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杨修都很聪明,为什么曹操杀了杨修却留下司马懿?

九皮皮


小聪明和大智慧,不可同日而语,老乌龟和中二青年,不可同日而语。

杨修和司马懿两人对比,其实司马懿有点掉价的,作为三国最后胜利者,和一个半途被杀人比较不合适。

不过要比较总要有分析才有依据:先说杨修之死,在看司马懿为何不死,对职场人生会有很大帮助。

杨修字德祖,以学识渊博著称,机智诡辩著称。此人号称才高八斗,却因小小“鸡肋事件”被曹操所杀。其实,“鸡肋事件”不过借口,杨修被杀原因不过如下几点:

第一只有小聪明没大智慧:曹操爱才但讨厌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的人。而杨修锋芒毕露,每次都表现太聪明,只是都是小聪明,这让曹操很厌烦。

罗贯中说“操平生为人,虽用才能之人,心甚忌之,只恐人高如己”除杨修外,曹操嫉贤妒能下的冤死鬼,还有孔融,都是那种有小聪明,没大本事的人。

第二:不尊重领导,用现在说法就是杨修性格太二了。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而他总自作聪明,恃才放旷,举止轻狂,导致曹操心中对其暗存芥蒂。

拿“鸡肋事件”来说:当年曹操失利,心情正不好,在退不退兵这事上纠结,随口说“鸡肋”二字。谁知杨修竟擅自根据曹操行事规律,推断退兵决定,并在军中泄露,还收拾行李私自命部队做撤退准备。这行为,无疑是动摇军心啊,在任何时候都是大罪,这不是自己找死吗?曹操杀杨修不过是为了严肃军纪而已。

第三:参与家务事,这是他最重要死亡原因,杨修曹植交好,为让曹植当接班人,可谓不遗余力,不顾曹操感受。而曹操其实是重视亲情的人,他最希望的是自己儿子们不内斗,杨修却让曹植与曹丕矛盾激化。试问你作为老子,看儿子为接班人位置内斗,心里舒不舒服?杨修之死关键就是不守规矩:上下级规矩不懂,不插入家事也不懂,还不尊重领导。这三点杨修全犯,再加冲撞固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等级秩序,他不死谁死?

相对于杨修,司马懿聪明的多。

司马懿,生平事迹大家都清楚,是典型有城府之人。城府就是稳健,懂规矩,能忍。这些规矩,职场人必须要懂,不懂别做事,除非你是国家领导人或者是矿二代。

司马懿出仕可谓一波三折,他一直不愿意出来做官,根本原因就是不想陷入政治浑水中,年轻的司马懿其实没那么大野心。可最终出来做官,那就不得不混下去,目的单纯,就是保护家族,保护自己。这就是司马懿的为官核心,保护自己。

看起来简单可施行很难,曹操是个很难伺候的主子,你锋芒太盛,除非是郭嘉,要不会死。你一言不发,除非是徐庶,否则绝过不好。

这就让身怀韬略的司马懿为难了,我是做事好还是不做事好?

这是职场问题,而曹魏阵营,有个适合做司马懿师傅的人,就是贾诩。贾诩无疑是三国中最聪明几人之一,他做事方式最就是,不参合,守规矩,做事不含糊,还能忍。

不参合不代表不为人,守规矩不代表没立场,做事不含糊那是本职,最后要能忍。

以贾诩为榜样的司马懿开始自己仕宦生涯,显示大智慧,不耍小聪明,立场坚定态度忠诚,与人为善,最后在关键时刻显示自己的价值。

因为以上行事方式,他在曹操面前。

用自己低调的言行举止和守规矩态度,让曹操认为自己是可以信任的人。

用自己谦卑的态度和圆滑的处事方式,让曹操找不到一点杀自己的理由。

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大智慧,让曹操觉得自己可以托付大事给他办。

他在曹家第一代人面前的姿态是:低调,谦卑,值得信赖。

因为这份低调,谦卑和值得信赖,他收获了自己的幸运那就是世子曹丕的赏识。在成功熬死曹操后,曹丕的赏识就成为司马懿最后崛起并成为权臣的关键。

那么这一切要感谢谁?

