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什麼害怕曹睿?

gthy18—2453029


司馬懿在魏明帝曹叡當國時期,他的軍事才能得到極大發揮,數次領兵抵禦蜀漢北伐。他能得到曹叡的信任,還多虧了魏文帝曹丕對司馬懿的賞識。早在曹操在世時期因為立儲大事,司馬懿暗結曹丕,為他繼承魏王位出謀劃策。曹操死後曹丕篡漢自立,自此開始了司馬懿步步高昇,平步青雲位極人臣的黃金歲月。




皇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為皇太子,即位於洛陽,是為魏明帝。司馬懿以顧命大臣身份輔佐曹叡(據《晉書》:“及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群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並受顧命輔政”)。曹叡在位期間,大力提拔宗室曹真、司馬懿等人。這段時間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數次領兵出征抵禦蜀漢、東吳的北伐。




《三國演義》裡面有一段就講到曹睿和司馬懿的關係。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太子曹叡繼位。遠在西蜀的諸葛亮相乘魏君新立政局不穩發動北伐,但又非常忌憚司馬懿,參軍馬謖乃獻一計,譴人到洛陽、鄴都散佈消息,言皇帝新立,司馬懿不服新君陰懷二心,正在操練兵馬準備造反。同時偽造榜文在洛陽城中到處張貼。曹叡當時正在朝中議事,消息很快由守門兵士傳人宮中,本性就多疑的曹叡大怒,在一班對司馬懿早就不滿的朝臣的挑撥離間添油加醋下,立即傳詔,調兵遣將,準備親自去捉司馬懿。此時大將軍曹真及時戰出來言真偽難辨不可輕付罪名,陛下可親往探知消息真假。




曹叡乃統領御林軍前往涼州(此時司馬懿正在雍、涼二州操練兵馬)問罪,司馬懿于軍中得到消息,乃整軍親往迎接皇帝,見到曹叡,司馬懿伏拜於地,說:“臣受先帝託孤重任,無有二心,此定是吳、蜀的反間之計,請陛下給我一支軍馬,我先攻破蜀國,後破吳國,以報答陛下對臣的恩寵!”聽了司馬懿的表白,曹叡躊躇不定,遲遲不能做出處罰決定。一直對司馬懿心懷戒備的華歆藉機說“真假難辨,陛下不可再付其兵權,可削職放歸”。西蜀巧施反間計,再加上本性就多疑猜忌的曹叡,就這樣讓司馬懿及兩個兒子被削去一切職務歸閒鄉野,司馬懿是一肚子的委屈不敢說啊。




由此事可以看出司馬懿確實還挺怕曹叡,而他之所以能在明帝一朝安安分分不敢造次,原因不難理解:一,魏國才歷二世,魏明帝曹叡作為一國之君大權在握生殺予奪他一人說了算。二:司馬懿樹敵太多,華歆、王朗等資歷威望比他高的託孤忠臣都對他極度防範,華歆更是對明帝直言司馬懿鷹視狼顧久必為患不可付之兵權。三:司馬懿當時雖是驃騎大將軍,但與他分掌兵權的還有宗室曹真、曹洪,駙馬都尉夏侯懋等人,司馬懿必須小心翼翼搞好這些人的關係。勳臣舊將還有這麼多,司馬懿怎敢有異心。


司馬懿直到西蜀來攻,駙馬都尉夏侯懋兵敗岐山時才再次被曹叡起用。面對魏明帝的多疑猜忌,司馬懿是如履薄冰小心謹慎,此後便長期領兵作戰遠離朝廷。直到明帝死後才成為顧命大臣與曹真之子曹爽輔佐齊王曹芳繼位。


大國布衣


曹睿這個人有本事。作為曹操的嫡系子孫,曹睿深得曹操真傳。

其一,曹睿不讓司馬懿掌握權利,所謂權利完全是皇上給與你的,想給你就給你,不想給你就收走,曹睿收放自如。

其二,曹家的勢力過於強大。曹睿時期,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有的雖然戰死,有的還在位,這些人的餘威仍然強大,況且當時有一夥忠實於曹魏的文武將官,他們左右著政局,這些人讓司馬懿寢食難安。

