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以安全为由,停止支持北溪-2管道项目,德国怎么办?俄罗斯又怎么办?

新文化街男孩


德国与俄罗斯都不会停止北溪-2号管道的建设,这关系到两国的核心利益。更为重要的是,欧洲议会的决定并不具有强制性效力,仅仅是参考建议而已。

欧洲议会作出停止支持北溪-2号管道项目的决定,不仅仅是担忧俄罗斯,也是在担忧德国。北溪2号输气管道地跨波罗的海,从俄罗斯本土直达德国,建成以后,会影响乌克兰及大部分东欧国家的利益;同时,北溪2号输气管道的建成会大大增加德国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因为经过改管道的俄罗斯天然气会先到达德国,再从德国分别运往其他欧盟国家。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讲, 建设北溪2号输气管道能够让俄罗斯提高运气效率、降低运气成本。现在的俄罗斯运往欧盟各国的运气管道,多经过乌克兰-东欧各国-欧盟其他国家。整个线路不仅繁琐,还需要缴纳不菲的“过路费”。仅仅是乌克兰,俄罗斯每年就需要缴纳30亿美元的过路费。过路费还是其次,俄罗斯与乌克兰、苏东各国关系都不太好,输气管道经过这些国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俄罗斯还新建了“土耳其溪”与北溪2号两条输气管道。其中,土耳其溪已经建成,开始通过土耳其向南欧各国输气。北溪2号输气管道预计2019年建成,届时每年向德国输气550亿立法米,占到欧盟天然气总需求的10%。俄罗斯已经对北溪2号输气管道投入大量人力我、物力、财力与影响力,不会因为欧洲议会的决定就停止该管道的建设。12月1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对于需要能源的欧洲来说,拒绝能源合作以及能源多元化是不理智的。欧洲议会此举是将能源合作政治化。

俄罗斯现有输气管道

对于德国来讲,更不可能放弃新建北溪2号管道的建设。德国为了做欧洲老大,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尽管二战以后,德国人变得人畜无害,却从来也没有停止要做欧洲盟主的想法。特别是在08年金融危机以后,欧盟各国经济普遍蹒跚不前,只有德国一枝独秀,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顺差大国。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东欧各国反对修建北溪2号输气管道,是担心利益受损,少了一笔过路费;其他欧盟国家反对修建北溪2号输气管道,更多的是担心德国在欧盟一家独大。因为,北溪2号输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先到德国,再由德国输往欧盟其他国家。无疑,德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其他国家的能源安全。对于欧洲议会毫无约束力的决策,德国自然也不会理会,该建设还会正常建设北溪2号输气管道!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北溪2号管道地跨波罗的海,需要经过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和德国五国的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只要这五个国家没有异议,欧洲议会的决定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美国观察室



美国,以及欧盟又对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举起了屠刀,这对俄罗斯的伤害太致命了。又黑又硬的俄罗斯不怕西方在军事、外交上的挑衅、遏制,但非常害怕美欧打击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与金融,能源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而金融是俄罗斯最大软肋,这两个方面俄罗斯不经打,每被打一回就得吐血一回。今年4月,美国严厉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股市汇市崩溃,损失惨重,俄罗斯人对此心有余悸。

这回,西方瞄准的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但率先向俄罗斯出手的不是美国,而是美国的盟友欧盟。俄罗斯塔斯社12月12日报道,当天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就《欧盟-乌克兰协会协议实施》报告达成了一项决议:“北溪-2”天然气管道是一个政治项目,不仅对欧洲安全构成了威胁,也对欧洲努力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造成了威胁。欧洲议会要求取消这个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的天然气项目。欧洲议会停止支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高兴了,俄罗斯、德国却遭到重击,欲哭无泪。