其实要感谢司马懿自己,因为他明白最重要是先活下去,之后才是建功立业,天下聪明人很多,可有耐心,又明白自己目标人很少。这就是司马懿和杨修不同结局关键。

显而不露和锋芒毕露是二种人生态度。

在第一代人曹操面前低调保命。

在第二代人曹丕面前发挥才能,做事。

在第三代人曹睿面前司马懿终成无可取代之人

最后在第四代人面前,活的够长久的司马懿,迎来猪对手,一次翻盘,成最后胜利者。

司马懿经历和的日本老乌龟德川家康类似,面对织田信长低调,面对丰臣秀吉,发挥才能,在丰臣秀吉死后成托孤之臣,最后逆袭,所以说成功者都是相似的,失败者也是相似的。


阿斗不傻


首先来说,杨修之聪明与司马懿之聪明,表现的不同。杨修处处表现的,是小聪明,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修遂打开分给众人。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撤军,行前将“鸡肋”作为当晚口令,杨修最后竟然能够猜到曹操的心思而“未卜先知”,命令部下提前收拾行装,这对曹操而言简直太可怕了,也太狂妄了。

第二,杨修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战略,他没有象郭嘉一样为曹操忠心耿耿地出治国平天下之策,而只是善于猜曹操的心思,并且辅助曹植参与夺嫡,这显然触碰了曹操的容人底线。杨修看似聪明,实际是傻。他应该明哲保身而不是处处显露锋芒,才会免遭杀身之祸,但这方面显然他没有做到,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聪明。故最后难免被曹操所杀。而司马懿与杨修不同的是,司马懿是大智若愚型,他是看出曹操要杀他的,但就是做事很低调,不显山露水,不给曹操找到杀他的理由,曹操曾经给臣下说:司马懿鹰目狼顾,不可赋予兵权,久必成国家大患。明知道司马懿是怎样的人,明知道必须除掉他,但最后就是没有除掉,足见司马懿韬光养晦的厉害。厉害到连太子曹丕都经常替他求情。从杨修和司马懿的经历可以看出,真正的聪明,是聪明于无形。杨修的聪明是有形的聪明,司马懿的聪明是无形的聪明,故能免除祸患,终成大事。


春秋史社


杨修的死跟他很聪明且过于张扬,没有直接的关系,他的死是因为他站错了队。

杨修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曹植的,司马懿是支持曹丕的。他们俩的才华也是不相上下的。都是当世人杰,也都深得曹操喜爱。曹操在早年的时候,是更疼爱曹植的,也一直想让曹植成为他的接班人,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也发现了曹植,虽然才华横溢,但是真的不适合在乱世时代做一名统治者,而且身兼曹氏和夏侯氏两大家族的成败荣辱。

在曹操晚上的时候,曹丕和曹植的势力是不相上下的,既然曹操决定立曹丕为世子,那么就要削弱曹植的势力,首先就要拿曹植的亲信及核心人物开刀,所以杨修也就在所难免了,曹操既然想杀杨修,那就再简单不过了,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要了他的命,所以后来说杨修扰乱军心,也只是托词而已,本意就是要杨修死的,这也是为何曹操要杀杨修的时候,竟无一人出来求情的原因,因为他们都看出来了,事情的本质,所以也都明白,求情也无用的。


文史坊


我们常说待在皇帝身边时刻都得小心点,如果你聪明的太厉害,那么命不久矣,皇帝会时刻对你有防备之心;如果你太傻,皇帝依然也不会留你,因为你不是人才。因此想在皇帝身边待下去,还想要功成名就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在曹操的身边有这样两个厉害人物,一个是杨修,另一个就是司马懿,两人都够聪明,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究竟为何? 杨修与司马懿比起来,在大智上差得很多,他表现出来的大多是小聪明。当年曹操在相府上面写了个“活”字,杨修猜到了曹操的意思,这门里一个活,不就是阔吗?于是赶忙将这个门弄小。另外曹操在争夺汉中的时候,用鸡肋这个比较隐晦的词来暗示众人,杨修这个聪明的人又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于是赶忙让自己的部下收拾好行装,打算提前离去。这样机智的人,对于曹操来说如临大敌,再加上其太不懂得隐藏,导致曹操对这个人产生了厌恶的心理。

