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部战役是怎么一回事?

钊君在此


“突出部战役”是指1944年12月16日至1945年1月25日,纳粹德国在比利时瓦隆亚尔丁地区发动的西线战事。这是一场德军大规模协调作战,目标在于分割盟军战线,并占领安特卫普,并将盟军拉到有利于轴心国的谈判桌上。然后希特勒可以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东线和苏联红军的战斗中。德军称此计划为“守护莱茵河”。

德军为了此次战役集结了27.5万名士兵,总计5个装甲师,500辆坦克和1900门火炮。

整个突出部战役在德军极度保密下进行,虽然盟军预测到德军会发动突然袭击,但是由于盟军过度自信、情报不足,并认为在经受前期打击下无力组织强有力的反攻。这也让德军在大雾笼罩的初期取得局部优势,而且德军通过狮鹫行动,将身穿美军制服和会将英语的士兵渗透到盟军后方。这也给盟军带来极大的混乱和恐慌,盟军不得不设立多个检查哨,并让宪兵询问“每个美国人都知道的问题”,例如米老鼠的女朋友是谁?伊利诺伊州的首府在哪?

随着天气环境的改善,盟军空军得以大展拳脚,他们对德军的补给点进行了大规模轰炸,这立刻让德军的燃油和弹药供应变得捉襟见肘,胜利的天平正在一点点向盟军倾斜。1945年1月1日,德军发动底板行动,大规模空中反击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德军不仅损失了大批战斗机,还有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图、比利时突出部战役纪念馆

盟军接下来的行动势如破竹,1945年1月7日希特勒同意德军从突出部战役中撤军,整个战役宣告结束。此役过后德军大伤元气,很多有经验的部队遭遇重创,剩余部队也退至齐格菲防线。突出部战役最终以德军惨败告终。


航空之家


突出部战役,又叫阿登战役,发生于1944年12月16日,德军从西线的阿登地区突然发起进攻,在初期达成一定的突破后,由于兵力不足和盟军的快速增援,最终德军因损失过大而被迫撤退。

德军这次的进攻方案完全由希特勒亲自指定,作为“元首命令”下达给前线指挥官。预订目的是动用两个装甲集团军(第5、6装甲集团军)切断英军与其补给基地的联系,迫使英军退出欧洲大陆,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从希特勒所设定的目标来看,目标相当宏大,基本同1940年法国战役一样,企图用一次强大的装甲突袭,一举切割盟军的防线,做深入的突破,直到将英军彻底包围歼灭之。

无论是当时的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还是前线的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以及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曼陀菲尔都认为作战目标过大,现有兵力根本不可能完成目标。龙德施泰特指出:“增援部队严重不足,弹药供应严重不足,参战的装甲师数量很多,但是坦克却很少,总计只有800辆”。曼陀菲尔也指出“由于是冬季作战,而且阿登高原地形复杂,于是向希特勒提出所需汽油是通常标准的5倍,而实际提供的汽油仅有1倍半,而且大部分还在大后方,直接导致在盟军的强大轰炸下前线部队极度缺乏燃料,许多武器装备被迫因缺油抛弃。”

就战略上而言,此次进攻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由于的兵力的不足,负责侧翼掩护的第7集团军实力薄弱,无力掩护德军不断拉长的侧翼。阿登攻势德军每前进一步,侧翼拉的越长,越容易遭到盟军的反击。所以德军的进攻在还未来得及威胁到盟军的侧翼时自己的侧翼已经陷入严重威胁。德军越突入纵深,自己反而越危险。

德军在阿登攻势受阻后,假使立刻全面撤退,退回进攻发起线,慢慢再退回莱茵河东岸,还是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防线的,此时德军装甲部队的损失也并不大,作战物资也并没有耗尽。然而希特勒拒绝做任何的撤退,他认为德军虽然暂时陷入停顿,到盟军同样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无力发起反击,他主张德军应再次发起强大进攻以撤退击溃盟军。假使德军还可以继续投入强大预备队和物资补充的话,或许还可以继续发起进攻。可是希特勒根本没有多余兵力再派给西线了,还要让德军继续发起进攻,焉有不败之理?


