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用砒霜治好了白血病(血癌),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金麟遇风变成龙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并不是砒霜单个成分治愈了白血病,而是静脉注射三氧化二砷(砒霜)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在治愈白血病中的一种,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有90%以上的治愈效果。这是中国科学家近年来完成的一个重大科技成果,该种组合提高了过去单靠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效果。



诺贝尔奖考量的是原创性和首发性,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发现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能够颠覆一个学科的发展,或者成就一个崭新的学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机理研究去佐证,比如古人就知道青蒿可以治疗疟疾,但是为什么能治疗疟疾,他们并不清楚,他们就算是首次发现也无法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提炼出了青蒿素,并且证明了青蒿素的有效性,造福了成千上万的疟疾患者,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所以才可以捧回诺奖。


诺奖还有一个时间延迟性,有些科学家的科研工作经历了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才被诺奖评选委员会认可。而且诺奖只颁发给在世的科学家,所以大家还要拼长寿。


中国科学家发现的砒霜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确实是生物医学史上的一次创举,也不能彻底说这个成果不能获得诺奖,但是在全世界大量的科技成果面前,这个成果获奖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科坛春秋精选


我也希望能看好这个病。

几年前有亲戚在苏州得的这个病,我也从来不相信这种病会发生在自己身边,但她就死在白血病上,当时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看病的,这个医院也属三甲医院,基本算是苏州最好的医院了,专门找了徐州的老乡吴德沛教授,他是血液病治疗权威之一。治疗期间特地找胞妹换过骨髓,初期看上去挺好,但很快排拆恶化,根本无力回天,连夜找车回徐州老家,没几周就听到噩耗。当时离别苏州时吴教授也不好过,又是一个告别的,你想人家名医送走了多少白血病,在医院里,有小孩,有成年人,你不进去不敢想象,如果能医治好一小半,也理应诺贝尔奖。

如果真能看好,欢迎,希望能看好。但我能相信吗?


菊花CEO


小时候鼻子下面得了一种皮肤病,一年四季都跟皴了一样,颜色发红。在西安多家医院寻求治疗多年都没有任何效果。后来老父亲打听到在老家北边一个小山村里有以为赤脚大夫擅长治疗皮肤病。骑自行车翻山越岭走了几个小时,老大夫看了之后就说你回去买半斤凡士林拿来就行。过了几天父亲把凡士林送过去,老大夫说他要找蛇配药,让过几天去。过了几天把要拿到后就花了几块钱,后来摸了十天左右就把皮肤病治疗好了。后来剩下的药只要皮肤有被蚊虫叮咬或长了其他的东西,抹上几天就好了,知道高中时期,收拾破烂时还发现那半斤凡士林配的药没用完。


终南闲野


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得是好中医),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我有位朋友,曾经耳鸣严重,睡不着觉,看了很多大夫,吃药、打针、输液,花了几千块钱,全无效,后来无意间,在一家药店看到一位坐堂中医,死马当活马医吧,请人家把脉,中医说,买点“知柏地黄丸”试试吧。没想到,几十块钱,不到一个星期,耳鸣消失了!不服怎么行!


北异平原


中国专家用吡霜治好了白血病这是一个错误的报道。真正的是中国中医专家同国家国外专家研究了砒霜的提取物可以治疗白血病。

为什么说是中医专家呢?

呲霜治疗白血病的思路,源于中医青黄散治疗白血病,青黄散由青黛,雄黄接比例配合,用于治疗白血病有很好的疗效,而雄黄的主要成份含有砷,雄黄火烧后就是砒霜,而砒霜的提取物治疗白血病,并不是砒霜治疗白血病,中医专家就拿住国内的现有成果,与国外合作盗换名词,获得大奖,忌不笑死天下人。

青黄治疗白血病,首先上海名医,颜德馨报道的。颜氏是上海铁道医学院教授。早就把青黄散治疗白血病的经验公布于世。而且指出了主要作用来源雄黄这一砷化物。而吡霜的提取是什么?不就是雄黄里含有的成份吗?雄黄与青黛两味中药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的。中医专家与国外合作不就是研究这些吗?

屠呦呦能提取青蒿素,这位专家在中医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个砒霜治疗白血病,算上啥。中医成果多的是,随便研究一下,都可拿诺贝尔奖。


合肥名医


癌症是毒药治疗首选药,包括西医化疗均是带有毒物素质。砒霜是药物最毒之一,其归经与肺肝经,药性辛热,治癌用砒霜是与毒功毒疗法。砒霜有抗癌作用,其主要用于与毒功毒。癌是恶毒之疾,用毒是与毒昂毒。所以,患癌者,一般不是被癌症病死,多是被毒药毒死?话可说回来?癌症白血病用大药药提取物可治疗,同样砒霜提取物碱可迎制白血症,虽达不到百分百也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九。其他多由毒死或病死。在这百分之七十九人中也有肝损害死亡一至三年的占四九点八,五年以上者占十九点二,其后死亡多为脏腑损害而死亡。症虽然能治,毕竟是毒,毒埯藏体内,积少成多也会损害他脏,何况是毒药。但在吃用砒霜和大茶药时,用绿豆同煮或另煮绿豆可减其毒性。在治疗癌症同时用运砒霜和大茶药过后煮绿豆水喝,可减少肝损害。砒霜提取碱是可治疗癌症的,可就是会损害肝脏,最后病被治好或没治好,首先患者先被毒死。


