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看秦腔戏,哪个剧院最好?

沃家菜园子


在西安听秦腔个人感觉易俗社剧场是最好的剧场,没有之一。



易俗社剧场是和英国皇家剧场、莫斯科剧院齐名的世界三大古老剧场之一,是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易俗社连同易俗社剧场转企改制和三意社整合了原西安五一秦剧团和尚友社的班底,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隶属西安曲江新区管辖。本世纪初曲江新区投入大量资金,按照文物修复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易俗社剧场进行了全面的修缮,使其面貌焕然一新,重新焕发活力。


易俗社剧场位于西一路陕西省文化厅对面,钟楼商圈的中心地带,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紧挨秦腔百年剧社易俗社。大红雕花漆门,进门迎面山墙上悬挂鲁迅先生收拾“古调独弹”四个大字,以及鲁迅先生雕像,屏分左右,进入剧场内部。

易俗社剧场内部为上下两层结构,一楼皆设四方桌,太师椅。每桌可坐六人。两侧走廊为秦腔文化长廊,介绍易俗社的历史和秦腔的基础知识。转屏风拾梯而上二楼一圈为包厢雅座,用木花格屏风隔开,前有雕梁护栏。



正前方为舞台,舞台台口上方高悬“易俗社”秀金竖匾,整体雕梁画栋,非常雅观。


在易俗社剧场看秦腔,在古色古香中约三五知己,二三亲朋,点一杯清茗,合着音律磕着瓜子,别有一番风味。每至好处,升长脖子,扯开嗓子,喝彩一声好,人生之快事也。


秦腔须生


去西安看秦腔,推荐两家秦腔剧院易俗社和三意社

秦腔也叫“乱弹”,是流行于西北诸省的地方戏,起源于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一带,因古时属秦地,故称秦腔。现在天水还有个牧马滩,据传就是秦人先祖放马唱乱弹的地方。通常认为西府口音的唱腔是“正音”,也就是宝鸡岐山与和凤翔地区,后来因为以西安为中心的统治阶层和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才成为西北地区的文化名片。

易俗社位于钟楼东侧的西一路,办公室地点隔壁就是“易俗大剧院”,原名“陕西伶学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最古老的秦腔班社。现在是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演出分公司,大剧院经常有演出,网上可以订票。可惜我在西安的时候,他们没有演出,只好退而求其次,看了一场三意社的秦腔演出。

三意社现在叫“西安市秦腔二团”,位于钟楼南边,即碑林区东木头市146号。我去的时候正碰上三意社的什么纪念日,和易俗社一起在搞“名家名段演唱会”,场上名家荟萃,满堂精彩,真让人大饱耳福。

秦腔有生丑净旦各种角色,也有分许多流派,经典剧目和内容与其他地方戏差不多。


小重山


小编是陕西人,对于秦腔就很熟悉了,很喜欢听秦腔,听秦腔当然要去易俗社了。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源于西周时期的西府地区,就是现在的陕西宝鸡凤翔,成熟于秦代,目前主要在西北五省流行,主要的发音是西府秦腔,也就是现在的宝鸡话,秦腔因为以梆子作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秦腔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腔传统剧目丰富,已经存抄的就有2478本之多,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美观,是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的舞台美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西安易俗社,是西北地区最著名的秦腔科班,创始人孙仁玉,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创建于1912年7月1日,位于西安市案板街,从创办至今,西安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也创作和演出了很多优秀剧目,对秦腔以及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历经百年蹉跎岁月,西安易俗社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一个世纪,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斗转星移,岁月如梭,随着时代的变迁,西安易俗社也一直在改变,剧场的维护翻新,剧目的创作更新,百年的古老剧场因此焕然蝶变,破茧重生,西安易俗社辉煌的过去注定了与众不同的未来,我们相信,百年易俗社将会为新时代演奏出全新的旋律。