小小狼王



突出部战役,也被称为“阿登反击战”是发生于1944年12月16日至1945年1月,德军在西线的最后一次进攻行动。

阿登是位于比利时,卢森堡与德国三国接壤之处,一块遍布山林和丘陵的崎岖之地。4年前,德军主力B集团军群也是从这里出其不意地杀出,横扫西欧。1944年冬天,这里成为盟军战线上的一个薄弱点,只有米德尔顿少将所属第八军的4个师负责这一条地形复杂多变的防线。在米德尔顿的右翼,乔治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已经深入洛林,美军第六集团军已经达到斯特拉斯堡附近的莱茵河畔,美军高层中洋溢着乐观的气氛,认为德军已经无力发动任何大规模的反击攻势。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自从1944年9月德军防线相对固定后,最高统帅部就在着手进行反击的筹划,9月20日,在大本营最高统帅部会议上,希特勒就要求德军从阿登展开反击,利用冬季多云阴郁的天气抵消盟军的空中优势,越过马斯河,直取安特卫普,把美国第12集团军群和英国远征军赶到海边,制造第二次“敦刻尔克”。当然,古德里安等宿将一致反对这个计划,因为他们深知,把手头仅有的机动预备部队投入到西线这场未知的冒险中,那么则完全无法抵挡苏联在维斯瓦河发动的冬季大规模攻势,不过希特勒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反对意见充耳不闻。

10月22日,希特勒正式向龙德施泰特和莫德尔元帅的参谋长韦斯特法尔和克莱勃斯出示了“守望莱茵”作战计划的详情,实际上,讲求实际的龙德施泰特元帅心里的目标务实得多。他的计划是在阿登至亚琛打一场双重保卫战,用两个装甲集团军冲向马斯河的大河曲处,切断霍奇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和辛普森中将的第九集团军的后路,同时远在北面的15集团军将和前者在列日会师,这样一来可以消灭盟军大约15个师的部队,从而让西线态势暂时处于僵持,再把强有力的机动部队调回东线去“救火”。不过,盟军的密集空袭让德军部队的集结和后勤补给都困难重重,曼托菲尔将军曾提出需要5个燃料基数的供给,但实际进攻部队领到的仅有1.3个,只够在公路上前进150公里,或者在崎岖的山地中行驶60到70公里。进攻日期也一拖再拖,从11月底拖到12月10日,最终被定在12月16日。

发起进攻的德军部队一共有23个师,其中10个装甲或装甲掷弹兵师,在北部是塞普.迪特里希麾下的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下辖武装党卫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第二帝国装甲掷弹兵师,第九霍亨斯陶芬装甲掷弹兵师,以及第12希特勒青少年师,以及第506重型战车营以及683重型坦克歼击车营,以及第三伞兵师和6个国民掷弹兵师,左翼南侧的曼陀菲尔将军麾下第五装甲集团军,下辖第2,第9,第116装甲师,以及装甲教导师,元首卫队旅以及4个国民掷弹兵师,总计30万人,1000辆战车,坦克歼击车以及自行火炮,2000门大炮,此外德国空军还凑出了将近1000架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而对面的美军只有6个师,共计75000人,美军第四,第28师是来阿登休整的,而第99和106师刚刚抵达欧洲缺乏战斗经验。

战斗开始后,起初德军攻势非常顺利,曼陀菲尔将军的第五装甲集团军轻松地突破了第28和106师的阵地,让它们彼此失去联系,陷入了混乱,然后直取巴斯托尼和圣维特,在北面,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的前卫,由党卫军虎将约亨.派普指挥的派普战斗群用了不到48小时,就突击到了40公里外的史塔罗维特,曾经指挥了营救墨索里尼行动的斯科尔兹内指挥的党卫军特别行动部队,也乘坐缴获的美军车辆渗透到了盟军后方,阻塞交通,破坏通讯线路,这一切使得美军高层在攻势开始大半天后,才了解阿登前线发生了什么。艾森豪威尔坚决反对布拉德雷将军关于阿登只是一场规模有限的破坏性袭击的论断,认定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全面攻击,他立刻命令巴顿麾下的第十装甲师前往德军攻势的南翼,第七装甲师迅速前往占领圣维特的岔路口。


