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司马懿为什么评价不高

司马炎篡魏称帝之前,司马懿的名望当是国士无双,至少后人评价他的时候不会把他当做狡诈的代言人,而这都源于西晋的得位不正和国祚仅仅维持了五十一年的缘故。

历史上的司马懿为什么评价不高

曹丕使汉献帝禅让而建立魏国,为什么没有令东汉遗臣大肆反对。这其中一个原因是东汉末年的大动荡已经使朝臣颠沛流离,大臣们都看到东汉王朝的运势已绝,已无回天之力;另一个原因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时期东征西讨,最后令百姓安定下来不用受战乱之苦。

历史上的司马懿为什么评价不高

曹操虽然挟天子,但名义上还是尊汉。而且大臣们也明白,东汉末年皇帝名义上能影响的地盘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朝廷里也大多是曹操的部下。因此,曹操去世之后曹丕代汉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动乱,简直有些顺理成章的意思,正所谓子承父业。

历史上的司马懿为什么评价不高

而西晋则不然。

自司马懿“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家族一直把持朝政,魏国的皇帝更迭也是他司马家说了算,有些权臣弄政的意味,后来的篡魏称帝也让人感到司马家是做了一个无本的买卖,赚大发了。

历史上的司马懿为什么评价不高

因此,后世人说起曹丕称帝用了一个字,“代”;而说起司马炎称帝就毫不客气直接用了“篡”。

历史上的司马懿为什么评价不高

不知道是不是得位不正的报应,西晋从建国到灭亡只经历了51年。期间的几任皇帝除了武帝司马炎之外,其他三位都很平庸,甚至还有一个是白痴。

历史上的司马懿为什么评价不高

所以,后人对西晋的评价并不高,也因此连带上了他们的老祖宗司马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