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晚清的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铁锤历史


“东南互保”标志着清廷彻底丧失了对南方各省的控制,为日后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从1899年开始,鲁翼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已成燎原之势。虽然在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后,强势弹压了省内的义和团势力,但是义和团随即转入直隶省(今河北省),并在直隶大肆杀害传教士和中国教民,也引发了清政府与西方国家外交纠纷。

其实对于议和团运动,清廷起初是力主镇压的,但是后来有不少清廷大员认为民心可用,隧开始暗中扶植义和团。

从1900年6月起,义和团开始大量进入北京城内,对于北京的使馆区构成极大威胁。对此英、法、德、美、日、意、俄、奥匈八个列强决定组成联军出兵进京保护各国使馆。经过清廷同意,从5月31日到6月3日,共计432名联军士兵从天津乘坐火车进入北京。到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又率领2000联军准备乘坐火车进京。

联军的大动作显然超出了清政府的预期,也引发了清廷的不满,清军于是联合义和团拆毁了廊坊地区的铁路,并在廊坊阻击了西摩尔率领的联军。

就在此时,奉旨进京戍卫的甘军杀害了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而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之后不久被旗兵恩海射杀,这导致英、法、德、美、日、意、俄、奥匈决定增兵报复中国,局势越发的不可控制。

危急之时,南方各湘淮督抚皆主张与列强议和,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因为此时的大清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在渤海湾一带根本没有任何的海防力量,南方的督抚大员们深刻地明白,此时开战无异于自杀。

而在朝中也有不少满汉官员反对开战,但在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主战派不断地窜动之下,西太后最后决定对列强宣战,并诛杀了主和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五人。

在闻听朝廷对列强宣战后,南方各省一片大哗,正在担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讯悲愤万分,对清廷失望至极。

(李鸿章是极力反对与列强开战的)

众所周知,清帝国是由关外的满洲人建立的征服王朝。满人在入关之后对汉人十分防范,在全国各战略要地设立八旗驻地控制全国。而各地的督抚也主要由满洲旗人担任,汉臣在清朝中前期的地位很低。

不过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改变了整个清朝的政治格局。在太平军的冲击下,清廷对南方的统治接近崩溃。不得已之下咸,丰帝大量重用汉臣平叛,以至于在战后南方各省皆落入湘军、淮军手中。

面对手握重兵实权的湘军淮军,清廷总归是寝食难安。为此清廷在1868年下旨调任曾国藩为直隶总督。这时曾国藩正在南京任两江总督,清廷此举明显就是调虎离山。而新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一上任就开始着手裁撤湘军,打击湘军势力,试图重新恢复中央对两江地区的控制。不过正当马新贻欲大展宏图之际, 他本人却在上任仅仅两年后遇刺身亡,这就是著名的“刺马案”。

两江总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刺杀,这可是大清开天辟地头一回。清政府得知消息后大怒,急派满洲人富察魁玉代理两江总督一职,并会同江苏布政使梅启照和漕运总督张之万一起审理这件惊天大案。

但是这仨人磨叽了许久也没有给朝廷审出一个结果,最终只是以“私仇”结案。而对于这个结果朝廷根本不相信,只得下旨调曾国藩火速回任两江总督,并加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为钦差大臣,令二人再度赶赴江宁复审。不过郑敦谨也没查出个所以然,甚至在结案后都没有回京述职,走到半路就辞职了不干了。

很明显,“刺马案”就是湘军一首策划的,而前来调查的各路官员也深知其中利害,所以一个个皆装聋作哑。最后慈禧也担心继续查下去会引发兵变,于是被迫放弃了对湘淮势力的打压,自此南方诸省彻底被汉人所控制。

(2007年上映的电影《投名状》,讲的就是刺马案)

到义和团运动爆发之时,南方地区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央的控制,而此时南方各省督抚也显然不愿意与朝廷共赴黄泉,于是在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牵头下,上海道台余联沅代表东南十省与列强驻上海领事签订了《中外互保章程》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条约规定了双方各自保护范围,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由各省督抚保护,东南十省不参与朝廷与列强的战争,此事件史称“东南互保”。

(参与东南互保的十省有: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大、广西、江西、安徽)

