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跟着苏东坡的脚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上期说到了苏轼一家从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上船,他们顺岷江南下进入长江,之后往东入长江三峡。当时的苏轼和弟弟苏辙都是携带家眷,他们那个时候也就二十岁出头,年轻小夫妻乘船来到三峡这种盛景,可想而知他们是极富兴致和热情,也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这一次的东迁之路对苏家人来说也是一次富有希望的水路旅行,小船经过一个月的航行进入三峡中的第一峡,瞿塘峡。景色雄壮的三峡让这三位意气风发的大才子诗兴大发,他们登岸游览山顶的古人遗迹,联想起曾经在这里征战的古代战将以及在此修行的各类隐士。苏轼作诗曰“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古代在三峡行船和现在大不相同,因为长江三峡之间的水位落差很大,很多地方水流迅猛,暗滩、旋涡等潜在危险非常多。现在我们有了三峡大坝,大小船都可以自如航行,有船闸来调节水势,而在苏轼他们当年过三峡时就不那么容易了。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瞿塘峡在古代是行船比较难的地方,有些航段需要逆流而上,就要靠纤夫来拉船;有的顺流而下的水域则是考验掌舵船夫的技术,需要有极高的技巧和计丰富的经验才能安全行船。瞿塘峡在那个时候冬季和夏季的水位落差达到一百尺,江中的很多岩石夏季淹没冬季露出江面。可以说苏轼他们是冒着极大的危险畅游那如画的山水。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当然,苏轼的一生都是胸襟坦荡,目空一切的,即使前路充满荆棘,他也依然且歌且行。在这段令人心旷神怡的旅程中,年轻的苏轼爆发着他最炽热的激情,一路写下众多诗篇,“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萦紆收浩渺,蹙缩作渊潭。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这首诗描写了他们过瞿塘峡时苏轼的所见、所想。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经过这些激流和险滩,他就要开始仕途之路,他在思索人生,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镣铐的枷锁,是否值得?而在高空翱翔的苍鹰正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他们的船在瞿塘峡两岸绝美的山峦之间悠悠前行,这里也曾有无数古人游览经过,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留下了大量的著名诗篇。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瞿塘峡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到巫山的大溪镇,全长仅十六里路,在长江三峡中是最短的,也是最雄伟险峻,山如斧劈刀削,水如下山猛虎汹涌奔流,自古便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的美誉,苏轼是幸运的,最险的剑阁古道他上次进京赶考时已经走过,这次又体验了夔门之雄。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瞿塘峡两岸历史遗迹很多,白帝城因李白的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而名扬海内外,被称为“诗城”,刘备还曾在此托孤诸葛亮。诸葛亮当年留下的八阵图,传说三国时期刘备为了给关二爷报仇亲自带兵出征讨伐东吴,但是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败退至奉节白帝城,陆逊追击到瞿塘峡进入了诸葛亮布好的八卦阵,几乎全军覆没,后被诸葛亮的岳父救出。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奉节古城、古栈道、风箱峡、孟良梯、犀牛望月等等历史古迹都为瞿塘峡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在这里穿行,可深深感受到岁月的变迁,无数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在三峡留下传奇故事,苏东坡当年应该也是联想到了那些英雄人物的峥嵘岁月吧。镇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的瞿塘峡他还有机会再来吗?

跟着东坡去旅行,大文豪眼里的瞿塘峡,夔门天下险

被印在十元人民币上的夔门是瞿塘峡的最震撼的景点,自古就有“夔门天下险”之称。夔门宽不到百米,两岸都是断崖峭壁,高达数百丈,左边为赤甲山,右边白盐山,一路奔腾咆哮的长江水到了夔门也变得温婉细腻了,滔滔江水成了一条细带状,蜿蜒前行,和连绵起伏的山峦组成了一幅壮丽璀璨的诗意山水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