其三,曹睿是明君,所謂魏明帝,史書說他有很多優點:善為軍計、明察斷獄、比較能客人直諫。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殺諫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見的,這算是他的特色。對於司馬懿,曹睿知道如何去駕馭,如何去驅使。


其四,曹睿是不信任司馬懿的,無論是家族個性的遺傳,祖父曹操的教誨,仍是關於當時權力構架的組織,終究託孤時為司馬懿組織了曹爽這個死對頭,都表現出曹睿關於司馬懿的不放心,但是曹睿想降服司馬懿的心,讓他為曹魏統一天下耗盡最後一滴汗水。因此曹睿讓司馬懿和諸葛亮鬥智和陸遜鬥智,其實骨子裡曹睿在和司馬懿鬥智鬥勇,要知道司馬懿見到曹睿一直是如履薄冰,一個臣子面對著一心想找事的君主自然寢食難安。

總之一句話,曹睿想殺司馬懿,隨時都能找到理由,而司馬懿不死,不是司馬懿多有本事,而是他的對手諸葛亮陸遜都沒死,留下司馬懿還有價值,否則,司馬懿早就死翹翹了。


李治亞文史博客


當時曹丕懷疑自己的妻子甄宓與曹植有染,又恰逢發現自己與甄宓所生的兒子手中有一塊和曹植一模一樣的胎記,愈發印證了自己的猜想,遂賜下毒酒,令下人送與甄宓。然而正當下人送酒之際,曹丕卻無意中從曹睿的貼身奴僕那裡得知曹睿手中的胎記是在玩耍中所留下的疤痕,並非胎記。曹丕悔恨不已,連忙跑去甄宓住所,可惜晚來一步,甄宓已喝下毒酒,已是花容暗淡,奄奄一息,兒子曹睿惶然失措,抱著母親嚎啕大哭。曹丕見狀,心中自責萬分,悔不當初,連忙跑去抱住甄宓,低頭認錯。而甄宓不愧為一代賢后,明知曹丕欲置己於死地,卻無半分惱怒,彌留之際只是如閒話家常一般教導曹睿要好好做人,然後卻是鄭重地告誡曹丕一定謹防司馬懿,其人有狼子野心,不可重用。說完,便香消太虛殿,魂歸九重天,一命嗚呼了。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雖然曹丕心中對於甄宓有著無限愧疚之情,卻並未將甄宓的臨終之言記之於心。反而是小小年紀的曹睿經歷了幼年喪母的悲痛,卻將司馬懿這個名字牢牢的,記在了心裡。

而後在曹睿執政之時,司馬懿一直沒有得到重用。並且曹睿從當年逃出曹府,甄宓的貼身侍女那裡得知甄宓當年被郭女王所陷害的真相,遂依侍女之言,開棺驗屍,發現母親甄宓口塞米糠,亂髮覆面。此正意為哪怕命喪黃泉,亦有口不能言,有面目而無能見人,使其不能訴說自己的冤屈。曹睿見狀,齜牙欲裂,沒想到自己的母親賢良一世,死狀竟如此悽慘。曹睿便秘密地將當時貴為太后的郭女王招至僻處,痛斥其過,並使甄宓婢女與之當面對質。郭女王機關算盡,遂不知善惡到頭終有報,當年一直被她所輕視的婢女竟然能隱忍十多年,直到今日才給予她致命的一擊,情知事情敗露的她無言以對,只能任憑憤怒的曹睿將其處死,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起名實在太難qwq


司馬懿也不僅僅是怕曹睿,曹氏前面幾代領袖,包括曹操、曹丕甚至是曹植,他都挺怕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都以為司馬懿成功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曹氏大權是因為曹爽太窩囊。當然曹爽的確窩囊,但司馬懿成功更重要的因素是曹爽的飛揚跋扈。