东南互保是赤裸裸地抗旨行为,东南十省不但拒绝执行朝廷与列强开战的旨意,反而公然与列强签订和平条约,这跟造反没多大区别了。但由于清廷早已丧失了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因此战后朝廷并没有追究参与东南互保的各省督抚,反而无奈地承认了东南互保条约的合法性。

东南互保事件使得清廷残存的权威丧失殆尽。到了1911年,随着武昌革命军的一声枪响,大半个中国纷纷宣告独立。而清政府没能等来第二个曾国藩,帝国在内外交困之中迅速地土崩瓦解,正式走向终结。


千佛山车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南互保确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东南互保条约生效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东南各省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所谓的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东南互保条约:

东南互保条约签订时间:1900年,正式八国联军侵华的十年;

东南互保条约的参与成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以及西方列强参战各国;


东南互保条约的主要文件:《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东南互保条约的主要内容:上海租借归西方各国共同保护,东南各省由各省督抚来保护。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清朝的看到,所谓东南互保条约,是东南各省的督抚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撇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一个条约。

说白了,八国联军能够长驱直入紫禁城,和东南各省完全没有出兵阻击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清政府来说,东南互保条约的签订无疑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却是具有重大意义。

从东南互保条约生效开始,东南各省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清政府已经失去了掌控力。在这样的局面下,革命势力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东南各省应声而动,纷纷宣布独立。

其次,在东南互保条约下,西方列强和义和团基本都没有攻击东南各省,为各省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因此一批实业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创办的一系列企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为中国的实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东南互保条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东南互保条约,各地的实权派人物已经看到了清廷已经无力掌控地方 ,纷纷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从而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东南互保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东南互保是一种卖国行为,在列强入侵的时候,竟然和列强签订协议;

也有人认为东南互保,让互保各省免遭战火,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为日后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经济支持


胡史乱翔


东南互保的确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清朝地方化彻底成型,也为之后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南方迅速独立奠立基础。

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先后第二次鸦片战争、捻军起义、西北回乱等大规模动乱,中央权力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局面,只能将权力下移给地方重臣,因此地方团练兴起,曾国藩等人崛起,权力地方化就此开始。

叛乱平定后,地方重臣也不是之前的乖乖仔了,他们有自己的诉求,比如以地方改革为重心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就这样开始了。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等人还要受到中央保守势力的限制,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为了保留实力,甚至不准北洋海军出战,因为他很明白,如果没有了军队护体,他在中央将会很被动。

1900年义和团进京,打砸外国使馆,列强因此进攻中国,也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慈禧太后尚未向各国宣战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两宫不测,当由李鸿章作总统支撑局面。

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立即和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也就是东南互保。

参与东南互保的大佬对皇室诏令有不同的解释,但都很激烈:

刘坤一:慈禧的政府已经完了。

张之洞: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李鸿章: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总之东南数省明确表态不会遵从诏书内容去勤王,摆明是公然聚众反抗朝廷,清廷威信扫地。慈禧太后事后甚至表扬东南众臣“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她除了安抚表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各省也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自觉需有自卫的武力需要,再加上之后清廷开始编练新军,各省也编练地方新军,各省实力人物开始军阀化,到辛亥革命时期,各省均为本省人发动起义,外籍主官均被驱逐,军阀化结束,民国军阀时代开始。


平沙趣说历史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两广总督李鸿章故作糊涂、指鹿为马道;湖广总督张之洞,直接选择无视朝庭上谕,斥言“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其他各督抚,如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均结联相协与洋人达成互不攻击的协议,史称”东南互保”。协议的前提,是各行省均不出兵北上勤王,任由英美等八国联军进击京畿、剿匪篡朝。

封疆大吏忤逆悖反的情况,对于二千年以来,惯常了皇权独栽制的中国封建社会来说,真的是个大大的意外。大清这是怎么了?北上勤王的上谕,为啥会被东南各省的督抚群起而违之呢?何况,号称“大清的裱糊匠”的李鸿章竞领衔抗旨,这又是为何?实际上,做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荣禄更是语出惊人,他对李鸿章曾意味深长地说,”对于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身为邮政大臣的盛宣怀,更似阳奉阴违、牵线搭桥,极力把东南各督抚捏弄在一起,去搞偏安一隅的”东南互保”。




