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吐槽大会》第一季第一期播出后。街头巷尾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个横空出世的脱口秀节目,在当下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综艺中,显得如此另类。

首期主咖周杰,满身槽点,坊间争议极大,被池子吐槽得天昏地暗;吐槽雪姨,更像是在讲荤段子;网友看这节目直呼:尺度太大!也有网友说,第一次看到有节目把明星最“敏感”的一面呈现在聚光灯下,让别人吐槽和自嘲,太有意思了。

《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的确,《吐槽大会》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吐槽,一方面要深入的挖掘明星们的“黑历史” ,另一方面又要敢于diss这些所谓的“黑点”。这种新颖的节目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着实圈了不少粉。

有媒体报道,该节目自2017年1月第一期播出至今,第一季累计播放量近17.7亿,堪称喜剧类脱口秀的优秀节目之一。

到了第二季,虽然渐渐呈现出一种很尴尬地小心翼翼在损人的效果,但猛料仍然不少。比如曾经的综艺天王吴宗宪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吐槽曾经“破产、被告、隐婚生子、退出娱乐圈、与周杰伦不合”等事,这些点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猛料。

《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伊能静更是被直指“P图、装嫩装可爱、爱哭、鸡汤圣母、姐弟恋不幸福、歌曲里面读错字”等,讲道理,别说是明星,哪怕是普通人听到这样的话估计都很难笑得出来。

《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于是,第二季获得了全网超过20亿的播放量。

然而,第三季的《吐槽大会》似乎没有逃出所有综艺的宿命:一代不如一代。首先,请来的嘉宾槽点也少得可怜,除去第二期的杨超越和第四期的王晶导演身上自带吐槽话题,剩下的都是娱乐圈里本就不太有争议的存在。

《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其次,这档节目最初宣扬的“毒舌”、“人身攻击”的趣味也越来越少,反而走上了“明贬暗夸”、“避重就轻”的康庄大道。对于明星的吐槽大多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基本上看不到真正揭伤疤的“吐槽”。只能靠蛋总、池子、建国这样的脱口秀演员卖弄文字。

譬如杨超越那一期,明明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性人物:不会跳舞,不会唱歌,只靠着表情包就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但怎么听怎么像是赞美大会,永远不抓住重点。

《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吐槽大会》已经失去原味

第三季的《吐槽大会》变成尬聊会,还能吸引多少人来看那些不够好笑的段子呢?第三季目前来说,真的有点对不上它在前两季给观众们带来的好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