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看到拿清華和麻省理工開玩笑的段子。還有拿麻省理工、印度理工說中國大學更名的。但是講道理麻省理工學院、印度理工學院都是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在英文裡並沒有漢語裡“學院”和“大學”這麼明顯的區別,英文裡學院是school 或者college。
一 、麻省理工不是“學院”
麻省理工英文名是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全名是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nstitute含義是為專門目的建立的研究機構、專業性的教育機構。校名裡含科技、理工、財經、醫科這些具體指向的大學都可以叫insitute。反觀中國校名裡類似的學校就都用university 而不是institute了。如中國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如果叫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是不是更好?就是因為中國人對學院和大學的計較,所以絕大部分校名裡該用institute的都用了university(北京理工大學是個例外,英文簡寫BIT),但你不能因為中國大學沒用institute,就說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印度理工是學院,它們不僅是大學,還顯而易見都可以霸榜世界大學排名top位置。
比如歐美大學裡面的學院。哈佛大學商學院、耶魯大學法學院,這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學院、最好的法學院。它們都是School。
美國有一些文理學院,只提供本科生教育,不提供研究生教育,叫college。如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威廉姆森學院 Williams College,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很多文理學院在美國大學排行榜上非常靠前。但也有例外,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是常青藤名校,雖然是研究型綜合性大學,但為了突出學校對於本科生教學的極度重視,仍然以“college”命名。
二、理工科大學對世界經濟有多大?
最早的大學出現在歐洲,早期的大學包括牛津、劍橋、哈佛等大學都是從神學院發展起來的。大學裡也主要關注宗教、人文、哲學等社會科學內容。後來才逐漸有了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理科。工科類專業機械、電子、建築等工科專業是隨著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產生的,尤其是一戰、二戰對於尖端武器和技術的需求促進了工程學科與研究的大發展。
麻省理工學院被稱為世界理工類大學之最,創立於186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藉由美國國防科技研究需要而迅速崛起 ;在二戰和冷戰期間,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計算機、雷達以及慣性導航系統等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傑·弗里斯特領導的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能夠實時處理資料的“旋風電腦”,併發明瞭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電腦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麻省理工學院這座佔地不到1平方公里的著名高校也孵化出了無數科技企業。由MIT校友創立的企業達25800家,這些企業每年創造2億美元的營收,如果把這些企業看做一個獨立的經濟體,那麼它創造的價值比加拿大一個國家還多,在全球能排到第11位。
加州理工(Caltech),創立於1891年,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東北郊的帕薩迪納市(Pasadena),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是公認最為典型的精英學府之一,加州理工學院在2012到2016年連續5年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排名世界第一 。在這裡科學家們成功實驗設計了人類最早的現代火箭,設計組裝了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太空飛船。半個世紀來JPL參與設計和發射許多有重大意義的太空飛船,比如探索者計劃,水手計劃,伽利略計劃,火星全球探測者,卡西尼惠更斯衛星,斯皮策深空望遠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噴射推進實驗室也是由加州理工學院管理。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費曼、霍金、波爾、密立根、蓋爾曼,著名的天文學家哈雷、遺傳學的鼻祖摩爾根、火箭專家馮·卡門都曾執教於此。除了眾多的諾貝爾獎得主之外,畢業於加州理工的著名校友還有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戈登·摩爾,登月宇航員哈里森·施密特,中國導彈專家錢學森等。
印度理工(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設和組成的七間自治工程與技術學院。在學術界具有世界聲譽,被稱為印度“科學皇冠上的瑰寶”,是印度最頂尖的工程教育與研究機構。印度理工學院培養的IT人才遍及世界各地,美國硅谷更是這些IT人才的聚集地。印度理工學院為印度軟件業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硅谷一項調查,在約2000個新起家的企業之中,約有四成是由印度人開辦的,而當中一半是IIT培育出來的人才。《亞洲週刊》曾評選亞洲最佳理工學院時,印度理工學院以7所分校中的5所佔據了前十強的“半壁江山”。標準普爾曾經做了一次權威調查發現,全球五百強企業三分之一的CEO是印度人,而這些人基本都是印度理工畢業的。包括了谷歌和微軟的CEO、谷歌董事會的13位高管中的4位和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諾基亞、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萬事達卡、Adob公司等赫赫有名的行業巨頭CEO。
中國的情況更不用說,解放後中國大學學習蘇聯模式,拆分或者新建了很多專科類大學,其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類大學,包括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工大、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眾多的名校。這些學校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做出了卓越貢獻,甚至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社會都奉行“工程師治國”的理念,中國能夠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也主要得益於大量工程人才的培養。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 ,曾就職諮詢公司、壟斷國企與政府部門。關注財經事件與產業經濟發展,一家之言,井底觀天。
閱讀更多 上林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