曹爽對待當時的皇帝曹芳,比起董卓、曹操對待漢獻帝也好不到哪去,曹爽在沒有謀略的同時還不得人心,那必輸無疑了。曹爽不得人心,所以司馬懿能在高平陵之變後迅速控制朝廷,之後反司馬氏的都是地方將領,這就是之後的淮南三叛。

曹爽當政時,曹芳不能控制朝廷,曹氏已經分崩了。如果皇帝不是曹芳,而是曹操、曹丕、曹植三人中的任何一個,司馬懿也絕不敢有什麼想法,以這三人的能力,絕對可以整合一個強有力的朝廷。說到底,司馬懿怕的也不是某個人,而是一個團結的曹氏朝廷。


亞歐研究寮


司馬懿為什麼怕曹睿,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曹睿是個明君,曹睿的才能堪比曹操,勝過曹丕。曹丕在位六年,基本是碌碌無為。而在曹睿的時候,先是親率大軍進長安,派張郃率軍在街亭大敗馬謖,使得原本很順利的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失敗。

諸葛亮多次北伐,無功而返,病逝於五丈原,另外,曹睿派司馬懿平定了遼東,這個可是連曹操都沒有辦到的事情,由此可知,曹睿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司馬懿在曹睿時期,一點反意都不敢有的,只可惜曹睿壽命太短,只活了三十六歲。

面對如此厲害的君主,司馬懿自然是心有敬畏之意的,而當曹睿死的時候,年僅八歲的曹芳繼位,當曹睿託付司馬懿的時候,他應該是多麼希望司馬懿像諸葛亮那樣呀,忠於小皇帝,可是司馬懿並不是這樣的人。

但是曹睿已經沒有辦法了,因為他的年紀已經到了,他只能將這個八歲的孩子交給司馬懿和曹爽,而曹睿豈不知道曹爽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可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曹叡在的時候,司馬懿自然是有所忌憚的,而當曹睿死後。

司馬懿面對的就是兩個人,一個是曹爽,而另外一個就是曹芳,司馬懿背後有著士族支持,他一直在等待機會,等待曹爽犯錯的機會,果不其然,在公元249年,發生了高平陵之變。

那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呢?原因也很簡單,主要理由有兩點,第一是司馬懿此時的力量還很弱,第二是司馬懿此時並沒有反心。

雖然曹操看出司馬懿有狼顧之相,又夢見三馬同槽,他還特意去告訴曹丕說,司馬懿得提防著,但是司馬懿與曹丕的關係很好,畢竟,他和陳群等人是太子四友,而曹操的那些顧慮終究是心血來潮。

當他看到司馬懿確實很低調,還很勤懇的做事,也對曹操放心了。我們再來看看,曹丕在位的時候,司馬懿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黃初五年,曹丕伐吳,命司馬懿鎮守許昌,讓司馬懿領軍五千。

黃初六年,曹丕再次伐吳,再讓司馬懿鎮守許昌。也就是說,司馬懿到曹丕的時候,仍然沒有打過仗。那我們再來看黃初七年,曹丕臨終的時候,讓司馬懿、曹真、陳群、曹休成為曹睿的輔政大臣,我們可以看到,曹魏的軍權在曹真和曹休的手裡,司馬懿又拿什麼造曹丕的反呢?

那大家認為司馬懿什麼時候有篡魏的想法呢?歡迎大家共同回覆討論。


歷史簡單說


最近“厚黑學”一詞頗受大家關注,說起古代著名的厚黑學專家,相信許多朋友會想到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司馬懿,司馬懿深諳韜晦,極善權謀,是當時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曹丕在位期間,司馬懿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曹丕對抗曹氏宗親,但並沒有被賦予實權。曹丕死後曹叡即位,曹叡即位時年僅23歲,當時司馬懿也是曹魏老臣了,然而在曹叡統治期間,卻一直表現得唯唯諾諾,好像害怕曹叡似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曹叡死後,司馬懿後來可是權傾朝野,一手遮天啊!


