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百態千知


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秦國的白起、王翦和趙國的廉頗、李牧。長平之戰恰恰就是秦國和趙國之間發生的戰爭。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就開始走上了崛起之路,甚至一度到了六國聯合起來才能和他相抗衡的地步。

但是,隨著趙國趙武靈王的改革胡服騎射的推行,趙國也強大了起來。經過趙武靈王的變法之後,可以說趙國成了當時,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相抗衡的國家。

秦國一直都有想吞併天下的野心,他先是向韓國下手。

韓國在戰國七雄之中,算是比較弱小的一個國家,在秦國攻打宜陽的時候,韓國眼瞅著守不住了,就把這塊土地給了趙國,讓趙國和秦國相互廝殺。

秦趙之間的矛盾,因為韓國的土地爭奪,開始加深。

因為趙國佔領了秦國想要的韓國的土地,所以,秦國人很氣憤,秦王就開始去攻打趙國。

長平之戰就拉開了序幕。

兩國開始交戰的時候,趙國是派了名將廉頗去和秦國軍隊交涉。

兩軍對壘,打起了持久戰。這個戰爭一打就是三年的時間,因為廉頗比較擅長防守,所以,秦軍根本不能拿廉頗的軍隊怎麼樣。

若是長時間這樣耗下去,對於兩國來說都是不利的。

可是,趙國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和秦國耗下去,因為他們是防守一方,秦國是侵略一方。

這樣的持久戰,秦王是很不滿意的。

總是這樣耗著,除了白白耗費糧食,可以說沒有任何好處。

總是這樣也不是辦法,就在秦國進退兩難的時候,他們想起來一個辦法,那就是離間計。當然離間的這個人就是趙國大將廉頗,因為他們明白,只要廉頗在,他們肯定是難以打勝仗的。

所以就在這個時候,秦國開始用大量的黃金賄賂趙王手下的大臣。並且在軍營裡散步謠言,說趙國的守將廉頗就是一個縮頭烏龜。

秦國的士兵都來了幾年了,廉頗連出城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他們還說,像廉頗這樣的軟貨,他們秦國人最看不起了。要說趙國能讓他們秦國人刮目相看的,也只有趙括將軍了。

很顯然秦國人的目的,就是想讓趙王用趙括把廉頗給換下來。

沒想到秦國散佈的謠言,傳到了趙王的耳朵裡。

趙王聽說後,對廉頗很失望。覺得廉頗確實不怎麼樣,仗打了這麼久。他竟然只知道一味的守城。

趙王和趙括商議好,讓趙括上戰場去攻打秦軍,趙括答應了。但是,趙括的母親沒有答應,趙王不顧趙括母親的反對,還是讓趙括上了戰場。

結果大家都知道,在秦軍得知廉頗被換成趙括之後。秦國就把他們最驍勇善戰的白起給換成了主將。並且把白起換成主將在秦軍中還是保密的,趙國根本不知情。

趙括帶領趙軍發起了主動攻擊,很可惜的是趙括中了白起的計,不但被斷了糧食,而且趙軍還被截成了兩段。首尾不能相呼應,趙括最終沒有突圍出去,被亂軍殺死。

趙括一死,趙軍向白起投降。

白起把投降的四十萬大軍全部給坑殺了,只剩下幾十個未成年人,讓他們回去報告戰場上的消息。

這就是趙王換趙括付出的代價,可以說從此趙國就一蹶不振了。我想若是趙王不換趙括做主將的話,廉頗肯定是可以守住城池的。


史學達人


兩千兩百七十九年前的長平之戰,可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一方面,這場戰役可說是先秦以前,中國境內最大的一場內戰。作為列國中最具有統一實力的秦趙兩方,各傾舉國之力總出兵100多萬,結果秦軍死傷過半慘勝,數十萬趙國壯士被活埋,煩冤鬼哭於黃土之中,西周以來近八百年累積而建的洪範九疇意識、禮樂文明制度被徹底擊碎。

另一方面,秦國也經次役消滅了最大敵手趙國的有生力量,倘若沒有長平之戰的摧毀式對抗,趙國完全可以保住精銳之師與秦周旋較量,不可能傾覆亡國,而嬴政是否可以一統天下尚未可知,整個華夏的歷史可能會另外重寫。

過去自《史記》以來的史書在討論這場戰役時,多把責任推給趙國將領趙括一人身上,認為是他的“紙上談兵”直接導致了戰敗,是罪魁禍首,比如宋末史家胡三省就說“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而在於用趙括”。

