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相聲演員可不可以做偶像呢?為什麼?

雜家說123


不但相聲演員可以做偶像,小品演員也可以做偶像,搬磚的也可以做偶像,世人任何人都可以做偶像,只要有人崇拜他就是偶像,我小時候一度把村裡一個得過唐氏綜合症的人當作一個階段的偶像,因為我看到他撒尿時要比其它小夥伴恣的高。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因為〈新京報〉今天一篇備受爭議的評論文章所起,文章批評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張雲雷,在說相聲的時候硬是把相聲搞成了演唱會,在結束時全場大合唱,而且粉絲還像看演唱會一樣揮舞著手中的熒光棒,其場景宛如在演唱會上瘋狂追星的粉絲。有的人看不慣了,認為這不應該是相聲的做派,認為相聲人不應該這樣“墮落”。

把相聲演員當成偶像來追捧,我認為這不但不是什麼壞事,相反我認為還是一大好事兒,說相聲的有人追了,有人當成偶像了,這起碼說明我們的相聲還有人關注啊。唱唱歌怎麼了?揮動個熒光棒怎麼了,誰規定說相聲的就必須一襲長衫,按照老習俗一板一眼啊,時代在進步,藝術樣式也要進步,如果非要囿於老樣式老傳統,那麼相聲離死也就不遠了。

就是在以前,相聲偶像不也存在嘛,候寶林、馬三立這些已故的老相聲藝術家,不也是那個時代的偶像嘛,在以前有多少人會守著收音機盒子半天,為的不就是聽一段他們的相聲。還有像現在的郭德綱于謙他們,不也是偶像嘛,有多少粉絲睡前必聽他們的相聲,看看他們在國內國外滿坑滿谷的演出效果,不都是因為偶像的力量嘛,你以為來那麼多人捧場都是送雞蛋吸引過來的啊。


元芳有看法


這個社會有病,該治治了!一個相聲演員可以當偶像,是正義的滑坡,公德的雪崩!戲子誤國這句話字字珠璣,一針見血。當今社會,中國的四十年改革開放,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工人,農民,科技工作者,解放軍將士天天在生產崗位上,流汗流血,艱苦奮鬥,努力工作,創造財富,振興中華,保家衛國,我們的生活才能真正好起來!我們不去像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學習,致敬,去選擇一個三俗相聲演員當偶像!這些市儈吃錯藥!是一群二傻子的混蛋!聽相聲能當吃當喝?沒有工人農民你吃屁,餓你三天還神氣什麼!去找偶像討口飯?哪肯定會被你的偶像放惡狗咬你的腚!信不信!一個只會追捧戲子的的民族,遲早會被強盜棒打的頭破血流!伊拉克,敘利亞,南聯盟戰火焇煙,飛機大炮轟炸,個個都是待宰羔羊!一個字,慘!


用戶167695504


張雲雷火了。據媒體報道,張雲雷在哈爾濱演出的時候,現場氣氛熱烈,粉絲們一邊揮舞熒光棒,一邊合唱,相聲表演搞的很像演唱會。

張雲雷還沒走出粉絲們的鮮花與掌聲,這邊就吃了《新京報》一記當頭棒喝:《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雖然通篇沒有點名道姓,只是說某知名青年相聲演員,但是明白人心裡都清楚,這是對張雲雷的一頓迎頭痛批。

對於《新京報》的這次發聲,網友們還是頗有微詞的。更有激進點的網友點評說,這是《新京報》在蹭熱度。

首先聲明,小編既不是相聲的“發燒友”,也不是張雲雷的粉兒,只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次《新京報》的矛頭似乎沒對準地方。

粉絲們喜歡張雲雷,或者說向用哪種方式來參與張雲雷的演出,是張雲雷提前授意的麼?還是說是張雲雷能自己控制的?如果不是這兩種情況,那麼粉絲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歡迎張雲雷,那就是粉絲們的自發行為。如果此行為有人看不順眼,這賬似乎也不應該算在張雲雷頭上。

