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有些医生说停母乳,有些医生说继续母乳,到底听谁

新生儿皮肤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症状,有些是病理性,有些是生理性,但如果早期识别,有效干预,就可以大大减少黄疸对宝宝造成伤害。其中有一种黄疸叫做母乳性黄疸,很多医生或者家长既然叫母乳性黄疸就认为是母乳因素导致的,就停止母乳喂养,改吃奶粉来退黄,其实是大错特错,得不偿失。为什么?今天柯大夫和大家分享一下母乳性黄疸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该不该停母乳?该如何科学对待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有些医生说停母乳,有些医生说继续母乳,到底听谁

一、母乳性黄疸定义和临床分型

1、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宝宝,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一种高胆红素血症,其中出生在一周内宝宝发生母乳性黄疸差不多50%左右,但往往一般情况好、睡眠、吃奶均正常,除了个别胆红素达到发生高胆红素脑病水平。

2、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特点

1)皮肤黄疸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生后母乳喂养2~3天时出现,4~7天达高峰。

2)宝宝一般情况好,无溶血或贫血依据。

3)血液化验胆红素一般在205~342μmol/L,转氨酶均正常,但是黄疸消退时间晚于生理性黄疸。

2、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特点

1)多于生后母乳喂养6~9天出现,在一个星期后黄疸持续存在或者黄疸减轻后又加重

2)黄疸多以轻、中度多见,重度较少见,患儿多数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临床症状。

3) 血液胆红素峰值超过生理性黄疸范围以上12.9mg/ml.

4)黄疸持续时间可达4~12周。

母乳性黄疸,有些医生说停母乳,有些医生说继续母乳,到底听谁

母乳性黄疸罪魁祸首是母乳吗

虽然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并不是母乳本身的错,与以下因素有关:

1、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当母乳喂养时,新生儿摄入量及次数的不足可导致肠蠕动减慢,胎便排泄延迟,肠肝循环增加而引发黄疸,所以早期排出胎便很重要。

2、一种转换胆红素酶活性异常,酶的催化结合反应能力降低或缺失,基因编码变更容易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所以母乳喂养不是宝宝发生黄疸主要原因,所以停母乳来退黄是无稽之谈。那母乳性黄疸可以预防吗?

母乳性黄疸能预防吗?

1、母乳喂养作为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首先消除母亲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恐惧,尽量鼓励和教育母亲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而非单纯的停止母乳喂养来预防哦。

2、对于轻、中度

黄疸的宝宝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很多医生建议停母乳喂养,真是大错特错。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喂养不足导致热卡摄入不足和脱水可增加黄疸的严重程度,更应该增加喂哺的次数。

3、对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过去主要为暂停母乳,但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推荐的治疗方案中,建议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不需停哺乳,≥257μmol/L时暂停母乳3天,在停母乳期间,母亲需定时吸奶。

4、宝妈学会喂哺技巧很关键,同时生后1小时内进行哺乳,同时生后第1天增加哺乳频率,至少达到每日8~12次,减少胆红素通过肠肝循环增加。

母乳性黄疸,有些医生说停母乳,有些医生说继续母乳,到底听谁

妈妈护理婴儿的母乳喂养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降低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通常用于重度母乳性黄疸。

2、药物治疗 轻症患儿无需药物治疗,中、重症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案推荐益生菌和茵栀黄颗粒,但是具体多少疗效还没有特别科学的询证依据。

3、黄疸严重者可能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所以也不能轻视哦。总体预后良好,加强胆红素监测,有问题及时处理。

母乳性黄疸,有些医生说停母乳,有些医生说继续母乳,到底听谁

婴儿光疗下

总之,母乳性黄疸大多数预后良好,故确诊后多数轻症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也没有必要停母乳喂养改成吃奶粉,这种方法得不偿失,大错特错,因为不懂得母乳性黄疸本质。虽然母乳性黄疸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较低,但由于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密切监测患儿的黄疸变化,防止胆红素水平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