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系列将为各位民俗民风爱好者介绍泸州各个古镇古迹的故事有的已经消逝,有的在重建,有的还在静静的呆着那个古老的地方,希望的多转发关注谢谢,每日早七点更新。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合江自古文化气息浓郁,古镇众多,今天介绍的正是位于合江县东北部,与重庆江津市石蟆镇接壤,扼守佛宝森林公园咽喉。全镇幅员面积73.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3.55万。土地、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素有"水藕、藤菜、青果之乡"的美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会馆"座落境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产--"灯戏、傩戏"体现了该乡历史文化特色。该镇是"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合江县白鹿古镇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大号白鹿坪,因地处白石山埂,形似卧鹿而得名。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这座西式风格楼房,建于民初,本名“惕庐”。“惕”本义为“敬畏、戒惧”(《辞海》),“庐,舍也”(《广雅》),自然是指房屋。以“惕庐”命地名,既有楼主敬畏他人之意,也有楼主愿望他人敬畏之意,总之内涵不浅。因这里是白鹿绅士施晋生的住居,故当地人称“施公馆”。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这里是白鹿古镇邓氏祠堂。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 祠堂既是清明节族人祭祖的祀堂,也是族亲们开会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还是平时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的活动场地,其用途具有多样性。1920年(民国9年),邓氏祠堂族人中的北斗坪村邓家出生了一名优秀的女儿叫邓开慧。邓开慧曾用名周炎琳,参加革命后改名马丹(一片丹心信仰马列主义)。邓开慧少时聪明伶俐,在其舅父(兴中会、同盟会的会员)的提携下,先在重庆读初中,后到北平上高中,1937年到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38年春,马丹调岚县动员委员会组织部任副部长。同年10月10日,经组织介绍,马丹与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在延安结婚。1940年5月,马丹任晋西北兴县妇救会主任。1946年,任大连市妇女建国联合会主任。同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 1949年底,马丹随同第一批南下干部奔赴广州,曾任广东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省旅游局副局长。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2006年,马丹在广州病逝,享年86岁。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上图为邓氏祠堂残存的戏楼(戏台已拆除)。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左图为邓氏祠堂正殿外墙檐枋上的木雕,看情形揭去抹泥会呈现比较完整的雕刻。右图为戏楼的藻井顶骨架。清源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93年列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主要主要宗教活动有玉皇庙会(2月初7-初9)、太上老君庙会(2月13-15)、川主会(5月18-20)、龙王庙会(6月18-20)。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这座建筑为万寿宫(匾额镌刻有“万寿宫”)。万寿宫是清代道家供奉“当今皇上万岁”牌位的生祠。因其是为活人修建的祠堂,只供“当今皇上万岁”牌位,皇上又皇恩浩荡,福泽万民,故门楣刻有“齐登寿域”四字。万寿宫不供神佛,没有祭祀道场,精神层面是表达对当今皇上和民众长寿的祝福,适用功能是开展唱戏等文化娱乐活动和族人、乡人聚会的场所。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白鹿万寿宫是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迁居白鹿地区的江西籍人筹资建造,是白鹿地区江西同乡的联谊、聚会和商务场所,故又称“江西会馆”。白鹿江西会馆,是合江移民文化的典型符号。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泸州古镇文化寻踪探秘之水藕之乡白鹿古镇

万寿宫一墙之隔的清源宫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万寿宫成了清源宫的庙事活动的主要场所。

白鹿古镇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