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孙殿英有后人吗?

刘汉连


孙殿英一生的经历相当富有戏剧性。

和民国时期很多军阀一样,孙殿英其实也是土匪出身,进而由匪及军,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军阀。作为一个小军阀,想要在乱世当中生存下去,只能投靠更大的军阀。


不过,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城头变幻大王旗是三天两头的事情,今天的巨无霸明天可能就成了光杆司令,所以孙殿英也是不断的更换着自己的靠山,先后投靠了丁香玲、憨玉昆、叶荃、张宗昌,最后又投靠了蒋介石。

也就是在投靠蒋介石期间,孙殿英打着剿匪的旗号,以演习为名,炸开清朝的皇陵清东陵,将慈禧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洗劫一空,就连慈禧和乾隆的骨头架子都被弄得七零八落。


孙殿英在盗墓清东陵之后,在全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以溥仪为首发逊清遗老遗少们要求蒋介石政府严惩孙殿英,毕竟清东陵是他们的祖坟;而以冯玉祥为首的一波人却对孙殿英的行为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在革清朝的命。

蒋介石政府迫于压力,还是表示要对盗墓者进行追究。不过,孙殿英手握巨款,上下打点一番,啥事也没有,反而升官了!

当时间来到1933年,已经占据了东三省的日军并不满足,又将他们的魔爪伸向了关内,而当时的热河省正是日本的目标。负责驻防热河省的是东北军的元老,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汤玉麟。在战前,汤玉麟信誓旦旦的表示要誓与热河共存亡。结果还没有开战,汤玉麟就偷偷的带着自己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跑了,导致热河守军群龙无首,迅速溃败。

而此时奉命驰援热河的孙殿英,收编了一部分东北军的残兵,在赤峰一带与日军血战了一个星期,后来因为实在是抵抗不住了才弃城离去,继续与日军纠缠了一段时间。

热河抗战为孙殿英赢得了大量的名声,全国各路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孙殿英隐隐有成为抗日英雄的势头。但是转折又发生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曾经的热河抗战英雄孙殿英选择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了汉奸。

有意思的是,抗战胜利后,孙殿英又摇身一变,成为了老蒋发动内战的急先锋,最终被我军俘虏病死于监狱中。

纵观孙殿英这一生,最让他出名的无疑还是东陵大盗这个名头。当然,掘人祖坟这种事情,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即便被掘的对象是慈禧。

不过,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却是和自己的父亲不一样,反而是一直致力于黄帝陵的保护。

作为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倒是没有受到太多来自父亲的影响,在1952年的时候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之后担任过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标准的成功人士。



1992年,已经是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的孙天义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参与了成立了黄帝陵基金会,孙天义担任副会长,两年后成为会长!


黄帝是中华的人文始祖,孙天义致力于保护黄帝陵的行为,值得点一个赞!


胡史乱翔


说起孙殿英此人可谓大大有名,当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盗了清东陵,他也由此得了一个“东陵大盗”的外号。

孙殿英1947年在河南汤阴被解放军俘虏,同年病死。中国有句老话,叫“挖人祖坟,断子绝孙”,孙殿英虽然挖了清室的祖坟,却是有儿有女,子孙满堂。

孙殿英一共有4房太太,为他生了1子4女。

东陵大盗孙殿英

孙殿英4个女儿中,长女早夭;次女后来在新疆去世;三女和四女均在大连居住,二人为人低调,目前情况不明。

孙殿英唯一的儿子叫孙天义,1931年生于北京,母亲是孙殿英的二太太刘清贞。解放后,刘清贞将孙殿英留给她们母子的房产、珍宝、字画全部捐给国家,与儿子孙天义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孙天义教授

孙天义毕业于辅仁大学西方语言系,1950年代开始在西安外国语学院教书,1980年代中期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后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与大老粗父亲不同,孙天义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出版多部学术专著,翻译了《戴高乐传》《张伯伦传》《罗斯福传》等多部国外名著。孙天义1980年代初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并获得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因为父亲的缘故,孙天义特别重视文物保护工作,199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孙天义兼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

