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下“花唄”還不起,就心懷僥倖換號,竟會帶來這些可怕後果

現在不少人的“忘性”都比較大,也許是因為生活節奏加快的緣故,很多事轉頭就忘。很多情況下,這似乎也可以被理解,但一涉及到個人財務,我們就不能這麼心大了。大家都知道信用積累的重要性,而花唄白條等一系列信用產品也走進人們的日常,不少人在花的時候不痛不癢,但到了還的時候卻頗感肉疼,所以一些想法也就萌生了。很多人知道必須要按時還款,可金額如果非常小的話,還需要還嗎?

欠下“花唄”還不起,就心懷僥倖換號,竟會帶來這些可怕後果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花唄白條等一些信用產品對應的都是明確的個人賬戶,無論欠錢多少,每一筆在總賬上都是明細的業務,所以也就不存在欠錢金額較少,就無所謂的情況了。這與人們在日常中礙於情面借錢不同,在管理系統以及法律面前,無論金額大小,每一筆都成為判斷信用情況的依據。當前欠錢不還被處罰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有不少正是出於一種微妙的僥倖心理,這一連串後果發生之後,後悔但又無法挽回了。

欠下“花唄”還不起,就心懷僥倖換號,竟會帶來這些可怕後果

有不少人便是前面所說的那種情況,由於金額較小,所以也沒有太上心。還款日未還,首先是收到提醒還款的短信,而一部分罰息也自此產生。這似乎有些錙銖必較,但隨即便是電話提醒,這就讓有些人有些惡向膽邊生,索性要看看因為這麼小的金額會有多大的耐心。但事情自此開始變得嚴重,先是更多的個人備案信息被調出,身邊的家人朋友們開始收到催收短信,而這時人們也發現,自己的資金賬戶開始受到限制,包括銀行卡,移動支付等一些基礎功能都受到了影響。之後便是出行,凡是需要身份證購買車票的都被限制。

欠下“花唄”還不起,就心懷僥倖換號,竟會帶來這些可怕後果

這都是真實的情況彙總,當最初未還的一筆小錢被滾動出如此嚴重的後果,當然沒有人會繼續拖欠了。後悔是必然的,但也似乎沒什麼用了,這一系列催收完全計入到信用信息當中,雖然人們自己無法查出,但企業與各個商家在相關業務進行的時候都可以查到這些記錄,自然會“特殊對待”了。更有情節嚴重者,即使最終還款成功,連罰息也一併繳清,但信用上的汙點已成定局了。

欠下“花唄”還不起,就心懷僥倖換號,竟會帶來這些可怕後果

再回想起之前的心理甚是可笑,但這的確是很多人都會偶爾出現的誤區,規避這些自然容易,只是要從根源上杜絕僥倖,對任何事都保持光明磊落。的確,當前小貸各項體制建設都更加成熟完善,其中花唄白條便是典型產品。雖然大多數人的額度不多,但開通之後就併入了徵信系統,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了。

欠下“花唄”還不起,就心懷僥倖換號,竟會帶來這些可怕後果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花唄和白條的信用一旦出現問題,那麼所有的貸款業務都會受到牽涉,其他平臺的貸款以及信用卡都會暫停使用,一直到車貸房貸,有信用汙點的人必然會處處受限。而在尋找工作這一“謀生立業”層面會更加艱難,信用在何時都比學歷更重要,毫不誇張地說,信用汙點會成為企業用人的一票否決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