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人群容易患糖尿病?如何防治?

訫------流浪


我是晓薇,曾于临床工作,然感疾病预防胜于治疗,顾后从事国家慢病非药物生活方式干预课题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让大家有所获,关注我的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可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如有助于您请点赞支持,有疑问可评论留言!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理为机体分泌胰岛素减少或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哪类人群容易患糖尿病?罹患糖尿病的因素较多,有糖尿病及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家族史的人、肥胖、饮食无度、缺乏体力活动、压力大以及有妊娠糖尿病或分娩过巨大儿的宝妈患糖尿病的机率比普通人群更大,另外随着年纪的增长罹患糖尿病的几率亦会增加。

如何防治?防治糖尿病应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着手,应注意以下几点:

  •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糖尿病及慢性代谢性疾病家族史的人更应注意监测,如出现血糖异常应尽早就医诊治

  • 把体重控制在理想的范围(身高-105,上下波动不超过10%)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七分饱,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高脂的食物,少喝甜饮料、吃甜点心,注意食物烹饪方式,少吃油炸、煎烤的食物

  • 生命在于运动,常做利于健康的有氧运动

  • 保持心情愉悦及保证充足的睡眠

  • 孕期及产后的宝妈应注意饮食搭配,不要食补无度


薇健康


糖尿病高危人群:1.有糖尿病家族史;2.年龄≥45岁,体重指数≥24,既往有空腹血糖偏高者;3.高血脂者,高甘油三酯>2.7mmol/L。有高血压者,血压>140/90mmHg;4.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或者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

综上,糖尿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饮食规律,加强运动,以及早期发现,及早干预。(本文由全科鲜医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想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及疾病导诊流程,请关注您身边的全科医生,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


全科鲜医生


非常好的问题。

以下情况者,必定是罹患糖尿病候选人。

1,长期酗酒者。

酒场多,应酬多,不醉不休,一天一次甚至两次醉酒者。他的血糖一定逐渐升高,中年阶段进入血糖高血压高,动脉粥样硬化。

2,暴饮暴食,食欲过剩,肥胖体型者。

超重,尤其体重不断增加,嘴巴停不住,就喜欢吃饭的人,一定不用到中年,在年轻阶段30左右就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

3,长期负面情绪困扰者。

遭受工作压力,心情郁闷,情志不畅,郁郁寡欢者,一定在这类持续状态一年以上时,血糖升高血压升高,但不一定有心脑血管疾病。持续再长时间,就有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出现。

4,其他,没有了。

任何其他伤害因素,即使导致癌变,也不会有糖尿病问题。

当然特殊情况例外:胰腺病变导致分泌不足等,会出现一型糖尿病,那是非常少见的。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占95%以上发病的二型糖尿病。

回答如上。


春雷滚滚2


你好,作为内分泌科医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这也是经常会被问到的,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糖尿病是有家族遗传性,特别是2型糖尿病,或者一些遗传综合征。但是并不是父母有糖尿病、小孩就一定有糖尿病,还与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等相关。除了遗传外,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可能还一些易感因素。我把它分两部分说。一是不能改变的:如种族,有些特殊的种族,如印第安人,亚洲人群也是比较容易得的。年龄,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会增高。二是可以改变的:如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生产史、激素类药物或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史、多囊卵巢综合征、OSAS等等,这些人群也容易得,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防止其发生。

关于防治,总的来说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饮食、多运动。


协和内分泌周颋医生


糖尿病居高血压之后,成为我国第二大病群体。哪些人群容易患糖尿呢?以下这各类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和机率高。

一,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病的风险和机率比普通人群高45一70%。

二,肥胖型人群,肥胖型人群,肥胖本身也有一定遗传性。

三,免疫缺陷、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

四,喜欢吃甜会,饮食不节,经常大量摄入精细高热量食物的人群。

五,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大量喝酒、经常熬夜的人群。

六,生活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群。

七,喜静不受运动的人群。

八,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易发的慢性病。

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第一种、第三种、第八种因素我们都改变不了。遗传不能选择,先天基因的免疫系统也不能恢复,人老了不能再年轻的人生法测也不能改变。但是肥胖者,可以通过节制饮食,积极运动的方式减轻体重;不良的生活习惯,只要有决心也是可以改掉的,烟也是可不抽,酒也可以不喝;放松心情,科学按排工作,少熬夜,与工作无关的“夜班”不上;多吃五谷杂粮,少吃精细主粮,蔬菜水果不能缺,合理饮食,控制热量;防范于未燃,及早控糖,早期控糖简单易行,只要做到吃动两平衡,多饮水,就能控制血糖;经常进行血糖监测,心中有数,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或减少运动量;一旦血糖超标,经上述方法调整仍不下降,不能控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用药物治疗。

