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关于钓鱼啊,民间就传出来很多俗语,比如冬钓阳、春钓浅,又比如冬饵宜浓不宜淡等等,都是前辈钓鱼人们总结出来的很精辟的钓鱼俗语,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听到这些俗语,掌握理解了就能了解很多钓鱼的常识,可是如果只是照着字面意思去做,那就会发现很尴尬了。

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第一、冬钓阳,那就干脆阴面都不带选的;常规的理解有两种,第一种的字面意思是,冬天最好是在有太阳的日子出来钓鱼,阴天不适合钓鱼的;第二种是说冬天只在向阳的的位置作钓,背阳、阴面都不适合做钓。实际上是这样么?

第一种理解,需要加前缀,就是温度变化不大,没有明显温差的日子,加上有太阳出来,这种天气钓鱼多好啊;第二种解释,向阳面水域太阳直晒,所以理论上水温会比背阳面要好很多,所以鱼群聚集在向阳面水域可能性很大。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日出之前,比如丛林地区、山区等地形,因为没有被太阳晒到导致还没有被大气环流袭扰,在靠近这类地形的水域背阳面的水温就会明显比向阳面水温要高很多,加之淡水鱼大多都畏光,所以东钓阳这句话一定要辩证来着来看,根据实际情况去找鱼,而不能只看字面意思。

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第二、冬钓暖,这句话的意思大多数新手理解的是一定要选择相对较暖的天气出来垂钓,但是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冬钓要找水温中相对较暖的水域或者钓点,因为鱼有本能的趋温避寒的生理习性,冬钓挑选钓点全是在找哪里的水域或者钓点较为暖和,适合鱼群栖息生存。

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第三,冬钓晴,五日阳光钓如春,这句话很多新手理解的是冬钓一定选晴天出钓,后面这句话总觉得是随口说出来的。先不说这句话,在正常的冬季里,很少有连续5天的晴天,就是有也很少,那不能说冬季3~4个月就那么两三天适合作钓把?其实这话的意思是说,冬钓出门的日子首选晴天,但是连续的晴天,到第五天的时候能出钓话,和春季化冰时期钓鱼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我们知道春季的气温普遍回落,鱼群开始慢慢增加活性,不像冬季钓鱼,鱼口弱的厉害,事实上鱼也确实如此,在水温低于2~4度时,鱼群会进入一种冬眠的状态来保持自身脂肪和营养不流失,但是如果持续的低温水域,反而会让鱼群慢慢的适应低温水域,多少会有一些活动,这才是五日阳光钓如春的本意,实际上我们在冬钓中会发现,不管是什么天气,只要持续3~5天气温变化不大,不是骤冷骤热,在第四、第五天出门作钓都是好天气。所以也有一句谚语叫做骤冷鱼也歇,冬不钓草不钓鲫。

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第四、冬钓深,字面理解是冬季钓鱼适合钓深水,不适宜钓浅水;其实这个字面理解也仅仅是字面理解了,比如浅水向阳的区域,在太阳出来的时候一直到太阳下山这段时间,水温是比深水区明显暖和一点,尤其在南方,冬钓浅水是常事了;而就算是冰天雪地的北方,也不存在冬钓一定钓深,而是找鱼层,就算是找鱼层也不是找一次就算,在一天中不同的垂钓时间,鱼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说冬钓深,只能是看看就算,具体的还是要实战的时候灵活调整。

这些俗语都是说冬钓的,但是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那样理解就错了

第五,冬钓宜腥不宜淡,这话字面意思就是冬钓饵料一定是要浓腥为主,不适合素饵、淡饵,这话怎么说呢,大体没错,但是不绝对;冬钓时期使用的饵料大多是腥味香浓为主,味型特点就是浓,主要是因为水温低,味型传播速度不行;但是不代表素饵就用不了了,比如湖北地区素来有在冬季用醪糟料作钓的习惯,就是米酒的酒糟,有淡淡的酒香,但是穿透力极佳,聚鱼诱鱼效果都十分出色。

以上就是整理的一些比较常用的俗语、谚语,肯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但是本人想说的是,现在的鱼,比人都狡猾,钓鱼已经不再是个单纯的休闲运动,更多的需要投入自己的脑力劳动,去分析,去思考,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