以我淺薄的認知看來,這當然是不公平的,宋人周密說韓侂冑“身隕之後,眾惡歸焉,然其間是非,亦未盡然”,此理同樣適用在趙括身上。實際上,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回顧,可以推斷,趙國的罹難,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失誤所造成的,讓一個人背起所有黑鍋有失公允。

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場必亡之戰,唯一可以挽救的不過就是失敗的輕重問題。


一,趙國整體的戰略部署準備不足,一開始就是倉促應戰,已為敗局埋下伏筆。

任何一個大規模的作戰,戰略部署的周密,防禍於未然,善後於未萌,都是前提工作。而趙國完全只是臨機應對,“起跑線上就已經輸掉”。

長平之戰前,按照當代史學家林劍鳴《秦史稿》的統計分析,整體國力上趙國雖略遜於秦,但就軍事實力而言雙方基本旗鼓相當。

但因事發突然,趙國的準備不足,開始就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並不會因為廉頗還是趙括領兵而改換局面,唯一可說的就是要是廉頗帶兵的話,以他的持重和經驗,可能不至於全軍覆沒而已。

圖:長平之戰遺址屍骨坑)

長平之戰的直接導火索是趙國接手韓國上黨,秦國出兵攻韓國,趙國只是馳援,屬於被逼無奈的戰略防禦,並不曾想到戰火會蔓延到趙國境內,並演變為各傾國力你死我活的大決戰。所以趙國在前中期都只是倉促應戰,臨機應對,小打小鬧,軍事目標與手段都很有限,沒有一個完備且周密的計劃安排。

這是戰略預估和部署的嚴重失誤。


二,趙國就長平周邊的地勢、兵種、援助而言都處在極大的劣勢,基本上無論由誰帶兵都敗局已定。

趙國的軍事力量之強,主要強在騎兵。由於過去百年它長期的作戰對象,都是北方遊牧民族,所以它的兵種訓練主要都投放在騎兵之上,作戰經驗也基本是圍繞著平原場地而發的。

可偏偏長平之地,周邊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嶺、河谷、關隘等環繞。這種地形限制下:1,趙軍只適合大規模突擊作戰的奇兵根本就寸步難行,而秦軍的輕重步兵混合編隊則如魚得水;2,秦在戰前已佔據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等地,糧食、救兵可以暢通無助源源不斷抵達,實際對此地已形成一個半包圍的態勢,且修築了大量長城,可以輕而易舉斷絕趙軍的糧食和軍事補給,讓趙軍完全成為甕中之鱉,事實也正是如此。

因此,在戰事初期,趙國主將廉頗固守防禦,既是計劃中事,也是不得已而然之舉。

但是,這樣的守備工作根本無法在長期堅持下去,無論是誰領兵,不管是廉頗還是趙括,最終都得主動出擊,接著迎接失敗。原因在於當時的趙國,因為百萬大軍的三年對峙,巨大的消耗已導致舉國“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必須得謀求速戰以求脫困境,而且主動攻擊或有一線勝機,即便戰敗也可消耗大量秦敵有生力量,遠勝不戰自敗。

所以,史稱趙孝成王因為聽信秦國離間計一意孤行任命趙括代替廉頗,恐怕沒那麼大腦簡單,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國內形勢的不得已使然;而即便還是廉頗領軍,也必然會如趙括一樣選擇出戰,這也是形勢所迫。也就是說,當時的情勢下,守,大家都知道是明智的,但是耗不起;戰,是投薪於火,朝野不會不明白,但勢必得如此。這根本就不是廉頗與趙括誰領兵的問題。


三,現代評價趙括的軍事才能,並非如史書所寫那般無能,實際也是卓越的軍事將領,只不過戰不逢時

一般意見認為長平之戰,趙軍傾覆,將領趙括的無能是最重要的原因;經過《史記》等正史的渲染,趙括也因“紙上談兵”的罵名,遺臭萬年,也被嘲笑千年至今。

而實際而言,這可能是誇張的。趙括不但不無能,且軍事才能確實卓越,只因條件實在劣勢,且不幸遇上的對手是“戰神”白起,功敗垂成成為必然,但也無法而因此說他無能重大。

一方面,從兩軍傷亡對比上看,秦之勝也是慘勝。關於秦此次出戰的總兵力,歷代史書並無記載,學者靳生禾、謝鴻喜等統計為35萬至50萬之間,50萬也是秦國當時所能出動的最大限度,而秦軍此戰死亡人數是有記錄的,即在25萬到30萬之間,戰後白起自己也明言,“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這個戰死人數絕大部分是在趙括接替統帥後所有的,是趙括髮動總攻,兩軍在丹河兩岸拼死決戰造成的;

(圖:古長平之戰發生地現況)

