孩子,就應當買一些高品質的繪本與孩子一起閱讀。我家孩子從一歲多點,就抱在懷裡看簡單的繪本,給他講簡單的故事。每天應當有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時間不限,依個人家庭情況而定。但是,一定要每天都陪讀。無關於時間長短,質量好壞,關鍵在於這個閱讀習慣的培養。當然,質量好的陪伴事半功倍。

4、閱讀習慣有了,就慢慢地一步步地按照孩子各個階段的需要,儘量的買書借書讓孩子讀更多的書,汲取更多的知識。


心遠Jane



開始很關鍵

1閱讀時間

閱讀時間。剛開始讀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可以十分鐘、十五分鐘,看情況而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延長。

2關注到孩子的心情

關注到孩子的心情。閱讀也要看孩子的心情而定。孩子心情不好,不想讀的話就不讀,無需強壓!


從沒有讀的意識要養成習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剛開始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也是正常的。只需拿幾本書放在床頭或者孩子容易關注到的地方,說不定哪一會孩子就會翻翻。


3遊戲引導

先用書做一些遊戲。比如買賣東西的遊戲,翻書的遊戲(看誰翻得快),頭頂書的遊戲等等。。。。。。。所有的事情要堅持做下去,並且一定是和快樂、有趣聯繫在一起的。


當孩子不想看的時候也沒關係,家長可以先拿著孩子的書看,你在津津有味地看TA的書,過不了多長時間孩子就會被你吸引過來的!

現在我家大寶天天自己主動去看書,自己去書架取書看,因為習慣已經養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