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宝贝:除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外,怎么把国学在生活中运用呢?

生活中用国学教育孩子的经典方法

当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

夫子宝贝:除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外,怎么把国学在生活中运用呢?


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那么除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外,怎么把国学经典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呢?

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活学活用的例子,希望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迪。

吃东西时讲“孔融让梨”

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小皇帝,见了喜欢的食物只顾吃独食,或者先把好的挑了吃,不懂得谦让。此时,正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讲“孔融让梨”故事的好时机。

讲完了,问问孩子:“你吃东西时应该怎样做呢?”也许,孩子立刻会挑一个最大的鸡翅递到奶奶嘴边:“奶奶年纪大,应该吃最大的。”

夫子宝贝:除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外,怎么把国学在生活中运用呢?


教育要点:

这个典故是培养孩子谦让、懂礼品质的最好事例。

但不能指望孩子一步到位。因此,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将这个故事作为饭前或吃点心前的保留节目,请孩子给大家讲一讲。日久天长,就能将体贴关心他人的行为衍化成一种习惯了。同时,父母可以由此引导孩子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诵读,并能从中学到不少好品质。

孩子“以我为中心”时讲《弟子规》

不少宝宝都是“小磨蹭”,父母招呼洗澡、收拾玩具或停止看动画片,说了几遍也不见他们动弹。每遇到这个场面,父母最好趁机教《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自己说一句、让孩子跟着学一句,再讲解一番使之明白,父母招呼自己应立即答应;父母要求自己做一些事,也应很勤快;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批评要愉快地接受。告诉他,从古至今,孩子都是这样尊敬父母的,由此使他们学会尊敬父母长辈、懂规矩。

当父母忙着做事而被宝宝打断时,教他们诵读《弟子规》中的相关的语句:“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明白,看见人家没有空闲就不去打搅;看见人家身体不舒服,也不去请教问题;自己不想要的、不希望的,也别强加给他人。

夫子宝贝:除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外,怎么把国学在生活中运用呢?


家长应主要教育孩子做事要把握好时机。

将心比心,尊重别人的感受,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在人家方便的时候才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能只顾自己,这是礼貌、更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爸爸妈妈不妨借助国学典籍中的基本礼仪,培养男孩的绅士风度和女孩的淑女风范。出尔反尔,讲“言必信,行必果。”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已约好了一个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儿,却又被另一个小朋友邀请去游乐场或公园。两者相比,孩子更乐意选择后者,于是毫不犹豫地要取消以前的约定。此时此刻,教宝宝“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再及时不过了:第一句话出自《袁氏世范》,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更改。后两句分别出自《论语》,前者的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得别人的信赖,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后者的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具体到孩子的行为上,是对小伙伴的许诺一定要说到做到,不可出尔反尔。

此外,有关诚信的经典还有很多,妈妈不妨挑选一些讲给宝宝听,如《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即凡是说出去的话,都要以诚信为先;欺骗蒙混或花言巧语是绝对不可以的。《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礼记》中也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夫子宝贝:除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外,怎么把国学在生活中运用呢?


教育要点:

旨在说明,讲诚信是做人之道。

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宝宝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等到六七岁,再系统地教他们诵读《论语》、《弟子规》、《千字文》等典籍。让孩子明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说:“养心莫大于诚”。

被帮和助人时讲“涌泉相报”与“泛爱众”

路人帮孩子捡起掉在地上的玩具,父母在教宝宝说“谢谢”之外,应利用这个情境及时给孩子讲讲有关感恩的格言警句,如《增广贤文》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解释字面意思,让孩子明白:在内心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点滴好处,加倍地、持久地报答,而对他人的怨恨则尽量淡化直至忘记,学会带着感激之心生活。

“凡是人,皆须爱,天地覆,地同载”

当孩子主动扶起摔倒的小朋友、为哭泣的小伙伴递上纸巾时,妈妈要及时地夸奖孩子,也要不失时机地讲讲《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而亲仁。”

让孩子懂得: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上的,我们离不开周围的人,鼓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给身边的人一分真诚的关爱,“以爱己之心爱人”,培养起孩子的博爱心、慈悲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