而趙國方面,根據統計,趙括接替統帥時趙軍最多隻能有30萬,史書如杜佑《通典》也說了其死亡人數:“其時馬服子與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之。軍大敗,卒20餘萬人降,皆坑之”,也就是說,趙方當時被坑殺人數為20餘萬人。綜合各種數據,趙括是以戰死10萬人的代價,殺死秦軍20多萬人。假設史書給出的數據都是比較可靠的,就趙括的戰績而言,可說是秦軍的強勁對手,秦國的勝利也是拼死掙扎的慘淡僥勝而已。

另一方面,青年將才趙括的不幸,還在於他遇上的敵手,是戰國時代最大的軍事天才白起。在《史記》等書中,白起堪稱“戰神”一般的絕代名將,先後帶領著秦軍擊潰楚、韓、魏、趙助強敵,斬首近100萬,而據呂思勉等人研究,秦統一前歷代統合起來的斬首人數總共才180多萬,此人的才幹、威望、戰績遠超時流,戰國名將尚無人能望其項背,廉頗就戰績而言也遠非其對手。

長平之戰中,白起是被秘密啟用的。公元前262年,無往不勝的白起將要出山領兵長平的前夕,秦軍還是嚴密封鎖此消息,趙國將領趙括還矇在鼓裡。但即便就是這樣,長平之戰依然是白起一生所指揮的所有戰事中,所受損失最慘重的,也是戰國時期秦國所有戰事中損失最慘重的。這一點,也可以說明趙括的軍事才能本身就是卓越的。


總結:

長平之戰,無論就形勢而言,還是就條件而論,趙軍可說一開始就敗局已定。這根本就不是將領是廉頗還是趙括所能挽救的。趙括可能是冥冥之中被選定為加速趙國滅亡的那個人。

長平之戰第二年,即公元前259年,一個嬰兒在趙國邯鄲老城呱呱墜地。這個人,才是最後真正親手埋葬趙國的那個人。這個人,“名為政,姓趙氏”,即後世熟悉的秦始皇嬴政。

2018,7,17,晚閒敲


劉愚愚


第一個問題,廉頗很厲害?

廉頗不厲害,戰國四大名將裡廉頗最差。

長平之戰前期,廉頗指揮的趙軍面對秦軍幾乎是全線潰敗。廉頗的對手是誰?白起?不對,是白起手下的三大將軍之一,王齕。廉頗面對王齕指揮的秦軍,連丟兩座堡壘,損將數人,兵數萬。廉頗防守是最優解?沒錯,但廉頗並非主動防守,而是被迫退守,他正面戰根本打不過,只能守。

第二個問題,廉頗的戰略有用嗎?

然後看一看雙方陷入僵持之後的局面,廉頗以為可以靠拖把秦軍拖垮,可結果呢?昭王下了血本,不惜讓全郡的人爵升一級,也要把糧草供上,最後的結果就是,秦國的糧草供應完全沒有問題,廉頗拖死秦軍的計劃徹底落空。

從另一個角度說,趙軍根本不刪守,歷史上的趙國從來都是進攻進攻進攻,有數次滅國危機,趙國最後也是外交加反攻撐過去,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強化的也是趙國的騎兵機動力量,換句話說,趙國的兵從來都只擅長進攻,廉頗讓他們守,這是廉頗的本事,但趙軍不擅長。

而秦軍呢?秦軍的攻城是非常強的,白起破魏拔幾十城,破楚克楚國國都,秦軍是野戰,攻城,守城全能的優秀兵種。事實上,秦軍擅長攻城的優勢在長平之戰前期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廉頗野戰打不過秦軍,就利用堡壘守衛,結果幾座堡壘全被秦軍打下來,廉頗被迫退入太行一帶,集中兵力防守。

第三個問題,趙軍還有能力防守嗎?

沒有了,趙國糧草已經吃緊了。

趙軍45萬,秦軍50萬,需要消耗的糧草是一個極大的數目。趙國作為一個北方國家,農耕並不發達,支持約40萬大軍(前期攻防戰中傷亡數萬人)堅守三年已經接近一國的極限,糧草供應十分困難。從後來白起以五千兵就能斷趙軍糧道可以看出,趙軍的糧道已經極其脆弱。而秦國呢?關中一帶大平原,土地肥沃糧食豐富,巴蜀天府之國,物產豐富,還有秦國從韓魏手裡奪來的礦產和糧產都十分豐富的土地,加上秦昭王發動一郡百姓運糧,秦國的糧草供應幾乎不成問題。

