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北斗山脚龙溪中游,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四连碓造纸作坊建于明朝初年,水渠长约230米,顺流分4级水碓,可反复利用水力资源,故名“四连碓”。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元末明初,福建南屏人为避战乱迁居泽雅。因泽雅水多竹茂,遂重操旧业造"南屏纸"。人们用水碓将水竹捣成纸绒、纸浆,制成屏纸。泽雅一带数千人从事造纸,因此到处是水碓、纸坊。如水碓坑、水帘坑等地名亦都与造纸有关,泽雅遂又名"纸山"。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耕民俗考察团、中国印刷博物馆等团体多次到此地考察。他们一致认为泽雅纸山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其中以四连碓尤为重要。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碓”是利用水车的动力举起大石头来捣碎东西的东西,泽雅人用它捣竹子做纸,几百年前留下来的,现在一个被破坏了,还剩下三个完整的。四个碓沿着岩石边的叠瀑依次排下,错落有致,瀑布穿过四连碓冲入碧绿的潭里,这水似乎就染上了一丝历史文明的色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始于西汉,东汉时期,祭伦又进一步改造了造纸技术。时至今日,造纸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温州泽雅一带,仍有乡民在从事着这一古老的手工造纸,被专家们视为奇迹。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泰顺各地的造纸流程基本一致,与《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工序也没有太大差别,但在一些具体环节中的操作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泰顺岭北等地的造纸工序第一步是“选竹”,当年清明破土而出的竹笋生长约30天后,也就是小满时分便可砍下作为造纸原材料。砍下的毛竹先要去皮,然后砍成长两米左右的竹段,捆成重约50斤的竹捆。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第二步是“发竹”,在专用的池内注满水,铺上一层竹捆,然后洒上石灰,再铺上一层竹捆,视池大小依此方法直至铺满整个水池为止,池中的水要求没过竹捆。浸沤40天后,放干池中的石灰水,搬出竹捆,然后在池中架起木架,竹捆放在上面叠成堆,上覆树皮或竹皮,再用块石压在上头。待竹捆凉干后(约七天时间),接下来就不断地加水、放水,大约如此反复七次左右。再将水池加满水,让竹捆在水中浸沤一个月,待竹捆彻底霉烂后,即可进行“捡料”——去除竹浆中的杂物。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第三步是“踏料”,把经过去除杂物后的竹浆放入大石臼中,用脚不停地踏踩,使竹浆成糊状。据说,在造纸整个工序中,可称上师傅的有三人,其中一个就是踏料师傅。另外两位是捞纸浆师傅和烘纸师傅,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的好坏,需要这三个师傅的精诚合作才行,哪一道工序不够精细,都会直接影响到纸张的质量。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第四步是“捞纸浆”,竹浆经过踏料师傅的踏踩后,搬到盛有水的纸槽中,注入胶水拌匀。“胶水”是艺人们对山上一种植物粘液的俗称,《天工开物》中称为“纸药”。在纸浆注入“胶水”,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生产出来的纸张更洁白、柔韧。 捞纸师傅捞纸浆的工具叫“纸帘”,用细竹蔑编成。据说,这道工序是造纸流程中最需要功力的一个环节,初学者需要三、五个月才能掌握好此技艺。纸张的厚薄取决于捞纸师傅的手工,厚了浪费纸浆,薄了纸张又不耐用。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第五步是“焙纸”,纸浆经过捞纸这道工序后形成雏形,叠起大约50厘米的厚度之后,再用块石压在上面,挤出湿纸水分。然后用竹制成的工具,钳起一张纸,用纸刷(一般用松树叶制作,取松树叶,放在锅中加盐水煮后,再制作成刷子)刷在“饭笼”(“饭笼”是匠人们的俗称,砌法类似砖墙,不同的是,“饭笼”上宽下窄中空,“中空”是用来添柴火用。)的粉壁上。纸烘干后,再揭下叠起。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岭北一带生产的纸有大毛边、小毛边和花笺三种。这些纸主要作为冥纸、制谱和读书人写字用。花笺比我们现在使用的A4纸要大一些,小毛边可以裁成四张花笺,一张大毛边又可以裁成两张小毛边。不论是大毛边、小毛边还是花笺,都是88张纸组成一刀,48刀组成一头,两头便是一担,一担纸大约是26斤重。民国年间,一担纸的价格如果换算成粮食的话,大约可得300斤左右粮食。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浙江省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明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