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為什麼不在孫子輩選皇位繼承人?

史話常談


乾隆兒子其實不少,永琪、永琮、永璉也曾是比較中意的人選,可惜也都相繼早亡。剩下的皇子中並沒有比較突出的人選,乾隆也許想過找一個比較優秀皇孫來繼承大統,但這會面臨幾個問題。都有哪些呢?

1 乾隆兒子雖多但大多早夭,剩下的皇子雖不出眾,但也多少會有自己的一些羽翼勢利。如果繼承人不從他們之中選,而選擇他們的小輩兒,難保他們不服並效法朱棣發起兵變,那麼他們的勢力就是一種隱患,如果要除動搖根基,不除後患無窮。並且乾隆也曾批評過朱元璋傳位的做法。所以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2 最後剩下的皇位候選人之中,也並不是都不可取,比如說愛新覺羅永琰,也就是的嘉慶帝,雖然能力不出眾,但他孝順,也比較聽乾隆的話。清朝經過康乾盛世,國力還是比較強的,接班人即便平庸一些,只要不昏庸,加以良相良將輔佐,守江山是沒有問題的。





曾經of未來


據說,乾隆確實考慮過跳過兒子,從眾多孫子裡面挑選一個合適的。

其死去的大兒子永璜的次子綿恩,身材魁梧儀表出眾武藝超群,深得乾隆喜愛和器重,長期擔任京師禁衛軍的領導,擔負著保衛爺爺乾隆的重任。

又因為綿恩的父親乾隆的大兒子永璜是被乾隆冤枉致死的,乾隆對大兒子始終懷有愧疚,因此倍加器重綿恩,雖然綿恩是長房長子次孫,但是乾隆始終把他當作長房長子長孫看待。綿恩是乾隆眾多孫子裡面第一個被封親王的。那時候,乾隆的兒子們都還沒全部封王。

而且別看綿恩是孫子輩,但是卻比叔叔永琰後來的嘉慶帝大了足足十四歲。所以表面上來看,論才能還是論年齡,綿恩都是最合適的。當時,朝鮮王朝使臣來訪回國後認為,清朝皇帝繼承人將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孫綿恩之間產生,綿恩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乾隆一生熟讀史書,前朝明太祖朱元璋跳過眾多兒子們傳位於孫子朱允炆,導致骨肉相殘國家大亂的悲劇並不算久遠。因此,雖然對平庸的永琰不是非常滿意,但是永琰兢兢業業克勤克儉且沒犯過大錯,貿然傳位於孫子綿恩恐怕會埋下禍根,導致祖宗基業毀於一旦,乾隆只好打消了這個想法。


楊某人雜家派


乾隆皇帝選嘉慶為皇位的繼承人一是無奈的選擇他看好的人選都短命,過早死亡,萬般無奈選了嘉慶。二是乾隆皇帝嚴格遵守封建禮教: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立孫於禮不符。他在位時精研明史,大明朝朱允炆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立孫子小皇帝如何擺平各位伯父叔父的不服呢?為了不出現大明的悲劇乾隆皇帝也只能在現有的皇子中優中選優,比較其他皇子嘉慶還是不錯的人選。


海納百川233699882


參考明成祖,自古以來皇位繼承人傳長不傳幼,傳賢不傳豬,皇帝到清朝封制度達到巔峰,也包括皇位繼承人的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