整個局勢從廉頗希望的拖死秦國,變成了秦國幾乎拖死趙國。以上帝視角來看,趙國必須求戰,打了,還有一線生機,不打,輸定了。

三個問題結束,其實以上帝視角,或是趙國視角來看,趙國換下廉頗,主動出擊,已成定局。秦軍這一招反間,與其說是陰謀,不如說是陽謀。這一招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讓趙王還在思考換誰時,堅定了換趙括的念頭。

事實上,趙括在開戰初期,確實嚐到了一點甜頭,丹河沿線的秦軍幾乎被他全數吞下,一路追擊時秦軍也丟下了幾萬具屍體。然而,趙括沒想到的是白起的胃口太大太大,他想的是一次性把趙國所剩的軍隊全都吃幹抹淨,然後一舉滅掉趙國。其實如果是常規攻防,秦軍一樣能打贏趙國,只是不可能像長平之戰這樣,取得這麼大的戰果。

其實我一直抱有的結論就是,長平之戰,趙國必輸,不論哪種情況發生,我看不到趙國的一絲贏面。


Passer-by103040443


前幾天我寫了白起坑殺40萬大軍的文章,也有讀者留言問,如果趙軍不將廉頗換掉,能不能守得住的問題。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守不住!

從兩個維度來思考問題:第一、秦國為什麼要發動長平之戰?第二、趙國為什麼要換掉廉頗?

在秦國上層一直流傳的一句話:平了趙國,天下如探囊取物。而秦王是誰?天下梟雄,以取得天下為抱負,如果秦王想要取得天下,就必須先拿下趙國。所以趙國無論做什麼樣的反應,都阻擋不住秦與趙國開戰的勢頭。

如果“長平之戰”秦國輸了,秦國還會發動“短平之戰”“寬平之戰”。所以“長平之戰”的失敗除了趙國更換將領外,主要的原因還是秦國勢在必得的情勢。而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行的兵制改革,在軍事實力上遠超趙國。

趙括,歷史上有名的紙上談兵,而廉頗確是歷史誇讚的名將,可歷史真是如此麼?

如果趙括真的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的話,那麼秦國就完全沒必要密調武安君白起,就光憑那個至少能和廉頗五五開的王紇就完全足夠了!

廉頗其實是一個貪圖富貴,飛揚跋扈卻又富有心計的人,想當初趙武靈王親手提拔了廉頗,趙奢,樂毅三人!但是在趙武靈王被餓死後,趙奢、樂毅因此被迫離開了趙國,只有廉頗轉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兌。

在李兌死後,趙奢回到了趙國,而自詡趙國第一武將的廉頗因為忌憚趙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讓趙奢做個收稅的小吏,後來在樂毅伐齊的時候,廉頗帶兵攻打齊國,卻被擋在了麥丘城外。在這時候趙奢被推薦接替廉頗攻打麥丘,然而廉頗卻對趙奢百般刁難,最後逼得趙奢立軍令狀一個月拿下麥丘,最後還是趙括獻奇謀這才拿下了麥丘城。

所以換下廉頗是正確的事情,趙括確實強於廉頗,最後趙括失利,要是換廉頗上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


笑嘗歷史百態


即使趙國換上比白起還牛的將領,趙國也必敗無疑,長平之戰作為戰國時代的分水嶺之戰,單憑一個主帥的能力是無法左右這個大趨勢的。

長平之戰前後歷時三年,秦王開始只想把長平給收走,分割韓國,結果局勢的發展讓秦王發了狠,幾乎徵發了全國所有的青壯男子上前線打仗或搞糧草運輸,秦國500萬人口,到最後直接參戰的軍隊加後勤的民工就達百萬,軍隊達60萬,而趙國300萬人口到最後也投入了近50萬人參戰,這場戰爭直接升級成了關乎兩國國運的大戰。

戰前,六國若組成聯軍,還有一敗秦軍的可能,戰後,秦國具備了鯨吞六國的能力,六國即使傾全部之力,也再無力改變命運。

趙國接受了長平之地,卻沒有充分準備好秦軍的報復行動,開始趙王還任命廉頗去接收長平同時負責防守,但趙王完全沒有料到秦王最後會傾舉國之力來攻取長平,而是輕率地換趙括去守長平,導致慘敗。

廉頗是堅定的防禦派,即使他一直堅守下去,趙王沒有換人,廉頗也無法取勝,畢竟幾十萬軍隊在此,趙國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這場戰爭的長期進行,雖然趙軍就在家門口作戰,看似很近,但是古代糧草運輸的損失率是極高的,時間一久國力根本吃不消。再加上昏庸的趙王比千里遠征的秦軍更加急不可耐地尋求速戰速決,廉頗最終也不得不出營決戰,最後還一個慘敗的結局,畢竟白起戰神的名號不是蓋的,拼謀略、拼軍力、拼戰力,60萬秦軍消滅40多萬趙軍,明擺著的事。