俄罗斯的国家定位与目标是依托世界大国地位,把俄罗斯建成世界能源(天然气与石油)的集散(供应)中心。从其战略布局来看,俄罗斯的石油主要销往东方,天然气主要销往西方(欧洲)。自从2014年俄乌反目成仇后,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就成了西方卡在俄罗斯脖子上的绞索。俄罗斯为了摆脱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巨大风险与战略被动,决心绕开乌克兰、波兰这两个极端反俄国家,左右开弓,分别建设两条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北溪-2”与“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

11月19日,俄罗斯与俄罗斯合作的“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海底工程竣工,普京特地赶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道,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参加了项目竣工仪式。普京在仪式上表示,符合土耳其利益,也不损害其他方利益。由于土耳其的支持,“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建成不会有什么悬念。但俄罗斯与德国合作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就命运多舛了,前途未卜了。

“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总投资95亿欧元,俄气出资50%,法国Engie集团、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荷兰皇家壳牌、德国Uniper公司和德国Wintershall公司各提供10%的融资,计划2019年底前建成,2020年1月1日起通过该管道向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每年可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求。

欧盟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欧盟39%的天然气进口自俄罗斯,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度(购买比重)占比分别是:德国、意大利为60%,奥地利为40%,波兰、捷克等国接近50%,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高达80%波罗的海三国为100%。如果仅仅从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度而言,特朗普说德国(也包括其他诸多欧洲)的俄罗斯的俘虏也不为过,毕竟俄罗斯经常对欧洲国家玩弄天然气大棒——对于俄罗斯而言,天然气不仅仅是大宗能源商品,也是极具威力的地缘政治工具。

在欧洲议会要求停止“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前一天,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欧盟国家放弃建设美国极力反对的该项目,并支持特朗普在CAATSA法案(《以制裁反击敌人法》)框架下对该项目的参与方实施制裁。负责能源事务的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弗朗西斯•范农12月10日表示,“北溪-2”项目对欧洲安全构成了广泛的地缘战略威胁,呼吁欧盟有关各方退出该项目。11日,范农威胁将对所有参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

欧洲议会12日通过的取消“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决议,引发了俄罗斯的激烈反弹,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3日批评欧洲议会的决定不理智。

若在美国、欧盟的强烈反对下,“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半途而废,损失最大的自然是俄罗斯与德国。只要俄罗斯不是像伊朗那样,把所有的东西都寄希望于欧洲,调整政策,不再那么执迷于把天然气当作地缘政治工具,而是恢复其商品的真实面貌,是可以弥补欧洲的这块损失的,因为他的最大邻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俄罗斯完全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向对方出口天然气赚大钱,又不用受美欧的干涉。

德国为何铁了心支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除了天然气对俄罗斯高度依赖外,德国还有一个野心,就是取代意大利,做欧洲最大天然气集散中心。“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若是建成,输往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欧洲国家俄罗斯天然气都必须在德国集散、中转,这比单纯地过境乌克兰赚点过境费不可同日而语,利润高出许多。

如果默克尔顶不住特朗普的压力,要么不得不放弃“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要么从美国大量进口天然气,在美俄间搞平衡,艰难建成这个大项目。