下面分折一下,”东南互保”这个标志性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东南互保”是由义和团之乱首先引起的,义和团由一些拳匪和乡民组成,他们专杀洋人、冲击教堂。之所以这样,原因很多。有洋人嚣张欺压良民引起的,有传教时文化冲突引起的,也有愚昧无知所引起的,更有坏人挑拨造谣所引起的。原来这个散乱的团队,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还与历史悠久的“白莲教”有点儿关系。但随着各列强不断掀起瓜分中国的热潮,”满汉之辩”慢慢地让位于”华夷之争”。于是,义和团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结果被满清统治者结结实实利用了一把。

“义和团”攻打租界、杀戮洋人的行为,显然让各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加之老妖婆、西太后的放纵匪患、宣战列强之举,让贪婪的英美等列强,不禁怒火中烧,剑指清廷。这里先要介绍下背景,为何犹若沉疴难治的大清末朝,会不可理喻的,向11国列强同时宣战?大清连一个列强都打不过,同时向多国宣战,岂不是自掘坟墓?原来,列强们一直要求老妖婆慈禧,归政于代表着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这样,就直接触犯了西太后投降卖国的底线。


历经三朝风雨沧桑、精明如斯的老妖婆,却是个正儿八经的政治家。完全不是光绪帝、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这类帝臣文人可以相比。她阴狠毒辣、政术娴熟、胸含韬略、纵横捭阖。一眼就看穿了列强的图谋所欲。要我死,你列强也爽不了。招拳匪进京,利用匪力,四处杀人放火,自己则带着人质光绪遁逃西安,暂避兵锋。要不是晚清这辆叮当响的破车,把她带进沟里,换作中兴盛世,老妖婆未免不是另一个武则天。所以,公道地说,政冶家也是人,也要循世依势而为,也须顺着潮起潮落。没有谁天生愿意满大街,找别人去割地赔款。但让泱泱大国,如坠炼狱而不能攀援而出,老妖婆自罪当首位。

话说八国联军气势汹汹、携枪带炮,准备让慈禧尝尝工业化量产武器的厉害。转念一想,恶虎也难架群狼呀,各地清兵如若勤王合围,估计并不好玩。再说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又是各列强的利益渊薮,其中英国的利益还特别的大。列强们不会仅为归政之事,弃东南富庶之地不保。正在一筹莫展之时,荣禄私语李鸿章之“对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引起了列强们的注意,遂在买办盛宣怀的联络下,策动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督抚,放弃北上勤王,协议东南各行省和列强行互不侵犯的之策。



真乃咄咄怪事,京城受到列强们的攻击,拱卫戍境之各地方政府竟自行其是、放弃勤王。此一迷;勉力柱国、殚精竭虑,为大清到处堵漏补缺,却唯恐不及的李鸿章竟离奇率先发难,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不彻底的洋务派张之洞,这次倒彻底倒向洋人,与满清皇朝决裂,次第抗旨,发“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等灭族藐上之语。此二迷;

各督抚虽经洋务洗礼、却也是久经清廷调教之封疆大吏,为何短时间内,冒撤职灭族之险齐心协力、与列强协议互保,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易以放弃勤王京师之利。此三迷;难道各大吏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为何慈禧回京后,没有对各督抚进行追责,反而大加赏赐。如果是朝庭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力,那事后各督抚调动迁职,还是很正常呀,叫谁谁听话,此四迷。种种迹象令人疑窦丛生。

不错,自道光帝起,积弱积贫的大清王国,自朝庭借重团练剿匪开始,满汉渐次易势,汉督抚地位上升。直到晚清,汉督抚更是挟团练自重,借厘金自肥。可也没听说过,那个督抚敢挟洋自重、举旗另立呀?慈禧西遁之后,李鸿章还不是乖乖地到京,转着圈与洋人们谈判、签订各种条约、处理各种善后事宜,以迎太后归京重冶。所以,这分明是局大棋。一盘由慈禧太后所设,大大的局。老妖婆,把各方势力瞧个明明白白、洞若观火之后,设个局把中外各方都装进去,巧妙平衡了利益,再保住她那个垂帘听政、统治全国的大局。