秦王為了打持久戰,不惜徵召百萬青壯年疏通水道,從水路大批量快速向前線調集糧草裝備,而趙國此時作死,派使者去秦國議和,反被秦國利用,隆重接待使者並昭告天下,讓各國以為秦趙和好,便不再發兵救趙。此時其他5國,魏韓楚三國被秦軍打怕了,根本不敢出兵,趙國曾經參與樂毅伐齊,而燕國與秦國交好,漸漸地,趙國陷入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絕地。

其實,趙國也不是沒有希望,那就要看執政者的智慧了,拿出當年五國伐秦的膽略,趙國花重金去交好齊國以外的4國,花點時間,哪怕把家底掏空,哪怕割點地給其他四國,總歸能吸引其他四國再來一次五國伐秦,畢竟當年可是逼的秦國割地求和的。

可惜啊,六國心不合,各懷鬼胎,最後也只能一家家被秦國滅了國。


雲中史記


“趙孝成王”再咬咬牙,堅持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還是有機會拖垮秦國的。
以“長平”之險要,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毋庸置疑,“廉頗老將軍”絕對能守得住。


秦國之所以在趙國散佈謠言,混淆視聽,是因為拖不起了。

“長平”在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西北。秦國深入趙國作戰,補給線拉得太長。雖然有“渭河——黃河”一線水路運輸,但細細考慮“船隻、水流”問題,怕是作用沒那麼大。


實屬“遠水解不了近渴”,而“補給線”就是“生命線”,在冷兵器時代更是“戰場勝敗”的關鍵。

趙國的臨陣換將,也是因為扛不住了。戰爭的消耗太大了,還是糧草問題。
儘管戰線在本國境內,可得跨越太行山運糧,也是有困難的。

縱算秦國糧草比趙國充足,可秦兵比趙兵多了十多萬。光這多出來的“十萬用度”,在千里輾轉之下,也夠秦國喝一壺。

這“一長一消”之間,雙方優勢都將不復存在!

當“長平之戰”發展到如此地步,不再是“將帥才能”、“兵馬之多”來決定勝負存亡”,而是最高統治者“狹路相逢”的勇氣和魄力來決定戰爭走向。

正是“趙孝成王”的搖擺不定和缺乏“破釜沉舟”的氣概,斷送了“廉頗”,葬送了“趙國”!


如若“老將廉頗”指揮到底,很可能將“白起”耗死在“長平”。就像“司馬懿把諸葛亮活生生地耗死在‘五丈原’ ”一樣!


內求安己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為爭奪韓國的上黨郡而爆發的一場戰役,最後秦國慘勝,趙國慘敗。因其規模之宏大,戰況之慘烈,被稱為中國古代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長平之戰佈防圖

長平之戰打響於公元前262年春夏之交,先期以秦將王齕與趙將廉頗對陣,二人隔丹河相持三年,以公元前260年秦換白起與趙換趙括為轉折點,戰役於當年以白起圍殲趙軍而結束。

如果說趙國有機會的話,那最應該在王齕與廉頗的相持初期。秦國的強大自然毋庸諱言,但趙國實力也不十分弱,在當時的七雄中可以算得上是第二的。而且在公元前269年,趙國曾經於閼與之戰中由名將趙奢擊敗秦軍,因此趙軍在心理上至少是不怵秦軍的。

清人繪趙奢像

但僅在軍事上,趙國的最好局面估計也就是相持了。趙國最大的機會在於外交戰線。秦國獨大,除燕國與秦交好之外,其餘五國均怨秦久矣。如果趙國操作得當,本來是可以爭取幾國的支援,或圍魏救趙,或直接支援前線,總不至於最後落得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而在歷史上,趙國也確實在外交戰線做了努力。在廉頗放棄丹河西岸防線退守東岸之後,趙國朝廷朝廷了外交戰略的辯論,但主題卻是如何與秦媾和。當時有上卿虞信指出,如果確信長平必敗且欲與秦媾和,那麼有必要爭取楚魏的支持,以合縱壓力迫和秦國。“發使以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入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縱也,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這在戰略上講是正確的,畢竟,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是不可能得到的。這是趙國的第一次機會。

然而趙孝成王選擇了兩線出擊,一面發使臣與秦求和,另一面向楚魏求援。這就是首鼠兩端了,楚魏很難決斷的,如果你求和成功了,那來援的楚魏將無地自處。虞信也做了預測:“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果然,秦國欣然接受了趙國的求和請求,並昭告六國。楚魏也果然拒絕發兵。趙國完全被孤立了。

