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上,古人为何多是“疽发背而死”?

维奥


疽发背而死,是古人最著名一种病死的方法。中医称为发背疽;从现代西医的观点看,是背部急性蜂窝织炎,引发坏死性筋膜炎,并发脓毒血症,并感染中枢神经。发背疽,不是一个小痘疮疙瘩,而是非常凶险的,在古代简陋医疗条件,很容易并发脓毒血症,致死率极高。

(前方预警:全文近4千字,阅读需16分钟。)

1,发背疽的病因

1)精神过度忧虑、恐惧、愤怒,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金黄葡萄球或溶血性链球菌,通过背部皮肤的毛孔侵入到皮下组织。中医称为“情志内伤,气郁化火”。

毛孔是皮肤最薄弱的地方,毛根在真皮层深处,与皮下组织很近。

2)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医称为消渴症,饮食不当,导致脾胃失常,湿热火毒内生外发。

3)性生活过度,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细菌。中医称为“房室不节,肾水亏损,火邪炽盛”。

2,发背疽死亡的古人

史书记载第一个发背疽而死的人,是项羽的亚父范增: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公元前204年,项羽的楚军切断汉军粮道,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郑州西30华里)把刘邦围困住。刘邦走投无路向项羽求和,项羽同意求和,范增反对说:今天放了刘邦,以后一定会后悔。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

刘邦用陈平的反间计,项羽的使者到了刘邦这里,刘邦故意让人把招待餐从太牢换成恶劣的食物,说原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却是项羽的使者,只配吃这猪狗之食。使者大怒,回去告诉了项羽。项羽开始怀疑范增,消减了他的权力。

范增大怒,要告老还乡,项羽这傻瓜蛋还同意了。范增从荥阳出发,还没到彭城(今徐州),就疽发背而死。

荥阳到彭城,约800华里。假如范增走了一半路程开始长疽,快到彭城时病死,发病走的路程大约有300华里,日行30华里,时间是10天。10天时间,范增就从长疽到发背而死,病情发展够迅猛的。

所以范增不可能是褥疮,史记也没记载范增有其他需要卧床休息的病。

范增当时的心情极度郁闷,在加上路途颠簸劳累,年龄有70多岁了,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背部感染细菌,引发急性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只要3天时间,一个豆粒大的痈,就发展成了拳头大的疽。再3天时间,并发脓毒血症,并感染中枢神经。再3天时间,范增就死了。

图片来源:潘务正,《疽发背而死与中国史学传统》

中国史书里面记载了一大批疽发背死亡的古人,一部分是忧患意识太重引发的,一部分是消渴症引发的。

东汉末年的刘表也是疽发背而死:

公元208年(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统领大军讨伐荆州,还没到呢,刘表就疽发背而死。刘表生活优越,饮食无度,有消渴症,再加上军事压力,引发了背疽感染。

唐朝诗人孟浩然也是糖尿病引发的背疽而死: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九龄到荆州大都督府当长史,征辟孟浩然去当官。开元二十七年,孟浩然背疽发作,就辞职回襄阳养病,忌口养生,活了大半年。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来襄阳,孟浩然安排宴席给王昌龄接风,大快朵颐,食鲜疾动,疽发而卒,终年五十二岁。

南宋宗泽因忧患疽发背而死:

建炎初,金人掠夺东京开封而去,宗泽为东京留守,负责东京的防御。宗泽招募各路义军达20万人,积极准备北伐,上书宋高宗赵构《乞回銮殿疏》,劝赵构回东京,以求恢复故国。赵构担心金兵再次入侵东京,行在越搬越远,直搬到扬州去了。宗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连呼“过河”而死。

明朝的徐达疽发背,朱元璋送他一只发物大蒸鹅:

徐达北伐平定北方后,功高盖主。因军旅劳顿,徐达在北平得了背疽,经过治疗稍微好了一点。朱元璋听到大喜,忙派人送徐达一只大蒸鹅。传说徐达看到色香味俱佳的大蒸鹅,痛哭流涕,硬着头皮,一口气吃了下去。鹅肉是发物,加重细菌感染的炎症。徐达吃完大蒸鹅后不久,背疽越来越严重,就死了,年五十四。