你的幸福在路上


从历史和文化底蕴来看,最好的当属易俗社和戏曲研究院了。西安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是在辛亥革命推动下成立的近代中国最早的戏曲团体;戏曲研究院的前身陕甘边区民众剧团,成立于抗日烽火遍地、民族救亡图存的1938年,他们无论是编导还是演出,班底非常雄厚,阵容十分强大,百年来,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秦腔的传承、发展和变革中,在推动社会巨大进步的历程中,功勋卓著,彪炳千秋。众多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大批的经典传统和现代剧目,以及大量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构成了两大秦腔剧院最恒久的艺术魅力…… 只是近年来,研究院在秦腔改革的进程中,路越走越偏,太过曲高和寡了,和原汁原味的秦腔日益脱节,不能不让人引以为憾!好在只是新编和移植,曾经的“血泪仇”“十二把镰刀”“梁秋燕”“洪湖赤卫队”“祝福”等等,还有传统的经典和现代的样板,魅力永恒!


如義齋人


  秦腔是西北区域性代表性戏曲,比较有名的有:易俗社、三意社、秦腔一团、五一剧团等四家。

以下资料为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安秦腔剧院)官方资料公司网站介绍:

为了加快整合以上四家协同发展2005年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

2007年6月,市委、市政府将西安秦腔剧院整建制移交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运营。移交后,西安曲江新区对秦腔剧院着力进行体制创新和市场化改革,推动剧院主动适应市场,积极探索传统戏曲传承与市场经营并举的发展路径。

2009年5月,曲江新区全面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仅用短短18天,全面完成了事转企改制工作,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秦腔剧院)。改制后,古老的秦腔艺术坚持面向市场,以资本为纽带,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公司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公司下属的易俗社分别被西安市和文化部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腔剧种的保护单位;公司还被评为“陕西省艺术创作先进单位”和“西安市文明单位”。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要从事秦腔演出;民乐演出、舞台舞美制作、广告设计,秦腔体验经济和娱乐经济相关衍生产品的创作和开发。公司现有员工262人,国家一级演员13人,一级演奏员2人,一级导演1人,高级舞台技师(高级)1人,“梅花奖”演员4人。公司内设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艺术管理部五个部室。为保护和利用好秦腔艺术品牌,有利于面向市场进行演出,公司下设易俗社演出分公司、三意社演出分公司、剧场运营管理中心三个非法人分支机构。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曲江新区管委会坚强领导下,坚持秦腔保护传承与繁荣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创作上演了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大型秦腔音乐剧《杨贵妃》、大型秦腔现代戏《秦腔》、大型秦腔历史剧《七步诗》、新编秦腔历史剧《大明宫》等剧目;举办了《秦腔之夏》、《今夜曲江月更明》、《红色经典秦腔演唱会》、《西安曲江民族乐团音乐会》等大型演出;在5·12地震发生后,举办了抗震救灾专场演出,将全部收入捐给灾区。《柳河湾的新娘》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参赛剧目共荣获十二项大奖;与此同时,公司重新精加工复排了《三滴血》、《火焰驹》等一批秦腔优秀传统剧目,为进一步拓宽演出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8月、2012年9月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两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西安秦腔剧院2012年6月至8月成功举办了易俗社一百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014年,在管委会、文化集团的坚强领导和关心关怀下,以刘云山调研秦腔剧院易俗社为契机,提升管理经验,传承秦腔文化,打造演艺品牌,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秦腔剧院旗下易俗社分公司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腔保护单位,社会效益和品牌价值显著提高。  

 秦腔剧院将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精品化、经营化、公益化为目标,大力做好秦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领秦腔文化事业繁荣,不断加强秦腔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进一步提升秦腔剧院的艺术生命力、社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观众普及率。打造全国一流的艺术院团,继续保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排头兵地位。