外交的失敗與後勤壓力迫使趙國決定速戰速決。方法便是換將,換掉主張堅守相持的廉頗。這本來是趙國的第二次機會,但這個機會比之先前就要渺茫一些了。趙國其實是有其他名將的,樂毅當時在趙國,趙孝成王彷彿不太相信他,不敢重用,但還有一位後來挽救趙國的名將——李牧。李牧是當之無愧的名將,在長平之戰後,曾經屢次大敗秦軍。以李牧後來的戰線看,未必沒有機會解了長平之圍,但也僅僅是有機會而已,畢竟,當力量差距到了一定程度,智謀就沒用了。然而趙國也沒有選李牧,而是派了個廢物點心趙括。趙括的水平他父親趙奢早有定論:“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而當時臥病在床的藺相如也極力勸阻,但趙王一意孤行,堅持派趙括上陣。

清人繪李牧像

於是,趙括便把數十萬趙軍帶入了鬼門關。

自趙括出任統率,趙國就徹底沒有機會了。當長平趙軍被白起合圍之後,趙國還在外交戰線上做過一次努力,仍然是企圖一面與秦求和,一面向楚魏求援。當時局面已經很清晰了,趙軍的覆滅基本已成定局,無論如何秦國也不可能議和,楚魏也不可能援救。

長平之戰遺址之骸骨坑

於是長平之戰趙括敗亡,損失45萬精銳勁卒,後又遭遇邯鄲圍困戰,幾被破城。這些其實都是趙國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海子蔚藍


長平之戰,趙國不換趙括,廉頗絕對可以能守得住長平。更何況那時候的廉頗已經守城守了三年的時間了。這麼長的時間,秦國拿廉頗一點辦法都沒有。不得不說,這就是名將廉頗的功勞。

因為秦國是侵略國,長期對峙對於秦國來說,害處更大。所以,秦國很想速戰速決,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在攻不破城池,他們也就該選擇撤退了。

可是,讓秦國撤退,他們多少又覺得很遺憾,畢竟已經打了三年了。現在走的話,這算是什麼,功虧一簣。

秦國明白若是廉頗不換,他們想打贏這一場仗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不得不想其他辦法了。他想的這個辦法,當然就是讓趙王換將了。最好把這個打不著的廉頗給換走。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國開始大肆收買趙國的重臣,並且在軍營裡散步謠言。說秦國最怕的將軍是趙國的趙括將軍。

這個廉頗太慫了,就是一個縮頭烏龜。你看秦軍都打到家門口了,他廉頗連出城都不敢,只知道想烏龜一樣把頭縮在殼子裡。

久而久之,這個謠言經驗傳遍了整個趙國。連趙王都覺得太窩囊了,這個廉頗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這個廉頗真的是讓趙國丟盡了臉面。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趙王開始找到趙括商議,讓他換廉頗的。

趙括是個誇誇其談的傢伙,他的父親趙奢活著的時候,就說過趙括肯定不是打仗的料,並且囑咐妻子,若是趙王讓趙括帶兵打仗,千萬不能答應。

這樣會給趙國帶來災難的。

結果,趙王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他並不聽。他覺得趙括就是大將,趙國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能打敗秦國。

趙王還是讓趙括換了廉頗,廉頗很沮喪地離開了戰場。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秦國換上了最能打的將軍白起,趙括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小白,怎麼可能是白起的對手呢?

兩軍對壘,趙括主動發動攻擊,中了白起的計。

白起先是斷了趙括的糧道,然後把趙括的軍隊給截成了兩段,讓他們收尾不能相呼應。

趙括在斷糧的情況下,想突圍出去,結果沒有成功,趙括被亂軍殺死。趙括一死,趙軍就投降了秦國,結果白起把四十萬趙國大軍全部給坑殺了。

所以說若是廉頗不被換下來,廉頗肯定是能把長平給守住的。

要不秦國也不會使用離間計,讓趙王換將了。

他們實在是拿廉頗沒有辦法呀,廉頗就是一個硬骨頭,光噁心就能把他們給噁心死。


漢史趣聞


答案是:守不住!但不會45萬大軍被滅。這與廉頗、趙括用兵謀略和個性有關。所以,大量網友現在熱衷於洗白趙括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是命運選中趙括,如果換成王括、劉括也會以失敗告終。但是,再說個“車軲轆話”——如果不是趙括,45萬趙軍不會被滅!