其次杨修这个人仅仅是擅于揣摩曹操的心思,但是要说真正帮了曹操多少就很难说。并且当年杨修还和曹植站一条线上,打算夺嫡,这令曹操非常不满,更加觉得这个人不宜久留。可以说杨修的锋芒毕露毁了他。 而司马懿就比较聪明了,其实曹操也有过要杀司马懿的想法,司马懿本人也已经猜测出来了,为了活命司马懿在做事的时候变得十分低调。原本曹操曾对众人说过,司马懿这个人一旦有了兵权,将来就会成为国家大的祸患,可想而知曹操对这个人很提防。 到后来曹操也没有除掉司马懿,看来司马懿是个心机很深并且有大智慧的人,就包括曹丕也非常喜欢他。 才能不相上下,要想让君主喜欢,就该不显山不露水,毕竟过刚易折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能懂的。


奇点历史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杨修耍小聪明。二是他参与夺嫡事件。



首先,杨修很聪明,这是毋庸置疑的,曹操喜欢聪明的人,他手下聚集了很多聪明人,如荀彧、郭嘉,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不聪明的曹操还看不上呢。因此,杨修在曹操手吃的很开,干的也很欢。但杨修聪明的有点过头,爱显摆,不知道收敛,更不知道在曹操这个聪明人面前要适可而止。一句“鸡肋”,杨修明白了曹操的心思,就开始提前准备撤军。这么善于揣摩老板心思的人,还猜的这么准,哪个老板喜欢?哪天做点见不得光的事,一两句话就给下属猜出来,这还了得?适当的不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杨修没做到。



其次,杨修参与了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事件。当曹操在继承人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定时,最有可能的继承者曹丕和曹植开始了激烈的明争暗斗,杨修是曹植派的重要支持者,两人不仅经常书信来往,杨修还经常给曹植透漏一些曹操的小心思,小动作,让曹植在应对过程中更有准备,更得心应手。这让曹操很不开心,大概会有一种自己的下属和儿子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味道吧。在确立了曹丕当继承人后,作为曹植的重要支持者,杨修的死已经注定,不然,曹丕的政权就会不稳定。聪明如曹操,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至于司马懿,他本来就是曹丕一派的,也就没有了死的必要了。至于司马懿后来夺了曹家的权,曹操没有看到,也想不到。


读史坊


聪明这个词有很多种解释,杨修和司马懿同样都是很聪明的人,但他聪明却完全不同。因为聪明的含义实在是太广博了,不过从具体特点可以看出,杨修的聪明往往是小聪明,而司马懿的则是大智慧。小聪明的人不懂得明哲保身,而大智慧的人懂得韬光养晦。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为什么曹操会杀了杨修而没有杀司马懿。

一、储位之争

杨修是曹植手下的第一号谋士,也是他的死党,这是世所公认的,而曹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一直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摇摆不定,曹丕选择了贾诩,杨修选择了曹植,请注意这里我的说法,贾诩不是主动去依附于曹丕的,而是曹丕请出山的。杨修则是主动跟随曹植,因为他看到了曹植的才华。

如果和杨修作对比的话,司马懿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他懂得韬光养晦,从不彰显自己的能力,总是在默默无闻中迸发,他的每一个计策都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正是他和贾诩的妙计,让曹丕的位置一步步在曹操心目中巩固,曹植彻底失去了机会。

曹操越来越喜欢曹丕了,对于曹丕手下的得力干将司马懿自然没有了杀伐之心,尽管司马懿鹰视狼顾,有不臣之心为世人所知,但是有曹丕的保护,曹操最终也没有对司马懿下手。而作为曹植手下第一谋士的杨修,曹植彻底失去了继承大位的机会,也意味着杨修的命运走到了终点。

总结一句话,跟对人做对事,安枕无忧矣。

二、持才傲物与韬光养晦

杨修有才华是公认的,他甚至为曹植制作了各类问题的标准答案,用来应对曹操的考较;卖弄自己文字上的聪明,偷吃曹操的糕点,一人一口酥的故事脍炙人口;猜透了曹操的心思,并提前把他公之于众,梦中杀人的谎言被杨修轻易拆穿。

杨修的聪明处处透着讨厌,至少曹操是这样认为的,而且杨修这个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他发现的事情就要说出来,并把它公之于众,触犯了曹操最大的忌讳。所以病从口出,祸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司马懿则不同,尽管很早的时候,就有人说他鹰视狼顾有不臣之心。但是他就是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你抓不到他一点的把柄,默默的囤积实力,寻找最佳的时机,为曹丕尽心尽力,对曹操也极力辅佐。最早的时候一直以谋士的身份出现,不直接去掌控兵权。