3,现代西医对疽的解释

后背容易发疽,是因为后背不易清洁,感染细菌生小疙瘩后,不容易注意。又因为后背的皮肤较厚,脓肿不容易破头,并发感染败血症,严重到脓毒血症,引发全身性感染。

现代也有人因为用手挤破口鼻危险三角区的小痘痘,导致细菌进入血流,引发败血症死亡。

产生疽的病原主要是金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如果细菌仅仅感染角质层或真皮层的毛囊,就会形成痤疮等小脓肿,年青人会有青春痘,,也叫皮脂腺囊肿,毛囊炎、疖子发生的机理都是类似的。

但是痤疮仅仅是入侵到真皮层。

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金黄葡萄球菌等会突破真皮层,侵入真皮层下面的皮下组织,主要是结缔组织。金黄葡萄球菌在皮下结缔组织形成感染灶,引发炎症,形成一个脓腔,产生溃疡,流脓。

这时,中医叫作痈。

西医叫作急性蜂窝织炎。也就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大的脓肿可以有拳头般大,临床还有更大的,此处图片令人不适,不放图。这时就会大量化脓。

现代医疗处理:切开引流脓血,抗生素治疗。

如果急性蜂窝织炎发展到一定程度,细菌栓堵死血管,使周围的血管坏死,又引发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皮下结缔组织和筋膜坏死,有时并发全身中毒性休克。

这时出现大面积的片状紫红色脓肿,病人感觉疼痛,一天之内可以感染一个手臂或一条腿,甚至大半个背部。

由于血管被细菌栓塞,皮肤开始发黑,出现大疱,皮下结缔组织和筋膜发黑坏死。

这时,中医叫作疽。

急性蜂窝织炎更可怕的是,引发并发症败血症的最高阶段: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产生大量新的化脓性病灶。

这时候,金黄葡萄球菌进入血流,传遍全身,先是高烧,烧退后进入低温,细菌和毒素遍布全身血流,引发低血压。

全身内脏器官都开始出现脓肿,内脏血管被菌栓堵塞,又因低血压使内脏供血不足,引发内脏产生溃烂、坏疽,最后坏死。中医称为:五脏溃烂。

好恐怖的一幕!

《默克家庭医学手册》说,一旦患脓毒血症,即使在现代医疗条件下,仍然有15%的死亡可能性。

这还没完!

急性蜂窝织炎和脓毒血症又会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又加重全身性的炎症。最终使脑部感染和全身炎症恶性循环。

然后,就是迅速死亡!

具体见:魏文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脓毒血症,交通医学2014年。

4,中医对疽的记载

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一篇《寒热病》“致气则生为痈疽”。

这里说的气,就是邪气。古人不知道细菌,把细菌等病原体统称为邪气。

《黄帝内经》灵枢 ● 痈疽篇第八十一:

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

《说文解字》:痤,小肿也。从疒,坐声。

痤疮一般只伤到真皮层。

如果邪气(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及网状淋巴管,感染浅层的皮下结缔组织,这是会出现巴掌大的红肿,中医称为丹毒。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

“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

丹毒不化脓,但如果丹毒发展下去会形成痈疽。

痈,化脓,但不坏死。

疽,有坏死。

疮疡有八病:疖、疔、痈、发、丹毒、有头疽、无头疽、走黄与内陷。

南宋李迅的《集验背疽方·察疽发有内外之别》描述疽的病症非常详细:

“初发疽时,不拘小大,身体无热,自觉倦怠,生疽处亦不热。数日之间,渐渐开大,不肿不高,不疼不痛,低陷而坏烂。破后,肉紫黑色,此为内发。有此证者,未发见之先,脏府已先溃烂,百人百不救,虽有神仙药,亦付之无可奈何。”

