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快到了,你們那邊有什麼習俗呢?

李煥春攝影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至節”,在我們這裡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漸強,在古代社會也是大吉之日。

在我們老家,冬至這天,家家戶戶是要吃餃子的,豬肉白菜,牛肉大蔥,羊肉蘿蔔,這可是最經典的肉餡搭配。韭菜雞蛋,茴香雞蛋,素三鮮,這是愛吃素食者的最愛。外面是數九寒天,屋內吃的是熱氣騰騰的餃子,也是別有一番韻味~!



有趣世界觀


冬至了,我們這裡的習俗是吃餃子,餃子在我們這個地方又稱扁食。

有俗語謂:冬至吃頓扁,又不咳嗽又不喘。

扁食的餡有用羊肉的,也有用大肉的。將肉剁至細碎,配上蔥、姜、蒜,佐入鹽、大料粉,芝麻香油和用花椒烹好的食用油,攪拌如泥狀就可待用。

將面和好稍餳,擰為濟子,擀為圓片,將餡包入面中,扁食便是成了。形狀有月牙的,有鎖狀的,有元寶狀的,反不能將餡露出來,原則就是捏緊。

後,開水下鍋,勺孑慢推,沸起點涼水兩次,擬開鍋蓋稍滾便是熟了。這叫蓋住滾餡,掀開煮皮。

至於為啥要吃扁食,民間傳說是醫聖張仲景為防冬季人們易患的傷寒症而薦的,說是吃了凍不壞耳朵!

看起配方可知一二:

肉類補腎氣,吃了壯陽氣。

大蔥為菜伯,和中又調味。

蘿蔔好東西,潤肺消食積。

姜為至中寶,和胃寒邪祛。

如此好配方,醫聖特薦的。

所以,冬至吃扁食便成為無書自傳的民間風俗及節令名吃了!兒女在外,媽媽的第一聲問侯便是:吃餃子嗎?

而相應的,冬至這日,家家都傳出鏘鏘鏘的剁餡聲,那是最撩人的鄉音喲!




榆梅


冬至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用土圭測出了冬至。這一日一般是陽曆的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慢慢變長。冬至過後,各地氣溫都進入一個最冷階段。



冬至時節,南方人多吃湯圓;米飯,且是赤豆糯米飯,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吃年糕,包括芝麻拌白糖的年糕,冬筍肉絲炒年糕等,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北方老家冬至多吃餃子,傳說冬至日吃了餃子,就不會凍傷耳朵,也有的說法是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曰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



春風化雨168609502


吃餃咂。我們東北有句民諺: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掉沒人管。



腦殘寶寶


潮汕地區過冬節的習俗是,祭祖,吃湯圓,對小孩說必須吃冬節湯圓才會長大一歲,我現在年己大了,開玩笑說不想吃湯圓了,不想多長一歲。


夢153029676


冬至一般都是吃餃子吧,為什麼吃餃子呢?在我們那邊老輩的說法就是,安耳朵,因為餃子有點像耳朵似的,這天是最冷,防止凍耳朵,不知道你們那有這說法嗎?


青春男主角


烤冬至火。在我老家,到了冬至這天晚上,每家門前都會壘個火堆(麥草火堆或者直接用蜂窩煤碼個火壘子),村子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晚上都出來烤火,從這家門前烤到那家門前,大家繞火堆左轉三圈右轉三圈,祈佑風調雨順,全家平安,其樂融融,非常熱鬧。誰家人緣好,誰家火堆前聚的人就多,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現在防大氣汙染,農村也不放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