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比劉邦小24歲,為什麼感覺劉邦項羽更像同齡人?

紅雨說歷史


秦朝末年的楚漢之爭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段歷史,劉邦與項羽二人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主角。

對於這兩人,我們往往會有這樣一種印象:劉邦和項羽是同輩人!


事實上,劉邦和項羽不是一輩人,項羽要比劉邦整整小24歲,

按照歷史記載!漢太祖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楚霸王項羽生於公元前232年,而秦始皇嬴政生於公元前259年。所以算起來,劉邦要比項羽大24歲,卻只比秦始皇小了3歲。

但是為何我們會感覺劉邦和項羽才是同輩呢,而不是隻大他3歲的秦始皇呢?

這個主要是由於幾人活躍的時代不同。

像秦始皇,雖然只比劉邦大3歲,但他成名早啊!公元前247年,嬴政就繼位當了秦王,成了一國之君,而劉邦呢,平民百姓一個,估計還在地裡玩泥巴,至於項羽,他爹都還是個孩子。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嬴政剷除嫪毐、剪滅呂不韋,橫掃六國,最終於公元前221年登基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君臨天下。那一年,秦始皇38歲,劉邦35歲,項羽僅僅11歲。此時的劉邦依舊岌岌無名,出了沛縣,估計沒多少人認識。

在建立秦朝後,秦始皇又活了十餘年,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死。在這期間,秦始皇依舊幹了不少大事兒,對內“書同文,車同軌”,大刀闊斧的改革,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之基礎。對外“南征百越,北擊匈奴”,開創華夏版圖之輪廓。而這時候的劉邦,只是沛縣泗水的小亭長,頂多能管十里地。當時的他,面對秦始皇,只能遠遠的看著,羨慕的說道:“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劉邦真正開始發跡是在,秦始皇死後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他斬白蛇,稱沛公,聚眾起事,反抗暴秦。然後才是楚漢之爭,開創漢朝,剪滅諸侯。總而言之,他的一切歷史成就都是發生在秦始皇駕崩之後。所以這就給人以一種錯覺,兩個人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反觀項羽,他的人生軌跡,與劉邦有著相當長的一段重合期。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項羽隨叔父項梁在老家會稽起事,並很快成為起義軍的一支主要力量。而在滅亡秦朝後,他更是成為了諸侯霸主,分封天下。此時的劉邦雖然年紀比項羽大,但無論是名聲還是地位,都要低上項羽不少。

而後的楚漢之爭,項羽和劉邦成為對手,爭霸天下,最終失敗,自刎烏江。那一年,他才三十歲。


雖然二人年紀相差如此之大,但由於成名於相同的時代,而且是扮演著對手的角色,有著相當多的人生糾葛。所以我們會將二人認為是同輩。

當然,這也和二人的歷史形象有關,項羽力拔山兮,自鉅鹿一戰,聞名於天下,此後更是以一個“霸王”的形象出現,這很難讓人覺得他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事實上,這樣的歷史錯覺還有很多。比如司馬懿和曹操,新版《三國》裡面司馬懿一副老大爺模樣,實際上曹操比司馬懿要大22歲,而司馬懿只比曹丕大八歲,曹丕頂多叫司馬懿一聲哥哥。



還有光緒帝和孫中山,中山先生比光緒帝要大五歲。


白話歷史君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理清這兩人的生卒年。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而劉邦、項羽他們分別帶領義軍起義的年份都在公元前209年。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明確劉邦確實是比項羽年長24歲,且在率義軍起義時,劉邦已經48歲,而項羽年僅24歲。

要說項羽跟劉邦像是同齡人,那或許是由於以下幾點同時代的經歷,讓人誤以為是同齡人。

1、他們在同一時代起兵謀取天下;

2、他們一起拜過異姓兄弟;

3、他們同時在楚懷王“先入關中者為王”的激勵下向咸陽進攻,推翻秦朝的統治;

4、而後他們又在鉅鹿之戰爭奪天下;

5、影視作品中,扮演他們二位的演員,給人的感覺年齡差異小;

6、劉邦帶領起義軍時,常有地痞流氓的性格,耍點無奈,給人的感覺不夠穩重,顯得年輕;而項羽驕傲自大,目無一切,自視勇猛無敵,天下無雙,更顯十足的霸氣。由此給二者拉攏年齡差距。

但事實上,我們知道劉邦的確是比項羽年長24 歲,而且在許多事情的考量和決策上,我們也能看出他們年齡差異,導致的不同。

項羽年輕,24歲隨叔父項梁帶兵起義,性格孤傲任性,血氣方剛,勇武有餘而欠周全思量。

劉邦48歲無奈之下,帶著鄉親們起義造反,在芒碭山舉義旗之初,就立下“殺人者死”的軍令,諸事皆與身邊追隨的兄弟商量而後決,可以看出他的老成穩重!

