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與工資掛鉤,能否激發教師從教的積極性?

再過幾天,我就要再一次去參加我們地區三年一度的“中小學幼兒園晉升中級(一級)職稱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的考試。6年前,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考試,通過了,所有的條件都符合了,可是我們地區沒有中級職稱的指標;3年前,我“二進宮”,又花了50塊錢報名參加這種款式的考試,再一次通過了,評聘中級職稱的條件也全部符合,上頭告訴我,還是沒有中級職稱的名額,讓我繼續等待……今年,我再一次交了50大洋,祈禱這次通過之後能天降中級職稱的名額……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與工資掛鉤,能否激發教師從教的積極性?

一直以來,教師的工資都和職稱“綁定”在一起,職稱有多高,工資就有多高。中小學職稱工資制度是否違背教育規律?換句話說: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與工資掛鉤,能否激發教師從教的積極性呢?我覺得激發教師從教積極性的可能性並不大,反倒成為教育不斷髮展“中梗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首先,評上更高一級職稱的老師,在很多地區都是按照“有進無退”的原則。所以,職稱工資一旦拿到手的教師,就相當於躺在“保險箱”中一勞永逸,從此成為“佛系教師”不思進取;而那些跟我年齡相仿的老師,因為常年沒有中級職稱的“職數”,想評上中級職稱遙遙無期,故此也成為一蹶不振的“佛系教師”。這不能全怪他們,因為就算他們耗盡“洪荒之力”也無法在職稱上更進一步,在這種情況下自暴自棄也算是教育的“一道風景”。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與工資掛鉤,能否激發教師從教的積極性?

其次,職稱評聘限定“職數”——更高一級職稱的教師不退休、不辭職、不猝死、不晉級更高級別的職稱,那麼這個職級的名額就是一道硬傷,這在很大程度上讓很多評不上職稱的老師心生憤懣,很難產生職業歸屬感和認同感,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與工資掛鉤,能否激發教師從教的積極性?

第三,職稱評聘的過程中,優秀學校的領導班子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讓職稱評聘制度的“燈下黑”嚴重蠶食基層教師的獲得感。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教師的“胳膊”始終擰不過人家學校領導的“大腿”,特別是一些老實又肯幹的教師想在職稱評聘中脫穎而出,無異於天荒夜譚。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與工資掛鉤,能否激發教師從教的積極性?

當然,根治職稱評聘過程中的“沉痾宿疾”,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兩個辦法,其一,要形成“能上能下”的動態、公平、公正的職稱評聘機制,讓已經評上職稱的老師有危機感,讓暫時還沒評上的教師能看到希望和未來,營造一種“駝負千斤蟻馱一粒”的教育教學氛圍;其二,淡化或者取消職稱工資,搬開汙染教育生態的“絆腳石”,讓教師以平常心在沒有“雜音”的教育環境中傳道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