曹叡真“明帝”,深知駕馭人臣之道

曹叡諡號明皇帝,“明”這個諡號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得到的啊,可見時人對他的肯定!非思慮果遠,任賢致遠,遏惡揚善不可曰:“明”也!

曹叡繼位時雖然年少,但是英明善斷。《三國志》作者陳壽曾這樣評價曹叡:

“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

從陳壽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知道,曹叡果斷堅毅,率意而行,頗有人臣之明君的大氣概。

曹叡統治前期是頗有建樹的,剛上任不久便制衡了曹丕給他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曹真、曹休、司馬懿、陳群。這四個人個個功績卓越,曹叡深知曹真,司馬懿等人權勢過大對自身的皇位便有威脅,於是他就讓曹真始終和司馬懿互相牽制,從而讓司馬懿始終無法越雷池半步。

司馬懿羽翼未豐

曹叡時期,司馬懿羽翼未豐,且當時曹氏宗親勢力強大,司馬懿當然不敢造次,只得唯唯諾諾,等待時機。要知道造反這事,可不是開玩笑啊!時機把握的不好,一旦失敗全家都得死。

雖然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一代比一代弱,但是曹氏政權積累了很多的人脈和忠臣,假設司馬懿造反,就算僥倖成功了,很多大臣也不會服。司馬懿此時要做的就是培養自己的人,然後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個個部門去,這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之前陳群草創九品中正制,初衷是把漢代的察舉制進一步制度化,也把官員任免的權利收回中央,同時還能保證士族的權益,即便生個傻子都能當官。司馬懿為了進一步收買士族人心,就把九品中正制改為州中正,重新把官員任免的權利下放,以前是生個傻子都能當官,現在是傻子當什麼官自己說了算。儘管當時司馬懿籠絡了士族之心,但他提拔的官員還在中下層,並不在朝堂之上,所以司馬懿在等待自己可以左右魏國政治的時機。

曹叡早期是個明君,司馬懿又羽翼未豐。面對如此厲害的君主,司馬懿自然是心有敬畏之意的。司馬懿跟曹叡,就像是一個精明的老闆和一個能幹的員工。曹叡發揮了司馬懿最大的能力,也培養了司馬懿在朝中的威望和勢力。曹叡死後,給了司馬懿的託孤重任,卻終為後來司馬家族篡權埋下了伏筆。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司馬懿既談不上害怕曹睿,也不可能反曹丕。提拔司馬懿的是曹丕,曹睿對司馬懿確實要防備些。但司馬懿在任何時期,都會按照自己的最大利益化趨向行動。

現在有的人說到司馬懿,就好像他深謀遠慮,幾十年前就打算好篡曹家的位似的。其實沒這麼誇張。司馬懿最大的本事,不光是他能隱忍,能一擊致命,更在於他能在任何時代任何背景,選擇最適合生存的方式和最適合發展的道路。

曹操時代,對司馬懿是非常防備的。

從208年被曹操強行拉進幕僚班子後,司馬懿先後擔任過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主簿等官職。品級不高,但都是領導身邊的機要職務。

司馬懿也很對得起曹操的“栽培”,兢兢業業幹活,發揮自己的能力,給曹氏集團添磚加瓦。

然而曹操始終對其懷有警惕,司馬懿也是謹小慎微,絲毫不敢亂來。最後,司馬懿找上了曹操的兒子曹丕,成為曹丕的謀士,幫助曹丕在爭奪繼承權裡面立了大功,被稱為曹丕的“四友”之一。

曹操曾提醒曹丕小心司馬懿,曹丕則為司馬懿開脫。就這樣終於忍到了曹操去世。懸在司馬懿頭上那柄看不見的刀已然撤下。


曹丕時代,對司馬懿完全信任,成為重臣。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隨後篡漢自立。對出身名門,又高又帥,足智多謀,勤奮幹活,而且幫自己立下大功的司馬懿,曹丕連續提拔。220年曹丕剛一登基,就迫不及待任命司馬懿為尚書,很快又轉為督軍、御史中丞。第二年,又升為侍中、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副丞相)。