南宋医学发现,疽只要数日就可以长很大,溃烂后内部紫黑色,是坏死的组织,有时并发五脏六腑溃烂,这是并发脓毒血症,引发内脏坏疽而死。

现在看看中医里面最恐怖的背疽。

背疽指背部脊柱附近的有头疽,中医称发背;生于背其他部位及腰部两旁者称搭手。

根据《疮疡经验全书》:

发背又分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

上发背,疽发于背部第七颈椎部位,在后脖子的大椎附近。

中发背,疽发于背部中心,又名对心疽。

下发背,疽发于腰部命门穴,又名对脐发。

我们前面说过,细菌感染皮下结缔组织,背部和后颈的皮肤较厚,不容易破脓,容易引发脓毒血症。

痈一般无头,脓肿一般为10厘米之内,容易出脓溃烂,也好治。

疽大的甚至可以长到30厘米,几天之内长成有头疽,形成黑色的坏死物。

脊柱发生的背疽最为恐怖,不但会并发脓毒血症,还会直接感染脊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在古代,就是绝症了!

5,黄帝内经记载的疽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寒邪其实是细菌,导致血流不通畅,产生痈肿。寒气化为热,就是细菌引发了炎症。然后熏于五脏,感染了内脏器官,导致死亡。

发于颈,名日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后颈的叫作天疽,前伤任脉,就是感染中枢神经,十天就会死亡。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我不是学医的,但我知道这病学名是啥,说白了就是火疖子不出头,火疖子这算不算病我不知道,但神奇的是,火疖子往往是人着急上火时会鼓起来,多长在屁股上,但是只要有皮肤的地方都会长,腰背和脸上都会长。与毛囊炎和青春痘相似。但区别很大。火疖子非常疼,只要一碰如同针扎,正常的疖子3-5天就会出头,就是一个脓包,挤出去后基本上都不疼了。但是这个疽,就不会出头,皮肤反而因红肿局部代谢加快,皮肤角质化,越来越大,这样的疖子就是疽。据我奶说,我大爷小时就得过,折腾了好久,看着就要不行了,那会没钱,要不是我大姑回来拿回来钱,恐怕就没大爷了(我大爷56,大姑70,我奶89),我奶这样说的“当时小大(我大爷)后背上鼓的疖子跟鸡蛋似得,当时都以为得扔了,他大姐回门看到了,掏出2块钱说得找大夫,当时找的杨先生,(我奶他们村的乡村医生,现在都3代医生了)抓了付药,(当时我奶说了几味,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用大葱皮敷上,药应该是有蜈蚣,懂中医的可以说下),结果一宿黑,就出头了,用针一挑,浓跟血箭似得,泚一棚顶”这病跟火疖子成因一样,都是上火,但人体排异反应应该出问题了,浓包向体内长不向外长,才形成的,用现代医学可以开刀,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开刀基本就是杀人。至于治病的方子,可能是明后的方子,到了清朝很少有名人死于这病上了


东北神哥


疽发背而死,恰恰是中医医疗体系无能的一个体现。

疽,其实就是脓疮。一般外伤,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消毒和包扎处理,于是伤口化脓感染,导致发炎全身高烧,却又缺乏抗生素消炎,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亡而毫无办法。

当然,体表成疽,不见得就外伤。细菌、真菌、病毒、肿瘤都是成脓疮的原因,其中细菌和真菌容易感染外部皮肤,而病毒作为传染病,也可能使得人身体溃烂,如黑死病,艾滋病等,而肿瘤末期,也会出现体表外脓肿的情况。

无论是细菌、真菌、病毒、还是肿瘤,古代中医根本就不可能知晓其中任何一个的发病机理,只能笼统的说病人“受了风邪”、或受了“湿气”,至于风邪是什么,湿气是什么,连中医自己也说不清楚,最后瞎治一通。

而之所以背部容易发病,又跟古代中国卫生知识不够,床上用品不干净有关。古代没有消毒措施,床单、被褥又不常清洗,就有大量的病菌,身体与充满了病菌的床单被褥接触,而背部又不像身体其他部分的活动那么剧烈,古人又喜欢躺着睡觉,所以长时间让病菌沉积在背部固定的位置,更容易粘上。