首先,东南一隅属富庶之乡,不夸张的说,竞东南之力,虽有列强夺利,然而,随着工业化渐起,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可补西北之亏,还可尽敷全国之用,东南对于列强,属于要保之地;对于大清朝庭,更属必保之域,失去了东南,对于列强就是少块大收益,而对于清廷,分明是灭顶之灾,直接玩完。换句话说,此刻的东南的安定,远比京城安全要重要的多。所以,老妖婆情愿仓惶西遁,暂避兵锋,也不愿东南数省,这座青山稍有闪失。



而且,还要教训下列强们,叫他们尝尝逼她卸权的后果。慈禧不惜突破官匪天敌之深堑,为义和团正名,利用这个棋子去骚扰列强,并顺势向11国宣战。企图以此对内拢归民心、对外宣示摄政决心。告诉列强们,要在大清国捞利益,没有我帮着卖国,你们决没有那么顺风顺水。奈何洋人们,已经喜欢上维新变革的光绪帝,不信邪,一意孤行、步步紧逼京畿重地。

精明如猴的西太后自然知道,宣战11个列强的后果,马上打起包袱,仓皇出避,路上逃命之时,恰巧偶遇几支军队。在军队护驾下,逃难变得象一场西巡之旅。到了终点西安,受到了当地官员士绅盛情迎送。试问东南半壁的督抚都倒戈了,这偶遇的军队、及所至驻桦之处,却还支支耿耿忠心的护驾,地地欢天喜地的迎送,慈禧的运气真是逆天了。这还不蹊跷么?唯一的正确解释,就是慈禧政府,依然对各省、各军有较大的控制力。东南督抚抗旨不遵,协议互保,不过是个明为抗旨、实为遵命设局的假象,只是不太方便告诉列强而已。

遍览“东南互保“的协议,除解除了列强对东南各行省受当地清军攻击的后顾之忧,及清廷假手列强镇压义和团匪之外,它还具有约束、限制外国兵轮、军队等,肆意侵扰东南各行省的作用。在北方陷入危机的情况下,东南一隅完美地避免了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战乱之波及,保住了大清国力、经济源泉的发展。清廷于光绪26年7月26日,以光绪帝的名义下了个”罪己诏”,”各直省督抚,更宜整顿边防,力固疆圉。前据刘坤一、张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务照常,如约保护。今仍应照议施行,以昭大信。”

慈禧的这个举动,既在万急之中,給了上凳还想上桌的列强们,一串响亮的耳光;又给维新改良派的光绪帝等人,一个隐晦的惩戒;还顺势借了洋人之手,灭了实在不好意思消灭的义和团;最重要的是,保住了慈禧继续统治中国的物质基础,同时,向国内外宣告,大清冶国,舍我其谁!不得不说,老妖婆有着干练的政冶手腕,优秀的洞察、决策能力,和游刃有余的捭阖手段,可惜生不逢时,若降于盛世,又是个武曌大帝第二,也说不定。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东南互保事件是标志着地方势力开始不听朝廷指令,开启军阀化时代。朝廷不再有威信,地方势力进入自治时期。

和清朝的东南互保一样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东汉有董卓之死,唐朝有安史之乱。

1860年,由于太平天国动乱、第二次鸦片战争、西北回乱等战乱,清朝传统的八旗、绿营军都无力镇压,于是不得不下放权力给地方。于是地方团练成为了清朝的支持力量。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成为了大清国的两大支持力量。

到了1900年的东南互保,就标志着曾经大清国的支持力量,开始不遵从朝廷的号令,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清朝也无力去改变,谁让爱新觉罗皇室或者满洲贵族没有能力去掌握军权。

最后,清朝被南方的立宪派势力和北洋派势力共同给灭了!在本质上看,清朝的灭亡,和东汉的灭亡是一样的。袁世凯就是那个要做皇帝的曹丕。

军阀时代,从1900年的东南互保开始的军阀治理时代——最典型的就是以淮军发展而来的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由关系绿营和巡防营发展而来的陆荣廷旧桂系部,进入民国时军阀混战更是常事,直到抗日战争后,军阀治理时代才结束。

东南互保的区域

东南互保的另外一个积极影响是士绅权力得到扩张,民间资本得以解放

在洋务运动时期,官方资本是主流,民间资本基本上没有参与。在30年的洋务运动里,官方总共只投入了一亿元,而投入的民间资本仅仅有600万元,总投入量只是甲午战争赔款的一成。(数据见黄如桐:《试论洋务派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而在东南互保之后,社会士绅成为了中间力量,取代了官僚。清末新政10年,投资总额很快就超过了洋务运动30年的总和,其中约76.3%的资本是民间资本。(数据见林增平:《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清末立宪派》)。以上海为例,清末新政10年,上海人口从原来的30万增长到300万。可见当时民间资本的汹涌。


1900年东南互保时的上海

东南互保时和西方签约了吗?

