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购太火,印度政府头疼,只好使出这一损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购物技术也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目前,网购已经成为国内人们较为常见的购物方式,而各大电商发起的不同购物节也带动了中国消费增长和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如今,随着中国电商平台和网购体系的完善和安全性的不断增强,许多外国民众也十分喜欢利用中国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在推动电商平台扩大使用人群、拓展国外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各类商品制造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有些外国政府也由此出现了对本国行业的担忧。

中国网购太火,印度政府头疼,只好使出这一损招

而印度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在印度国内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乐于从中国电商平台采购商品,并且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据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政府对这一现象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此举可能会冲击本国的制造产业发展,影响自身经济发展,因此计划对国内民众实行限制措施以减少民众对中国网购的使用。

中国网购太火,印度政府头疼,只好使出这一损招

据印度《对外贸易法》描述,政府规定由海外寄给本地民众的商品价值低于5000卢比的,即可作为“礼物”的形式依照印度政府规定免除关税,但只适用于航空及邮递方式。此外,部份礼物可以自由进口,无需印度海关许可,而另一部分则需印度政府颁布的特殊许可证才可进口。而这篇报道中描述成,目前印度民众大量从中国网购的商品都是以“礼物形式”出口至印度的,随后送往顾客手中。但有部分印度工业行业向政府指责称中国电子零售商长期以来利用这一条款,以“礼物”形式享受免税政策。

中国网购太火,印度政府头疼,只好使出这一损招

而有印度官员向媒体透露说,目前印度政府正在计划出台政策,限制国内民众在中国电商平台及其应用程序上购买的商品数量,暂定为每人每年四件,但最终政策的实施仍交由印度的海关部门负责。据统计,目前中国电商的海外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中国,而对于印度的业务量也在快速增长中。专家表示,目前有很多“礼物”从中国发往印度,与当地市场相比,这些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价格也较为合理,在网络上购买后能够很方便地送往印度各地,因此受到印度民众的广泛欢迎。由此来看,这一现象对于印度制造业而言确实会带来一定影响。而由于中国电商无需民众消费时提供严格身份证明,因此对于消费的追踪问题也较为困难。

中国网购太火,印度政府头疼,只好使出这一损招

报道显示,在去年至今年的这段时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额达到762亿美元,是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两倍以上。而由此产生的,则是在印度社会中不时发出的抵制中国产品的声音。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商务部部长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方面对于两国间的贸易市场持乐观态度,依然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中国和印度进行深入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地区间的和平稳定发展,更有利于两国人民利益的实现。

中国网购太火,印度政府头疼,只好使出这一损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