“东陵大盗”后代当了黄帝陵的保护人,这种结局大概连孙殿英也不会想到。


民国年间那些事


孙殿英当然是有后裔的,他的儿子名为孙天义,很多人可能以为他的儿子必然混的很惨,实则不然,孙天义此人受了高等教育,他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此人曾经担任过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教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等一系列职务。这是几个比较大的职务,除此之外还担任过许多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他即使退休之后,还是西安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因为他在英语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外人评价他在语言上面非常有天赋。此人还非常的热爱祖国,他曾经出访过美国,日本等地传授中国传统文化,每一次都尽可能的介绍中国,让外国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多数人肯定会以为此人是孙殿英的后人,必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事实恰恰相反。孙天义此人并不了解他的父亲,他所知道的父亲都是其母亲和他父亲当年的朋友告诉他的。当然还有史书中的了解。那么孙天义是如何评价自己的父亲呢?他认为自己的父亲虽然被世人称之为“大盗”,可他并不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大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孙殿英祖上和清朝是有仇的,在历史上挖仇家的坟是一件很平常之事,所以孙天义也认为,这是父亲报仇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前面提到了孙天义还是黄帝陵基金会的会长,此人曾说过,他自己这一生都要为黄帝守陵,这是中华民族的根,他还将黄帝陵重新整修,对外宣称,自己这是在做功德无量的事业。孙殿英是孙殿英,但他的儿子和他区别还是很大的,不要混为一谈,孙殿英对他的影响并不大。


历史杂货铺


很多人都在骂孙殿英是个盗墓贼,应该断子绝孙,但孙殿英的一生综合来看其实也没什么。民国的军阀有几个没做过有失道德的事情?

据孙殿英自己说,他的祖上孙崇宗家族,被满清屠杀数百人,他为先祖报仇掘清陵。而且他也积极抗日,虽然后来被俘当了伪军,但也曾在前线出生入死过。

不过今天主要聊的不是孙殿英,而是他的后人。孙殿英共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孙家的传承也就落到了他唯一的儿子孙天义身上。

孙天义于1931年出生于北京,现在依旧健在,已经87岁了。由于孙天义是孙殿英盗墓后所生,那时候孙殿英已经通过各种送礼将这件事摆平了,所以孙天义以前一直不知道盗墓的“严重性”。

他还以为孙殿英盗墓只是为了给祖先报仇,还以此感到自豪。不过后来他也知道了父亲的盗墓,是为世人所不齿的,尤其是之后孙殿英还做了伪军,更加为人们所痛恨。

孙天义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这一生中他的职业众多,比如西安外语学院院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他的外语能力突出,还为国家翻译过《戴高乐传》、《罗斯福传》、《张伯伦传》等。

不过他最有意思的职业是黄帝陵基金会的会长,本来这个职位是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放到他的身上——盗墓者孙殿英的儿子,这就显得有趣的多了。父亲盗墓,儿子守墓。

可能孙天义是以某种方式来弥补方面孙殿英犯下的错误吧,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墓,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守护黄帝陵的意义重大,最为关键的是,绝不能让不法分子对黄帝陵进行破坏。

当这个任务落到孙天义肩上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为父亲救赎的机会来了,当年你盗了乾隆和慈禧的墓,被世人所唾骂,现在我就要用一生来守护黄帝陵,来为你赎罪。

孙天义的妻子叫闫妙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幸病逝。他们共生了三个子女,大儿子在咸阳西北橡胶研究所当钳工,现在应该快退休了。女儿在咸阳铁一局中学当英语老师,小儿子在1990年赴美国读书,近况不明。


魏青衣


东陵大盗孙殿英有后人,他的儿子孙天义是个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

民国军阀孙殿英(1889-1947)在军阀混战时期,朝三暮四。抗战爆发后先英勇抗日,后来1943后被俘,投降日本当了汉奸。解放战争中他站在国民党一边,被解放军俘虏后表示心服口服,后死在监狱中。而他最大的事迹,则是在1928年挖掘了乾隆和慈禧太后的坟墓。

这样一个以盗墓闻名的军阀,他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孙天义。孙天义在孙殿英盗墓后3年的1931年出生,父亲被俘去世时他才16岁。他虽然是孙殿英的儿子,却能突破父亲的阴影笼罩。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57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1986年-1998年担任教授、院长。1991年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4年,他兼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又获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事和学生给他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业务方面,外语听说读写水平相当出色,讲课很有特色,受到学生观影;对青年教师也悉心指点,且积极推动学院对外合作,同国外二十多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交流关系。在他的推动下,1992年,黄帝陵一期整修工程开工,2001年8月竣工。