而现代,一般的脓肿完全可以治疗,比中医好的太多。

而中医粉咒骂的抗生素,让人们的平均寿命从古代的三十岁提高到现在的七十岁。


老醒科普人文频道


"疽痈"中医指毒疮。是一种皮下组织化浓性炎症。多生于颈,背部。

谚语有"腰疽、搭背,斩头痈"说法。这三种病发病的部位均和重要脏腑距离很近。“腰疽”附近是肠胃。“搭背”紧挨心肺。“斩头痈”在后颈"凤府穴部位。都是十分难治的要命的疾病。记得也有医生称这种病为:“蜂窝组织炎",比较形象地说明这种病的物理性状。

古代中医一般采用排毒,贴膏药等方法治疗。疗效慢。特别是中晚期病人,更是缺少治疗办法。而这几种病都离重要脏腑很近,一旦化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发重要脏腑发炎化浓。所以古代人,就有了“疽发背而死”的说法。

自从,西医引进中国,早期通过输液消炎杀菌即可痊愈。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也很好。现在已经是一种死亡率很低,比较好治疗的疾病了!


李彬文


古代可没有体检设备

古代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导致很多疑难杂症的病因无法准确判断出来。

“总不能把活的病人解剖来找病因,毕竟华佗再世只是少数。”

大家都知道,患上疑难杂症人,都会因生病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不适医生都会要求卧床休息,卧床的确是一个治病的好办法,但一个病人如果长期久卧于床,

背部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血液循环不畅,这个部位就很容易长疮。

这点即使在医疗条件十分发达的当下也时有发生,一般采取消炎和局部按摩的方法就可以治愈。但古代和现代不同,古代社会对待疮口没有有效消炎手段,只能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来抵抗,死亡率自然就居高不下!

古代死者为大,人死之后,大多数都不会去解刨尸体查看死因,往往会只写“疽发背而死“

【至于大家所说的为了映射什么的,船夫感觉可能是个巧合!】


瓦尔登的船夫


历史上太多人“疽发而死”,有哪些人呢?


范增,秦末和楚汉之争中项羽的首席谋士,鸿门宴要求杀刘邦。后来被排挤回家,疽发背而死!

刘焉,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他是汉末第一位州牧,在益州牧任上疽发背而死。刘备打败刘焉的儿子刘璋,取了益州,也娶了刘璋的儿媳妇当皇后。

宗泽,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首位老板。宗泽在军中疽发背而死。

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天下平定后,徐达背上长疽,朱元璋给他吃蒸鹅,然后就死了。

网友们说,狄青,王昌龄,秦桧,刘墉也是这么死的,看来这是流行病啊!

所谓疽发背而死,就是背上皮肤病流脓已经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因为只是史书记载,没有详细病例,不能判断是哪一种疾病,哪一种病毒或者细菌引起。

实际上,应该与古代卫生状况不好,加上心理上不得志的共同作用。

如果要给他们治病,估计就是他们主子顺着心思来,能延缓病情吧!


历史知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看不知道,一查确实有很多古人“疽发背而死”。范增,周丘,刘焉,宋江,李克用,徐达,杨一清等等好多人因此病而卒。

疽是一种外科疾病,在现代医学应该是一种普通的皮肤疾病。小的叫疖子大的叫痈。古代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不注意食物安全,虽然没有地沟油,没有三聚氰胺,生冷熟食什么都吃,不承想病从口入,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郁郁寡欢,久之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再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感染后又引起其他并发症,因为医疗卫生水平不高,既没有抗生素,又没有消炎药,所以疽发背而死不奇怪。


沐容剑秋


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疽发背而死”的记载。一个总的规律是,不是古人多死于此病,而是政治人物多死于此病。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史家对真实死因的曲笔书写和模式移借。

这一记述最早出现在《史记》,自此之后,史书提到人物之死时频繁出现这一病因,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能出现在正史列传中的都是一时俊杰,而历史人物失意不得志、怀才不遇、不受重用、骤然败颓是这一疾病的重要前提,成为一种后世史书记载的典范。