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又紧急命令,将战略预备队第101空降师,和第十装甲师前往增援交通枢纽巴斯托尼,第82空降师也被紧急派往德军主攻方向的北部。作为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命令将阿登地区北部的美军,包括美国第九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统统交到蒙哥马利手中,这样布拉德雷将军的第12集团军群此时只剩下了巴顿的第三集团军。

对于德军来说,初期顺利的攻势很快延缓下来,一是因为后勤补给有限,二是因为冬日的积雪大大延缓了装甲部队推进的脚步,第三,美军不像1940年的法军,即使被分割包围,依旧坚守阵地,并不断呼叫强大的炮兵进行火力支援。反过来,由于美军在车辆数量与燃料上的优势,使得美军后援部队能够迅速进入阵地,第七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在克拉克准将的指挥下,先于德军到达了圣维特,迅速构筑了马蹄型的防御阵地攻势,在南部,第十装甲师的一个战斗群挫败了曼陀菲尔将军的先头部队,把德军攻势延缓了整整一天,从而让101空降师有时间在12月19日凌晨进入巴斯托尼。

巴斯托尼是阿登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通往马斯河边迪南特与那缪尔的公路穿过该城,如果不拿下巴斯托尼,德军重型装甲部队就无法利用公路,装甲教导师和第26国民掷弹兵师受命围攻巴斯托尼,四天之后,美军的伤亡数字就占据了守军的一半,形势危急。


12月22日巴顿的第三集团军,以第四装甲师为先头部队开始向北进攻,旨在解救巴斯托尼,在雨雪中,他们第一天就推进了11公里。


23日,天气短暂放晴了半天,美军运输机趁机向巴斯托尼投下了144吨补给,战斗轰炸机也开始向支援地面守军。26日美军第四装甲师的先头部队终于到达了巴斯托尼,指挥官是克莱顿.艾布拉姆斯中校,日后越南战争中的美军第二任总司令。

12月26日,德军开始加注,又投入了6个德国师,阿登地区的攻势变成了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乱战斗,1月1日,德军空军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空袭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的盟军机场,击毁206架,损伤了300架,然而此时天气开始放晴,美国空军可以再次大规模出动支援地面部队,美军后续26个师的增援部队也源源不断开进阿登地区,1945年1月3日,盟军转入反攻,巴顿的第3集团军由巴斯托尼向东北出击,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由北向东南出击。德军也在这一天对巴斯托尼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从而展开了阿登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双方血战了5天,最终德军仍未能拿下这个重镇。虽然德军停止进攻,但仍然控制着在盟军防线上的突出部,盟军在攻势刚开始时,在严寒天气以及德军抵抗之下进度受到限制进度十分缓慢,多数德军以边战边撤的方式成功的撤离战斗区域,因为油料的缺乏使德军大多数的装甲车辆被放弃


1月15日,基本所有德军单位都退回了进攻出发线,战斗结束了,盟军伤亡人数为7万8000人,德军的伤亡数字大约在8万人左右。


晴天有时下猪


突出部战役其实是德军在西线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但是由于实力不足、作战部队作战能力差等原因,德军的此次尝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1944年时,西线的盟军也已经开始进入德国境内了,而当时希特勒迫切希望解决西线盟军,然后全力对付苏联,因此意图将盟军再次赶出欧洲大陆,缓解德军当时面临的两线作战的困难局面。

不过此时的局面已经不是曾经的1940年的局面了。在1940年德军大可以将全部兵力投入西线作战,没有1944年东部的苏联的威胁。而且当时德军的综合实力很强,各军兵种的部队战斗力依然很强,锐气也远比1944年强。而且当时德军占据着作战主动权,盟军是被动防御,德军则把握了战争的走向。

而在1944年末,德军的实力已经远不如盟军了。首先就是德军的力量被分散到了两个作战方向,分别对抗东部的苏联和西线的盟军。而希特勒后来的解决策略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将东线德军精锐调往西线,结果又导致了东线的进一步失败。然后就是部队战斗力不足,虽然德军有很多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无奈产量严重不足。而且更重要的是,训练有素的战斗人员也不足,很多新兵毫无经验,只能沦为炮灰并浪费这些先进的武器。此外,德军还要面临燃料不足、盟军空袭等麻烦,战斗力又大打折扣。

