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克龍下臺,能解決當前法國的問題嗎?

一步法機器



進入本世紀以來,世界經濟最大變化是新興發展國家經濟振興,以七國集團為首西方經濟倒退,西方經濟整體進入衰退期。



2011年起美國不再是最大工業化國家,確切定位美國是農業工業化國家,出口不是工業品更多是牛肉、大豆,除高科技外,美國國際貿易競爭優勢在大規模工業化的農產品。


產業競爭美國中低端製造業成為“去產能標杆”,標誌著美國實體經濟中製造業空心化。特朗普能上臺,在於曾經美國中產階層、白種人因美國製造業衰退,克林頓、奧巴馬等民主黨總統被華爾街資本綁架,企圖借特朗普上臺重振美國製造業,結果空喊口號一年特朗普,除了減稅與貿易戰外,得到更多貿易逆差。



歐洲比美國更嚴重,國際貿易比較優勢更是下風,美國擁有居高臨下特權,掌控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等頂層組織,動不動舞動貿易制裁大棒,除能噁心俄羅斯、伊朗外,借“鋼鐵、汽車等貿易話題”也少不了消費一下歐洲盟友,比如制裁俄羅斯,歐洲典型風箱中老鼠兩頭受氣,同樣也是制裁受氣包與受害者。


歐債危機根源在美國,強勢歐元直接衝擊美國命門“美元”,高盛為首美國資本在希臘入盟之際種植“木馬”,借2008金融海嘯在希臘引爆木馬,連鎖反應,藉助全球經濟判官“標普”等評估機構,一步步將歐洲推向經濟泥潭。相反美國大哥藉機將金融海嘯損失轉嫁到歐洲盟國。



歐洲列強架著炮艦殖民掠奪而完成第一工業革命,長期以來憑藉製造業優勢,日子舒服極了,法國巴黎“浪漫之都”,歐洲國民定期海邊休假。財政盈餘大力支持國民福利事業,從出生、上學、工作、退休等各環節有的是政府補貼,生活在歐洲如同天堂。可惜的是韓日了人新興發展國家崛起,中端製造業被韓日吞食,低端製造業因勞動成本向印度等國家轉移,高端製造業由美國一手遮天。隨著2008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一系列打擊,法國經濟倒退了。




美國與歐洲相比更好優勢,在於美國至今社會保險、醫療保險還是第三世界,歐洲德法英等國財政收入超過4成用於國民福利事業,全球高福利國家,前6名全是歐洲國家,包括法國。美國最大開支是什麼?接近4成財政收入用於軍費,6000多億美元。高福利拖跨歐洲,歐洲不求進取,國際舞臺上緊跟美國當小弟,害人害已。


歐洲在國際難有昨日輝煌,英國脫歐、今日法國黃背心,無非歐債危機幾個片斷。高福利之下國民過習慣“浪漫主義”,選舉制度之下越改越亂,今天法國就是歐洲末來縮影。




當今法國亂局與馬克龍關係真的微妙,因為馬克龍燃油改革壓垮法國國民脆弱心靈,事實上這一天是遲早的。馬克思穿越時空難有“資本論”扶法國重振,當今沒有高福利沉重負擔的美國如此寸步難行,你認為歐洲還有政治力量為法國、歐盟重振否?


浮雲悠思


馬克龍下臺的話只能暫時安撫民眾的情緒,根本的問題還是制度問題,還有貧富差距太大,雖然是高福利,反過來也意味著高稅收,導致百分之九十的窮人沒有富餘的購買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