一般来说,主流的观点都认为东南互保时,张之洞和刘坤一等地方督抚和西方国家进行了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戴海斌在2014年的论文《“东南互保”究竟有没有“议定”约款》中,根据东南互保首倡者盛宣怀和余联沅和西方的商议交涉行为,认为东南互保并没有签约,只是外交照文互换,达成一种谅解、备忘而已。原因就在于《东南互保条约》中限定了西方在长江流域的行动,这会让西方尤其是英国的利益受损。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东南互保


因为说这话的人想当然把“东南互保”视作唐代藩镇开端,更认为这是辛亥的前奏,但是这种看法实在太错特错;真正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00年—1910年的晚清新政,正是这十年改革直接断送了爱新觉罗家200多年的江山。


东南互保,不管过程里个别督抚或者外国外交官有什么想法,但是东南互保的本质就是清朝沿海地区的督抚在英国武力威慑下不管轻举妄动,而为了让这件事看起来不像是被胁迫,所以才说东南互保。


由于江南从南宋开始就是国家财赋重地,所以即使出于安全考虑,元明清三代都没有在江南驻扎重兵、精兵,是刻意让东南地区呈现一种军事无力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几次三番督促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裁撤湘军,在李鸿章淮军在一定时间段成为清朝实际国家陆军时,也刻意的把两江总督交给湘军系把持。


利用湘军系和淮军系矛盾,让李鸿章的淮军这支“强兵”没办法染指江南。而从甲午战争前夕淮军各营分布也可以看出,淮军几乎没过黄河以南,只有淮军拱卫军驻扎在宿迁,这在军事角度讲,更像是对江南地区的武力威慑。一旦江南有异动,这支淮军部队可以马上攻击南京。


而甲午一战,淮军几乎全军覆灭,而两江总督刘坤一组建的新湘军在辽东战场的溃败也意味着湘军系想取代淮军系计划的失败。也就是说,在庚子国变时,东南地区除了腐朽不堪战的驻防八旗和绿营外,连湘军、淮军这种团练武装都没有。


八国联军


英国人在1900年干了什么呢?当列强决定对清政府宣战后,英国立刻向上海派驻了3000陆军。要知道,北上的八国联军一共也才16000人,而且随着英国向上海派遣了3000陆军,紧跟着各国都向上海派兵,最多的时候上海外国军人总人数超过2万人。


另一个可以说明东南互保事件与唐朝藩镇迥异的是东南互保后督抚结局。要知道唐代藩镇是拒绝中央任命节度使的,节度使如果不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就是藩镇士兵推戴,而长安追认;东南互保可不是这样。


庚子事件后,湖广总督张之洞调入北京, 闽浙总督许应骙被弹劾罢职,四川总督奎俊被调回北京担任理藩院尚书,这足以证明东南互保事件后督抚对清朝中央依然俯首帖耳。


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1900年后清政府进行的“新政改革”中的军事改革、财政改革。


晚清新政中重要一项就是军事改革,清政府试图效仿德、日,改变中国传统“兵随将有”的陋习,而将军队人事、训练、指挥等权力收归中央。事实上清政府中央表面上也做到了这一点,1900—1910这十年,地方督抚几乎都失去了对新式陆军的控制,督抚手里还能掌握的只是老迈无用的练军、巡防营。又由于清朝上层内斗,使得各省新军指挥权几乎都落到了留日军校生的手里。


蔡锷


像蔡锷仅仅因为是留日士官生,就能三十岁做到了新军一镇之长,这在清朝以往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督抚手头的财政权也和军权一样,在这10年间借着新政名义被收归清朝中央了。


