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教授與“完美主義”

張首晟教授與“完美主義”

張首晟教授不幸去世,是科學界一大損失。

他還常常被人稱為“完美的人”。

他在物理學領域的貢獻被譽為遲早拿諾貝爾獎,他曾經是史坦福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相貌堂堂,為人隨和,並不執著於名利,可以隨便拿著自己的獎盃上電視,通俗易懂給普通人普及高深的物理學前沿知識。而且生活幸福,交友廣泛,待人接物都很到位。甚至像愛因斯坦那樣,愛好藝術,並不是傳說中謝耳朵那樣的技術宅。

可以說,技術宅有的,他都有。技術宅沒有的,他也有。真是近乎完美的人。

據說得知他輕生的事件,家屬對他抑鬱的情況也毫不知情,只是事後回想才有一點蛛絲馬跡。

或許,問題正是出在“完美”上面

完美,就是對自己極大的壓力。完美的人也是人,其實也需要有地方可以放鬆壓力,不用理會外在的目光,做回自己。如果連他家人都覺得他很完美,那他可能真的缺乏放鬆自己的機會。在一次採訪當中,張教授被問到如何分配時間,他說,“100%科研,100%教學,100%投資。”,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句話說明他試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自己的完美要求已經跟現實脫節了。

對自己完美的要求,正如“木桶理論”說的那樣,總是在不短板,總覺得自己有短板,總覺得自己不夠完美。即使他人已經覺得他非常好,非常完美了,可是在他內心深處依然感覺自己不完美。做得不夠好。對自己過於嚴格的要求,在心理層面,等同於“自我攻擊”,對自己全方位完美的要求,等於全方位的“自我攻擊”。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一個方面做得很好,優秀已經是很難了,在每個方面都能成功,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像張教授那樣,作為一位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已經是足夠成功了,可他還要再挑戰自己,試圖做一位成功的投資人。而投資跟理論物理有著不一樣的邏輯,不見得他就適合做這類工作。

問題是張教授一生一直都很成功,一直都近乎完美,貌似從來沒有嘗試過嚴重的挫折。我們只能推測,突然的失敗,對於別人來說,可能只是無數挫折中的一個,但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重大的挫折可能是致命的一擊。因為完美主義者,完全無法接受這麼不完美,甚至自覺這麼糟糕的自己,而且這種形象還被無力挽回呈現在大眾面前,這可能導致自我的崩潰。

精神分析認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克服自己的挫折感,跟挫折共存,是人生路上必須經過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