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推進“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發展

臨沭:推進“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發展

在臨沭縣“兩全兩高”玉米機械化收穫現場觀摩會演示現場,數輛專用農機來回馳騁、騰挪輾轉,為與會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種植戶等現場演示了玉米聯合收穫、秸稈粉碎還田、土地深松等農機化技術。這次會議正是臨沭縣推進“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臨沭:推進“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發展

多年來,臨沭縣把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工作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著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發展,目前,全縣共有農機專業合作社80餘家,農機用戶6萬戶,從業人員近6萬人,擁有大中型農用拖拉機3000餘臺、小型農用拖拉機2萬餘臺、配套農機具近10萬臺,機械總動力達82萬千瓦,主要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2016年,臨沭縣被授予首批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正在創建全省首批農業機械“兩全兩高”示範縣。

強化政策扶持,提升保障能力

強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扶持。對列入縣級“千畝方、萬畝片”示範區,併購買大型拖拉機、糧食乾燥機械等高端農機裝備的農機戶、合作社,按1:1比例標準實行縣級財政農機補助。對實施重點區域、符合一定條件的農機合作社和適合三大作物機械化作業的大型農機具、烘乾設備等,優先給予補貼。強化秸稈粉碎、土地深松補貼等政策扶持。採取以獎代補形式,對小麥、玉米秸稈粉碎還田給予補助,擴大小麥、玉米秸稈粉碎還田的技術覆蓋面,切實解決秸稈焚燒難題。大力實施土地深松項目,每年實施深松深耕作業補助面積5萬畝以上。2018年,全縣小麥種植面積53.9萬畝,機械化收穫超過53.8萬畝,佔小麥種植面積的99.9%以上,小麥秸稈打捆回收和切碎還田面積達53.2萬畝,佔機收面積的99.1%。

健全服務體系,完善技術服務

發揮自身產業優勢。目前,全縣共有卡特重工、賽邁道依茨-法爾、東泰機械等高端農機裝備製造規模以上企業52家,產品涉及15個種類190多個品種,涵蓋土地深耕、播種施肥、田間管理、烘乾儲藏等多個生產環節,為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裝備支撐。有規模以上覆合肥生產企業26家,產品種類有控釋肥、水溶肥等6大系列800多個品種,適用於不同作物及生長期的需求,種肥同播、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創造了農機、農藝、農肥融合發展條件。完善技術服務。組織編印了《“三大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實用技術讀本》,對作業標準、技術規範、運作模式等進行規範。從農業、農機、氣象等部門及部分企業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家服務團隊,開通了農機服務平臺、服務電話,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創新農機化推廣模式。結合種植傳統和產業優勢,總結形成了不同規模的農機裝備標準,並依託農機合作社探索開展了農機化裝備標配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實施適宜丘陵地區機械化發展的技術模式,並協調推進畜禽、水產養殖、林果管理等不同領域的機械化技術示範推廣。

加快新型主體培育,提供人才支撐

加快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臨沭縣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的意見》,設立了300萬元的現代農業貸款擔保基金,在資金、技術、場地等方面全力支持農機合作社發展,農機合作社的整體服務能力和自身水平不斷提高。加快培育技能人才。不斷加大對農機合作社成員、種糧大戶的培訓力度,全力提升人員素質。近三年來,先後舉辦各類培訓班120餘期,參訓人員達1萬人次。引導成立了由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生產企業、農機經銷企業等組成的臨沭縣農業機械協會,發展協會會員近100名,在農機作業、信息交流、行業發展、農機農資供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每年舉辦農機手大賽,累計組織200多名農機手參加比賽,調動了農機手比學趕超的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