飞狼


北溪2石油燃气管道工程是俄罗斯通往德国的第二条管道工程,第一条北溪1管道工程巳经于2011年建成通气,北溪2管道工程是2015年立项,计划2019年通气,届时将有550亿立方的燃气通过北溪2运往德国到达欧州,加上北溪1管道的供气量,德国和欧州将彻底甩掉用了几十年的乌克兰供汽管道,直接由俄罗斯向德国供汽,满足德国欧州天天提心吊胆的供汽源,让德国用上放心汽,但一方欢喜一方愁,断了乌克兰的财路,乌克兰依靠俄罗斯通往德国过境乌克兰的陆路管道,收取过路费巳经享受了几十年,赚得欧州人的银子盆满钵满,这下断了财路乌克兰该傻眼了,同时北溪2建成后让俄罗斯控制乌克兰的能源变得无所顾忌,想怎么卡就怎么卡,一点也不用看欧州人的脸色,乌克兰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依靠这条管道生存的波兰,拉脱维亚,等和俄罗斯闹的几个最凶的前加盟共和国日子也不好过了,以后使用俄罗斯的能源要看俄罗斯的脸色了,而最不高兴的应该是美国特朗普,美国的能源战略眼看着德国这两条管道修通将鸡飞蛋打,欧州这块最大的能源市场将失去美国的影子,突飞猛进的页岩油产量大的惊人,美国巳经超过了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如果失去欧州庞大的能源市场,美国的石油卖不出去这是特朗普最窝火的事情,鼓动欧州一些小国家以安全为由反对北溪2管道工程,是特朗普天天干的事情,这次闹的最欢的还是那几个利益相关的国家,如乌克兰,波兰,拉脱维亚等9个国家打头阵,使欧州议会通过了反对北溪2协议,但这个协议不起任何法律效力,该建的还紧锣密鼓的继续建,一点也不受干扰,以后的世界石油格局将大变脸,谁是石油受益者不言自明。


永远是学者


欧洲议会以安全为由,停止支持北溪-2管道项目,我认为德国和俄罗斯都不会因此停止建设北溪-2管道项目。


欧洲议会的决定不具备强制力。

12月12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决定:因安全原因,不支持实施北溪-2管道项目。但此决定仅仅有参考作用,不具备强制力,因此德国和俄罗斯可以不执行欧洲议会的决定。



德国会继续实施该项目。原因是该项目对德国非常重要,一是管道通气后,德国的供气不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此次管道只经过芬兰、瑞典、丹麦领海或专属经济区),二是欧洲其他国家的供气将经由德国进行输送,可以说德国掌握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能源安全,这样在欧盟内德国的发言权和地位将能得到提升。



俄罗斯也会继续实施该项目。原因是原来的天然气是经过乌克兰和东欧国家,其中俄罗斯每年支付给乌克兰的过境费就达30亿美元,而且还需要给过境国优惠价格,关键还不仅费用的问题,还涉及安全的问题,如现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如果乌克兰切断俄罗斯天然气的输送管道,这将对俄罗斯产生重大的影响,况且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关系也不算好。另外,现在该项目俄罗斯已经铺成300公里的管道,如果顺利,明年底就可通气。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俄罗斯必将继续实施该项目。



感谢阅读!如有好的观点,欢迎评论和关注!


心有主宰33


刻赤海峡危机四伏,后续的断绝一切经济来往还会,还将继续发酵,这将分裂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在经济上的态度问题,也使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受到影响,断绝经济上的来往,这将是最狠毒的一招。

欧盟中的德国、法国,一直都在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这将间接为俄罗斯糟糕的经济上大输血,俄罗斯每年通过油气贸易,为本国源源不断外汇资金流入,支撑起本国经济。

如果真的切断了外汇资金来源,俄罗斯将出现前苏联的一幕,俄罗斯将拿着丰富的资源,无法变现金流,没有外汇现金输入,俄罗斯将出现巨大的经济危机隐患。

釜底抽薪的一招,将本身就困难重重的经济,俄罗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如何购买国外的生活物资,物资短缺,物价不飞涨吗?再加上欧美经济上的制裁,真的想拖垮俄罗斯吗?

以安全为由,目的性就是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方式,看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仗是打不起来了,乌克兰过境天然气通道,始终是卡住了俄罗斯的脖子。

由于俄乌关系紧张,德国为了得到天然气,俄罗斯也想绕开乌克兰境内,从新修北溪管道,这样俄德之间天然气贸易才通畅。这下就有点困难了。这是谁出的主意,谁想让俄罗斯卖不出去天然气……


