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星橋板塊”怎麼樣?好像還差點意思

星橋和良渚(文化村區域),像一對孿生兄弟

。都在繞城外,都有“靠山”,都有開發10多年的超級大盤(文化村和天都城)。但不管是因為“西貴”,還是因為萬科有更好的運營能力,在兩個大盤都接近開發完成的時候,板塊認可程度以及房價,出現了較大的分化。

當筆者將餘杭倉前和丁橋拿來比較的時候,很多網友“義憤填膺”,認為是對倉前的褻瀆。丁橋和倉前的比較,就不談了,有興趣的可以前往閱讀:

良渚和星橋之間的鴻溝,或許更難以跨越?

杭州“星橋板塊”怎麼樣?好像還差點意思

但是話說回來,現在的良渚可能是最好的良渚了,一些不利因素正在醞釀。首先是杭州“中環”,良渚腹地將豎起一座高架(沿著東西大道和疏港公路),繞城外的良渚部分,將被進行二次分割,割裂感會顯著增大。像文化村裡面的七賢郡、漫雲坊、勸學裡等組團,或多或少,都會被未來這條高架“打擾”。另外還有一個高鐵線路的潛在不利因素,火車西站必然是要建了,這將導致,至少有一條高鐵線路,會橫穿良渚,具體走向還不確定,但或多或少會加重割裂感。

這些帶來割裂感的東西,恰恰是星橋一直在經受的

杭州“星橋板塊”怎麼樣?好像還差點意思

星橋不但遊離在繞城外,而且西有皋亭山,東有鐵路(以及在建的世紀大道高架),北有臨平山。各種各樣的不利條件,讓它無法和臨平城區連成片。過去幾年,從星橋去杭州主城,應該是非常痛苦的。現在世紀大道在抬升,三號線也已經開工,交通短板雖談不上補齊,但是也算得上“雪中送炭”了。

也不知何故,星橋和丁橋中間,一直有一片區域沒有開發,導致星橋遲遲不能和主城連起來。這片未開發區域,未來可能成為星橋房價最大的桎梏。

杭州“星橋板塊”怎麼樣?好像還差點意思

這塊空白區域,佔地約2.5平方公里,和丁橋一期的面積相當(丁蘭路以東部分)。這片區域至少能夠解決3-5萬人的居住問題,而且實際區位可能比已建成區(天都城周邊)要好。隨著3號線的開工,以及周邊城中村的拆遷改造,這片區域的開發,應該已經提上日程了。

若這片區域的土地集中入市,並且迅速變成商品房,將給周邊房價帶來很大壓力。

或許會“跌出價值”

星橋板塊的整體漲幅,應該也是居於前列的。即使沒有倉前、蕭山這樣的利好帶動,星橋也從當年的6、7千,漲到了現在的2萬左右,說不定是杭州漲幅最大的板塊了。這樣的漲幅背後,可能是以前實在沒有啥概念可以炒作,以至於在漫長的熊市中,跌出了價值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杭州樓市無疑又重新進入了熊市,星橋可能又要重新進入跌出價值的階段。這一輪,星橋的漲幅,顯然超過了杭州的平均水平,因此這多漲的部分,肯定是要先吐出來的

。然後,由於供應放量,又鮮有利好刺激,樓市大概率弱於整體大勢,並最終跌出一些價值。

杭州“星橋板塊”怎麼樣?好像還差點意思

但是短期來說,星橋的新房供應是不足的。區域內一個新盤將於近期開盤,據說性價比還不錯(相比拿地成本)。對於剛需來說,一些所謂的不足,也恰恰壓低了價格,提供了在杭州“低價”買房的可能性,而且是地鐵房。價格優勢,本身也是最大的利好。

(本文為個人觀點,非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