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取悅誰

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取悅誰

01

看過一部電影,叫《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從小成長在一個缺愛的家庭。

父親的愛,全部給了在臥病在床的妹妹,母親只關注兒子。

而松子,自小就得不到重視。

7歲那年,松子和父親去看馬戲團表演。

父親板著臉,松子就學小丑做鬼臉,沒想到逗樂了父親。

父親久違的笑容,讓松子嚐到了被關注的甜頭。

乍喜之下,松子更是反覆做鬼臉,惹得父親哈哈大笑。

父親的笑容,讓松子堅信:只有讓別人開心,才能獲得關注。

接下來的二十年餘年裡,她總是習慣性做鬼臉來博父親開心,活在父親一個個上揚的嘴角中。

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取悅誰


成年後的松子不辨別是非善惡,只為取悅為他人而活。

包庇學生的偷竊行為,卻被學生汙衊偷竊,遭學校開除;和懷才不遇的男友同居,結果被家暴,又目睹男友自殺;流落到浴室賣藝求生,以為終於安穩,後被騙取全部財產;失手殺人,逃亡理髮店,直至被警察抓走,開始了八年牢獄生活;出獄後遇到真愛,最後還是被拋棄……

為了自己求而不得的父愛,為了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為了讓自己在意的人重視自己,松子的一生都在竭力抓住每一個給予她哪怕一絲絲愛的人,卻次次被命運辜負。

松子對愛絕望,逐漸變成一個精神不太正常的肥老太婆,最後因教導夜不歸宿的小混混而在河堤上被亂棍打死。

身為女人,我很同情松子的遭遇。

但若是為愛取悅變成一種習慣,人就會失去自我。

無論走到哪,遇到誰,讓別人多開心,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其命運只有被嫌棄。

一個從來不正視自己內心需求、沒有獨立人格的人,再怎麼取悅他人也不會獲得外界給予的愛和認可。


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取悅誰


02


美國心理學家萊斯·巴巴內爾說他接觸過這樣一個心理疾病患者。

家庭主婦瑞秋在工作、家庭、朋友中面面俱到,甚至可以打幾個小時的電話來幫小侄女疏解婚姻問題。

所有人都稱讚她是最靠譜、最貼心的人,遇到事情都來找她吐槽。

可誰也不知道,瑞秋夜裡時常失眠,必須依靠藥物和心理醫生的開導才能活下去。

巴巴內爾說,大多數習慣取悅於他人的人,對拒絕和敵意有著根深蒂固的畏懼和焦慮,從小就學習如何盡力避免拒絕他人引起敵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

只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對他人友善至這種程度,已經不再是值得讚美的善良性格,而是一種病理狀態,稱之為“取悅病”。

一味取悅的人,過不好這一生。

半夜接到學生的電話,嗚咽著說自己活得很絕望,撐不下去了。

我大驚,耐心詢問下才知道,被取悅吞噬的人,竟如此痛苦。

他說:“我活得像個演員。”和生活中所有人的互動,都是在演戲。

無論面對誰,他都不由自主地想去迎合對方,想方設法地讓自己變得有趣,想讓別人滿意,想得到別人的認同……

甚至連日常對話,學生都要提前想好“臺詞”,看別人臉色講話。

可現實生活不是劇本,越發病態的取悅心理,讓他忘了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樣子,不知道該如何繼續過未完的人生。

平日裡微笑和善的人,心裡浸著一片沼澤,沒有人知道他快要被吞噬窒息。


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取悅誰


03


最悲哀的事情,是把自己燦爛的人生,耗費在對被別人的“取悅”中。

你對別人越好,別人越把你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

為了滿足別人而委屈自己,真的沒有必要。

如果你生活中挑雙襪子都要考慮別人喜不喜歡,那麼你往後幾十年的人生也就只配得上為別人而活;如果你職場上連自我介紹都要逢人就變,那麼註定你的工作不會有多大成就,遲早會被別人替代;如果你感情上跟保姆一樣照顧對方的飲食起居,那麼這段感情終究會導致心理失衡,不會有好結果。

不要靠著“取悅”別人來活著,你最需要取悅的,是你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做你想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畢竟,當你都忽視自己,誰還能看重你?


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取悅誰


04


說實話,作為一個心理輔導老師,我接觸過的大多數孩子都太想取悅父母,為了父母開心而學習。

每個學期臨近大考,都會有很多孩子來找我吐露心事。

他們緊張、焦慮、失眠,原因在於害怕爸媽不滿意他們的成績。

而我和家長溝通的時候,他們毫無察覺:

“我們知道考試重要,但也知道一次考試不代表什麼,怎麼孩子就這麼大壓力呢?““我沒有要求過孩子一定要考多少名,多少分啊?他壓力哪兒來的呢?“

家長們不知道,這種壓力,來自於父親的臉色,母親的嘆息。

有一個初二的小女孩告訴我:“只要我考好了, 我就是家裡的國寶。只要考差了,我在家裡連話都不敢說,就怕爸媽罵我。“

孩子的世界很小,父母在他們的世界裡就是全部。

爸爸媽媽開心,孩子就會微笑,爸爸媽媽難過,孩子就想讓他們微笑。

他們將這些心思藏起來,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而努力。

明明自己喜歡小溪,也會說自己嚮往大海,不過想讓爸爸誇一句,我兒抱負遠大。

即使自己喜歡動漫,也願意去學水墨國畫,不過想讓媽媽多點笑,給一個麼麼噠。

雖然自己已經很困,也會打起精神多看書,不過想要對得起父母,不負所有付出。

可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到底是什麼樣,他們知道嗎?而他們的自我,又丟在哪裡,還能找得回來嗎?

別讓你的開心,成為孩子的意義;他自己的目標,才是真正努力的動力。

誰也不知道,孩子天真燦爛的笑臉下,藏著的是真實的自己,還是虛偽的取悅。

如果努力不是為了自己,不如直接告訴他,不必為了這個世界扭曲自己。

就像畢淑敏說的:“要以自己的真實面目示人,沒有必要取悅他人,沒有必要委屈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