項羽性格剛毅,事有不滿則表露於面;劉邦穩重內斂,忍辱負重藏不快於心,厚積薄發,才有了後來西出蜀郡而東進,於鉅鹿之戰大敗項羽的結局。

項羽頂撞范增,不聽其言,鴻門宴上不按計劃捉拿劉邦,坑殺降卒惹怒天下百姓,都是他年輕狂妄自傲的處事表現。

我是浩中一內,以上個人見解,不妥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浩中一內


這個問題與劉邦比秦始皇小三歲卻像兩個時代的人差不多😂

為什麼會有這種歷史錯覺呢?老妖的觀點是登錄歷史舞臺的時間差以及劉邦前四十年籍籍無名的原因。

所以楚漢相爭,不是兩個年輕英雄的相殺,而是一位中年油膩大叔與一位青年小夥的戰鬥。


最重要的是劉邦登錄歷史舞臺的時間是跟項羽一起,比秦始皇晚太多!!

劉邦其實也是正兒八經的周朝人,公元前256年換個說法就是周赧王五十九年。

對比一下劉邦與嬴政人生軌跡:

嬴政:13歲登基,劉邦:無名之輩

嬴政:22歲親政,劉邦:無名之輩

嬴政:39歲統一六國,劉邦可能已經是亭長了,不過還是無名之輩

但是劉邦正式登錄歷史舞臺是卻到了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9年10月,劉邦已經四十八歲。但是嬴政已經去世一年,兩人中間還隔著一位胡亥。

與劉邦同一個舞臺演出的是項羽,此時才23歲,推翻秦朝時才26歲。

兩個在同一個歷史舞臺爭雄的人在不刻意提醒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自動將兩個人的年齡拉近到差不多水平。

劉邦前48年的籍籍無名,讓人也無法藉助一些著名事件記住到他的年齡其實跟秦始皇差不多。

所以提到楚漢相爭,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一位中年大叔與小鮮肉的戰鬥。

順便提下,由於歷史節點的原因。秦漢兩個朝代(秦國是諸侯國,秦朝是朝代)剛好處於從分封建國到大一統的時期。

由於秦的短命,在新舊節點上,秦具有更濃厚的舊時代特點,漢屬於新時代(大一統),所以從這方面感覺上彷彿秦始皇跟劉邦是處於新舊兩個社會的錯覺。



起兵時,劉邦48歲,蕭何49歲,張良42歲,韓信才是那個與項羽可能同歲的人。

楚漢相爭是一群大叔算計小鮮肉的故事……


妖鬼雜談錄


阮籍對楚漢之間的事曾說過一句話即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暫且不論秦漢之初是否有沒有英雄,後面一句話就可以很好的解釋題主的意思——成名,也就是說在所處時代的知名度、認知度才是關鍵,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年少成名,所以年齡並不是關鍵,關鍵是你在那個時代做了什麼事。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舉起反秦的大旗,劉邦趁勢而起,項羽這時幹嘛呢?他也和劉邦一樣與自己的叔父項梁一起起兵反秦,結果暴秦被推翻,項羽劉邦功勳卓著——成名,再後來倆人為了天下主導權,楚漢之爭爆發,倆人成了那個時代的焦點,所以在後世提起項羽必定會涉及劉邦,同樣的提起漢初的劉邦也會涉及到項羽,時代將倆人捆綁到了一起。

然後再細說倆人年齡,劉邦前半生碌碌無為,沒有什麼可以提起的輝煌點,自然就會被人忽略,到輝煌時期剛好到了晚年,項羽則和劉邦相反,出身貴族的他剛好在最青春的年代迎來自己的輝煌期,時代無形中將倆人的距離拉近。

第三點就是學歷史,讀史書時,我們看重的是歷史事件,人物的年齡一般不影響事件的發展,所以就會被忽略,舉個簡單例子,項羽劉邦同時代的張良,韓信又是多大呢?恐怕很少有人會第一時間說出來。

最後一點看看現在的影視作品是怎麼宣傳的,比如上圖,從外形上根本看不出劉邦比項羽大24歲,所以這方面也有一定的誤導性。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1、兩人都胸懷大志,眼光遠比常人要遠;

 

2、兩人都不敢平凡,但同時又有點高傲;

 

3、兩人都過分自信,反過來在遇到逆境的時候又過分自卑。 兩個人有共同的目的而且都做個很好所以脫穎而出,他們兩個後期成為主要的對手。所以看起來像同齡人。

 





小閆說歷史


簡單來說這只是影視作品所帶來的錯覺。

劉邦在鄉下只是一個像小混混一樣的人物,而項羽屬於楚國貴族,兩個人的身份不同,氣質也肯定會不同。只是可能礙於影視作品中劉邦多屬主要人物,必須要有“主角光環”,所以不能演得太老。

這個錯覺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就拿我母親來說,她老人家就只喜歡94版的《三國演義》,她覺得後來拍的《三國》不如94版的,認為諸葛亮就是唐國強演的那樣,其他人演的都不像。

這應該可以說是先入為主吧?