盗墓者孙殿英的后人,却成为一位文物保护专家。

除了这唯一的儿子外,孙殿英还有4个女儿。长女早夭,次女在新疆去世。三女和四女则在大连低调居住。


巴山夜雨涮锅


《淮南子》有云:发墓者诛,窃盗者刑,此执政之所司也。

对于家天下的古代而言,统治者对盗墓行为,都会有极其严厉的惩罚。即便是皇帝大赦天下,对于盗墓贼的惩罚也不会就此赦免。

为何统治者对盗墓贼如此深恶痛绝呢?原来,盗墓贼盗墓虽图的是钱,却会在盗墓的同时破坏掉墓穴的风水。

极其讲究风水的古代,统治者最忌讳的自然是祖脉风水被破坏了。一旦祖坟风水被破,势必就会影响到龙脉和江山社稷。

历史上这种先例比比皆是,曹操下葬之后,司马氏为了防止曹氏复辟,便把曹操的墓穴毁去,并将曹操的尸骨毁掉。手段之恶毒、办法之下三滥,比盗墓贼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这种历史背景,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统治阶层,还是位于中下层的小地主们,都会从舆论和刑罚方面下手,对盗墓贼进行各种打击。

在各种打击中,除了刑罚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阴毒的打击法:精神打击。而精神打击最严重的莫过于“盗墓者断子绝孙”这条了。

说起来,这种精神打击好像还真就挺管用,当年曹操敕封摸金校尉之后,立马就死了一个儿子,而他建立的魏国也是四世而亡。

其他一些盗墓贼,下场也都不怎么样。

"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疾设不详者,使绝毋户后。"

这段话出自某汉墓石刻,意思是说:敢盗我墓的人,必然断子绝孙。这就是统治者对盗墓贼的诅咒,也即精神打击。

作为一代有思想有文化有骨气的军阀,对于盗墓的恶果,孙殿英又岂能不知?

他不仅知道,而且比任何人都明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像清东陵这样的肥肉,即使他不下手,也会有别人下手。事实上,在孙殿英下手之前,就已经有人瞄上它了。

在孙殿英的带领下,一支神秘的盗墓部队用了七天七夜,终于将规模宏大的清东陵盗掘一空,震惊全世界。

讲道理,根据传统说法,像孙殿英这种东陵大盗,是应该断子绝孙的。可是,历史生生给了这种说法一记响亮的巴掌。

清东陵盗宝案发后三年,孙殿英与夫人为他诞下一子,此子,便是现如今的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

有意思的是,孙天义的老爹悉心盗墓起家,到他这里却开始守墓。难不成自知罪孽深重,想以此种方法为自己延嗣?

如果真是出于此目的,那不得不说,这招还真顶用。孙殿英只有一个儿子,可孙天义却生生得了两子一女。不出意外的话,这孙殿英的后代自是能绵延不绝了。


记者李满


说起孙殿英,盗墓贼可能就是人们的第一反应吧。古语有云,盗人阴墓,下场凄惨,甚至殃及子孙。

也许有人会好奇,臭名昭著的孙殿英是不是也断子绝孙?他有后人吗?