1、廉頗用兵不用險,不打無把握之仗,不以奇謀取勝

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廉頗的用兵思路。一是廉頗得封上卿的出世之戰——討齊奪陽晉戰功。史載:公元前283,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陽晉,以勇氣聞名於諸侯各國。而廉頗此戰是建立在用兵不用險、有把握前提下的。

因為在2年前,秦軍越過魏、韓兩國攻齊,打敗強大的齊軍,隨後趙國也出兵打敗齊軍,並在齊境的靈丘設立前線據點。公元前284年,秦、燕、魏、趙、韓五國聯軍再次攻齊而大勝。齊湣王車裂蘇秦後逃亡到莒,楚國也藉機侵佔齊國大片土地。在齊湣王被殺,齊襄王繼位的當年(公元前283),廉頗領軍討齊,大敗齊軍,奪取陽晉,被封上卿。如果不是齊國連續2年被“虐”,國力、軍力無法有效補足,相信廉頗不會如此用兵。

如果這一仗還不能表明廉頗的用兵思路,再來看這個例子:秦趙兩國的閼(yù)與之戰前,趙惠文王召見廉頗問:“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可以派兵去援救嗎?廉頗說:“道路太遠,又艱險又狹窄,很難援救。”這表明自己打這一仗沒有把握,不想領兵前去。當然,趙王又召見樂乘,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這就是廉頗的用兵基本思路和個性:不打無把握之仗。

縱觀廉頗用兵一生,只有面對魏、韓、楚這樣菜鳥級的軍隊時,才切瓜砍菜毫不顧忌。為什麼呢?因為他死前自己揭曉了答案:我思用趙人。此話何來?因為趙悼襄王即位後對廉頗用兵不滿,讓樂乘去接替正在燕國的廉頗,廉頗拒不服從,與樂乘打了一仗逃到魏國。楚國聽說後暗中把他接到楚國,但廉頗在楚國沒有戰功,他說:“我還是想指揮趙國士兵啊。”為什麼願意指揮趙國士兵?因為趙國戰鬥力和其他東方六國不在一個級別上,趙軍經過胡服騎射改革,軍事能力在東方六國排名第一。

廉頗面對秦、齊這樣的軍事強國格外謹慎,從不用險,也從不以奇謀取勝。所以面對長平戰鬥力與趙軍旗鼓相當的秦軍,在數次被秦軍打敗下,只好選擇堅守不出戰,屢次挑戰也不用險。可以想見的是,如果保持這樣的策略,趙軍未來肯定會退出長平這塊“飛地”,不再堅守,但不會被滅掉45萬大軍,更不會上演40萬軍士被白起坑殺的慘劇。


2、趙括繼承家傳,渴望以奇謀取勝,方有長平之敗

趙括用兵有其父家傳,渴望使用奇謀,喜歡行兵用險。趙括的父親馬服君趙奢,其成名恰是廉頗打不了的閼與之戰。再來回顧一下前情:趙王詢問廉頗、樂乘後又召見趙奢,面對同樣的問題,趙奢說:“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意思是:雖然道遠,地險,路狹,但這如同兩隻老鼠在洞裡爭鬥,誰更勇猛誰會獲勝。在廉頗眼裡的行兵用險,在趙奢眼裡卻是大家都半斤八兩,看誰更勇猛。

此後趙奢面對強秦先不斷勢弱,又對秦軍間諜實施反間諜,可謂步步用險,一步不慎就滿盤皆輸。最終在閼與大戰前再次出險,聽取許歷(此人是不出世的神秘謀士)建議,搶先佔據北面山頭,與遲了一步的秦兵進行攻防大戰,最終大敗秦軍。設想,如果這招險棋速度稍慢,被秦軍搶先,趙奢這個傳世千年的經典戰役也不復存在了。

史載:趙括從小熟讀兵書,研究兵法,肯定也會為父親此戰的奇謀拍案叫絕!但致命的問題是,趙括只知奇謀之一而不知其,一知半解。現在很多網友熱衷洗白趙括,認為趙國的國力不行,廉頗連戰失敗後堅守不出,是打持久戰……趙括領兵後大軍身陷重圍,46天裡也沒有出現譁變,還領兵4次衝殺,最後戰死。甚至有人說:趙括才是戰國第一戰將,因為趙括一領兵,秦國馬上換上戰神白起,可見秦國是多麼重視這次對決。

知情莫若當世人!看看當時雖已病危但還沒死的藺相如是怎麼說的:“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括只懂他父親兵法的表面,死記硬背,不會隨機應變。後世對趙括紙上談兵的定論直接源自這段評價,“少年輕銳喜談兵,父學雖傳術未精。一敗誰能逃母料,可憐四十萬蒼生。”不知道那些熱衷洗白趙括的網友,是不是比當時的藺相如更懂趙括呢?