也有人說,張雲雷作為偶像應該積極引導粉絲們,讓粉絲們“思想正確、行為準確”,小編也覺得應該是這樣,但是小編也有看到一位粉絲對張雲雷的評價。大意是說,張雲雷摔傷的時候,因為傷勢很嚴重,師傅郭德綱曾經勸他說,就算以後不能動了,師傅還可以教你說書,照樣能讓你養活自己。而張雲雷卻說,不,師傅,我就是要學說相聲。所以這個粉絲說,從張雲雷身上看到一個人對理想的堅持與執著追求。很勵志啊。聽完這段,小編不是張雲雷的粉兒,但還是覺得這個年輕人還是值得尊重的。

一個對自己的事業有著執著追求的青年演員,為什麼被媒體痛批呢?文章倒也說得明白: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誰規定相聲演員不能做偶像呢?

其實,在小編的意識裡,無論是影視演員、節目主持人還是什麼歌手、舞者、相聲演員,都應該統稱為“藝人”吧,都是靠手藝吃飯的人,至於手藝是吹拉彈唱,還是說學逗唱,其實都不能掩蓋其本質屬性。

既然影視演員可以有粉絲兒,歌手舞者可以有粉絲兒,相聲演員為什麼不能有?如果憑藉一個相聲演員的走紅,就能帶動很多年輕人重新重視“相聲”這個即將沒落的行業,那應該是好事,為什麼還要打擊呢?

如果真是粉絲們做的過火了,批評教育粉絲就是了,這怎麼也不應該怪到偶像身上吧?就像楊某娟追劉天王追得暈頭轉向的時候,人們都只會覺得這女粉很可悲、很可笑,誰會覺得劉天王不該當偶像呢?

在“市場需求”主宰“藝術流向”的時代,一些傳統的藝術形式需要先活下去,然後才是如何發展的問題。“相聲”在演出形式或者演出內容上有所調整與創新,去迎合一下觀眾們的需求,也是一種趨勢。

在當今的一些“文化市場”上的確存在著一些不良現象,但那只是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隨著觀眾的審美需求的變化與提升,一些好演員和好節目還是會被重新認識,重新肯定的。

有道是“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影視口碑榜


臺上臺下互動,被說成調戲婦女。粉絲晃熒光棒,被說成荒唐墮落。迴歸傳統,說你沉渣泛起。與時俱進,說你離經叛道。真是欲加其罪,何患無辭!今天專家,明天教授,後天又來個媒體,非要在雞蛋裡挑出蚊子腿上的毛不可。套用《大宅門》裡白七爺罵太監王喜光的一句話,“你整天和個戲子過不去,多大能耐呀!”




釣帶魚的土著人


首先要問 什麼是偶像 大家小時候長輩們都會問 你長大要幹什麼 一般都會回答 科學家 解放軍 警察 等等 這些職業人就是孩子們心中最初的偶像形象 再說現在 相聲演員偶像化 並無大礙 前首先他沒有危害社會 沒有吸毒 鬥毆等等不良行為 第二作為他的專業 有人認可就是成功 第三 他所唱的瀕臨滅絕的小曲兒 讓現在的90後甚至千禧後都認可了 都喜歡傳統文化的內容了 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和鼓勵麼 滿足這三點難道不能成為偶像麼 馬三立 侯寶林 馬季 姜昆 馮鞏等人 不都是在當時年代背景下當時人的偶像麼 現在突然冒出來偶像一詞貶義化 真不知道那位寫文章的兄臺抱有什麼樣的目的 偶像 一直存在 不分行業 不分種族 更不分高低貴賤 只要他在自己行業能有一定知名度 人品道德沒問題 也沒做過危害社會的人 為什麼不能偶像。與其在這裡評論偶像化 不如去評論吸毒藝人喊冤的事 收錢辦事沒錯 但要看看辦的事是不是人事兒