一个聪明而令人讨厌,一个沉默但令人安心,选择谁大家都有答案了。

三、假智慧,真聪明

杨修并不聪明,因为他能看透很多事情,却看不透曹操会伤害自己;看不透曹操早已对他厌恶至极;看不透自己的多嘴多舌会招来杀身之祸;看不透自己所看重的曹植,根本就不是一个做统治者的料。就是因为这许多看不透,就注定了杨修的聪明,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不能帮人,也不能帮己,充其量不过是太平盛世下的一点点缀,却无法解人之惑,解国之难,分君之忧。

司马懿则不同,他并不卖弄自己的能力,他仅在关键的时候说出自己的对策,并得到曹操曹丕的认可。他的每一条建议都会落到实处,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而且有真知灼见,而非夸夸其谈,他懂得进退,知道荣辱,在知道收敛有度,进退有序的道理。懂得做人的根本是方寸之间、平衡之内,司马懿的智慧是基于国家层面的高度,他拥有的是治世之能,而非杨修的小聪明可比。



杨修和司马懿本来就不具备太强的可比性,因为他们不在一个层级,如果用一句话评价杨修和司马懿的话,我想说的是“假聪明害人害己,真智慧明哲保身”。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层面。其一,为什么杀杨修。其二,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先说为什么要杀杨修。

在政治博弈中,只要不是激情杀人(比如领导正在更年期,一拍脑袋就给攮死了),就一定是杀掉这个人能够解决某个问题,得到某种好处,或者排除某个风险

关于杨修之死,流传很广的说法是,这哥们仗着小聪明,见天在领导面前抖机灵,今天整个“鸡肋”,明天整个“一人一口酥”,结果触了领导的霉头,误了卿卿性命。

这个说法在我天朝很有市场,因为暗合儒家提倡的“中庸”追求。枪打出头鸟,抖机灵死的快,这是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的,也是所谓情商教育、职场培训钟情的案例。但这个说法太过儿戏,演义的成分也太大。

综合几方面来看,曹操杀杨修,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排除潜在风险,确保权利平稳过渡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因为“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陈寿的说法切中了要害——虑始终有变。曹操担心“有变”,那“变”从何来?变数又会危及什么?这才是杀杨修的核心考量。

杨修死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即219年。看看这一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217年,曹丕击败曹植,成为魏王世子。220年3月,曹操病逝。220年,曹丕受禅登基,曹魏正式代汉。

从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到一个关键词——权利过渡。其一,权利从曹操向曹丕过渡。其二,权利从汉向魏过渡。

第一个过渡,很好理解。第二个过渡,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汉献帝都已经是傀儡了,怎么还有权力过渡一说呢?

政治博弈中,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名义,往往有天壤之别的。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奉天子以令诸侯”和“是天子以令诸侯”,只有一字之差,但权柄的类型是完全不同概念。

既然魏国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是权力过渡,那一切影响或有可能影响权力平稳过渡的不稳定因素都是首要清除目标。杨修是不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呢?是!

曹丕与曹植两兄弟的“立储”之争,是曹操晚年魏国最大的政治风波。杨修是曹植的重要谋士,在立储斗争中,鞍前马后闹的很是欢脱。

岔出去说一点。有些观点认为,杨修仅仅是因为参与立储之争,影响了曹操考察储君人选,而惹来杀身之祸。这个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

参与“立储”之争,绝非杨修一人,也不是个个都被弄死了。更何况,曹操在217年就已经确定曹丕为继承人。一直等到219年才杀杨修,哪怕是秋后算账,这个“秋后”未免也太久了。

回到主线。杨修既然是曹植一党,且还是核心成员,对曹植的影响力很大。那显然就是影响曹丕接班,权利平稳过渡的潜在风险之一。政治博弈中,一旦你被认为是影响核心目标的风险,你就是其心可诛,哪怕没有出格的言行,一样可以杀了你。

至于第二个过渡,杨修是不是不稳定因素呢?答案也是yes!

杨修是“袁氏之甥”,如果简单理解成仅仅因为杨修是袁家兄弟的外甥,所以要杀他,不太令人信服。

袁术死于199年,袁绍死于202年。曹操杀杨修时,袁氏兄弟都死了快20年了,一个外甥能翻起啥风波,必要杀之而后快?

