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建故事|曹保義:打狼記

人世間的相聚與分離,有時隨著時代的漩渦讓人無法回頭,望盡天涯路,有時卻在驀然回首處,找到當初的痕跡。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故事不長我講給你聽……

1971年4月下旬的一天,我們鐵建一團十一連突然接到鐵建指揮部的緊急通知,我們連的任務有了新的調整和變化。我們全連戰士便迅速集合,從鎮城底轉駐到白岸村,積極投入到狐爺山——古鋼的運礦專線鐵路建設中。

白岸村是離原相溝口最近的村子,村東有一條沿著山勢向前後延伸的簡易公路,向南通往原相及溝內各村莊,向北前行七里便出了溝,那裡就是我們連的建設工地。從白岸村前往古交鎮,兩地則相距有45裡。白岸村依山傍水,地理環境十分優美。這裡山川秀麗,草木繁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民風淳樸。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裡屬於典型的兩山夾一溝的地形地貌,地質學上稱之為“兩山夾一溝,當中有水流。”原平河從山谷中,由南向北一路不停地向前方奔去,沿途各條山澗中的溪流也不斷地前來匯聚,豐富的水資源使得原平河水經年累月長流不息,滾滾河水奔流而下,在古交附近,湧入母親河——汾河的懷抱。

當地充足的水資源滋潤著山川大地,慷慨地,給縱橫期間的溝壑山坡披上了靚麗的色彩,尚未開墾的處女地遍及田野。春天,當地村民在山間隨意找一塊空地,清除一下雜草,然後在鬆軟的土地上用鐵鍁挖個坑,埋上土豆種塊,此後既不用施肥,也用不著刻意管理,秋後則可以輕鬆收穫一窩窩碩大個頭的土豆,唯一的缺陷是土豆皮上都沾有草木灰。我們連隊領導得到這個信息之後,也派出戰士上山墾荒,種上了土豆。肥沃的黑土地,加上風調雨順,秋後便收穫了數量可觀的土豆。這項意外成果讓連隊領導喜出望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堂經營成本,也改善、豐富了戰士們的生活。

卓越的自然條件為各種動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最佳環境,山川遍地都有寶,唯有景色特點各不同而已。星期天,戰士們的蹤跡踏遍了附近的山川溝豁。在其中一條山溝深處的碎石坡上,生長著一大片山丹丹花,那一簇簇山丹丹花隨風搖曳,競相開放,沁人心脾,令人賞心悅目,令人陶醉。我們曾經仔細地數了一下,周圍最多的一顆苗上盛開著七朵花,後來,據村裡老鄉講,他們曾經見過盛開的山丹丹花,最多的居然有十三朵,令人羨慕不已,給我們留下難以忘懷的深深記憶。山溝裡小溪邊還生長著多顆山杏樹,在陽光的掩映和綠葉的襯托下,一顆顆紅撲撲的果實,格外誘人,令人垂涎欲滴。由於我們還不認識山杏的真面目,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每人順手採摘了幾顆準備品嚐,完全沒想到居然生澀難嚥。後來才知道山杏只有熟透了才能吃。秋天,山上處處可見掛著一串串小小成熟果實的沙棘林,太原市人稱之為“醋溜溜”,想嚐鮮還需要花錢買。在當地卻無人問津,也只有我們鐵建戰士感到非常開心,順便採摘嚐鮮,成為一種別樣樂趣。

這裡的石雞、野鴿子數量驚人,隨處可見。野鴿子常一群群順著山溝在空中上下翻飛,自由的翱翔,在陡坡上棲息,在野獸達不到的懸崖邊、石縫中築巢。鷂子是野鴿子的天敵,常從鴿群背後搞突然襲擊。在一次上工路上,我們全連戰士就看到這樣了的場景。野鴿群正在溝內上空向前飛翔,一隻鷂子偷偷摸摸從背後襲來,居高臨下,猛地一個俯衝衝向鴿群,鴿群頓時四散而逃。事後才明白:這不是逃跑,而是鴿群對付鷂子的生存戰術和策略。鴿子飛昇的速度快,而這恰恰是鷂子的短板。如此三番,鴿群居然秋毫無損。這場戰鬥過程驚心動魄,我們心裡都為鴿群的生死存亡捏了一把汗。完全沒料到在長期的野外自然環境下,野鴿群極致地發展、發揮了高超的生存技能,最終這場戰鬥以鷂子喪失信心,失敗離去而告終,贏得戰士們一陣熱烈的喝彩聲。