風生水起要下雨


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將我的觀點和看法同大夥分享一下。

我是一個相聲愛好者,準確的說是一個喜歡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粉絲。之前也聽,只不過是在固定的場合沒有主觀選擇的去聽,比如“春節晚會”,陪著家人一起看晚會,有理由哪個節目都讓我認真的看下去,並品論一二。

那麼相聲演員可不可以做偶像呢?我認為可以。偶像書面的定義是:1.一種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種神秘力量的象徵物2.一種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對象。特指一種傳統的信仰或理想。但在新時代的今天,我們老是用“僵化”的思想去看待事物,那絕對是有問題的。

現如今我們更願意將偶像定義為:“受人極其喜歡的明星”,比如吳亦凡,比如周星馳。

而我們所說的這些明星偶像都是演員,並不是說面說的那種意義的偶像,難道我們要否定這一現象,杜絕對他們的“偶像”稱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最具爭議的“新京報”對“小辮兒”張雲雷的痛批,放在廣大群眾眼裡“新京報”更是有失主流媒體的氣度,當一個演員,一個相聲演員能將傳統相聲推廣到好似開演唱會的地步,我們首先要肯定的是他對這麼藝術的貢獻,而不是“酸溜溜”的指責。

我們可以將寫書寫的好的視為偶像,可以將電影演得好的視為偶像,甚至可以將長得帥的視為偶像,那麼為什麼不可以將相聲說的好的視為偶像?用過去的思想評定現在的事物,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交流。


北笙播報


相聲演員可以做偶像,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我想現在說到相聲大家第一個想到就是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如果沒有郭德綱如今的相聲圈也許還是奄奄一息的情況。這些年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為了相聲藝術所做一切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早年的郭德綱從天津去到北京闖蕩沒少吃苦受罪,曾經的郭德綱為了生存參加一檔真人秀節目,需要把自己關在玻璃房子中48小時。除了吃喝拉撒在裡面待上48小時以外還要隨時和玻璃房子外的圍觀群眾進行互動。

後來郭德綱和德雲社逐漸被大家所喜愛,生存對於老郭來說已經不再是問題,但老郭經常說:“要記住別人對你的好,俗話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郭德綱曾說過這輩子最感謝的人是他的師傅侯耀文,當年落魄之時沒人願意收他為徒,最後是侯耀文收下了他並不斷幫助和提攜他。郭德綱成名不久後侯耀文突發心臟病離世,在葬禮當天郭德綱被人攙扶著來到侯耀文棺槨前,跪地磕頭,放聲大哭。郭德綱還沒來得急好好報答師傅的大恩大德,就與師傅天人兩隔。

藍胖覺得這樣一位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既復興了國內相聲行業同時又是一位重情重義的相聲名家作為自己的偶像有何不可呢?




萬能藍胖愛娛樂


相聲演員也是演員,作為娛樂圈的一份子,有權利選擇自己的藝術道路,無論是想成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還是養家餬口的民間藝人,或者是前呼後擁的流量明星,都是自己的自由。前提是不違法,不妨礙別人,不違反社會公德,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傳統意義上的相聲演員,都是養家餬口的民間藝人,居於社會最底層,為了混口飯吃,把自己剖開了給觀眾看,求得幾枚賞錢。解放以後,相聲演員一躍成為藝術家,地位提升了一大截,對於從業者來說是一大幸事。本世紀以來,以郭德綱為代表的民間藝人再次重出江湖,雖然已不像舊社會一樣街頭賣藝,但是一樣是憑本事吃飯。現在,相聲演員又出現了新的趨勢,即靠顏值吃飯,向娛樂圈的流量明星看齊。