糖尿病发现得早,治疗得早,易治、易控、获益大。


李昌平8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可以说病因不明确,既然病因不明确预防也无从谈起,我们只能说易感人群。我国是糖尿病的大国,“糖友”人群有1.3亿左右,目前已知的1型糖尿病和遗传有关,多见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与肥胖和饮食有关。糖尿病虽然无法预防,但我们可以降低它的易感因素:

第一,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尽量做到少量多餐。虽然糖尿病和吃糖没直接关系,但我们还是少吃甜食为好!

第二,控制体重,控制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有机食品,多吃粗粮谷类等纤维素高的食物!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客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零点1008


哪类人群容易患糖尿病?如何防治?

1、家庭遗传性。如果家庭中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么下一代很容易患糖尿病,但只要平衡膳食,比普通人更加注意这方面,还是可以避免的。

2、营养因素。如果你经常喜欢吃一些高糖食品,高脂食品,还有煎 油炸 烧烤 烟熏等烹饪加工的食品,造成肥胖,也会容易得糖尿病

3、年龄和生理因素。一般随着年龄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50-70岁是高发期。另外,女性妊娠也是患糖尿病的危险时期,要注意饮食。

4、外部环境因素。由于工作压力大 经常熬夜加班,作息不规律,应激或化学污染等,都有可能患糖尿病

5、缺乏身体活动,肥胖。其实这个也是归结于身体状况中的肥胖,吃了不动就会长胖,长胖过程就有患糖尿病的危险。

6、疾病因素。已经患有高血压 高血脂 高胆固醇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综上所述,比较之后发现肥胖人群最易患糖尿病,而且这个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想减肥和美体首先要保持饮食健康,在我们营养学里,除了良好的膳食平衡,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身体活动,愉快平稳的心情!女生更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让您容颜常驻,祝美丽健康!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 转发,留下您的关注!

--小月营养师


小月营养师配餐


我国拥有1.2亿糖尿病病人 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可是在1980年中国只有0.7%是糖尿病 在30多年猛增到11.6% 除了已确诊的 余下的国人里有一半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典型治疗方案是用两 三种药物控制血糖 当药物控制不了时 开始打胰岛素 胰岛素还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就提高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频率 医生已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所以现在的糖尿病发展和治疗都是一条单行线。几乎没有看到过谁的糖尿病被治好了 但是在文献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通过低脂纯素高纤维的饮食 已经成功逆转了糖尿糖 病因大部分是我们饮食。我国1980年开始肉类消费增长了十几倍。糖尿病患者也增加了十几倍 一项涉及6万多受试者的美国研究发现 随着动物性食物摄入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 无论什么病我们应治本不应治标 希望大家远离疾病 幸福安康


疏食厨房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一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糖尿病分型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称作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也就是胰腺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引起的绝对分泌不足。不过1型糖尿病在我国比例小。约占5%,起病较急,有遗传倾向,儿童发病较多,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2型糖尿病,基本病理变化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与胰岛素抵抗。多发于中老年,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0-95%,起病缓慢,隐匿,尤其以腹部肥胖或超重多见,可询及生活方式的不合理所造成。遗传因素在本型更为明显。



哪类人容易患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如家里祖父母、父母里有得糖尿病的

2、肥胖或超重的中老年人

3、身体活动不足的人,(吃了不爱动的人)活动少的人与经常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危险差2-6倍

4、压力过大,生活无规律,情绪不稳定的人

5、长期饮食高脂、高糖、高能量活动又少的人



如何防治?

概括: 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保持适宜的体重,合理饮食结构,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

良好的生活行为包括: 起居规律、劳逸结合、舒缓压力、心态平和、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等

良好的饮食结构和行为包括: 三大供能营养素比例分配得当,少摄入饱和脂肪,相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不暴饮暴食,饮水充足,多吃蔬果,粗细搭配,食物多样等等。


李爱琴营养师


性生活过频的人,天天吃的过饱的人,吃夜宵的人,肉不可吃饱,不可天天吃,人是素动物,不是狼,肉可以天天吹饱。

古人云:饮食劳倦是内伤,或因饥饱过行房。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古代叫内伤病。内伤的原因是:饮食劳倦,过度性生活。发怒生气。二糖尿病就是这里原因导致的肾虚,气虚,寒热不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