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張首晟的“跨界科學”

物理學家張首晟的“跨界科學”

突然爆出的張首晟離世消息讓區塊鏈行業的人們陷入集體悲傷。

作為在科學界成就斐然的領軍性人物,張首晟被稱為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其所創立的丹華資本是區塊鏈創投行業聲名最旺的公司。張首晟以科學家視角為大眾瞭解區塊鏈技術打開了啟蒙之門,其由此成為區塊鏈科學精神佈道者。

有人傷感地稱,張首晟的離開讓區塊鏈行業,互聯網行業乃至整個科學技術領域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先知。

在獲知張首晟離世消息後,多位區塊鏈創投人士向《全鏈財經》表達了緬懷悲痛之情。他們一致表示,張首晟在區塊鏈的科普和社會認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區塊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精神領袖。

張首晟生前多次在公開活動或發言中表示看好區塊鏈技術,他那段“區塊鏈將十倍於互聯網,堅信區塊鏈信仰”的發言在朋友圈獲得廣泛傳播,成為區塊鏈行業人士的精神振奮劑。

張首晟曾向媒體強調,區塊鏈將是催化下一個“合久必分”時代的新技術。區塊鏈的產生將有機會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他也提醒投資者謹防盲目加入市場浮躁的炒幣熱潮,倡導大眾迴歸區塊鏈技術本身。

頂級物理學家跨界風險投資

在創辦丹華資本之前,基於物理上的卓越研究成果,張首晟已經成為斯坦福大學的終身教授。

2013年,正知國內移動互聯網浪潮方興未艾之際,已經在學界功成名就的張首晟搭上了移動互聯網的快班車,張首晟和學生谷安佳博士創辦了丹華資本DHVC的美元基金。創始人的背景讓丹華資本成了連接世界創新創業風向標斯坦福大學和硅谷的橋樑。

今年1月22日,馬化騰的一則朋友圈讓張首晟的名字進入區塊鏈創投圈。

物理學家張首晟的“跨界科學”

在朋友圈中,馬化騰轉發了張首晟教授《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世界新的分合轉折點》主題演講,馬化騰評論稱:“張教授從物理學角度分析及用生命對比很有意思。”

丹華資本開始進入公眾視野,瞬間成為國內區塊鏈創投圈的焦點。依託著斯坦福和硅谷的科技創業氛圍,丹華資本早期主要投資美國的科技成果和商業創新公司,領域涵蓋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大數據、企業級應用等具有顛覆性的新興技術。

但是真正讓丹華資本名聲鵲起的,是其對區塊鏈領域的投資。

2014年之後開始關注區塊鏈領域。2018年,丹華資本在區塊鏈上實行重倉策略,年初至今已經投資了30多家區塊鏈項目,涉及區塊鏈底層協議、公鏈、交易所、加密貨幣以及基礎設施等眾多領域。

天眼查顯示,據已公開數據,截止12月7日,丹華資本對外投資113個項目,其中,區塊鏈項目佔35個,其中有34個為2018年所投。包括與穩定幣USDT對標的TrustToken、Fcoin、哈希世界、zippe等。

在區塊鏈的大手筆給丹華帶來了巨大的品牌和投資效益,而隨著今年下半年區塊鏈及加密貨幣行業進入寒冬期,大量項目的破發、跑路風波讓整個市場雪上加霜,而丹華資本投資的多個項目如公鏈IOST、交易所FCoin也相繼被爆出負面消息,丹華資本品牌形象受到波及。

而由張首晟的離世引發的相關聯想讓丹華在區塊鏈的投資受到負面輿論影響。12月7日,丹華資本發佈公告稱,丹華資本並未受到所謂301調查,“FBI突襲辦公室”等純屬臆想;丹華美元在區塊鏈投資所佔資金的比例非常小,而且在早期已經退出大部分,上述說法與事實不符。