当然,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督抚都对清朝中央进行过堪称激烈的抵抗,但是最后还是按照清朝中央要求办,这更说明了清末督抚在和朝廷博弈中出于弱势地位,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各地督抚都支持士绅建立咨议局的原因:朝廷把督抚的权力收缴,督抚就用士绅给朝廷捣乱。


事实上晚清新政这种“改革”的标志性意义,清朝大臣看得很清楚,辛亥革命后就有大臣提出:“今日之害,先由於督抚无权,渐而至於朝廷无权

库储之困难,寇贼之充斥,犹其显而易见者也。镇兵之设也,所用皆未经历练之学生,韬略则纸上空谈,作用则徒取形式,甚至持不击同胞之谬说。一旦有事,督抚非但不能调遣,甚且反戈相向,其不可用明矣。”


兰台


东南互保,不管过程里个别督抚或者外国外交官有什么想法,但是东南互保的本质就是清朝沿海地区的督抚在英国武力威慑下不管轻举妄动,而为了让这件事看起来不像是被胁迫,所以才说东南互保。

由于江南从南宋开始就是国家财赋重地,所以即使出于安全考虑,元明清三代都没有在江南驻扎重兵、精兵,是刻意让东南地区呈现一种军事无力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几次三番督促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裁撤湘军,在李鸿章淮军在一定时间段成为清朝实际国家陆军时,也刻意的把两江总督交给湘军系把持。

历经三朝风雨沧桑、精明如斯的老妖婆,却是个正儿八经的政治家。完全不是光绪帝、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这类帝臣文人可以相比。她阴狠毒辣、政术娴熟、胸含韬略、纵横捭阖。一眼就看穿了列强的图谋所欲。要我死,你列强也爽不了。招拳匪进京,利用匪力,四处杀人放火,自己则带着人质光绪遁逃西安,暂避兵锋。要不是晚清这辆叮当响的破车,把她带进沟里,换作中兴盛世,老妖婆未免不是另一个武则天。所以,公道地说,政冶家也是人,也要循世依势而为,也须顺着潮起潮落。没有谁天生愿意满大街,找别人去割地赔款。但让泱泱大国,如坠炼狱而不能攀援而出,老妖婆自罪当首位。

从东南互保条约生效开始,东南各省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清政府已经失去了掌控力。在这样的局面下,革命势力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东南各省应声而动,纷纷宣布独立。

其次,在东南互保条约下,西方列强和义和团基本都没有攻击东南各省,为各省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因此一批实业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创办的一系列企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为中国的实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东南互保引发的另一个重要结果便是,慈禧太后对参加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从此不再像之前那样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回銮之后,就开始逐步培养和提拔满洲亲贵,来替代这些和朝廷并非一条心的督抚大员。


清朝回忆录


地方公开抗命,汉有七国之乱,魏有淮南三叛,唐有藩镇之祸,明有四镇之遇。威权下移,历来都是王朝命运的节点。我们就从两种不同的地方与中央斗争谈起。

1、中央与地方的结构性冲突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大一统王朝。无数人都在追求大一统,刘泽华先生的“王权主义”对此有深刻阐述。

(中央集权与大一统)

同样的,屁股决定脑袋,地方有地方的利益诉求,不可能与大一统完全一致。

这个结构性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人为解决的

这种情况下,地方与中央的冲突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但不同情况下,1表现并不一样。

2、一般的央地冲突

多数人担任总督、巡抚这样的大员,虽然来自中央派遣,但到了地方不自觉的会为当地着眼,而且其在当地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大局意识。

自然产生与中央的不一致。具体表现就是四个字:阳奉阴违

在面上要坚定的服从,但在操作上照顾地方打折扣。这在不同时期表现强度不一样。比如康雍乾三朝的表现就很有差异性。

(地方分权)

3、疆臣成为藩臣

疆臣成为藩臣一般需要三个条件:兵权、财权、人事权

其特点是:公然抗命

这三个都来源于一点应对大危机。汉的分封因为同灭项羽与东方镇戍;唐代藩镇源自开疆拓土与平叛;

清的源自太平天国起义打乱正常秩序,江南督抚开辟了新的财源,且编练了军队,实实在在掌握了地方官员任免。

这种情况下就势同藩镇。到了刚毅南下划分财税,李秉衡阅视长江,朝廷组建武卫军。强化中央集权。

(东南互保)

恰好朝廷战略举措失误,自然公开抗命,势同逼宫。

总结

东南互保是清末脆弱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集中体现,地方督抚可以公然抗命,无视朝廷威严。这对央地关系与王朝命运自然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

参考文献:

戴海斌.上海制造局:影响“东南互保”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J].军事历史研究,2016,30(02):51-63.