知子莫若父!看看趙奢是如何評價兒子的。趙奢曾對妻子說:“用兵打仗關乎生死,他卻如同笑談兒戲。如果趙國不用趙括為將也就罷了,如果要用他,他一定會讓趙軍失敗”。不知道那些洗白熱衷趙括的網友,是不是比趙括他爹還了解趙括呢?

知子莫若母!看看趙括母親是如何說的。在趙括領兵即將奔赴前線時,其母堅決反對,對趙王說:“他父親還活著的時候,那時是將軍,親自捧著飯碗侍候對方吃喝的,有好幾十人,以友相待的有上百人,大王賞賜的財寶都分給下屬有功之人,接受王命出征當天就不再過問家事,全身心用在戰事準備上。現在趙括做了將軍,擺起架子,面東而坐,接受大家朝見,下屬不敢抬頭看他,大王賞賜的財寶都帶回家收藏起來,還用這些錢命人訪查田地、房產,能買的就買下來。這哪裡有他父親的影子?父子兩人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不知道那些熱衷洗白趙括的網友,是不是比趙括他媽還了解趙括呢?


3、紙上談兵定論已千年,但趙括不過是恰巧撞上

趙括兵行用險的敗因是沒有掌握用險的真諦,代替廉頗之後把原有防守反擊的戰略全改了,大打“攻勢足球”,不符合戰術要求的人全換了。不過,從輕易就中了秦國反間計,換了廉頗的趙孝成王來說,這位青年大王應該也是喜歡用險之人,先是不聽勸阻極力收下韓國主動納獻的上黨郡,又換上愛走險棋的趙括,不知道是不是在臨行前還曾要求過:趙將軍你一定要速戰速絕,打出趙國的威風,打出你爹爹的威風來……

趙孝成王為何也喜歡用險?除了聽信秦國散佈的“秦人只怕馬服君之子”的謠言外,還與這位剛即位的青年雄心抱負有關。什麼雄心抱負?就是急於證明自己,想開創一番新事業。因為他是趙惠文王的兒子,他父親在位時力抗強秦,上演了經典的“完壁歸趙”、“澠池會盟”、“閼與之戰”等,全部以勝利告終。我爹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因此,明知秦國不會罷手,他仍要用險接納本不屬於他的上黨郡,在廉頗拒秦只能堅守的情況下,仍要用險把趙括換上去拼一把。

其實熱衷洗白趙括的網友也有一定道理,就是趙國的強盛主要表現在軍事上,是戰國七雄中最早進行軍事改革的,擁有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制式化的騎兵部隊,但趙國地少,人口基數少,國土縱深小,沒有在經濟上進行革新。反之,秦國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軍事、政治、經濟都有全面革新,綜合國力在趙國之上。打戰就是打錢,誰的綜合國力高,誰就擁有戰爭勝利的最大可能。因此,趙國比秦國更渴望速戰速絕。

命運選擇了趙括,如果此時有個王括、劉括,趙孝成王同樣會用他取代廉頗。何況趙括的聲名如此之大,又是名門之後,不讓他去又讓誰去?廉頗的表現也證明了,趙括是具有相當實力的,聯想一下數年後,當趙悼襄王讓樂乘去前線接替廉頗時,老將是如何表現的?直接不服,拒不交出兵權。而在長平面對來接替自己的趙括,廉頗選擇的是交權。兩相對比,可以看出來趙括是普遍得到大家認可的。

所有這一切都在長平、都在公元前260年相遇了……於是,紙上談兵被定論千年,唉!其實,只不過是趙括恰巧撞上了。


指動濟南


個人認為換不換廉頗,趙國都守不住,如果一直是廉頗為將,可能敗的沒有那麼慘。

毛澤東認為戰爭勝敗主要取決於物質基礎的優勢,同時還需要主觀指揮的正確。

一、秦趙兩國長平對峙三年,戰爭由最初的戰略決戰變為了消耗戰,趙國經過胡服騎射後,趙軍擅長進攻,不擅長堅守。戰爭消耗就是對兩國國力的比拼,秦國富有漢中之地,同時又有巴蜀糧倉,物質可以源源不斷的供給。而趙國的地域主要處於太行山地區和黃河中部平原,地域比秦國小,物質產量不及秦國,再相持下去趙國國力必然難以為繼,可能會以撤退告終。

二、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長平相持三年臨陣換帥給趙國將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趙軍氣勢漸短。再次在相持過程中,趙國的外交攻勢都被秦國化解,其他五國都不樂意趙國坐大不願插手,導致外交失敗。再加上秦國密謀換白起為將,讓自己進攻上處於最優勢。

綜上,個人看來不管怎樣趙國都有可能守不住長平,只是廉頗比較穩重,損失會降低到最小,如有不同看法,大家可以共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