随雨飘渺


这对德国的默克尔来说,是在下台前的一个政治考验,大概率事件是德国和俄罗斯仍然将这个项目继续建设下去。北溪-2号已经不再只是个商业项目,而是政治博弈了。


北溪2号已经成为美俄全球角力的一个新战场,欧盟内部因此而出现了分化。计划于2019年建成的北溪2号项目可以将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波罗的海直接输往德国,天然气管道全长1200公里,将通过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和德国这五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领海,目前已经建设了300公里。除了俄罗斯承担一半的建设费用外,法国、德国、奥地利与荷兰都投入了资金。德国是该项目的积极推动者,因为这将使欧洲国家获得更多稳定而廉价的能源供应;而乌克兰和美国的搅屎棍波兰则明确反对,因为这将不仅减少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费,而且降低两国的地缘政治地位。美国一直在阻挠这一项目:今年4月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就指责德国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俄罗斯的能源却没有履行提高北约防务费用的义务,成了俄罗斯的俘虏;今年7月又威胁要制裁参与北溪2号工程的欧洲公司;今年12月11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决议要求欧洲放弃北溪-2号项目并对该项目进行经济制裁。仅仅过了三天,欧洲议会就通过了停止支持北溪-2管号项目的决议,虽然没有约束力,但也说明在美国压力下欧盟内部的分化。


北溪2号现在已经不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考验的是德国的政治决断力和俄罗斯的外交智慧。对于德国来说,默克尔一直坚称这只是个商业项目,因为从商业角度来说无可厚非: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主要来源于俄罗斯,而乌克兰管道由于俄乌的"斗气”很不稳定;如果从美国买天然气,至少比现在的市场价格高出30%以上,经济上很不划算。而北溪2号不仅将增强欧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每年带来55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且会降低购气成本。

现在默克尔面临着国内外的政治压力,尤其是波兰这个美国搅屎棍国家联合了维谢格拉德集团4国,对德国在欧盟内部决策中的掣肘,如果强行推进不仅将面临美国的经济制裁,而且有可能引起欧盟的进一步分裂。但是,如果欧盟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就必须在政治上迈出这一步;德国想维护欧盟老大的地位,也必须承担与美国对抗的主要压力,并联合法国对波兰这样的搅屎棍国家狠狠打压。对于已经决定不再连任的默克尔来说,这将是她留下的政治成果之一。对于俄罗斯来说,能源出口对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能源武器也是北极熊在外交中可以打的为数不多的“经济牌”之一。北溪2号即使全部建设费用由俄罗斯承担也并非不可,建成以后一两年的收益就可以收回来,关键在于如何做好外交工作:当务之急是稳住德国、拉住法国,做通丹麦的工作。俄罗斯和德法在伊朗核协议上已经有过合作,而德法的经济增长乏力,迫切需要廉价的能源,只要稳住德国再拉住已经投资的法国,就可以稳住欧盟;现在只有丹麦还没有批准该项目的管道过境,
所以做好丹麦的工作是下一步外交的重点。这些就考验拉夫罗夫的外交智慧了。


云霄飞翼


相比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来说,欧洲议会针对该项目通过的反对决议本身才是真正的“政治项目”!欧洲议会通过这项决议是美国游说并施压的结果,而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波兰等极端反俄的前苏东国家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打手”的角色。分析认为,尽管欧洲议会决议将对“北溪-2”项目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原则上并不能阻止项目参与国、尤其是俄罗斯与德国完成这一项目的决心。

1. 俄罗斯和德国主导的“北溪-2”天然气输送项目一直面临来自欧洲内部和美国的压力,但这并未阻止这个项目的落实。到目前为止,相关管道的铺设工程仍在紧张施工之中。

但不得不说的是,11月25日乌克兰海军舰船试图强行闯过刻赤海峡导致与俄罗斯紧张关系再度升级,给了美英和欧洲其他极端反俄力量攻击俄罗斯的新借口,也让对俄具有极其重要经济意义的“北溪-2”项目再次成为“重点打击”目标。