But!从另一个角度,这句话就很值得玩味了。袁家资历很牛逼,四世三公,妥妥大世家。杨家的资历同样也很牛逼,弘农杨氏一样是四世三公,一样是大世家。

曹操与士族门阀的关系很微妙,有点“君以此始 必以此终”的意思。曹魏发迹,离不开士族的鼎力支持。但终其一生,曹操未能登上最高峰,也跟士族的反对密切相关。

曹操发迹的起点是是太尉桥玄给了曹操很高的风评,为曹操打开了名声。

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 “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 以 妻子 为 托。”由是声名益重。 ——《三国志·武帝纪》

对桥玄的知遇提携之恩,曹操也是感激不尽念念不忘。后来经过桥玄墓,还专门自作祀文致祭。

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 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士死 知己,怀此不忘。——《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进入事业上升期,士族也给了曹操极大的支持,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荀彧。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其辅佐、举人、建计、密谋之功无人能比,为曹操统一北方,走上权利巅峰,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士族支持曹操登上权力巅峰,也成为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阻碍。曹魏想代汉自立,有很多士族是明确反对的。这些士族支持曹魏,本就是因为他们把曹操看成匡扶汉室的希望,其核心还是效忠汉室。

随着地位提升,曹操开始觊觎神器,有野心取汉而代之。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加九锡,建宗庙。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距称帝仅一步之遥。从这个时候开始,一部分士族已经与曹操离心离德,甚至连荀彧都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

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助庸崇著,犹 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后汉书·荀彧转》

从历史进程看,曹魏取代汉室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曹操出于各种考虑,没有迈出最后一步,但他的儿子很可能迈出这一步,曹操应该是有所思量的。否则也不会有“若天命在吾,吾愿为周文王矣”的说法。

效忠汉室的士族不仅是权力从汉向曹魏过渡的威胁,甚至已经是影响曹魏政权自身稳定的威胁,因此打击这些士族成为了曹操晚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杨修毫无疑问是士族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那他是效忠汉室那一拨,还是效忠曹魏的那一拨呢?杨修属于天生的“汉室党”,因为他的老爹是杨彪。

杨彪名满天下,就是因为他是铁杆的“汉室党”。 初平元年,董卓意图迁都长安,杨彪据理力争,而被罢官。兴平二年,李暹派兵包围皇宫,想要劫持献帝,杨彪再次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同年,献帝移驾东迁,杨彪尽节卫主,几次险些遇害。曹操迎奉献帝定都许,杨彪就跟曹操不对付,几次罢官,多次险些丧命。见汉室将衰,杨彪于是消极抵抗,诈称脚抽筋退居不出。

在权利过渡的敏感时期,杀杨修,很有可能既是消灭潜在不稳定因素,也有敲打警告士族“汉室党”的意味。

再说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按当时情况看,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因为没有必要杀司马懿。司马懿是曹丕一党,既然已经确定由曹丕来继承权位,还要清除储君党羽,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而且,司马懿虽然也出身士族,但不属于标准的“汉室党”。而且司马一家最大的本事就是装孙子,上到司马防,下到司马懿平时都是各种不显山不露水,也没啥把柄被人握住,自然不会进入被定点清除的行列。

至于说司马懿后来篡夺权位,那都是快三十年后的事情了。曹操也不是个神仙,哪可能提前三十年就预知会有这事发生。而且,从当时的情况看,司马懿既看不出有搞事情的意图,也没有搞事情的能力,自然也不会引起曹操的特别留意。


月下没有花


杨修之死是一个千古难题。如果硬要拿出什么法理证据,那很难。所以只能推理。




这个问题需要全局来看。曹操爱才尤其爱有用之才。。曹操不怕手下聪明,郭嘉比他们都聪明,曹操更爱惜。。。

杨修有才尤其是文才,但没有大方向,政治嗅觉弱一些。


杨修比司马懿家更有影响。杨修家族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跟袁绍家族差不多。杨修家四世四太尉,,,但杨修祖上,包括其父亲,都是忠直之臣。。杨修的父亲跟曹操有过过节,曹操罗织罪名便把杨修父亲下狱治罪,还要弄死。。。曹操以为杨修父亲杨彪对曹操迎献帝到许都的事持反对意见,甚至认为杨彪在骨子里看透了曹操挟天子的不臣之心。。。后来经过孔融的拼命营救才被赦免。。。曹操对自己记恨的人还是会有手段的,尤其是极有影响力的高级知识分子。。比如大名人,曹操称赞有忠臣伯夷之风的文官领袖崔琰,,孔子嫡传后裔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和意见领袖兼曹操文官首席大臣的孔融,都被曹操认为是讽刺自己而被杀。。。杨彪家族的影响力比崔琰高多了,,曹操对这样的超级家族一向比较顾及。。。曹操阵营是士大夫阵营,曹操的主要文官都出自大家族,,曹操特别在乎这些大家族是否支持自己。。。