司馬懿繼續擺出一副忠臣的模樣,盡心盡力給曹丕幹活。224年(黃初五年),曹丕南下攻打東吳時,安排司馬懿鎮守許昌,還把他任命為撫軍大將軍,假節,加給事中、錄尚書事,軍政大權一把抓了。此後曹丕外出,就讓司馬懿擔任留守,還公然寫了一道詔書給司馬懿說:“以後我在東邊,西邊就歸你管;我在西邊,東邊就歸你管。”


曹睿時代,對司馬懿重用中有防備卻功虧一簣

226年,在位不到7年的魏文帝曹丕忽然掛掉了,年僅40歲。他留下遺詔,讓司馬懿、曹真、曹休、陳群幾個人作為顧命大臣,輔佐他兒子曹睿,還專門吩咐曹睿說,我給你選的這幾位,都是忠誠可靠,能力出眾的老臣。如果有人說他們的壞話,你千萬不要相信。”

不過曹睿深得爺爺曹操的喜愛,眼光似乎比父親曹丕要準一點。他對司馬懿是既重用又有防備。並沒有像曹丕一樣給與司馬懿“一字並肩王”的大權。曹睿對司馬懿用為大軍區總指揮,但排名是在曹休、曹真之下的。後來曹休、曹真死了,司馬懿才成為曹魏最高指揮官,帶兵抗拒諸葛亮、討伐遼東。

239年,曹睿得了重病。考慮到兒子曹芳才七八歲。而司馬懿本身是河內大族,位高權重,怕曹芳鎮不住他。因此曹睿最先定下來的輔政大臣一共五個人,基本都是曹氏的親戚:燕王曹宇,是曹操的兒子,曹睿的叔叔;領軍將軍夏侯獻,是曹氏的姻親,曹睿的表兄弟;武衛將軍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睿的堂兄弟;屯騎校尉曹肇,是曹休的兒子,曹睿的堂兄弟;驍騎將軍秦朗,是曹操的拖油瓶養子,曹睿的拖油瓶“叔叔”和好基友。至於司馬懿,曹睿打算讓他繼續帶兵在外防守邊疆就好,再多發揮幾年餘熱,就退休養老去吧。

然而,曹睿身邊的近臣孫資、劉放,卻和五大臣中的曹肇、夏侯獻關係很糟糕。他倆在曹睿面前說小話,弄得昏頭轉向的曹睿,把原先的五大臣輔政改成了兩大臣,就是曹爽和司馬懿。中間,曹睿再反悔,竟然被孫資、劉放給阻攔了。最後,司馬懿和曹爽一起成為了輔政大臣。


曹芳時代,司馬懿終於奪權

實際上,即使曹芳時代,司馬懿也沒有急於奪權。他忍了曹爽差不多十年,才發動高平陵政變。奪權後兩年,司馬懿就死了。可以預測,如果司馬懿早死三年,那就沒有奪權的事了,但司馬家族依然會作為曹魏的權貴重臣,繼續很好地發展下去。

所以,司馬懿是一個果子熟了才摘的人,他怎麼在曹丕時代、曹睿時代考慮造反呢?


巴山夜雨涮鍋


曹操、曹丕、曹睿曹魏三代君主,算的上是明君,精明能幹、能辯忠奸、手握生殺大權。

歷史上任何權臣,包括司馬懿,想造反的話,都是希望皇帝越弱越好,越昏庸越好,以方便控制皇帝,獨纜朝政。但曹丕及曹睿能力膽識都算的上明君,借他司馬懿十個膽子也不敢反。



曹丕及曹睿是曹魏政權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是全國的精神支柱,在政治上是絕對正確的,歷史上要造反都要講師出有名,皇帝又沒什麼問題,司馬懿打什麼旗號反,借他司馬懿十個膽子也不敢反。