有书君可以告诉大家,孙殿英有后人,其罪恶并未报应在儿子身上,而且儿子和他走着截然相反之路。

其子就是中华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

他盗墓,儿子护墓,也许儿子是在为其赎罪吧。且听有书君来聊聊孙氏父子。

孙殿英,1889年出生于河南。自幼丧父,缺少家教的孙殿英凭着一些小机灵各处钻营,也算混迹军界能立足。

他宛如墙头草随风倒,1928年,他投向蒋介石怀抱。孙殿英只因老蒋半年未发饷,就盗挖了慈禧和乾隆陵墓。

据说,由孙殿英拉走的珍宝,足足有45辆马车。他暗中将所盗珍品,偷偷孝敬蒋介石等人,方让盗墓事件不了了之。

他又诡辩,称其为被清军灭门的名将孙承宗之后。并将其盗墓行为,美其名曰为祖宗,为大汉民族复仇,是为物资流通做贡献。以此为自己正名。

盗墓清东陵,应该是孙殿英一生抹不去的污点。纵观其一生最大亮点,只有1932年抗击日本人的赤峰狙击战。

他无论做什么,只为一己私利。唯有临终前才对其一生有所悔悟。也告诫子孙不能拿慈禧和乾隆墓中任何一物。

孙殿英娶了四位夫人,其子孙天义是二夫人刘清贞所生。其还有三个女儿,或早夭或默默无闻,有书君就不一一赘述,只聊聊其子孙天义。

一,专注学问的孙天义。

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孙天义并未受到父亲太多影响。

孙天义出生于1931年,这已经是孙殿英盗墓三年之后了。因而孙天义幼时对父亲盗墓行为并不知晓。

虽说他后来在学校对此有耳闻,可是母亲的解释,当然是那些孙殿英诡辩之言了。因而孙天义心中,父亲不是盗墓贼反而是赤峰狙击战的英雄。

时至今日,孙家后人还在质疑孙殿英盗墓之说是否真实。

也因孙殿英常年在外征战,父子聚少离多。父亲缺席的教育,致使天义并未沾染父亲的恶习,反而秉承母亲朴素善良的天性,努力上进专注学问。

孙殿英粗鲁莽汉,其子却谦谦儒雅,超级学霸。

1952年,孙天义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随后,他被分配到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

孙天义语言天分极高,妥妥的学者素质。无论是教学还是学术研究,他都是外语方面的顶尖专家。

1986年,孙天义开始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母亲教育早已融进骨血的他,并没有因高位骄纵,低调做人,潜心学问,翻译了多部巨著,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

同时,他以校为家,为促进学院对外交流竭尽所能,使学院成为陕西重点学院。学院今日之兴盛状况,孙天义功不可没。

他就是这样一位谦谦学者,谁能想到其是贪婪的军阀之后呢?

孙天义业已八十多岁,至今还担任着,西安翻译学院名誉院长之职,还在为中国英语教育事业而努力。真的是廉颇虽老,精神长存。

二,清廉一生,守护黄帝陵的孙天义。

今日黄帝陵规模宏大,前往拜谒的中华儿女络绎不绝。这其中的首功当属孙天义。

这一切要从1959年,孙天义陪外宾参观黄帝陵说起。

孙天义当时本想一睹黄帝陵之风采,领略中华民族文化丰厚底蕴。可是他看到的竟然是简陋,狭小的黄帝陵。

就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修缮黄帝陵之心。因为他觉得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根,他想守护这条根。

1994年,孙天义终于如愿以偿,成为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他每周都要勘察黄帝陵,其多年心血终于铸就了黄帝陵今日模样。

每当他看到前来祭拜黄帝的中华儿女,虔诚的焚香礼拜时,心中满满的感动和幸福。

有书君最佩服孙天义之处,并非是他守护黄帝陵,而是他在管理基金会时的清廉自守。他不但将全部捐款用途透明公开,甚至出国筹款的路费都是自掏腰包。

有书君觉得,孙殿英为钱财盗皇陵犯下滔天大罪,孙天义则对钱财很淡漠,视若无物,父子天性迥异。这亦是孙天义受母亲影响居多之因吧。

其母刘清贞虽是军阀夫人,但对钱财并不看重。解放后,刘清贞将孙家在北京的多处房产以及古玩字画,全部捐给了国家。

刘清贞虽未给子女留下丰厚财产,却给儿子留下坚守一生的影响。

孙天义共有两子一女,其子女都未因其地位而沾光,皆为普通人。如果孙天义想为子女谋私利,应该很容易,可是他没有。孙天义清廉自律一生,真的令人佩服。

孙天义至今仍在守护着黄帝陵,恪守着自己的诺言,赎着父亲之罪,弥补着父亲造成的损失。我们唯有祝福这位老人幸福安康。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孙殿英这个人有意思,可谓胆大心细,胆大就是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比如盗慈禧的墓,谁都知道里面有东西,葬的时候抬东西的人都绵延几里路,但是都不敢盗墓,于是鬼精鬼精的孙殿英来个什么军事演习直接把墓给炸开了,把东西洗劫一空,这在盗墓界也可以称得上是是王者一般的手段!因为此事他也获得了“东陵大盗”的“美誉”。



那么很多人就想知道这个专门刨人家祖坟的人有后代吗?在古代有一个传说就是挖人家墓断子绝孙,的确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死者都应该是最尊重的,而盗墓的人就应该遭天谴的,但是孙殿英既然可以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事情,盗别人不敢盗的墓,自然就有他厉害的地方,所以他不仅有后代,而且还过得很好,还帮孙殿英争了一口气。



