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自從拿破崙之後,為什麼老是吃敗仗?

暢寶剛


題主有這個觀點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第一,拿破崙太過耀眼,整個十九世紀上半葉的軍事史都被他的光芒刺的睜不開眼。

第二,殖民帝國時代達到了巔峰,由於經濟以及技術水平的不斷上升,名將時代就要過去。


其實無論是“太陽王”路易十四還是拿破崙.波拿巴,能夠稱雄一時除了自身的能力以外還是因為法國自身強大的國力。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在歐洲人口就意味著戰鬥力,法國一直以眾多的人口享有最多的工人和士兵。


強如諸葛武侯,執掌一個疲敝的蜀國,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但是就在拿破崙死後幾十年,原本四分五裂的德國和意大利先後統一,而且俄國強勢崛起,成為“歐洲憲兵”,法國的人口優勢蕩然無存,而且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法國的工業區優勢也愈發削弱。

為了壓制俄國,法國可以和自己一直噁心的英國發動克里米亞戰爭,為了壓制德國,法國可以和一直不和的俄國結盟打一戰,從結果來看,法國在國際戰爭上一直正常發揮,並不存在老吃敗仗的問題。



而殖民戰爭主要是被資本左右的投機戰爭,法國未必能全力以赴,比如中法戰爭和墨西哥戰爭,就屬於投機失敗。


然而一戰之後,巨大的傷亡讓整個歐洲厭惡戰爭,戰爭被民意左右,所以誕生了綏靖主義,養生出了第三帝國。


歷史區的哈士奇


法國一直是歐洲大陸上一個大國,無論是軍事上還是經濟或其他方面,法國最輝煌時就是拿破崙時代了,那時候的法國無數次吊打歐洲聯軍,幾番被壓制,很快又復活,自此以後,成為歐洲幾大國的心腹大患。那為什麼拿破崙死後,法國好像再也不能重現往日的輝煌了呢?


說到底,還是跟英國脫不了關係。當時日不落帝國日漸強盛,逐步控制了世界上很多地區,但是他的大本營卻在英倫三島,軍事力量也都分散在世界各地,最怕的就是後院起火,大本營被偷襲。所以英國早早制定並實施了大陸均衡策略,不能讓歐洲大陸一家獨大強盛,在經歷了無數次戰鬥後絞殺了法國拿破崙,趁各國都疲憊之時,進一步進行實施計劃,後來普魯士(也就是德國)崛起,奧斯曼帝國逞兇,老牌沙俄實力不小,都有稱霸一方的趨勢,所以英國與法國結盟,實際上就是用法國抵消其他國家,導致法國一直沒有一個絕對平穩的環境發展。

再到一戰時,這一策略就很明顯了,法國俄國成為前線戰場,英國雖然出兵出力,但是大本營是沒有過多捲入戰場的,戰後協約國一方取得勝利,法國趁機盤剝德國,獲得大量好處,英國一看情況不對,當然也沒閒著,以盟友的藉口在法國駐軍,雖然不久後二戰爆發,英法聯軍聯手禦敵,但是反過來想想,如果是法國要對外擴張,這裡的英國駐軍怕是會調轉槍口了。


二戰期間,法國的快速淪陷和投降行為,讓法國形象一落千丈,一度被踢出大國範疇,幸好有戴高樂將軍力挽狂瀾。但是戰爭帶來的傷害對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太嚴重了,連英國自己都失去了海外殖民地,法國也只有一小部分勢力範圍,經濟上就不太行了,無法武備一個頂級大國,此時西歐各國都面臨蘇聯的壓力,不得不接受美國的制約,又過上了提心吊膽的日子。
好不容易熬到蘇聯解體,美國不得已放鬆了對歐洲的控制,加上自身實力的累積,歐洲各國都在謀求軍事自主,法國從一開始就搞自己的核武器,自己的航空軍事體系,戰略核潛艇等等,都是為了重新取得世界話語權,不依賴他國。法國的地理位置也不是很理想,四面環敵,戰略縱深不夠。不過近年來,中東以及地中海各種戰事,都有法國身影,然而法國的崛起之路還很漫長。


經理聊歷史


法國一個從中世紀崛起以來就把控歐陸局勢的大國,也是現在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是近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曾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與英國並駕齊驅主宰當時的世界,特別是在拿破崙時期,在他的率領下法國的軍隊橫掃歐羅巴大陸,各國國王的任命與領土分配由法國主宰,這應該是法國最驕傲的歷史巔峰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軍事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最終體現形式;在拿破崙之後,法國彷彿被打斷了脊樑一般,再也沒有單獨打贏過任何一場大的戰爭了.其中有普法戰爭,中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奠邊府戰爭等,其中首都巴黎數次被外國攻陷,割地賠款來求和,這些導致了法國在國際上得聲望大跌,認為法國空有大國之名沒有大國之實,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就像美麗的夢幻一樣一去不復返了。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法國國力與軍事力量的快速衰敗的,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思想,法國作為近代世界自由思想的發源地,輩出世界聞名的大思想家,法國也以自由浪漫而聞名,而這種民族思想氛圍下的人往往缺乏組織性紀律性,也就是國家缺乏鐵與血,經不起大的挑戰。拿破崙的偉大之處在於用自己的能力和威望統一了法國人的思想,激發了法國人的勇氣,就像一句名言‘一頭獅子率領一群綿羊’一樣,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拿破崙之後政權不斷更替,國內動盪不安,持續不斷地共和運動、民主運動和工人運動造成人民思想混亂,國力日衰,壓制不住德意志的強勢崛起,反被德國所壓制,再也不復當年雄霸歐羅巴的氣概了,成為了只能跟隨強者打順風戰的法國。