相聲界的流量明星既然出現了,那麼存在即合理,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可能一時還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會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但是作為相聲演員自身來說,一定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定位。一方面,要知道自己的優勢,懂的自己想要什麼,走什麼樣的路;另一方面,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約束粉絲的行為,為後來人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現在相聲演員中的偶像有不少,我最欣賞的是孟鶴堂,雖然他不是最帥的,也不是歌唱的最好的,也不是人氣最高的,但是是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這一點特別值得欽佩。

孟鶴堂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就是要做一個相聲演員,希望把所有的粉絲都變成觀眾,希望大家喜歡他的相聲,而不是僅僅外表。對於粉絲的約束也很到位,既寵著又不縱容,懂的拒絕,特別是搭檔周九良,時刻在他和粉絲中間起到一個阻隔器的作用。


所以我們看到孟鶴堂的專場雖然也有熒光棒,但是刨活的很少,合唱的很少,搭茬的很少,至於在機場車站圍追堵截的則基本沒有,這完全是源於二人對粉絲的約束,所以我認為這是優質的相聲界偶像型演員的代表。


相聲演義


能不能做偶像,這是喜歡他的人決定的。

批評不應該批評相聲演員不能當偶像,他用功,努力,出色,為什麼不能被更多的人喜歡?

那麼導演就不能演戲,演員不能唱歌,只會唱歌不會演戲的人去大熒幕上靠流量掙錢算不算呢?

批評難道不應該去批評那些流量明星嗎?只看臉,拿錢不幹活,只有流量,沒有演技的偶像還少嗎?什麼時候挨著一個有童子功,有真本事,努力,用功,出色的人挨批評了,只是因為他擋了某些人的道嗎?

偶像只要是正能量的,為喜歡他的人指引正確方向的,就沒有錯。

倒是那些領著粉絲整容,帶貨,亂消費的,顛倒黑白,利用自己的人氣,引導輿論的,為了得獎,刷榜買熱搜的,這些偶像配稱為偶像嗎?

我不追星,不黑粉,只是偶爾放鬆的時候聽兩段相聲,不明白這麼努力用功的一個人礙著誰的眼了。


素靜淡雅


因著從小愛看個喜劇小品自然相聲也沒被我放過,通過歡樂喜劇人認識了岳雲鵬繼而知道了郭麒麟才真正地開始喜歡相聲,現在又迷上了張雲雷,說起來算不的什麼真正的相聲迷,正經的相聲也沒聽過幾回也就圖一樂讓我評個一二三來我是說不出什麼來的

現在相聲被更多年輕人喜歡,更年輕化也不見得是件壞事,雖然會有人認為這算不的相聲都是瞎胡鬧,但我覺著德雲社這幫年輕的相聲演員雖說年輕也並非糟蹋東西外行人雖看不懂裡面的門道但也還算清楚該有的功底他們是不缺的,若拿網上那拼湊的段子跟他們比那是埋汰人了。

幾位角兒雖都還不成熟但都算根正苗紅,儘管市場將他們偶像化了但他們自身並未迷失自我,從不曾忘記過自己是相聲演員也不曾在相聲這條道路上有所懈怠。有人喜歡傳統就有人喜歡新鮮,在現在這個所有東西都年輕化的時代相聲因此做出些改變也未嘗不可,看著我們這些小年輕因著他們也願意多聽兩句北京小曲兒,地方曲藝的也未嘗不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或許有一天我們這些圖一樂瞎胡鬧的隨著角兒的成長歲月的沉澱也能靜下心來聽一聽這最純粹的相聲也不是不可能啊,凡事都有個成長的過程吧。

最後真誠地希望各位粉兒別拿娛樂圈的那套追星準則往曲藝界套,在娛樂圈您手撕同行,高聲吶喊的沒人管你,但咱聽相聲的安安靜靜跟著樂呵樂呵就行,聽相聲為的是放鬆自己,跟娛樂圈追星似得您累不累啊,您不累咱角兒也累啊,咱角兒沒想做偶像,還是依著郭老師那話給他們一個安安靜靜說相聲的空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