而就在欧洲议会通过反对“北溪-2”的决议之前,美国国会已经完成了类似的动作。

2. 欧洲议会通过相关决议,在俄罗斯引起强烈反应,外交部发言人玛丽娅·扎哈罗娃言辞激烈地谴责说:“反对和破坏‘北溪-2’项目对于亟需能源的欧洲来说是丧失理智的行为。”

“如果欧洲议会寄希望于全球变暖,这会是一个很好、有前景的过程,问题是需要时间。如果不寄希望于全球变暖,那他们的希望又在哪呢?难道要靠烧劈材度日吗?就算烧劈材也得知道去哪里可以弄到!”扎哈罗娃说。

俄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则表示: “我们不只一次听到某些反对‘北溪-2’项目的提议。欧洲议会通过决议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我看来,这是在向该项目的所有参与方施加政治压力。”

3. 俄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信息政策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普什科夫指出,美国和欧洲相继通过反对“北溪-2”项目决议所发出的信号“不容忽视”。

“尽管美国国会的决议和欧洲议会的决议都只具有声明性质,但它们毕竟还是两个决议文件。”普什科夫说。他认为,这些决议制造了某种情绪并反映了某种力量对比,“这种力量对比有利于‘北溪-2’项目的反对者而非支持者”。

“这是非常严肃的事,尽管欧洲议会的决议没有法律效力、不能规定有关国家必须履行。但它还是具有政治意义。”他补充说。

普什科夫同时也强调,现在就“北溪-2”项目是否被停掉或者遭到冻结下结论为时尚早:“目前天然气管道已经开始在德国境内铺设,相关的法律工作已经完成,项目的实施没有任何法律障碍。”

4. 俄罗斯能源发展基金会主任谢尔盖·皮津评论说:“对于欧盟各国政府来说,欧洲议会的决议不具有约束力。因此,决议暂时还不会对‘北溪-2’项目构成威胁。”

“欧洲议会的议员们从政治角度看待‘北溪-2’项目,而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但是德国政府的立场刚好相反。作为一个经济项目,‘北溪-2’对德国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是有利的。因此,德国政府会继续推动项目的实施。”

“北溪-2”管道铺设

“当然,默克尔试图寻找妥协方案,并曾表示即便‘北溪-2’投入使用也不会完全拒绝过境乌克兰的俄罗斯天然气。但即便是这样的妥协方案也不会令美国、波兰、乌克兰等俄罗斯敌人满意。因此,‘北溪-2’才会面临压力。”

至于美国国会通过的反对决议,皮津指出它也只具有“建议性质”,最终决定要由特朗曾做出;特朗曾虽然反对“北溪-2”,但暂时还不打算对其实施制裁,因为制裁不仅涉及俄罗斯天然气集团,还涉及包括德国在内的一系列欧洲国家公司。对于特朗普来说,做出制裁决定并非易事。

5. 就在欧洲议会通过反对“北溪-2”决议的当天,该项目最大反对者之一波兰与最大支持者之一德国的外长举行了会谈。尽管双方都反对俄罗斯在刻赤海峡事件上的立场,但在“北溪-2”项目问题上却未能达成一致。

波兰外长新闻发布上表示:“我们在国际政治问题上的立场上存在某些差别,其中包括对‘北溪-2’项目的看法。”

作为昔日的“苏联小兄弟”,波兰尽管在天然气需求上严重依赖于俄罗斯,但受强烈的反俄仇俄立场驱使,却做出放弃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而选择以更高价格采购美国天然气的决定。对于同样依赖于俄罗斯天然气的德国,一方面要摆脱天然气稳定供应时常受乌俄关系紧张影响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不愿受制于想打开欧洲能源市场的美国,主导建设“北溪-2”项目就成了两全其美的选择。


Andrei青山碧水共云天


欧洲没有一个脑残国家的会反对北溪天然气管道计划,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的冬天过不去,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经济都要持续放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