杨修一般该知道,曹操虽然爱惜他的才华,但是曹操也顾及杨家的影响力。。。杨修父亲这样有影响力且原来终于东汉皇室的人,曹操都很忌讳。。。司马懿家族没有这么高的威望,因此相对安全些。。。。加上司马懿政治嗅觉强 自保能力更强。。。。

三国志记载,,曹操器重杨修的才华,让他担任丞相主簿,,总知内外,,,曹操对杨修最初的评价也“事皆称意”。。但三国志后面接着记载的几个字 更有内容。。“魏太子以下,争与(杨修)交好”。。。也就是说,,看过雍正王朝的人因该知道,,大红大紫之人,,如果没有过硬的后台,结果都不好。。因为可以给你找到很多理由弄到你,,比如说结党营私。。杨修身为主簿,内外之事,军事之事,很多都过手。。。。如果真想弄你,,随便找个泄露机密的事就够了。。。而这个罪名就是曹操最后给杨修的。。。


杨彪,曹操没有处理他,也就是说没杀成。。但杨家的影响力必须削弱,,至少曹操很可能借此震慑其他大家族,,,既然没找到杨彪的把柄,那就找杨彪儿子的把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欲擒故纵。还有句老话叫,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曹操要处理杨家,既然抓不到把柄,,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制造一些把柄。。。。我甚至认为,,,让杨修担任自己秘书,,很可能是曹操的欲擒故纵,,让杨修介入说不清的领域,,那以后定罪名也就好办了。。因为处理像杨修这样的大家族,就像满宠说的那样,,,杨彪有威名,如果没有证据就处理杨彪,会民心大失。。。



恃才傲物的杨修,不但在主簿的任上干得很欢乐,还深度介入曹操的立储问题,,暗中积极替曹植出主意。。曹植又文才有余不暗政治。。后来曹操知道了杨修是曹植背后的支持者。。。曹操可能也担心曹植即位,杨修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而杨修家又是曹操认定的处理对象,,因此,,曹操在樊城之围解除后,便匆匆杀掉了杨修,第二年曹操也去世了。。可以说,曹操是在自己快去世也就是考虑最终继承人的时候,最终决定处理杨修的。。。。杨修应该知道,杨家乃是传统人,曹操乃是黑马。。。杨家的利益得之于东汉政府而非曹操。也就是说,杨家最可能是东汉政府的支持者。。。。杨修应该明哲保身而不是处处显露锋芒,处处介入,尤其不能太露痕迹。。。杨修应该知道,其父乃是曹操欲除之人,,曹操让杨修担任机要秘书,,虽然可以说是爱才,但,曹营有此才华者可不止杨修一人。。。。。。其中的门道,杨修参悟的貌似不多。。。。





文艺骨干



司马懿和杨修,都是曹操的官员,看似两个人都很聪明,实则智慧大有不同。

司马懿低调务实,杨修处处张扬聪明

司马懿做为谋士,非常的低调,只对国家治理、军队战略,在合适的时候,提出合理的建议,甚至在三国前期,都看不到司马懿的身影,大家只能听到郭嘉、荀彧等的名字。

而主薄杨修却处处显露聪明,无论是将曹操军令解释成“鸡勒”,还是将“一盒酥”破译为“一口酥”,都是非常张扬地显示自己的聪明,在杨修的职业生涯中,这种例子绝不在少数。

对于一个处处显示聪明的人,而且显示比自己领导聪明的人,其“聪明”只会招来两个字“找死”,其结果也会是两个字“必死”。



立储之事,尽量少掺和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历经了无数的王朝,但有一个事情官员一定要少掺和,那就是“立储”之事,因为一旦搞不好,那是要杀头的。

司马懿深知“立储”的重要性,那是曹操家的家事,但又不能不重视,因为事关前程。所以司马懿的策略是明着尽量少掺和,要深沉低调。因此,司马懿虽然也是支持曹丕的人,但外人看得并不真切。