河灘裡、山坡上到處可見石雞的身影,有趣的是,這裡的石雞並不怕人。一個星期天,我們同屋的幾位戰士漫步河灘,看到一隻石雞在河邊嬉水。我們試圖捉住它,它則不慌不忙向前飛翔十米左右,居然扭頭看著我們。待我們快跑近時,它又故伎重演,三番五次,直跑的我們氣喘吁吁,直至我們明白這樣做是可笑的,主動放棄追逐為止。看來,徒手捉石雞完全是不可能的。這石雞與人開起玩笑來,還是頗有趣味的。

白岸村村東有一片很大的土臺,上面有一座不大的建築,戰士們誰也不清楚它曾經是座什麼廟宇,只是一把鎖子始終把它牢牢緊鎖著。

這座廟宇下方有個大的門洞,是附近村民外出勞作以及前往原相的必經之路。出了門洞,便是那條緊臨村邊的公路。穿過公路,一眼就能看到路旁村裡的羊圈。羊圈大致呈東西向、長方形狀。四周是大約1.2米高的土圈牆,圈門開在西北角。緊貼羊圈東邊坡下,那便是汾河的支流————原平河。

夏末秋初的一個清晨,出工前,我們全連戰士正抓緊時間在食堂前吃早飯。這時,村裡的放羊漢也準備出工放牧。當他進入羊圈時,眼前出現的一幕使他驚呆了。只見圈內一片狼藉,地上橫七豎八躺著五六隻死羊,傷口全都在脖子上,脖子周圍血淋淋的,真是慘不忍睹。剩下的羊全都畏縮在羊圈的東南角,緊緊地擠成一團,不停地瑟瑟發抖。奇怪的是,那隻忠誠的牧羊犬也失去了蹤影。

這件駭人聽聞的消息,霎時間傳遍了整個村子。鄉親們以及我們連的戰士聞訊紛紛趕來,看到了那令人發紫、驚恐的一幕。

村幹部聞訊後,全都震驚了,急匆匆趕到羊圈。經過認真清點,發現除此之外,總數中還缺少了幾隻羊,深感一頭霧水,不可理解。據村裡經驗豐富的老年人從現場作惡手段分析來看,兇手肯定是狼,而且絕不止一頭,而是來了一群狼。總之,損失是慘重的。那麼,羊圈慘案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根據現有線索來綜合推斷:首先羊圈的牆明顯有些低,群兇極惡的狼群到來之後,發現羊圈竟無人看守,放心大膽跳進羊圈,一起攻擊並趕跑了那條唯一的牧羊犬,然後肆無忌憚的開始對羊群進行了瘋狂的捕食。狼吃羊,捕食習慣就是向前撲去,先咬斷羊的脖子,從傷口處吸足了血,緊接著又從羊群裡選擇了幾隻羊,背出羊圈,從容的把羊趕上山撤走了。狼是怎麼背羊的?誰也沒有見過,實在無法想象。可畢竟整個羊圈都還完好無損,唯有老一輩人一直口口相傳著:狼趕羊的過程是,狼群會分工合作,前面有一頭狼帶路,趕羊時,狼身緊靠著羊,狼只要用尾巴拍打幾下羊屁股,迫於無奈,羊就會乖乖地跟著狼群前行。還有狼分工負責保護戰利品和做掩護,最後還有一頭狼斷後。