杨飞136057595


我03年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很多知识分子发起取缔中医的活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中医老师悲愤的说,我们将中医认为是糟粕,日本和韩国却不停的搜集我们的中药药方。其中说到了中医治疗白血病的药方,印象中说用到砒霜,国内专家说这会毒死人,日本人拿去却研究出了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当时觉得老师的绝望是多么的无奈啊!


xin郭松ty


相信题主肯定是学识渊博之人,能够知道砒霜治疗白血病。因为在普通人的眼里,砒霜是十足的毒药,而且经常登上影视作品。


关于砒霜治疗白血病,可以说是中国人目前为止在生物医药方面取得的为数不多的几项世界级研究成果之一,应该可以和屠呦呦老师的青蒿素相提并论!


其实关于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已经获得国际大奖。

陈竺院士及其夫人陈赛娟院士最早于2011年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血液》上发表了相关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与西药结合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这种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该病的标准疗法。因为该研究,陈竺等和他的老师王振义院士于2012年3月6日,在美国领取了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这是目前关于癌症研究方面的最高奖项。


然而关于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最早发现者的质疑并没有停止。北大教授饶毅认为,其实早在1973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亭栋教授等就已经发现砒霜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并最终于1979明确砒霜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最好。而且获奖的王振义院士团队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邀请张亭栋前往上海合作公关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相关研究。因此,如果追根溯源,张亭栋教授应该是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第一人。


张亭栋教授的贡献之所以被长期埋没在于张亭栋教授在国际学术和医学界基本继续默默无闻,而且也未受中国的肯定。不过在陈竺卸任之后,近83岁的张亭栋教授于2015年因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因此,目前比较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说法是张亭栋教授最早开始了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研究,但陈竺等因其留学经历及与国际医学界交流能力对明确该方案治疗机理以及国际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坦白的说,砒霜治疗白血病确实具备获诺贝尔奖的实力。但是诺贝尔奖的评选有自己特有的机制,并不是所有实力获奖的研究都能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另外,获奖成果取得的时间与获得诺奖的时间间隔周期一般都很长,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所以有人的成果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没有活到被认可的那一天。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非常期待将来有一天砒霜治疗白血病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医病医人苗医生


作为中药的砒霜从来没有在白血病治疗上起到过任何积极作用,反倒有很多含砒霜的民间偏方让病人无辜的死亡。治疗特定分型白血病的跟砒霜有联系的药物,是经过提纯去除杂质而且浓度很低的水合物亚砷酸。而且,亚砷酸也并非汤药煎煮在经口服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而是绕开消化系统通过中医两千年来从不曾用过的给药方式输液注射到人体。

这种亚砷酸注射液早在中医根本没有听说过白血病的时候就已经在1915年的英国被用于现代医学了,在1931年就被明确记载用于欧洲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而中国民间打着以毒攻毒和死亡当活马医的名义出现的含砒霜的偏方,大概问世于1970年左右,而且同时搭配了其它多种剧毒药物、且经消化系统吸收后毒副作用很大,根本没有得到成功应用。

当时,另一种治疗白血病靶向药物全反式维甲酸问世,该药物不但对某分型的白血病有特效,而且靶向性强、副作用小。亚砷酸后来死灰复燃重获新生,是因为联合靶向药物全反式维甲酸时,发现两者的治疗作用有叠加性,而且可以降低单一使用亚砷酸不得不增加剂量带来的全身性的毒副作用,这才一举成为某些特定分型白血病的化疗方案。

真正研究清楚抑制白血病进展的分子生物学机理那是新世纪前后的事情了。现代医学不但在研究如何改善给药方式减少生活上的不便,还在积极探索白血病脑转移和复发的机理,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得生存率。

在整个白血病治疗方案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阴阳五行和君臣佐使的中医中药完全没有起到一丁点的积极作用。从国内外早期尝试用亚砷酸治疗白血病到后来通过临床试验确定最佳剂量和联合用药方案再到研究药理和改善药物,其间起到关键作用的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无一例外都是接受正规现代医学教育的专业人士,没有一个是跪了白胡子老头的传统中医或在所谓中医大学毕业的中医。今天,所谓砒霜治白血病的说法也不过是某些无耻的中医吹在死皮赖脸的蹭热度罢了。这就像苹果砸在牛顿脑袋上,却认为发现万有引力的是苹果而不是牛顿一样荒唐可笑!


晴月浩新雪


提到砒霜治疗白血病,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从大毒丸到砒霜到三氧化二砷,从哈尔滨医科大学到上海白血病研究所,从张亭栋医生到陈竺部长、陈国强院士。其中的故事非常曲折,也打了十几年笔墨官司。

前几年业界认为,张亭栋教授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医生,现在看来希望渺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