一些拙見,歡迎大家與在下探討!



火焱小妖


因為歷史的認知錯覺。

二人處於同一時代,曾經結為兄弟,最終走向對立。

這一切都讓人誤以為劉邦與項羽是同齡人。

劉邦48歲起於豐沛,是一個老牌的地痞流氓。

而項羽雖然出身名門,但是少年時期變國破家亡,這樣的身世背景讓項羽比同齡人更顯得老成。

只是縱觀項羽早年的言行(彼可取而代也,學萬人敵)以及項羽的成功之路(殺太守殷通,斬上將宋義,破釜沉舟破章邯)加上自身神力的設定,都讓項羽有一種優越感。

自負給項羽帶來的麻煩是毀滅性的(定都彭城而非關中,隨意分封諸侯,殺義帝,有范增這樣的賢才而不能盡用),這都是項羽淺薄的政治智慧帶來的惡果。

雖然劉邦常在軍事上被項羽逼入絕境,但是其政治權術比項羽高上不少。

項羽年少有為,意氣風發,又與劉邦有諸多瓜葛,這一切都讓人會誤以為——他們是同齡人。


懷心培優


這個是歷史的認知錯覺,凡是涉及劉邦、項羽的影視劇,劉邦最多也是大項羽5年左右,看起來兩人年紀差不多。劉邦看起來忠厚老實,項羽則英氣蓬髮,但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導。其實項羽是個青年屌絲 ,項羽比較兇猛,劉邦也是一個老地痞流氓,劉邦比較老道,鬥智劉邦笑到了最後。項羽年輕人,經驗比較少,中國歷史上這種認知錯覺並不少,比如說近代的孫中山先生和光緒皇帝。一個是前朝的皇帝,一個是民國的總統,中山先生比光緒帝要大五歲,但是倆人活躍的時期不一樣。光緒活躍於的1894-1898年之間,八國聯軍之後就徹底被軟禁,銷聲匿跡了。而中山先生活躍於20世紀初,尤其是1911-1924年,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標杆。活躍時代不同,造成了倆人不是一輩人的錯覺。

又比如漢獻帝、孫權、諸葛亮、司馬懿,四人在《三國演義》中的先後出場順序是漢獻帝--孫權--諸葛亮--司馬懿,然而四人的年紀大小排序是司馬懿(179年)--諸葛亮、漢獻帝(181年)--孫權(182年)。孫權出場比較早,其實他最小。漢獻帝與諸葛亮同歲。司馬懿出場最晚,其實他最老。提到司馬懿再提一下曹丕,新版《三國》裡面司馬懿一副老大爺模樣,其實司馬懿只比曹丕大八歲。曹丕頂多叫司馬懿一聲表哥,被電視劇愣給演成師父帶徒弟了。


大風起兮偶飛揚


項羽比劉邦小24歲,為什麼感覺他倆更像同齡人?——這個問題本人以前也發現過,當時也是跟作者同樣的感覺,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維度方面去理解:

第一方面:歷史時期錯覺方面——劉邦和項羽都是活躍在同一個時期,推翻暴秦時期,如果劉邦活躍在秦朝,前一個時期,那麼會感覺他老一輩了。例如:秦始皇嬴政生於公元前259年,而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也就是說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三歲,但是給人感覺差了一代,為什麼?二人活躍的時期不同,秦始皇活躍在秦朝統一,而劉邦活躍在推翻秦朝,最關鍵是秦朝從建立到推翻也才短短14年時間——所以從時空上給人覺得劉邦比秦始皇小一輩,而與項羽年齡相差不多。

第二個方面:個人角色印象方面——1、項羽成名早,而劉邦大齡青年,這樣一早一晚給人感覺拉近了距離;2、劉邦性格玩樂,心態年輕,結果晚,給人感覺是個年輕人;3、二個人都是同一時期白手起家,從頭開始,所以更加給人感覺好像年齡差差不多;4、更重要是,小24歲的項羽稱呼劉邦叫大哥,這樣以來,大家潛意識感覺劉邦只是比項羽大,但不會想到差一輩的年齡差。

第三方面:獲取這方面信息的途徑——我們獲取這方面信息無外乎書本和影視劇這二個方面。1、書本方面不會很細緻的描寫人物外貌方面的,年齡方面只是大體一說,讀者不會很刻意留心,所以對年齡差距不會想太多;2、影視劇方面,角色演員選定的年齡相差不大,所以也會造成他倆年紀差不多的錯覺。






老鄭說世界


他們是同一時代的人,因為我們這個時代都是同齡人在一起競爭,一起上學,一起參加工作,所以才會有這種錯覺。漢武帝時期的公孫弘60來歲才開始做官,跟他同朝為官的人肯定大多數都比他年輕,這在現在是根本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