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步枪枪托都用木头,为什么不用金属?

wdsas


二战中的武器大多数都是金属和木材制成,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材料技术限制。

首先是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木头这种材料非常方便加工,仅需简单的处理就能用于枪械制造,要比金属部件容易制作。而且成本上木材更低,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大量的木材资源,开发和使用更加方便。

然后就是重量,隔热等方面的考虑。对于护木、枪身、枪托等这些辅助部分,完全是没有必要采用金属等材料制作的,一方面是浪费材料,另一方面就是重量会飙升。当时的轻机枪普遍在10公斤以上,而步枪则在4公斤左右。因此尽可能的采用木头这些轻质材料对于减重具有很大价值,让士兵更加省力。而且金属等材料导热,很快就会使武器护木等部分发热,因此需要木质材料来保证正常使用。

当然,也有采用全金属结构的,虽然有M1卡宾枪等,不过更多的是冲锋枪这样的武器。冲锋枪在二战中价值很大,因此如何快速大量生产变得极为重要,所以也就出现了ppsh43、司登、M3、Mp3008这样的全金属结构冲锋枪,大量采用冲压等工艺,制造工时反而比传统冲锋枪还要短成本更低。


战争之王


步枪是步兵作战主武器,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是集聚人类智慧的杀戮创作。能够准确命中目标,是设计的主要目的。枪托为精准击发提供稳定的可能,同时也要把后坐力对枪手的伤害降到最低。


同时军火商为降低制造材料成本,和生产工艺成本,按当时的客观情况,把木料用作枪托是必然选择。
在射击时为了保持步枪的稳定,左手必须抓稳步枪,出于防烫伤的安全考虑,第一代前填霰弹枪问世时,就加装了隔热装置“护木",和同时装配的木质枪托,均被设计生产步枪时延用。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是木质枪托的优势。无论一战、还是二战时,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行业兴盛,且枪托制造流程简单,易上手。就算在当时的中国,振臂一呼能作出木托的木匠,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世界上没有战争只是人们的理想状态,就时间而言,和平只是暂时的。


和平真好,不用担惊受怕,不用和亲人分开。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好好活着不违法,无论你多么喜欢枪械,也不要试图仿制、贩卖、和购买枪支。一人好人好梦成真谢谢您的阅读,再见!


一人好人好梦成真


使用木质制造步枪的枪托以及护木等是二战以及二战后数十年间大多国家都在使用的一种材料制造工艺,主要是从重量、易加工性、隔热、成本等方面考虑,当然这也是受制于当时的材料技术的限制,无法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采用木质制造枪托对于木材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必须选用木质结构致密、硬度高、不易变形、不易燃、能抗较大冲击和不会起层的木质才行,最好的当属胡桃木、其次是白桦木、柞木和榆木,当然还要经过一些列的加工工艺才行,比如烘烤、脱蜡、挤压、浸油等。


从减轻重量方面考虑。

枪械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钢铁结构,步枪发明之初由于受加工技术的影响,枪托制造成为了一个难题,做成实心的必定大大的增加重量,这无疑是不可行的;枪托采用钢铁空心结构无法确保枪托的可靠度、耐用度以及对于反向力的承受度,要知道战场上枪托也是拼杀的武器,同时又增加了加工难度,显然也不可取;采用木质结构应运而生,这是看中了木质的较轻的特性。

从易加工性方面考虑。

木质材料由于材质的关系,加工起来相对于钢铁结构来说容易的多,而且适合多种不同形状的加工。

从隔热方面考虑。

这里主要来说木质护木,我们都知道步枪在连续射击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个热量足以将枪管烧的通红、甚至熔化,但由于射击和携带原因,士兵必须用手握,所以说在产生高温的枪身部分必须使用隔热的材料,而受制于材料技术限制,木质护木等完美的再次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成本方面来考虑。

二战乃至战后数十年,枪械的加工就如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加工成本,很显然木质材料从各个方面来衡量起成本都远低于用其他材料结构。

综合来说,木质结构只是过渡,就比如我军曾经装备的81式自动步枪在最大的变化由木质枪托改为镂空可折叠钢托枪后成为了81-1式自动步枪,这也是证明了我们一直在找寻更好的枪身枪托结构。

到了今天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比如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等的问世,木质结构将逐渐的退出其在枪械身上的构成。


