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有的大学毕业生靠关系找工作?

千年一叹kck


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有哪些。

(1) 互联网(Internet)

应届生求职网(www.yingjiesheng.com)、前程无忧51job(www.51job.com)、各大高校就业网

(2) 企业现场招聘宣讲会

(3) 各高校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4) 亲戚、朋友、导师介绍

(5) 社会大型招聘会

我们可以看到亲戚、朋友、导师介绍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求职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不论是在校招还是社招都会开通内推渠道。内推对于企业、求职者、推荐人可谓是三方共赢,好处不言而喻了。

如果题主说的是有的毕业生通过并不公平公正的渠道找工作, 职前菌认为是不妥的。

首先,我们说说靠走后门找工作的行为

比如,花钱/送礼请人安排工作,如果对方真的有能耐给安排一个工作,这就有可能涉及到行贿受贿,是属于犯法行为;

或者,你花了钱,最后却没有被安排成功,那就是你被骗了,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其次,如果你成功在这家单位工作了

你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后期的工作?

其他同事知道你是通过关系进来的,会怎么看你?

领导在交代工作的时候会不会因为你的关系总给你安排一些十分简单的工作最后导致你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升呢?

…………

还有很多弊端菌菌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菌菌认为,我们每个人从学校到社会的这一步,都会很难。因为前路未知。但在毕业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能接受现实的洗列,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捶打一番,我们就会被打磨得更加容易适应这个社会,再在社会闯荡的时候,我们也不那么容易吃亏。并且,过几年,再回过头来看,当时觉得特别大的难关,真的不算什么事。

相反,如果是从一开始就被家长过于保护,没有经历什么挫折,反而容易在25-35岁的年龄栽个大跟头。

当然,对于身边这样的案例,我们也不用羡慕嫉妒,做好自己,平常心即可。生活,最后都会给与我们最公平的回报。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51职前订阅号】~ (zhiqian51)


应届生求职网


先说说我们一个宿舍的同学吧。当年,我们毕业,有三拨人走了不同的就业之路。一个人大三就开始吊儿郎当了,因为他爸爸早就在家乡地级市银行留好了位置。大四的时候,有三个人被这个行业老大企业预定了。其余同学,不想回家乡,想留大城市,一个走了学校的关系,推荐到了北京工作,有本事的同学托家长关系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没本事的就各显神通了。反正,我们宿舍很大,13个同学很快就五湖四海了。

毕业头五年,同学分化就比较大了,有关系的同学,进入了好单位,有的甚至一步到位进机关。我们没有关系的同学,大多数下了基层。当时,我们去城里找同学玩,到他们的办公室,还要先通过卫门登记,同学相见,感觉机关的同学像在接见我们“乡巴佬”。毕业十年,这批高起点的同学有的混到了科,有的混到了处,我们还在底层打拼。十年之后,混在底层的同学,有的挣扎出来当来有实权的单位一把,有的辞职创业当了老板,但大多数还在底层混着,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

结论,凭关系找的工作,在毕业十年内,非常占优势,单位好,起点高,发展快。十年之后,有实力的同学后来居上,表现一般的同学也就认命不挣扎了,就在中低层次安居乐业了。十年之后,由于当年的父辈关系(退休)往往失去了作用,有关系的同学就看自己的真本事了,个别有真本事的继续发展,大多数人显得后劲乏力了,这是因为他们拼关系高起点后,没有在基层打拼锻炼,往往后劲不足。

结论:有关系不用是傻子,但是这个时代,只靠关系,没有实力,职场下半场发展就会分化。有钱的企业家,都把儿子放在艰苦岗位锻炼。有关系的人家,恨不能直接让孩子进大部门大机关,恨不能坐直升飞机。未来的职场竞争,越来越重视实力和后劲,没有在复杂环境下爬模滚打的人,越往高位发展越乏力,免疫力和抗压力不足的弱点就会暴露。但是,大多数人又何必在乎呢?因为混到半山坡上,哪怕停滞不动,也比99%的人混得好了。

最后奉劝:没有关系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丧气。以后的时代,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有本事吃肉,没本事喝汤。起点低,虽然是一个遗憾,但后发制人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干大事、后劲十足,在底层打拼几年,经历一点风风雨雨,遭受过几次打击和失败,不是坏事,增强免疫力和抗压力,也许你会走的更高更远。你看看现在风光的那些企业家,哪个不是从烂泥坑里爬出来的?