但最终希特勒还是选择西线作战,依然通过阿登森林,意图将盟军推下海,再度上演1940年的敦刻尔克战役的情景。不过当时的德军中的很多将领都不看好这次行动,对其胜算估计很低。行动开始时天气很差,影响了盟军航空力量的作战,为德军创造了时机。但是在巴斯托涅这个关键节点,德军遭到了盟军的强烈阻击,迟迟打不开局面。后来天气好转,盟军航空力量开始投入作战,盟军的地面作战部队又即将赶到,最终德军不得不撤退,而阿登战役也宣告失败。


雇佣兵


1944年,对于纳粹德国而言注定是阴云密布的一年,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的成功登陆及苏联红军的反攻,北非失守、法国解放、意大利倒戈,纳粹德国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早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帝国覆亡的前奏。


面对着这样严峻的形势,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他将全部的兵力集中于西线,希望通过一场出其不意的攻击给盟军带来致命一击,这样纳粹德国就可借此同盟军谈判停战,从而集中精力对抗东线的苏联。于是,一场对盟军的突击行动就被摆上了议事日程,这就是“突出部战役”,也被称为“阿登战役”。



德军对于这场战役的部署,其实就是二战初期曼斯坦因将军“镰刀闪击”计划的翻版。德军通过其情报系统得知,盟军在阿登山区防守极为薄弱,仅仅派遣了4个师,也没有构建工事。因此,德军大本营决定,集结了20个师近25万人,向阿登山区发动突击。企图通过阿登山区,夺取盟军重要的补给城市安特卫普,将盟军切割为南北两部,并将聚歼北线盟军五个军。


为配合这次行动,希特勒下令德军保持无线电静默,防止计划泄露。同时,为了使计划顺利进行,希特勒还派遣特种部队打入盟军占领区,破坏桥梁,更改路标,致使盟军内部人心惶惶,士气收到了极大的打击。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西线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的命令下,德军向阿登山区发动了攻击。阿登山区只有美军四个步兵师驻守,完全不是20余万德军的对手,仅一天时间美军防线就被德军突破。至12月20日时,德军已经由阿登山区向西攻击百余公里,在盟军防线上形成了宽1百余公里,纵深50余公里一个“突出部”,北部盟军陷入了被包围的危机。


就在这危机关头,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下令,美军第1集团军死守阿登山区,不能再让德军通过。同时,急电巴顿的第3集团军前往支援,并派遣美军第82空降师和101空降师前占领交通要道巴斯托尼,阻击、迟滞德军的进攻。


就这样德军的进展陷入了迟滞,此时希特勒向美军第101空间师发去了一封劝降信,信的大意为“要么投降,要么被歼灭。”不过,101空降师师长麦考利夫准将给了希特勒一个简洁明了的回应“NUTS!(神经病)”。希特勒听闻后恼羞成怒,对盟军而言却是莫大的鼓舞。



12月25日,被迟滞数日的德军再次发动攻击。然而,德军遭到坚守巴斯托尼的美军101空降师顽强抵抗,被打死打伤3千余人。与此同时,美军第4装甲师顺利突围,同巴斯托尼的美军101空降师会和,德军攻克巴斯托尼的计划彻底破灭。


1月1日,不甘心失败的德军派遣1000余架飞机向盟军阵地发动空袭、轰炸,以配合德军地面部队的攻击。不过,这次行动很快被盟军所击退,就在此时东线的苏联红军为缓解西线盟军的压力,提前向德军发动攻击。希特勒不得不抽调本应支援阿登地区的6个装甲师,前去支援西线。随着德军的抽兵和撤退,1月28日,盟军收复全部阿登山区被占领地区,双方恢复战前态势,阿登战役结束。



突出部战役(阿登战役)中,德军与盟军共同投入了百万兵力。此战后,德军96000余人战死或失踪、盟军则有19000余人战死或失踪。可以说阿登战役的失败,彻底消耗了德军西线的有生力量,更粉碎了希特勒最后的幻想。自此,纳粹德国的失败几成定局。


参考书目:

克里斯.毕晓普:《二战每日纪实》,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历史研习社


突出部战役发生于阿登森林,也称阿登高地。当年黄色计划德军避开低地三国和马其诺防线就是走的这里。所以希特勒有再来一次黄色计划的念头。但当年能够成功还是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这一次美国人反应神速,所以就失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