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优先推动与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改革

2018-12-16 16:4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郑文 刘晨茵 章卉

刘世锦:优先推动与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改革

12月15日,“改革的规则与创新——2019 光华·腾讯经济年会暨风云演讲”在北京大学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在会上表示,要优先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与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改革。

“中国要把发展高标准市场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旗帜举得比西方国家更高,走在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竞争的前面。”刘世锦表示,确立高标准市场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双高”目标,无论是应对国际经贸规则变局,还是国内稳预期、提信心,都可能使局面豁然开朗,变被动为主动,在新时期更高的平台上争取新的国际有利环境,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期。

确立“双高”目标以后,下一步该怎么做呢?刘世锦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关于改革开放的要求落实到位,这样就能在建设高水平、高标准市场经济方面迈出大步伐。

他强调,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重点要加快推动国资国企、土地、财税、金融、社保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程。同时,优先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与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改革。

“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还很大,重点要从过去的‘爬高山’转向‘填洼地’。”刘世锦表示,“洼地”主要分为“效率洼地”与“分配洼地”,前者是指由于限制准入、缺少竞争、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而被抑制的供给和需求,后者是指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而未能释放的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供给。

针对“效率洼地”问题,刘世锦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加快开放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市场,促进相互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加快推动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重点是石油、天然气、电力、通讯、铁路、金融等领域放宽准入,降低能源、物流、通讯、土地、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降成本的同时能够带动这些领域中有效投资的增长。

第三,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重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教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适应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的需求。“对外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促进品牌品质消费,形成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针对“分配洼地”问题,刘世锦也提出了多方面解决思路。比如,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战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公共服务,促进他们的消费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最具潜力的领域;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力度,以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把支出重点转向医疗、养老、教育、社保、基础研究等短板领域,基建也要围绕这些领域优先展开。”刘世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