职场火锅


曾经问过一个外地到上海工作学金融大学生,为啥不在老家找银行工作,她说“县里一有名额就被后门开走了”,今年邻居孩子大学毕业,孩子在“校招聘”会上谈好了上海一家有名国企,小孩很高兴,中间还有和人事部门微信来往,定好某时报到,报道日前一天,人事部门微信告知“由于企业内部人事调动,你的录用被取消,请原谅”,小孩第一反应是被后门挤掉了,然后问我,本人原来在国企工作30年,下岗后到到外企高层工作13年,第一反应也是被挤掉,本人知道国企干部说谎张口就来,所以靠关系找工作是常有的,但外资HR不敢后门,担心相关部门会直接问责HR,这样会影响HR职位。


手机用户50359137424


说说我的经历吧,当初我毕业时,我所在的城市有一个亲戚,是我爷爷的亲弟弟,他闺女混得挺好,作为农村出身的我,虽然没有见过大世面,但是总是想靠自己的努力找工作,并不想靠什么关系,为的是争口气。但是农村的父母不这么想,专门跑到青岛请我那个三爷爷和他闺女吃饭,为的就是能让他们帮忙找个工作。

都说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后,就瞧不起农村人了,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我那个三爷爷平时吹的自己的女儿多么牛逼,好像没有她办不成的事一样,结果找他找工作了,半句话不敢说了。在场的我,真想跑出这个饭桌,心中有一万的不情愿在奔腾。但是既然是父母出面,我也要听从父母建议,毕竟当初找工作确实也碰壁不少。

最后的结果是,人家压根就没打算帮忙,甚至还不想让我留在青岛, 因为怕以后会有事麻烦他。唉,初入社会的我,真的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亲情?当时我发誓,即使他给找了工作,我也不去,我要靠自己。

身在异地的我,靠自己说的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不过,幸好有公务员考试这条路可以让我选择。当我那个亲戚知道我考公务员的想法后,冷言冷语接着来了,说他女儿当初笔试第一,结果也没考上,很黑的,劝我不用考了。但我并没听他们的嘲讽,果断走上了公考之路。

第二年,我顺利上岸。我亲戚闭嘴了,我就是想用实际证明,我一个农村人,没有你的帮助,照样可以活的很好。所以我讨厌找关系入职的人,感觉让人瞧不起。这是我的态度,非喜勿喷。


春风下的杨柳


我觉得大学生利用关系找工作,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吧。为什么是较为普遍?因为有关系的大学生比起绝大多数平民子弟还是少数。

当我在大三的时候,专业课老师说起了我们毕业后的几条路径:1.三份之一考研 2.四份之一出国 3.三分之一的去银行等机构工作 4.剩下的一部分回家继承企业。听完,我自动屏蔽了最后一条道路。

关系,这个词一直以为是中国的“家”社会才有的产物,是我们文化中比较中性的部分,其实,后来渐渐发现,国外依靠关系来促进个人发展的情况与国内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找关系,甚至也是我们遇到麻烦情况的第一念头。面对每年上百年的大学生毕业生,怎样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不仅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更多的是关系到每个学生背后的家庭,因为父母、亲人才会是关系网的发起点! 一个大学生能依靠关系找到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说他的能力强不是很恰当,但是父母能力强,不也就是他与生俱来的“素质”吗?

有时候,我们会痛恨关系户,认为他们破坏了公平和一般人付出的努力。但是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在某知名大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为了给家人治病,你天不亮就去排队,与此同时,你也会看到很多后来的人,比你先拿到专家号,去看病。无论是谁:内心都会有无数的MMP。但是,此时,当你有这种关系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拖一下关系,先拿到号。

所以,我们有愤怒,愤怒在于我们没有关系,而不是关系本身!同理,大学生依靠关系找工作不也一样吗?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孩子好,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但天下所有父母有所有不同: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较强的社会资源。这也就导致毕业后学生方向和付出的不一致。

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你社会资源强,恭喜你。你社会资源弱,除了勤奋、努力,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有回声的树洞


要是搁以前,我肯定是对此嗤之以鼻的。

靠关系找工作算什么本事啊,靠能力才是牛B呀。

但是,工作这么多年后发现,以前的想法太天真!

能靠关系找工作当然可以,而且也应该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你能力平平的话,靠关系找到的工作往往是还不错的工作;反之,即便你能力很强,也完全不用排斥关系啊。

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Granovetter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他对于美国波士顿近郊居住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是怎样找到工作的进行研究。

总共找到282人,并从中随机抽取100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其中通过正式渠道申请,比如看广告投简历,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绞尽脑汁纠结于怎么写简历的时候,好的工作早已经被那些有关系的人先拿走了。

关系有很多种嘛,不仅仅是父母或是亲戚,还有很多弱联系哦,比如朋友、同事、许久未曾联系的同学,客户,等等,都算啊。

从性质上来看,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之分。

  • 强关系就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关系,包括亲朋好友、同窗同学,这些人联系很紧密,但是圈子其实是比较小的;

  • 弱关系则是和我们联系并不多,处于我们亲密关系范围之外的保持联络的人,这些人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自身圈子的限制,获得更多的信息,机会和资源。

见下图:

实际上,前段时间我有个学妹找工作,因为错过了校招,很多好的公司都不再招聘了,她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虽然她个人能力素质还不错。