丹華資本區塊鏈投資版圖

自媒體《區塊鏈真相》報道稱,在丹華資本投資的公鏈項目中,有Chia Network、Contentos、IOTex、Ontology、Zilliqa、Ultrain、IOST、本體、Telegram、NEO、ArcBlock等。總數超過20個。其中Chia Network首創了PoST創新共識機制;IOTex是面向物聯網(LoT)的可自動擴展和以隱私為中心的區塊鏈驅動;Zilliqa應用了Sharding分片技術實現公鏈擴容。區塊鏈項目IOST在登錄交易所後因隨後價格暴跌,隨後有人質疑該項目投資人和創始團隊拋售大量IOST收割散戶,此後該項目便被不斷質疑。

在交易所項目中,丹華投資了FCoin、Hydro、SFOX、Bgogo.com、CoinPark等項目,FCoin伴隨維權和非法融資糾紛,三個月內從風光走向低谷;Hydro則重點搭建去中心化交易生態;SFOX是一家美國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重點關注大額交易的交易效率。

在擴容方案、去中心化協議、加密與安全技術等基礎設施領域,丹華資本重點關注了技術創新類項目,如擁有Layer2層擴容技術的Celer Network和Liquidity Network、應用形式化驗證的加密與安全技術公司Certik、通過轉鑰技術實現醫療領域隱私數據加密的Nucypher以及建立去中心化網絡安全和漏洞補丁挖礦協作平臺白帽匯。

在應用類項目中,丹華資本也廣泛佈局了各領域應用,其中數據服務類如Messari、PTS-Points等,金融類有理財工具Compound、錢包Blockfolio和Cobo、借貸平臺Libra Credit等,醫療類應用Eoch,遊戲類應用Hashworld和氪星球,預測類應用Bodhi,瀏覽器應用Brave,以及去中心化全球內容生態ContentOS、基於通證經濟的新型保險社區FInsur等。

此外,丹華資本還涉足穩定幣領域。今年6月其投資穩定幣初創公司TrustToken,該項目交易幣TrueUSD的競爭對手即為USDT。除TrustToken外,丹華資本還投資了Basiscoin和Fragments兩個穩定幣,以及基於時間與存儲證明推出的環保加密貨幣Chia和針對手機移動端的匿名加密貨幣MobileCoin。

資料顯示,丹華資本還投資了Pantera、Poly Chain等境外數字貨幣投資基金。

區塊鏈精神佈道者

物理學家張首晟的“跨界科學”

2018年5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在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中接受採訪,“我認為未來的信息技術有三大模塊: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 。互聯網建築的是相互之間信息的交流,但是區塊鏈是相互之間價值的一個交換,所以我認為區塊鏈這個技術是建築在互聯網之上,但是本身的價值是遠遠地大於互聯網本身。”

中國可以利用區塊鏈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2018年6月2日,張首晟在上海區塊鏈懇談會發表演講,他提出一個方針,“民信立數”——在數學上建立信任,在社會科學建築在數學上,將會對社會產生根生蒂固的改變。他認為,國際現行金融體系仍是西方的,但是中國可以抓住區塊鏈的這次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新的方式建立信任”

10月2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2018年度中國高峰論壇上,著名物理學家、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表示:“縱觀人類歷史,集中化是一個長期的趨勢,雖然每臺電腦都有自己的內容,但我們有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絡平臺對內容進行集中管理。區塊鏈技術則能夠促進去中心化進程,通過新的方式可以建立信任,實現交易。”

“加密經濟學給數據市場帶來了正確的激勵機制”

在2018 (第八屆)美國硅谷高科技創新創業高峰會上,斯坦福大學教授,丹華資本創始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硅谷高創會主席張首晟在主題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需要數據,但是數據往往被中心化平臺壟斷,因而阻礙創新,從這個意義上人工智能有所欠缺,加密經濟學創造了一個對於數據提供者有正確激勵機制的數據市場,人工智能能夠依賴這個數據市場起飛。“我認為未來的信息技術有三大模塊: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 。互聯網建築的是相互之間信息的交流,但是區塊鏈是相互之間價值的一個交換,所以我認為區塊鏈這個技術是建築在互聯網之上,但是本身的價值是遠遠地大於互聯網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