狼的如此作惡手段聽得人毛骨悚然,也使得村民們人心惶惶,議論紛紛。村幹部為此也憂心忡忡,多年來這一帶也從未聽說有狼的出現,因此對於羊圈的管理防範措施做得相對就差了,致使形成了如今不可挽回的損失。也不知這群狼是從哪裡流竄來作案的?他們深深為此擔憂後怕,生怕狼群嚐到甜頭,貪得無厭,會故伎重演,再殺個回馬槍。當務之急,是如何確保羊群今後的安全,確保村集體財產不再遭受損失,如何採取確實有效的手段打擊這群惡狼。

村幹部不約而同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於我們鐵建一團十一連。因為他們都瞭解我們連隊不僅有槍,而且有子彈。並且耳聞目睹:每逢星期天,沈連長便會與連隊裡幾位志趣相投、愛好打獵的戰士張福才、何建華、王俊濤,跋涉在原平川周邊的山山嶺嶺,樂此不疲,且戰果不凡。收穫的獵物中最多的,也是這一帶數量最多、觸目可見的野鴿子、石雞。把打狼這個難題和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應該是完全能夠勝任的。

連隊領導經過慎重研究,果斷決定:委派沈連長帶領那幾位常打獵的戰士共同組成打狼隊,儘快完成這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

晚上,打狼隊一行數人早早開始行動,提前選好位置,攜帶好三八步槍和充足的子彈,埋伏起來。沈連長再三告誡隊員們,一定要沉著、冷靜,力爭一舉全殲這群作惡多端的狼,及時為民除害,以絕後患。

夜晚,山風吹來涼嗖嗖的,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冷得戰士們直打顫。為了打好這場特殊戰鬥,他們絲毫不敢鬆懈,雙眼一直目不轉睛地盯著羊圈方向的動靜。

寂靜的夜晚,眼前一片黑暗,也聽不到任何聲響。一直堅持到黎明前夕,前方遠處隱隱約約出現了幾對一閃一閃微弱的綠色的光點。沈連長敏銳地判斷出並警覺地悄聲告誡隊員:“狼,終於出現了。距離還有些遠,等看清楚了再開槍。”但是,誰也沒料到,模糊中的綠色光點卻似乎不動了。由此猜測,狼群居然止步不前了。隊員們耐心沉住氣,雙手緊握槍桿,心裡急切地盼望著狼群儘快前行。只要能判斷出狼群的身影,就會堅決、果斷地開槍,有信心,有能力,穩、準、狠地將狼群一舉徹底殲滅。一轉眼間,隊員們驚奇地發現,狼群不僅沒有再向前行,反而在模模糊糊的視線裡突然消失了。隊員們大為吃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極為反常的現象?這太蹊蹺了,可誰也不明白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一大早,有位村裡的老農民急於瞭解夜晚的伏擊行動,走到現場一看情況,馬上向戰士們指出問題的關鍵:狼是高智商動物。打狼隊由於沒有實戰經驗,無意中將埋伏的地點選在了上風頭。狼群從河灘東面的下風頭竄過來,準備再次作案。寂靜的夜晚,雖然打狼隊埋伏的地點極為隱蔽、巧妙,然而在西北風吹拂下,陣陣清風順著山路一路蕩過,把人的氣息輕輕地飄散到了下風頭,被敏感的狼群嗅到了,感受到危險已迫在眉睫,毫不遲疑,急速掉頭溜走了。從而導致這次打狼行動功虧一簣,造成了失敗,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打狼隊員們誠懇地汲取教訓,總結經驗,重新選擇了埋伏地點,一連幾個晚上蹲點守候,可是狼卻從此再也沒有出現。

亡羊補牢,猶末晚也。吃一虧,長一塹。村幹部認真總結教訓,經過商討,派人重新加固了羊圈,並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使羊群有了徹底地安全保障。

雖然打狼行動失敗了,但是全連戰士們卻從中瞭解和學到了過去書本上根本沒有的知識,獲益匪淺。同時也進一步增進了我們鐵建十一連與白岸村之間,結成的深厚友誼與團結。

鐵建故事|曹保義:打狼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