杨修却是深度介入“立储”之事,极力帮助曹植出谋划策,而且还有设计贬低曹丕之意。在曹丕、曹植争夺太子的过程中,杨修明目张胆地为曹植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因此,两人对于皇家最重要的问题上表现非常不相同,一个张扬,一个低调,一个处处显示聪明,一个尽量保持低调深沉。

事实证明,过于张扬的要了自己的命,表现低调的最后革了曹魏的命。



格局大不相同

杨修虽然恨聪明,但都是小聪明,却无大智慧。无论是格局、胸怀、眼光,杨修都差强人意。在曹魏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提出什么大战略,在关键的阶段也很少看到杨修的身影和建议。

司马懿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在治国安邦上有大才,连曹操都对司马懿赞叹不已。司马懿给曹操出了不少建议,有些采纳了,有些没有采纳。

最著名的莫过于曹操迁都之事,当时掌管荆州的关羽风头太盛,于是曹操准备从许昌迁都,以避其锋芒。很多谋士表示支持,司马懿却表达了不同观点,:不能迁都,这样会让敌人觉得我们弱,另外,东吴会牵制关羽,不需要太过担心。

于是,曹操采纳了,后来,关羽果然被东吴牵制,甚至死于东吴吕蒙之手。



司马懿和杨修,看似两人都很聪明,可是,杨修是小聪明,而司马懿是大智慧,于是杨修早早的去了阎王殿报到,而司马懿最终成就了霸业


蓝风破晓


曹操立曹丕为世子,而非曹植。杨修是曹植的嫡系,当然是要打压的,但不一定要杀掉,是什么让曹操动了杀心?

曹操杀掉杨修的第二年就死掉了,很明显是为曹丕继位做准备。曹操死在公元220年,杀掉杨修是公元219年,也就是说曹操是在死的前一年,杀掉杨修。

曹操在死前要保证世子曹丕能够正常继位,必须打压杨修。但打压,不一定要杀掉。以曹操的手段,还有另一个选择:把杨修先关起来,等待曹丕继位,并稳定统冶后,再把杨修放出来,供曹丕调用,也不失一种手段,但曹操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杨修是小聪明,司马懿是大智慧。什么是小聪明,什么是大智慧,好像很虚。我们还是分析下杨修之死的关健事件,鸡胁事件:曹操打仗不顺,把口令叫“鸡胁”两字,杨修根据口令“鸡胁”,判断出来,曹操打仗进退两难,一定退兵,从而让士兵,打包准备回家,曹操发现后,认为杨修慢军心,将杨修杀掉。

在这个事件中,杨修是聪明的,他能够通过口令判断出来 曹操打仗不顺,这点没有错,但他后面的决定错了:让士兵打包准备回家。这个决策,只是领导能下,别人不能下达。如果普通的官吏不经过领导同意,就下达的类拟命令,下级将面对“多头管理”的囧境,结果是领导真正的命令得不到执行,或者是延迟执行,或者执行不彻底。杨修正确的做法应该分析战事以后,认为再打下去必败,这时候,应该建议曹操退兵,而不是绕过曹操,直接要求士兵准备退兵。

事实上,曹操那里,另外有一个谋士,曾面对杨修类拟的情况,但他处理的非常好,那就是郭嘉。官渡之战中途,曹操也是感觉打不赢袁绍了,想打退堂鼓,这让郭嘉感觉到了,郭嘉是怎么样处理的呢?他写了一封信,就是有名的 十胜十败论,大大鼓舞了曹兵,特别是曹操的士气,最终曹操战胜的袁绍,从而也殿定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这就是帮助领导解决问题,而不是添堵。

我们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比如张三,通过观察,发现领导下午有事,要出去一下,他马上告诉其它同事:领导下午有事要出去,大家准备好,领导一走,我们就下班去打游戏吧。领导知道了,是不是要气得吐血?你比领导聪明不要紧,但不能借仗聪明给领导添堵,添堵是一定要干掉的。

比如李四,同样通过观察,发现领导下午有事,要出去一下,他还发现领导工作上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他主动要求把领导的工作帮助处理掉,而且处理完了,功劳还归功于领导,这种下属,领导是不是喜欢得不得了?

有人说司马懿后来篡魏,早就该杀,那是马后炮,曹操死的时候,司马懿一直老老实实的,没表现在出来反骨,自然不能杀掉,司马懿还要留着辅佐曹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