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繼承了老子《道德經》中的人文思想,誰繼承了《道德經》中的自然思想?

能量平衡


孔子繼承“堯舜”的忠恕之道(中庸之道)

怎麼說繼承老子的?這些人盡會瞎扯蛋…

老子連“禮”都不懂…所以才有此故事:孔子向老子問禮?何為禮?你以為禮貌、禮讓、禮儀,這些只是表面之說更深含義如下…(儒學五常:仁、義、禮、智、信)

原文:

1.非禮勿視,

2.非禮勿聽,

3.非禮勿言,

4.非禮勿動。

註解:

1.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看與賞,

2.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聽與聞,

3.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說與論,

4.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行與動。

這些聖道之行,其實就是循天則規律而為…連這些‘禮’之運用和講究都參不透,還說孔子向老子繼承個什麼?老子年紀的確為長但學說的完整性和智慧不如孔子,這些後來人就會瞎說胡扯什麼道德經的自然思想,道家之論多數為斷層碎片之論沒有根據和指導作用。儒家就不同有根據之“禮”與指導之用“非者勿作”:萬事萬物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看與賞、聽與聞、說與論、行與動。所以:有所為有所不為!道家很多是空談無依據之講比如:無為而治?不去為就自然能治。這不是廢話和空談嗎等於沒學問…


代用名


答案自然是莊子!莊子內篇如《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都在極力推薦自然!在外篇如《胼拇》《馬蹄》《刻意》《繕性》中反覆指出人為的害處!

需要指出的是老子的無為與自然是積極的!老子無為的目的是無不為!老子的自然是順勢而為,是不太控制!莊子的自然則是返樸歸真,任其自然,而且越古越好!







逍遙子三陽開泰


唉!哀嘆一聲嘆息一聲不吭聲了...

這些理由何去何從,其實原因並不在意識模糊不清不楚裡面吧?

何為『人文思想』?何又為『自然思想』?

不搞清楚的話,即使繼續追問下去,又怎樣回答得清楚?

無非就是『人物文化思想』和『自殷然後思想』罷了,又何必自相殘殺地提問:誰繼承誰的思想?

通通都是為了一個兩儀血緣關係統治階級鬥爭性的,風水輪流轉般執政天下的思想。故一要人物有文化的思想;二要後殷自家然後的思想。

在春秋大夢時代的真實寫照下,萬一沒有這兩種不同的思想,負方『子鼠們』→帝裔人物生存的空間結果會怎樣?

沒有文化內涵水平的思想是否馬上淘汰?即使有了什麼文化水平的話,假如繼承負方權益信念的力量,卻沒有自己的信仰然後會不會失去方向感?

無非『子們』企圖『文化與然後』的辯證統一戰線的思想也。


藍本動畫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李冰是其中之一。



手機用戶5498255127


這個問題有“問題”。《道德經》成書時間要晚於孔子的《論語》。哪裡來的孔子繼承老子呢?另外,《道德經》裡面也沒有人文思想,孔子繼承什麼呢?

那麼,什麼是人文思想呢?

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關懷人的現實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這就是人文思想。

《道德經》裡面有這樣的思想嗎?

當然沒有。老子的《道德經》將百姓都看成了田裡嚇唬麻雀的稻草人“芻狗”,說的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人文思想嗎?

其實,儒道兩家根本就沒有什麼承襲關係。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一個是出世,是“道法自然”,是回到遠古;而孔子的思想是“入世”,是積極進取。

孔子說的是“學而優則仕”,儒家的思想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老子呢?絕學去智,越學越糊塗,還不如回到結繩記事的過去。

老子和孔子,說白了就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一起構成了中國人思維的統一體。既有“好死不如賴活著”,也有“捨生取義,殺身成仁”。

沒有了孔子,中國人變得沒有文化和上進心;沒有了老子,失敗者沒有了去處,只有鋌而走險,而不知道“三十六計走為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閒看秋風999


這種說法根本就沒有根據,如何證明孔子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呢?我們若要證明兩個不同思想有繼承關係,我們首先要明確這兩個思想各自的內容,然後再審查兩者之的相同點相異處,還要審查相同點是繼承而來的還是各自獨立見解只是觀點類同。所以,我們要證明孔子思想是源自老子,那麼我首先要明確孔子思想究竟是什麼,它包含哪些原則。老子思想究竟是什麼,它又包含了哪些原則。其次,我要考察孔子的哪些言論可以認為是源自老子的,還要指示老子好哪些具體論是這個源頭。

另外,思想的繼承關係也需要歷史證據。我們要明確老子生活年代早於孔子,而且還要說明孔子時代,老子思想以廣泛傳播。但迄今為止,老子身世仍在迷霧之中。有人認為老子早於孔子,但更多的人則認為《道德經》所闡釋的思想當在孔子之後。世人盛傳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故事,但論語中未有一句言及老子或其思想。而且《論語》所體現的思想沒有與《道德經》思想相合之處。

我們有些人單憑主觀地斷言諸子學術源自《易經》,孔子繼承老子之類。這其實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表現。


國學新邏輯


道德經繼承了誰的思想?李耳繼承了遠古起源部落《心經》心說的一部份思想,是易變的笫六幅圖與陰陽變笫七幅圖的部份思想。而不是《心經》的符解。而符有六十四卦象,一百二十八心說,即一卦二心說規律思維。它是在漢字起源前的遠古人類對思維規律的認知。而漢字是依圖與符的結合體形式存於近古至今的產物存在。


應家老大697


只有信上帝的人,才能真正明白道德經,因道德經中所講的道,就是耶穌。不信耶穌的人講道德經,純屬瞎人摸象,一知半解,甚至胡說八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不認識上帝,終把世上的知認學遍,也不過是七竅通了六竅而已。


風華正茂135672356


莊子,莊子是無為的瀟灑派,人在自然中。不求有為,只求在天地中像萬物一樣自生自滅,順應自然,不做改變。來於自然,去於自然。無傷無煩。人是自然一分子,是自然之子。


圃香


孔子和老子在人文理念上完全不一樣,老子主張要以真正的仁愛態度,對待廣大小人百姓。而孔子則是主張欺侮廣大小人百姓,惡剝酷壓廣大小人百姓。他怎麼可能去繼承老子的人文思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