他的儿子名字叫孙天义,说实话名字不错,天意天意,难道当初盗墓是孙殿英早就感受到了天意?虽然很多人对孙殿英盗墓这件事的评论两边倒,一半说是像他这样的盗墓贼就应该断子绝孙,遭天谴,还有一半都说盗慈禧的墓何错之有?而且孙殿英盗墓也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兄弟,给兄弟们发军饷,同时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但是无论是什么评论难免对孙天义有很大的影响。



值得庆幸的是孙天义不仅没有收到影响,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后来担任过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教授,除了这些还担任过很多比较高的职位,可见他的能力肯定是不错的。不得不承认曾经有一段时间,也许他是迷茫的,毕竟自己的父亲不会说那些事,至少也曾经听周围的人说过,所以能过打破人们的旧观念,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已经很不错了。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盗墓人”:父亲孙殿英

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和乾隆墓,抗战期间英勇抗日,表现勇猛。随后投奔国民党蒋介石。于1947年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解放军念其在抗日期间的英勇表现,给予优待,孙殿英也作了自我检讨反省,最后病死于战犯收留所。(孙殿英剧照)

好多人认为孙殿英盗慈禧墓缺德,诅咒他断子绝孙!其实不然!他有个儿子名叫“

孙天义”,为中国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守墓人”:孙天义

孙天义1931年出生于北京,在北京接受了高等教育,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现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等等,官职都很高。

(教授孙天义)

孙天义在担任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期间,为西安外国语学院争取了一项世界银行贷款,由于他的努力和成功改革使得西安外国语学院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孙天义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孙天义)

孙天义募集资金重修“黄帝陵”

在以上职务中,我们看到了他是“黄帝陵基金会会长”,没错,就是守护黄帝陵文物的!这刚好与他父亲孙殿英当时盗掘清东陵慈禧墓恰恰相反!他父亲孙殿英是盗墓的,而他是守墓的。可能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父债子还”吧。

(黄帝陵)

父亲孙殿英盗慈禧墓是为了“报仇”?

孙天义其实并不了解他父亲孙殿英,他父亲的事迹都是他母亲和父亲当年的朋友们告诉他的,后来有根据一些史书上对于“清东陵盗墓”的记载,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挖了慈禧的坟墓。世人都称孙殿英为“大盗”,可是孙天义不这么认为,因为孙家的祖上和清廷有世仇,孙天义认为父亲盗慈禧墓只是为了报仇而已。(孙天义教授为重修“黄帝陵”募集资金)

一辈子要做守陵人!

孙殿英对孙天义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孙天义曾经表示过,自己要一辈子给黄帝陵守陵,他觉得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还成立了“黄帝陵基金会”,重修黄帝陵,并且说这是在做功德无量的大事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孙天义和他父亲孙殿英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大家不要将他们混为一谈,孙天义对中国现代的教育贡献很大!



牛耳历史


孙殿英出名是因为他盗墓的举动,他盗墓之所以会名声大噪,是因为他盗的是大名鼎鼎的慈禧的墓,所获珍宝举世震惊,对他的这一行为人们历来都是褒贬不一,在争论中这个人出名到了今天。

我不好说他盗墓的行为是好是坏,但是他这一盗墓确实是让自己成了名人。

孙殿英是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的军长,我们说他虽然是个军长,但是比将军还出名啊,哈哈,这只是句玩笑。他归附过张学良,参加过反共战争,最后被共产党逮捕,1947年死于监狱。

孙殿英是河南人,出身微寒,从小就混江湖,也是个豪放的汉子。

他当年是奉上级命令去河北的东部剿匪的,军费稍微的出了点问题。路遇清东陵就动了心思,打着演习的幌子把慈禧墓洗劫一空。

孙殿英虽然是军人,四处打仗,但是也是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

孙殿英的儿子叫孙天义,出生于1931年。孙天义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和自己的父亲完全不同,他是个非常儒雅的人,人很谦恭和善,于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从事教师行业,是大学教授,还担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副会长等很多职务。

孙天义治学严谨,很有自己的风格,他的学生都很爱戴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语人才。

孙天义说:"每次看到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在黄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气连枝、同根同族,我就觉得非常欣慰,就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这和他的父亲比真的是很有意思,他父亲盗黄陵,孙天义却爱黄陵爱的深沉。终究是一码归一码,不能把他父亲的是牵连到他的身上,孙天义是谁的后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贡献于国家和人民,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感谢。

据说孙殿英还劝诫自己的儿子,孙天义把家里所有的珍宝都捐了出去。

想着孙殿英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