后来,她通过社交网络联系一个毕业很久的学姐,这位校友已经是某公司的董事总监了,然后直接喊她去面试,最后入职了。


所以,并不是要大家把找工作都寄托于关系之上,但是,完全没必要排斥关系,相反,应当积极利用各种关系,谋得更好的工作。


因为,利用关系、调动资源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冯起升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招聘的大四同志,看惯了招聘场上的各种把戏,现在来说说我的看法。

”大学毕业找工作,是一场结合个人自身实力和家庭实力的综合作战“,这是我大学职业规划老师告诉我的。

所谓的大学毕业要靠关系找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这种工作的性质应该是比较稳定、有编制之类的工作,说白了,体制多饭桶,招聘的时候水很深。我自身也被关系坑过那么几次,所以对于我个人而言,直言不讳的说,我特别讨厌这种拥有特权进工作的人,但只要不发生在我身上,我也觉得没什么。

但说到看待,呵呵,许多人估计都不喜欢,但谁又不想自己有关系呢?

这就是人人厌烦特权,但人人都想拥有特权。

我觉得,英雄不进体制,应该去外面的世界一展风华。只有经历艰难苦涩,渡过大风大浪,仍旧本色不改,依旧笑傲的人,才是真英雄。

对于那些关系户,稍微有点自知之明的人都会觉得惭愧吧!这就相当于你托关系上了清华,可是你不自卑吗?

大家如果同等竞争,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杨飞老师


非常赞同,12年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于是打算去投奔深圳一亲戚,满怀希望的去深圳希望给点好事做,

但是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和普工一样,典型的一线员工,卖劳动力,厕所里那恶心的东西也要你清洁,

千里迢迢跑那么远去给你做普工,做了一个月果断辞职了,在外工作一段时间他又请我去,以为我混不下去,说还想不想去做普工,好像给我天大的恩赐一样,我果断拒绝了,

在外工作2年后,他说他要开厂,又打电话请我去,我知道,他是不想花大代价去外面请人,身边的那些表兄弟没人愿意跟着他干,没人了才想到我了,我当时居然抽风了,竟然答应了,然后在他哥手下做事,他哥也不是什么好鸟,以为他开厂我就要去巴结他,眼里只把我当成从一乡巴佬进城去讨饭的,优越感特强,我当时想了,是你们请我来的,不是我求你的,我不是来讨饭的,果断的没打招呼就走了,没你我还活不下去吗?


燃烧的雪动我随心


大四毕业季,面临最为直接的就业压力,每个人都会想尽办法寻找自身可以利用的资源去捕获一份待遇优厚,工作体面的offer。高薪的offer是每个应届生都渴望的目标,只是每个人获取offer 的方式可能会略有不同。

作为同龄人,在对方各方面条件都不如自己的情况下,却能收获高薪offer,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就是对方是靠关系的。诚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但这也是我们在求职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我们总不能因为个别事件,而抱着社会不公、自怨自艾的态度去寻找下一份工作。

靠关系找工作,凭借的是对方的家庭资源,可能会给个人带来毕业季一时的方便,但不会使得这个人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上发展地更顺利;

换一种角度,能够靠关系而不是凭借个人能力获得地工作,其专业性和成长性也不会太高。我们只要在自己地专业能力和面试技巧上下功夫,同样能够获得一份甚至比其待遇更好地offer,更加不必眼红。

因此,总而言之这个社会存在着不公,但也绝非是全凭关系的社会。他人靠关系找到了工作,我们不必眼红,而是要调整心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下一个机会。


高校一点通


从前,每每听到“某某某靠亲戚进了xx单位”,我就会愤愤不平,心里有一万只“草泥马”飘过。明明条件相当,甚至她还在某些方面不如我,凭什么她就能进事业单位,热门企业。而我却只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之中苦苦挣扎?相信很多的应届生,也会有和我相同的想法,工作了几年,才发现,“关系”真的是个好东西。

首先,无论“关系户”有多硬的背景,多铁的关系。想要进入好单位,自己都不能是二百五或者草包。所谓的关系,不过是在能力相当,实力相近的前提下,比你多出来的优势。当今社会,企业不会养闲人,每个员工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试想,一个985大学的研究生,和一个普通大专的毕业生竞争,即便关系再硬,公司也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不用愤愤不平,或许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优秀。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关系,那么就只有强大自己。

其次,这个年代,“拼爹”并不是坏事。如果你是“富二代”、“官二代”等各种二代,那么恭喜你,你绝对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但是关系只是你的敲门砖,是你相较于他人的“捷径”。入门以后的发展,靠的仍是你的能力。我就认识这么一位,叔叔是“xx保险”的大区一把手,留学回国,被安排进全公司最轻松的部门,却仍旧各种不适应,对工作挑三拣四,部门经理敢怒不敢言。又仗着关系够硬,和同事们格格不入。最终,经过三年的斗争,自己辞职离开。就这还是靠着关系,否则,早被劝退了。所以,“关系”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总会给你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带种种便利,至于利用不好,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