西咸解读


看秦腔那个剧院好?哈哈,首先你喜欢不?这很关键,你喜欢谁?喜欢什么曲目,这些你都得搞清楚。

那么目前在西安的话,有三意社,易俗社等等,两家来说还是比较有名气而且时间呢也相对的来说比较长。代表的作品也是很多的。西安秦腔剧院成立于2005年,由易俗社、三意社、秦腔一团、五一剧团等四家久负盛名的秦腔剧团组成。为了加快整合后的西安秦腔剧院发展,2007年6月,市委、市政府将西安秦腔剧院整建制移交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运营。移交后,西安曲江新区对秦腔剧院着力进行体制创新和市场化改革,推动剧院主动适应市场,积极探索传统戏曲传承与市场经营并举的发展路径。

那么在这里面你是能够看到你自己喜欢的秦腔剧目和相关的一些演员的。那么随着国家的文化政策大大的加强,西安市文化局和相关的一些部门也是组织想一些比较优惠的曲目和价位来供应西安的秦腔市场需求。

在不断的创新同时呢,联合旗下四家单位,共同的打造出老百姓自己喜欢的曲目。这一点是非常的好的。

那么题目中就问到,那个剧院是比较好的这个话题,实际上,在欣赏秦腔和价位方面都是一样的,因为什么呢,节目和演员都是互相走动的。除非一切自己打造的舞台剧什么的才是独家上演,这一点也是很好的。

那么作为西安人来说,要是真的喜欢秦腔这个戏曲的话,也不一定说是非要到剧院去欣赏就是比较好的。

三意社的秦腔,司鼓,等等,以及易俗社的表演都是非常非常不错,可以说真的是能够代表西安戏曲秦腔的一个台面子。不得不佩服。

你让我真的说那个剧院好,那个剧院不好,我自己本人还真不好说。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一样的。而对于戏迷朋友来说,有时候追求的东西往往就是不一样的。

自己心理还是自己评判。

谢谢。


渭南青年


西安老百姓喜爱秦腔,当时西安剧团十几个分布在四条大街,骡馬市三意社、木头市尚友社、解放市场评剧团、越剧团、曲艺团,南大街解放里省戏剧剧团、西大街省戏剧一团,社会路木偶剧团,北大街钟楼口皮影剧团,东大街案板街口五一剧团,粉巷西省京剧团,端履门省话剧团,新城广场市话剧团,解放路民乐园有狮吼剧团、民众剧团,文昌门外杂剧团,……各县基本都有剧团长安、户县、周至、兰天、大荔、白水、澄城、华阴、乾县……都有剧团!还有儿童歌舞剧团等确实这些文化团体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快乐也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手机用户61798168635


秦腔,中国戏曲的鼻祖,起于周,盛於秦,因起源与陕西,陕西又称为三秦,故名秦腔。

在西安要看秦腔戏,现在当属易俗剧院为最佳选择,但是,近几十年来,电视方兴未艾,观众们能看的剧种,综艺,歌舞多了去了,由于多方面分流,秦腔不在是三秦儿女的首选。

文革中只有八部样板戏,十年如一日,大家都耳熟能详。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恢复了以前的优秀剧目,但还是太少了点。其它媒体互动的优势,大大削弱了秦腔在四,五十年代以来的优势,面临着观众日益减少和失传的可能。

所以,秦腔振兴了多年,收效甚微。出路在何方,值得秦腔人深思,在互联网+的今天,更值得思考,不致于使这一古老剧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村野农夫天苍茫


易俗社和戏曲研究院去过,易俗社离钟楼不远,身处闹市周围环境却相当清幽安静,剧院建筑格局很有传统古典特色,剧场有木桌木椅可以边看戏边吃瓜子喝茶。所谓大隐隐于市。戏曲研究院在文艺路附近,外面就是大马路,建筑外观看起来和多数大学老校区很像,剧场更具现代特征,大约容纳三四百人,以前上学时有老师在剧院里做编剧。


健康一线


当然是易俗大剧院的戏好啦,文艺路的戏曲研究院也不错,只是门口的保安和票贩子勾搭,把戏票抬高市价太坑人,不信你去看看,票贩子都在保安值班室待着呢,票房没有票,保安有票,你想看戏就要在原价基础上加五十块才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