《三国演义》第097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却说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车仗马匹,军资器械,并皆罄尽。休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在中医早期典籍《灵枢·痈疽》中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

传统中医认为疽痈为脏腑不调所致,五脏不调易生疽,六腑不调易生痈。脏腑不调,感染风寒,血气凝聚成肿块,肿块深且皮厚者为疽,浅且皮薄有泽者为痈。医书《刘涓子•鬼遗方》也云:凡发背,外皮薄为痈,皮坚为疽。

一些恪守风热之说的

中医认为皮肤病是由风邪或邪热伤于皮肤肌肉所致。而近代以来,中医西化,认定溃疡的病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肿瘤等。

如范增、曹休、徐达、孟浩然等人政治上受了打击后,心情沮丧因而抵抗力下降。本来要不了命的疮疖化脓,这时却引起败血症进而丧命。内生曰疽,外生曰疮。如范增疽发背,大概就是心气拂郁于内,积不得解,发而为疽去世。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又引崔浩云:疽,附骨痈也。古人说养痈遗患。痈因其比较肤浅,危害性不大。与之相比疽则危害性极大,发病后难以治愈,死亡率高。

隋代巢元方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总论》云:疽重於痈,发者多死。同时,经络学家认为,膏肓二穴分位于肩胛内侧,疽发背是谓病透膏肓,乃不治之症。宋人洪适就在《跋痈疽方》说:

疽发背,三尺童子亦知为膏盲之疾。

疽发背而死的诱因很多,古代医学家对此作了探讨,李迅《集验背疽方》归结为五个方面:天行一,瘦弱气滞二,怒气三,肾气虚四,饮法酒、食炙煿物、服丹药热毒五。元人杨清叟在《仙传外科集验方》亦言其源有五:一是天行时气;二是七情内郁;三是体虚外感;四是身热搏于风冷;五是食炙煿、饮法酒、服丹石等热毒。也就是说,天气、情绪、体质及饮食等均可能诱发此病。

据《明史·徐达传》载: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从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之死来看,他们背疽而死,都存在忧愤之甚,气郁成病的情况,情绪上波动很大,造成情志内伤而离世。

现代中医综合古代说法,认为,痈疽只是中医的一般外科病,其病因有三: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所致;房室不节,劳伤精气,以致肾水亏损,火邪炽盛;平素恣食膏梁厚味,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生于背部者名曰“发背”。一大部分,是由糖尿病(消渴病)导致。

历史人物由于某种重大的变故,产生了或愤怒、或悲伤、或忧惧、或惊恐等情绪,使五脏失调发生病变,以疽的形式呈现于背部,并因此丧生。疽发背而死”强调的不是死的结果,而是死前的精神状态。它一方面是对“大怒”、“愤恚”、“忧愤”等抽象情感的具象化描写。
在古代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权势转移中,很多著名人物死于此病其实不足为奇。然史家不厌其烦地提及此种病因,往往并非仅为“实录”,而是别有深意。

实际上,类似于足疾,这一疾病折射的是:此人在政治上失势或斗争失败,已经超出了疾病的范畴。


参考文献:

潘务正:《疽发背而死与中国史学传统》,《文史哲》,2016年第6期,第136-145页。


秦右史


什么叫疽发背?古代医疗技术没有那么发达,起初不知病理,类似于现代的癌症,得之即死。所以这个病的病名来源,也是遇鬼而起。晋末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黄父鬼是一种专吃鬼的鬼,刘涓子是个人,没有被吃掉,反而因此成就一本“鬼书”《刘涓子鬼遗方》:内中记载“凡发背,外皮薄为痈,皮坚为疽”,这就是疽发背的病名来源。中医典籍《诸病源候论》分析病理说:“疽发背者,多发于诸脏俞也,五脏不调则发疽。”。在古代,五脏不调发疽者多,我们看历史记载得背发疽病的人,大多生大气,抑郁症,忧愤生疾,气则生疽,生疽不治则死。