曹丕和曹睿是曹魏政權合法的皇帝,全國名義和實際上的三軍總司令,全國軍隊都聽皇帝號令,司馬懿拿什麼反?三千死士?分分鐘被誅滅,借他司馬懿十個膽子也不敢反。



曹丕和曹睿是皇帝,司馬懿是大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司馬懿怎麼反?而且伴君如伴虎,一不留神命都沒了,害怕都來不及,怎麼敢反。



司馬懿是個城府極深,不輕易顯露自己喜怒衰樂,善於隱忍,善於抓住機會,心狠手辣的人,在沒有實力,沒有十足的把握,沒有機會的情況下,害怕都來不及,怎敢反?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丕、曹叡兩人都深諳帝王之術,因此終兩人一生,司馬懿都不敢謀反。在曹丕主政時期,主要重用司馬懿之文才,在曹叡主政時期,主要重用司馬懿之武才。兩人相比,曹叡更善於駕馭司馬懿,所以司馬懿在當臣子期間,服服帖帖,不敢有非分之想。那麼司馬懿到底害怕曹叡什麼呢?

其實在曹叡繼位之前,司馬懿根本不瞭解曹叡是個什麼樣的人。不但司馬懿不瞭解,當時幾乎所有朝臣都不太瞭解曹叡的為人。

當曹叡繼位後,大臣們很著急,但是沒有辦法,只有等。很快的,曹叡單獨召見侍中劉曄,從劉曄口中大臣們對曹叡有了最初的印象。那就是聰明神武,直追秦皇漢武,只是才能和見識上稍有欠缺。

居數日,獨見侍中劉曄,語盡日。眾人側聽,曄既出,問何如?曄曰: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

這就是曹叡給大臣們留下的第一印象,那麼曹叡的能力到底怎麼樣?大臣們很快就會見識。曹丕臨死時託孤了四位大臣,分別是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這是個非常均衡的配置,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司馬懿在四人當中並不出眾

曹真、曹休是皇室宗親,曹真為中軍大將軍,曹休為徵東大將軍,兩人握有軍權,地位在陳群和司馬懿之上。而陳群是鎮軍大將軍,錄尚書事,只有司馬懿是給事中、錄尚書事。給事中是皇帝近臣,但是曹丕已死,曹叡是新皇帝,他這個近臣未必就能得寵了

按照正常情況,有四位大臣輔政,而且三位大臣都握有軍權,曹叡也只有二十二歲,他這個新皇帝應該不會很快的親政,出所有人意料的是,曹叡出奇的早熟,對於政務處理簡直就是拈手就來,順理成章。

曹叡剛繼位,孫權對他也不瞭解,於是趁著魏國移主,派兵攻打江夏郡。這時朝臣都很害怕,請求派兵增援,曹叡很冷靜處理了此事,他認為:孫權敢於捨棄舟船優勢上陸地攻城,只是試探虛實而已,不會持久的。

當時治書侍御史荀禹已經出發江夏郡,目的是犒勞邊疆將士。荀禹知道情況後收集臨縣散兵千餘人,舉火把遙援江夏太守文聘,孫權看到有援軍就撤軍了。

曹叡第一次表現堪稱完美,很快的司馬懿等人將會領教曹叡的更厲害之處。其實曹叡也苦惱於四位輔政大臣的掣肘,為了解決這個事情,曹叡巧妙的利用邊疆戰事加以解決。

很快的,東吳諸葛瑾、張霸率兵侵犯襄陽,戰事告急。於是曹叡令司馬懿率軍前往救援,司馬懿領軍擊敗吳軍,斬了東吳大將張霸。與此同時,曹休也擊敗東方所犯之敵,回去後論功行賞,

升曹休為大司馬,曹真為大將軍,陳群為司空,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這時四人職位有很大的調整,陳群不再掌軍,司馬懿替代陳群進入軍事系統,但是職位偏低,在曹真、曹休之下。

接下來的調整部署就讓人們見識到了曹叡的厲害之處,趁著孟達在新城謀反之際,調司馬懿鎮守荊州,為鎮南將軍。曹休仍為鎮東將軍,駐守淮南地區。趁著諸葛亮屢次進犯隴西,調曹真為鎮西大將軍,鎮守關中。

