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稳江山后问道士:我还能活多久?道士:中秋不晴就快办后事

如果没有历史的记载,恐怕我们世世代代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就不能得以传承下来,并且以此来警戒后人和教育后人;如果没有历史的传承,那么我们哪些伟大的英雄豪杰就不能名垂千古,成为我们的骄傲和榜样。如果没有历史的书写,更不会有今天让我们所有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正所谓有一句老话说:以史为镜,可以只兴衰呀。知晓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历朝历代以来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以及那些值得人们去铭记和继承的重大事件。历史上的那些英雄豪杰以及聪明才子,传授给我们后代人智慧,让我们做人做事都有了前车之鉴,这样子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事,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好好的生存下去。历史上的那些治国治民的硬道理,真是给予我们现代统治者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穿越历史,一起去寻找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吧。

宋朝的历史上有一件悬案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离世,公元976年,宋太祖虚岁刚满五十,有一天晚上,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喝酒,赵匡胤突然发出一声很莫名其妙的呼喊声,然后就这么死去,翻看《宋史》对赵匡胤的死描写地合情合理,更是搬出了“金匮预盟”来解释宋太宗赵光义的登基,然而宋太祖的死还是留下了太多的疑点,在民间更是有太多离奇古怪的传闻。

皇帝坐稳江山后问道士:我还能活多久?道士:中秋不晴就快办后事


《湘山野录》是北宋僧人文莹走访民间收录宋朝历史的一本野史,虽说野史可信度不大,但有一些事野史反而来得比较真,这本书不仅提出了关于宋太祖之一的种种疑惑,更是收录关于太祖赵匡胤的一件奇闻,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想起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心中是感慨万分,当上皇帝后总是会留念美好的生活,于是赵匡胤就带着赵普出宫寻找江湖术士推算前程。

在赵普的带领下,赵匡胤走到了一个道馆,里面有一个从峨眉过来的道士,赵普找到了这位道士,伸出手问这名道士:“先生帮我算一算我还有多少寿命呢?”峨眉道士看了赵匡胤的手相,算了算后说:“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如果夜晴,那就可以延长十二年的寿命,但如果夜里乌云密布,那就赶快准备后事吧”,赵匡胤一听很生气,准备将道士给带走降罪 ,还好赵普连忙拦住。回宫之后赵匡胤便渐渐将这事给忘了。

皇帝坐稳江山后问道士:我还能活多久?道士:中秋不晴就快办后事


那年中秋节的夜里,开封果然乌云密布,赵匡胤和大臣赏月时很不尽心,等了一晚上也没看到半个月亮,赵匡胤想起道士说的话心里不免有些凉意,但想想自己身体还健康,或许只是道士胡说罢了,再说了自己死不死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呢?很快他就将这件事抛在脑后。

公元976年农历十月二十日,天大寒,赵匡胤为了暖身子也为了叙旧,召唤了赵光义一起来喝酒,兄弟两人一直喝到了半夜,在《宋史》的记载中,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的感情非常深,都说他们两肝胆相照,赵匡胤还经常对身边人说:我的弟弟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他龙行虎步,威风凛凛,将来一定会是太平天子,还经常谦虚地称自己不如弟弟,可这种描述可信度并不大,因为《宋史》被修撰多次,这很可能是赵光义后来让人加上去的。

皇帝坐稳江山后问道士:我还能活多久?道士:中秋不晴就快办后事


总之当天夜里,两哥弟喝到深夜,两人都醉了,但是按照宫廷规矩,赵光义是没有资格留在皇帝身边过夜的,可那天晚上赵光义却坚持厮守在皇帝的身边,在灯光的映射下,两人觥筹交错的影子映在窗子上,到了下半夜,赵匡胤突然发出莫名其妙的呼喊声,紧接着就传出了他的死讯。

《宋史》对赵匡胤的死记载得非常潦草,只写到“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短短几句话概括,完全没有记载赵匡胤是如何去世的,赵光义一继位,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主持修撰《太祖实录》,并先后三次修改了其中的内容,为了证明自己登基的合法合理性,在《太祖实录》中突然冒出了一个神秘的“金匮预盟”,讲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生母杜太后临终前让赵普写下遗嘱,也就是这份“金匮预盟”。

皇帝坐稳江山后问道士:我还能活多久?道士:中秋不晴就快办后事


这份“遗书”的内容核心是“兄终弟及”,也就是说赵匡胤死后应当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将皇位传给赵廷美,杜太后认为后周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皇帝太年幼,为了重蹈覆辙就留下了“金匮预盟”,然而这逻辑是不通的,因为杜太后去世的时间是961年,那会赵匡胤才35岁,赵光义23岁,赵匡胤的两儿子德昭和德芳分别是11岁和3岁,如果不出意外,等到赵匡胤病逝时,两儿子都已经成年,符合“长君”的要求,那么杜太后这种说法实在太不合理。

皇帝坐稳江山后问道士:我还能活多久?道士:中秋不晴就快办后事


更不合理的地方是这么重要的文件第一次修撰《宋史》时竟然没有提到,而是等到赵光义登基了五年后,经过赵普的密奏才公布于世,所以这种说法只是糊弄糊弄外人,而当这份“金匮预盟”出世之后,赵光义很快就将弟弟赵廷美给逼上绝路,一贬再贬,最终抑郁而终,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也在30岁时被逼自杀,二子德芳23岁时暴病身亡,由此很容易猜测,所谓的“金匮预盟”只是赵光义用来解释自己登基的合理性,因为编造了这么一个谎言就得将它给圆了,为了防止皇位传给外人只好杀了弟弟和侄子。

因此可见,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绝对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民间流传的野史固然不能全信,可却对此案增添了神秘感,或许赵匡胤还真的遇到过高人,可按术士之言,命运亦是已经注定,难以改变。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些历史上的人和事,心里面有什么感想呢?是心中感慨万千,敬佩万分呢?还是觉得我们后人可以做得更好呢?不管怎么样,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都已经成为历史上那光辉的一笔了。小编想说的是,我们要勿忘历史,而且还要好好的活在当下。俗话说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好好的活着,活出自己的精彩,说不定我们以后也有可能名垂千古呢,也称为历史上那靓丽的一笔,成为后代子孙们的骄傲,成为全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