冰雹蓝天


这不都是钱闹的吗?二战时日本屡屡发动民众把家里铁锅都捐出来,给海军造军舰,而木材那时不值钱,大规模制造的产品,成本是第一要素,木枪托和金属枪托的成本,还不光涉及原材料价格,金属材料加工和木加工工艺成本,人力成本,一直扩大到社会成本。



换回二战时期,可能会达到令国家破产的地步,所以可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待,当时德国武器,已经有使用全金属冲压件的概念,但是步枪还是保留了木枪托,换成金属材料,会涉及到减重,材料强度,热传导,表面处理,这都需要增加加工工艺流程,而大规模武器装备的概念,是工艺流程能省一刀切削都是好的,有现成便宜的木头材料在哪里,比金属加工省时省力省钱,绝不会有人动脑子去打金属加工的主意。

以美军装备的枪械,从木枪托直接跳过金属材料,使用工程塑料来看,金属枪托在实际应用当中,还有很大隐患,比如冬天,高纬度地区使用,会有很大麻烦,在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冬天金属就可以粘皮撕肉,全金属枪托的家伙什谁用谁害怕,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的很多描述里,都有天冷到步枪拉不开枪栓的故事流传,枪栓枪机部位要一直捂着,这种情况下,还全金属枪托,不用敌人打,自己非战损失就够呛。


李三万的三万里


金属在二战时更为紧缺。

现在的步枪枪托有用木头的,有用工程塑料的,还有用金属的。在二战时期钢铁的产量太低,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能用别的材料替代的就尽量用别的材料替代,能省一点是一点,省下来的钢铁用来生产那些没有替代材料的武器,如坦克、军舰、火炮。

上图是二战六强的粗钢产量,全部加起来也就1亿吨出头,而2016年我国钢产量12亿吨。日本在1940年代钢产量也只有700万吨不到,这么点钢产量要维持700万规模的军队,还要造飞机、坦克、大炮,可想而知,钢铁有多么宝贵。

为了满足钢铁的需要,日本后期甚至发动全国把锅碗瓢盆都捐了用来炼钢,准备本土决战的计划里还有弓箭这种冷兵器。

日本后期把路灯杆都拆了炼铁

其他国家也差不多,金属都很紧缺,能用木头代替的就用木头代替,木头这东西价格便宜,量又足。

木质枪托是当时能找到的最合适的材料,质量轻,易于加工,耐用性也不错,所以木质枪托和护木广泛应用。

如果有钢铁充足,当然是用钢铁更好,资源相对丰富的美国和苏联,二战后期就有全金属的枪械,比如上图的波波沙43,mp40,就使用的金属枪托,更坚固耐用。


近代石油工业发展产生了工程塑料,性能比木头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逐步就淘汰了木头。上图为我国95式步枪,枪械的附件大量采用了工程塑料,更轻,更舒适,更耐用。


一坑四弹


木材坚固耐用,很好地降低了枪体的重量,而且使用起来舒适度好,还比较美观。

战争需要大量武器,木质枪托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并能迅速提高了枪的产量。

另外,木材相对于金属等材料的好处在于,比较适合皮肤直接接触,比如在冬天寒冷条件下,金属将会非常冰凉,直接裸手操控会很难受甚至会出现粘连等情况,而木质材料的枪械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军史解密


一是可以节约成本,木材的成本较钢材低,而钢材可以用于枪管、枪机等精密部件,用在枪托上比较浪费;二是可以减轻重量,减少士兵负重;三是在持握是有更好的手感;四是防止金属材料低温环境下结冰冻伤手部和脸部;五是经过处理的木制枪托耐腐蚀性总体好于金属枪托,因此很多步枪的护木和枪托都是木质,另外现在已经逐步换为工程塑料材质,工程塑料的性能在总体上要优于木材,代表枪械主要有我国的95系列步枪


黑龙Nidhogg


那么大的后坐力,要不是木头做的不得怼死?


犀利解答


木头做枪托,一是比较好操枪(主要体现在稳定性)。二是近身肉博枪托可发挥巨大作用;现在我认为主要一是成本考虑(本头枪托成本远大于金属);二是金属枪托可折叠,方便携带。三是近身肉博机会比二战时少得多。就算有也不用枪托了。


峥嵘岁月18727123098


用木托一是减轻重量,二是成本低,三是减震性好,四是适应严寒酷暑各种气候,五是可以内置工具附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