這樣的話,四位輔政大臣有三位都被調出朝廷鎮守邊疆,朝中只剩下一個精通法律的陳群來輔佐,曹叡得以大權獨攬。

後來,曹休在石亭伏擊戰後憾然離世,曹真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後也去世,沒有辦法,當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曹魏時,曹叡緊急徵調鎮守荊州的司馬懿前往關中,從此以後,司馬懿鎮守長安,負責防守諸葛亮的進攻。

司馬懿的運氣真的很好,他熬死了曹休,熬死了曹真,緊接著又熬死了諸葛亮。諸葛亮死後,蜀漢之威脅基本解除,而司馬懿在軍中的威望也達到了頂峰。那麼此時司馬懿還害怕曹叡嗎?答案是不怕了

司馬懿自從在五丈原熬死諸葛亮之後,在魏國朝廷內幾乎是名望最重的大臣。因此,當曹叡決定要征討遼東公孫淵時,第一時間想到了司馬懿,但是他沒有料到的是,司馬懿已經變得跟以前不太一樣。

司馬懿帶軍四萬征討公孫淵,此時的司馬懿對軍事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他自信的對曹叡說:去一百天,攻城一百天,返回一百天,休息六十天,一年足矣。事實果然如同司馬懿所料的那樣,一年之後司馬懿率軍勝利返回。不同的是司馬懿在擊敗公孫淵後,在沒有請示曹叡的情況下,殺遼東十五歲以上男丁千餘餘人,斬公卿以下所有官員及將士兩千餘人。

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

這是司馬懿第一次在曹叡面前暗露兇相,曹叡由此對司馬懿有了更新的認識,從此,防備司馬懿也成為曹叡的一件心事。曹叡詢問大臣陳嬌:司馬懿是忠臣嗎?陳嬌回答:司馬懿是朝廷威望,但是不是忠臣我不知道。從此,曹叡心裡有了底。

曹叡臨終時考慮託付大事,根本就沒有考慮司馬懿,而是任命燕王曹宇為大將軍,曹肇、秦朗等皇親國戚為託孤大臣輔政。誰知道近臣劉放、孫資勸曹叡說,皇親宗室掌權容易篡權,應該加以防備。拉鋸戰到最後,曹叡召回司馬懿,將身後事託付給曹爽和司馬懿。

曹爽是皇室宗親,為了防止年輕的曹爽以後對幼子曹芳不利,曹叡考慮更為老而彌堅的司馬懿來制衡曹爽。沒有想到的是,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政變罷免曹爽後,成為了篡位的大臣,最後司馬家族篡奪了魏氏,建立了新朝。

因此,終曹叡臨朝期間,司馬懿都兢兢業業,被曹叡所駕馭。先期有曹真、曹休兩位皇親國戚的制衡,後期被精明的曹叡調去荊州、關中、遼東作戰,從沒有機會在朝政上對曹叡有所左右。不像其父曹丕,幾乎所有大事都要託付司馬懿。

司馬懿之於曹叡,更像是一個精明的老闆和一個能幹的員工。曹叡發揮了司馬懿最大的能力,也培養了司馬懿在朝中的威望和勢力。終於在自己死後,本來託付給司馬懿的託孤重任,最後為司馬家族篡權埋下了伏筆,可悲可嘆!


每日趣評


曹操很喜歡孫子曹睿,經常帶在身邊教誨,因此,對司馬懿的一些看法讓曹睿從小就耳聞目睹,對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一定會有猜忌,因此司馬懿怕曹睿,也是怕曹操的一個繼承。
“君疑臣臣死”,司馬懿懂的這個理,所以自己沒有躺在功勞薄上翹尾巴,時時以一種敬畏之心伺候著曹睿,小心翼翼的幹好活,不發牢騷、叫幹啥就幹啥,時刻任勞任怨,終於讓曹睿在死前放下心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