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粒花生让他年入265亿,曾用6年专研工艺,他的技术领先世界

孙孟全被媒体称为“中国花生产业第一人”,他创办的鲁花集团,用30多年的坚守,守护住了中国农业领域的花生阵地,避免了重演大豆的历史,被进口产品替代。而他的坚守不仅避免了国产花生掉入被进口花生替代的深渊,还让中国众多种植花生的农民得到具体实惠,同时也让鲁花集团在花生油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并成功击败外资成为中国花生油第一品牌。

靠一粒花生让他年入265亿,曾用6年专研工艺,他的技术领先世界

今年1月,在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C-NPS)权威发布的食用油排行榜中,鲁花以12.7分的净推荐值遥遥领先其他食用油品牌高居榜首,这是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品牌排名举办四年来,鲁花连续第四次排名第一,成为食用油行业顾客最推荐品牌。消费者对鲁花花生油的热衷也直接体现在了营收上面,在2017年,鲁花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6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时,鲁花集团的营收才102亿元,短短6年时间营收就翻了一倍多。

一个企业的崛起,除了产品和时代因素外,最关键的就是掌权人了,而让鲁花集团崛起的关键人物就是孙孟全。1950年3月,孙孟全出生于山东莱阳,在他33岁时,他成了当地一个物资站站长。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阵痛期,很多集体企业开始关门倒闭,孙孟全主管的物资站跟众多的集体企业一样,渗淡经营,艰难前行。

靠一粒花生让他年入265亿,曾用6年专研工艺,他的技术领先世界

孙孟全接手物资站时,其经营品类繁多,但由于都做得不太精而导致物资站连年亏损。他接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品类入手,孙孟全推行宁弄勿工的决策,砍掉了诸如五金、建材等一系列不赚钱的项目,并依靠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主要从事的是花生出口加工,而这一决策也使物资站在他上任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

事实上,孙孟全在做花生出口加工的头几年主要是简单加工生产,这虽然在彼时也颇受外贸部门的欢迎,但随着业务的不断推进,孙孟全开始将业务转向花生的深加工,简单说就是他要做花生油的生产加工。1986年9月,孙孟全创办了莱阳鲁花植物油厂并出任厂长,之后他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花生油生产制造。

事实上,在孙孟全做花生油之前,市场上的花生油大都是土榨法生产出来的毛油,卫生健康标准非常差,其油品不仅在加热时容易起沫冒烟,而且还含有大量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黄曲霉素。之后,孙孟全又了解到可以用化学浸出法来生产花生油,但这种方法虽然卫生,但油料的香味和营养都容易被破坏,且残留的溶剂难以去除。总之,孙孟全了解到的这两种可操作性强的生产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点。

靠一粒花生让他年入265亿,曾用6年专研工艺,他的技术领先世界

为了做出符合孙孟全心目中完美的花生油,他开始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最初,他从多方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攻克这一难关,但都是以失败告终。不过,不服输的孙孟全也不罢休,他把厂区下边建成地下室,让所有的油品恒温储存,他自己也带领技术团队没日没夜的在地下室搞研发做实验。在研发初期,孙孟全也遭到了众人的嘲讽,“孙孟全的精力都放在假大空上了,没戏!”

一番嘲讽过后,孙孟全并没有理会,但理不理会是一回事,能不能成事又是另一回事。事实上,孙孟全大力研发花生油新式压榨方式的头几年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久而久之,那些嘲讽他的人又开始劝他,“先把牌子打响,产量打上去,赚了钱再说,搞研发不是你们乡镇企业该干的事。”对这样的好心劝慰,孙孟全也就是笑笑,乡邻的好意,在他看来没有必要去反驳,他更加觉得自己有义务让他们吃上更好的油。

1992年,经过了长达六年的科技攻关,鲁花的5S物理压榨工艺研制成功。对孙孟全来说,这是他多年艰辛付出的最好回报。但对花生油产业来说,这是一次技术革命,这让花生油实现了从传统的土榨法,向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创新与变革。而鲁花这一生产技术的研发成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直接引领了中国食用油的二次革命。

靠一粒花生让他年入265亿,曾用6年专研工艺,他的技术领先世界

孙孟全的新工艺横空出世后,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全国油脂行业的权威专家,对鲁花的5S压榨工艺进行国家科技成果鉴定。最后,专家组评审认为,鲁花的5S物理压榨工艺科技含量高,是世界领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引领了我国食用油工艺发展的方向。此后,国家参照鲁花的工艺,重新修订了花生油国家标准,这对于鲁花来讲,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当生产工艺取得重大突破后,孙孟全该干的下一步事情就是将他心目中完美的花生油推向市场,不过这又给了他当头一棒。因为纯正花生油的成本高昂,这也让其价格不菲。而以当时的国内消费水平来说,昂贵的花生油无疑是奢侈品。为了打开销路,孙孟全开始做代工生产。1993年11月,孙孟全与新加坡益海、中粮共同合资成立鲁花浓香花生油公司,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孙孟全决定自建品牌。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孙孟全认为鲁花的核心优势是花生油,而这个单一领域彼时并没有形成雄霸一方的品牌,因此孙孟全决定从花生油入手,将企业战略定位做花生油的第一品牌。为落实这一战略,孙孟全将鲁花品牌与花生油联系在一起。渐渐地,鲁花成为了中国花生和花生油的代言人。

靠一粒花生让他年入265亿,曾用6年专研工艺,他的技术领先世界

经过几年的品牌建设,鲁花的销量逐渐打开,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时,鲁花集团的销售额突破了亿元大关。当销量起来后,孙孟全又开始将扩大产能作为首要工作方向,从2002年到2014年,鲁花先后在山东定陶、河南周口、湖北武汉等花生产区建立油厂。如今,鲁花集团下设33个生产基地,横跨食用油、调味品、蔬菜加工等多个行业。食用油年生产能力150万吨,调味品年生产能力30万吨。

当鲁花集团崛起之后,孙孟全又开始将重点放在花生种子上,因为他很明白曾经的国产大豆就是因为种子的控制权易手,而逐渐衰落的。为了打好种子保卫战,孙孟全在2009年成立了农业科技推广公司,专门从事花生良种的引育试验、生产示范、经营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