历史上生背发疽病症者很多,范增、周丘、盖勋、庾悦、王勇、王士隆、韩简、阎宝、唐介、张宗琏、庄元辰、朱善张、姚启圣、宗泽、徐达、刘焉、努尔哈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忧虑成疾。这些人都气性大,觉得憋屈、冤枉、大志不得伸,所以最后因气生病,最终病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范增,项羽称之为亚父,鸿门宴上范增给项羽出主意杀了刘邦,结果项羽不但不听,反而疏远了范增,范增气坏了,竖子不足与谋,一场大气引来一场大病,背发疽而死。这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其他古人大多和范增一样,或“不得意”,或“不得志”,或“惭愤成疾”,或“心积不平”,或“朝夕野哭”,总之情绪变化极大,故生此病。此病无良药可治,心病还须心药医的那种。

春秋史社,悟空问答最专业的历史领域专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春秋史社


史料中经常有“背疽发作而卒”的记载。本来,按现在人掌握的情况,背上长个浓疮,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就算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好,没有化脓消炎的特效药,但是,只要把背疮弄破,把里面的浓挤了,再敷一些草药或者是药膏,很快也都会好。为什么这对于古人来说,却就成了绝症,只要流脓就会死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一下古代那些背疽发作而死的有名的人。

(范增剧照)

第一个是范增。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也几乎是项羽唯一的谋士。因为项羽打起来相当厉害,几乎战无不胜,因为对于他来说,根本不需要谋士,硬打就行了。范增之所以成为他的谋士,还是项羽的叔父项梁留给他的。而且项梁还让项羽称他为“亚父”。有这层关系,范增才可能留在项羽身边。

但是项羽做大以后,却一点也不采纳范增的建议,范增让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除掉一个政敌,项羽却并不予执行。后来,陈平施反间计,离间范增和项羽的关系,项羽却信以为真,猜忌范增。

范增气不过,提出要离开项羽。项羽却一点留恋的意思都没有,任他离去。

也就在离去的过程中,范增背疽发作而死。

(宗泽剧照)

第二个是宗泽。宗泽是抗金名将,一直致力于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就是他发掘出来的人才。

但是,宋高宗对收复失地并不热心,和秦桧联合起来,一直在探讨和金国讲和的办法,多次限制宗泽的行动。致使宗泽气恨难平,于是背疽发作。在连呼三声“过河”以后,毒发身亡。

(徐达剧照)

第三个是徐达。徐达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对朱元璋很忠心,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当朱元璋夺得江山当皇帝以后,却大肆屠杀功臣,对曾经和他一起在战场上厮杀的兄弟们大开杀戒。这种情况,让徐达深有忧虑,渐渐地,背上就长了一个疮。

朱元璋知道后,送给徐达一盘蒸鹅。鹅肉本来就是热性,身上有毒疮的人是不能吃的,朱元璋却送他这个。这让徐达明白,这是朱元璋想让他死。于是,徐达也是背疽发作,毒发身亡。

这些记载,有正史的,也有野史的。至于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那更是比比皆是。而且文学作品常常又反过来影响史书。因此,这就成了古代人一种突发身亡的非常有名的病。

(郁郁不得志的将军,图取其意)

那么,古代为什么会有这种记载呢?

我觉得,这种记载,可能是一种真实情况,也有可能是一种有深意的描写。

说它是真实记载,我的意思是说,这种病,可能并不是背上长了一个疮,而是此人体内本身就有很严重的病,甚至可能是一种癌症。这种病从体内开始,一直溃烂到皮肤上,其实已经是癌症的晚期了。而古人不明白,以为只不过是背上长一个疔疮而已。这样的话,背疽发作而死,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它是有深意的描写,意思是这是一种形象的表达。

从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得这种病的人,大都是政治人物,而且都是政治不得志,非常生气而不能发泄,非常冤枉而不能申述。就相当于背上长了一个疮,明明知道它是一个疮,但因为长在背上,却对他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伤害自己的躯体。背疽发作而死,意思就是这个政治人物已经无可奈何,只能承受失败的命运。

也就是说,古人这样写,不过是一种“曲笔”罢了。

(参考资料:《史记》《宋史》《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