民族的特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決定國家的未來的。


水管工人帥大叔馬里奧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法國的近代史發展。

自羅馬帝國滅亡後,9至10世紀法國的雛形就產生了,法國曆來號稱歐陸霸主,其地位無人能挑戰,不過仔細來看,似乎千年之間法國的領土並無明顯變化,原來多大,現在還是多大。如果法國如其稱號般強大,那估計早就再次建立羅馬帝國了。法國基本上都是走向輝煌時突然慘敗,慘敗後磐涅重生的歷史循環中。

1066年黑斯廷斯戰役、諾曼征服英格蘭之後,法國的諾曼底公爵稱為英格蘭國王。法國仗著國力強盛,不斷出兵幫著打十字軍東征,好不威風。

轉眼到了1377年,英國人來了,發動了英法百年戰爭。在這場以十年為計時單位的戰爭中,神勇的法國騎兵被英國長弓兵打的片甲不留,且法國內戰頻發,幾乎被英國吞併。最終奇蹟出現了,聖女貞德力挽狂瀾,法國沒有倒下,還把英國推下了海。

15世紀文藝復興後,法國國力在路易十四統治期間達到頂峰,法語稱為歐洲上層社會的通用語言,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擁有加拿大魁北克、新法蘭西和美國的路易斯安娜地區。

但到了路易十五就不行了,1754年爆發七年戰爭,法國大敗,丟了絕大部分殖民地,英國的日不落帝國開始成型。

幸運的是,法國每次大敗都能浴火重生。隨後的路易十六時期,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國內動亂不斷,以英國為首的歐洲聯軍大軍壓境。這時,拿破崙出現了,橫掃歐洲君主國,但被俄國及隨後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擊敗。



雖然拿破崙戰敗了,法國的革命狂潮已經席捲歐洲大陸,到了一戰後,法國已經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


後面的事大家也知道了,英國人眼睜睜的看著這個歐陸頭號強國被德國一拳擊潰。這次法國雖然全面淪陷,但聖女貞德和拿破崙也不是後繼無人,輪到了美國人來光復故土,並在戰後力助法國成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

其實老吃敗仗也不是法國的鍋,隔條海峽就是日不落的英國,隔座山就是德國的閃電裝甲,可謂強鄰環伺,自從拿破崙時代後歐洲的英國德國就開始恐懼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所以長長對法國發動戰爭,導致法國無法安穩發展自己,導致國力雖然在歐洲前列但一直都被英德兩國壓著,所以法國的戰敗不能全賴法國自身。



可樂派大星


哪個國家不是老吃敗仗?所有這些強國其實都是通過一次大勝仗,以後就是吃老本了,並沒有常勝國。英國經常是戰勝國是因為英國打仗只基於利益,沒有理想,選擇戰隊只選強國不選志同道合,所以總是站在勝利一邊。看這些國家吧,俄國被英法聯軍在克里米亞打敗,被日本在中國東北打敗,土耳其在巴爾幹戰爭、第一次大戰打敗,法國被反法同盟打敗,被德國打敗,德國兩次大戰被打敗。而英、美總是勝利只是因為他們能準確的選對盟友,站在勝利者一方成為戰勝國,選擇盟友只是因為能勝利,並不是出於道義。比如英國情況不好丟下法國就跑,法國滅亡了,英國又找了蘇、美當盟友還是戰勝國。在亞洲情況一樣,在緬甸正打的好好的,丟下中國人就逃到印度,害得中國人被包圍,他們沒什麼損失,這樣才總是勝利。英國因為無恥所以總是勝利,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海中巖haha


拿破崙之後不僅法國經濟國際地位軍事科技遭受重創,更為關鍵的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法國的法蘭西民族人口一直上不去,拿破崙後的法國不是和平的,以後大大小小戰役各種打,小的是劃分非洲和東南亞的小戰役,大的有克里米亞戰役,普法戰爭等。一個個戰爭持續損耗法國青壯年人口,然而國內出生率缺極低。1500年的法國人口占整個歐洲的五分之一,到了一戰前都不到十分之一了,而一戰都讓法國人戰死一百萬多人口,戰後整個巴黎三分之一人終身殘廢。近代法國軍隊大規模使用外籍軍團來補充主體民族人力的匱乏。如果說曾經英國殖民全球,那法國就是殖民非洲,這直接導致法國現代遭受反彈,反殖民,巴黎只有17%的人口是純種法國人,其他全是混種或者非洲黑人,穆斯林,最南邊法國大革命和國歌裡一直看到的馬賽更加嚴重,基本沒有純種法國人,一半人口都是黑人和穆斯林也將成為第一個被伊斯蘭化超過一半的西歐大都市。

而且現在法國想改變民族比例也是不可能了,二戰納粹德國把民族主義這個詞敗壞了,法國政府現在都不敢統計國內各民族比例,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就算法國右翼上臺也沒法淨化國內非主流民族因為會受到國際的壓力和打擊。

所以法國主體民族生育力極差,外來民族生育力極強。最後會導致法國主體民族地位不保最後淪為第二個南非或者更糟糕的是變成伊斯蘭國家。


SPQR2


題主問的有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法國贏了。咋還成亡國了。至於法國戰五渣的問題。早在羅馬帝國之前就已經顯現出來了。高盧人個體戰鬥力很強。但是缺乏整體協調戰鬥能力。


北漂叔叔


普法戰爭,說明普在政治,經濟,戰略有差距。


水箭龜6


並非如此。拿破崙三世在1859年對奧地利的戰爭取得了勝利;法國領導協約國軍取得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而不是英國或美國;1840年後,法英聯軍入侵了中國,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還入侵了越南、墨西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