戴海斌.“东南互保”究竟有没有“议定”约款[J].学术月刊,2013,45(11):162-171.

彭淑庆,孟英莲.晚清东南督抚的地方自治思想探究——以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06):128-138.

戴海斌.外国驻沪领事与“东南互保”——侧重英、日、美三国[J].史林,2011(04):105-114+190.

郭继武. 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0.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对外宣战,他下属的一些地方大员不但没有和中央政府同仇敌忾,反而将中央政府的命令视为乱命,拒绝奉诏,并直接和正在与中央政府交战的敌人签订协议,约定互不攻击,对朝廷和列强的战争作壁上观。

是不是很荒唐,很不可思议?但这样的事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人为之叫好,认为这些地方大员做得对,抵制了中央政府的错误命令,保全了地方,这三观得有多混乱?

朝廷的命令有问题,自己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上反应,进行反驳,争取改变命令,但不能拒绝执行。这是任何政治体都通行的规则,清朝也一样。

这个道理其实慈禧太后清楚,参加东南互保的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许应骙、袁世凯等人当然也都很清楚。但李鸿章张之洞们之所以仍然敢这么做,原因当然是,在他们看来,义和团的危害比洋人大多了,而洋人正在做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就是剿灭义和团。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当然也在于,他们很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朝廷早已不是当初的朝廷,他们就算是这么做了,朝廷也无如之何,拿他们没什么办法。战争总是要结束的,朝廷依然要靠他们这些人来维持统治。所以,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么做反而更忠于朝廷的根本利益。

但危险之处在于,如果当时八国联军的进攻再顺利一些,义和团的抵抗再差一些,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以及朝廷的亲贵大臣都成了俘虏,这些参加东南互保的督抚们又当如何?是另立一个皇帝,像南明那样,还是像契丹俘虏了后晋末帝之后的刘知远一样,干脆自立为帝?

反过来说,慈禧太后之所以下决心用义和团来抵抗列强,除了列强在戊戌政变中支持光绪皇帝之外,是否也是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这些地方督抚们正在挟洋自重,朝廷正在对他们失去控制能力,所以她要故意和这些地方督抚们对着干?

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东南互保引发的另一个重要结果便是,慈禧太后对参加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从此不再像之前那样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回銮之后,就开始逐步培养和提拔满洲亲贵,来替代这些和朝廷并非一条心的督抚大员。

而且,在之后的晚清改革中,这个趋势也一直在延续,并逐步提高,直到宣布实行宪政之后,干脆搞出了一个皇族内阁,满汉对立达到了晚清以来最严重的地步。当然,清朝也在这种折腾中逐步解体,到武昌起义枪声一响,各地的满洲大员纷纷被杀,汉人大员则摇身一变,成了共和功臣。


萧武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东南互保?就是晚清重臣私自谋划在不服从清政府的命令下拒绝与列强交战,保护住中国东南地区从而达到不被西方列强入侵的作用。



参与的大臣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



为什么会出现东南互保这样的一个方案?这就不得不提到晚清时期叱咤政坛的慈禧老佛爷了。1900年,慈禧用光绪帝的名义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差点没把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的大牙笑掉,这里面随便挑出一个弱的国家都要让大清国割地赔款,同时对战十一国这不是作死吗?还好这些洋务派大臣很识时务,而且地方上的官僚士绅也不想为愚昧的大清帝国殉葬,所以官商勾结起来,准备和洋人合作,并不接受清廷下发的作战命令。



东南互保为何说是标志性事件?说白了就是大清中央权威的削弱,完全被地方实力派架空了,至此以后地方上出现了军阀化的雏形。虽然说这些洋务派大臣确有不臣的行为,但也使得中国最富庶繁华之地、为数不多的新式工商业最集中的区域局面大体平静,免于战火洗礼,客观上也保护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