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什么著名的国际玩笑?

轩轩劲爆精神


1964年苏联红场阅兵,出于威慑美国的需要,苏联人特意设计了一出好戏,那就是让洲际导弹模型参与检阅,还有就是战略轰炸机转圈。一开始苏联阅兵开始之后,西方国家纷纷表示老天爷,苏联这几年究竟是做了什么,居然发展的如此之快。尤其是美国发现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已经完全超过美国。

于是乎美苏掀起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而美国为了威慑苏联,也搞出了战略忽悠,声称美国的核潜艇几乎每天都在苏联近海游弋,并且美国试射的洲际导弹,早已经能够覆盖全球。一时间西方国家为之一震,纷纷膜拜美国大佬。苏联一想不行,立马加快军备的研发和装备,一时间苏联又对外宣称苏军核弹头已经足以一小时内核平任何一个国家。

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之下,美苏尝到恶果了,双方都祭出了自己的核武器。随着战略忽悠的升级,美苏纷纷扬言什么半个小时核平对方,一时间美国人民和苏联人民都担惊受怕,核恐惧笼罩在当时的美苏两国头上。而最恐怖的不是这个,而是在战略忽悠中,美苏还真就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双方真的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核平地球。

后来进入八十年代,美国特工才发现苏联当初全部都是战略忽悠,于是乎美国也公布了当年战略忽悠的真相,只不过当时的美苏还真如同忽悠的内容一样,达到了一个军力巅峰。不过还是美国忽悠最厉害,搞出了个星球大战,把苏联人忽悠到太空去了。在这种国际忽悠之中,苏联就被忽悠瘸了。


小司马迁论史


说一件关于周恩来总理的,可以说当时,周恩来总理面临的情况有点挑衅的味道,但是,周恩来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机智化解了这场尴尬。同时,让他赢得了世人对他的尊重。

当时周恩来是在参加一个会议,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中国的路,明明是人走的,为什么叫“马路”?

结果周恩来很风趣幽默的回答他,因为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我们的路称之为马路。

这种回答得到了来自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还有一次,美国的一个记者在采访周恩来总理的时候,看到他带的是一个派克的笔,这个记者就开始问总理,你们中国这么大,连一支笔都生产不出来吗?为什么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笔?

结果周恩来笑了笑说道:“说起这支比来,很有来头。这是我军抗美援朝的战利品,是当时朝鲜人民留给我做纪念的。”

本来记者是想让总理难堪呢,结果那个记者是搬起李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当然这种事情,也算是一种玩笑了。


史学达人


阿明调戏英女王!

伊迪·阿明乌干达前总统,著名的非洲三大暴君之一。他是出了名的残忍!有一回,阿明的其中一个妻子有外遇。阿明知道后,直接把这位妻子和那个男人煮熟了吃掉。而在如此暴虐之人的统治下,乌干达国内随即陷入混乱和黑暗。

在阿明统治乌干达期间,先后屠杀了国内的阿乔利族、兰吉族以及其他部族,累计将近30万之众,将7万多名亚洲人赶出乌干达,甚至猖狂到,在联合国大会上,直接号召消灭所有犹太人......

但这些都不是阿明最得意的作品,他最“辉煌”的壮举,其实是公开向自己的宗主国女王——英女王伊丽莎白求婚!

对,没错,阿明就这样给全世界开了个国际大玩笑,让英国上下恶心了一番。甚至有一次英国女王生日,阿明竟然直接向女王索要内内作为礼物。这一无理且恶心的要求,瞬间激怒了英国上下。老羞成怒的英国,曾一度策划要暗杀阿明,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施......


这超长待机的英女王虽说活这么大,怕也是头一回遇到如此不堪的事。索要内内这样的要求,放在普通人眼中,也是够恶心的,更何况这是关系到两国关系的问题之上。阿明这样突然来的这么率真的求爱,还真让英国乃至全世界都哭笑不得了!

其实不仅是阿明,非洲部分国家,是时不时就给世界开国际玩笑的。又如冈比亚,这个比宇宙第一强国韩国还要伟大的国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向五大常任理事国宣战的国家。凭借仅有一千人的精锐部队,就有了横扫五大国之霸气,这在人类文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历史要读


丘吉尔与罗斯福: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个习惯,洗完澡之后喜欢光着身子在房间里转悠。二战期间,丘吉尔应邀访问美国并入住白宫,这一天丘吉尔洗完澡像往常一样光着身子在房间了踱步,忽然房门敲响了,丘吉尔当时正在考虑问题,所以下意识的说了句:“请进!”

还好进来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而不是白宫的美女服务员。但是,场面仍然一度尴尬,正当罗斯福想要转身退出去的时候,丘吉尔机智的说:“进来吧总统先生,大不列颠首相没有必要向美国总统有任何隐瞒!”据说,罗斯福听完之后大喜,然后给马上就要山穷水尽的英国提供了大笔援助。

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他们俩谁传出去的,总之已经被世界人民所熟知!

不过,丘吉尔在当时能说出那样的话确实有一番道理。

二战全面爆发后,德国和英国之间在海上开始不断爆发冲突,由于德海军弱小,所以开始对英国展开不对称战役。德军大肆建造潜艇,避开英国海军,专门攻击大西洋中的英国商船,致使地狭人稠物产贫瘠的英伦三岛很快陷入饥荒!

到1941年夏季,整个英国虽然还有能力从海外运进物资,但预计也只能坚持半年。所以英国首相丘吉尔不断向罗斯福求援,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罗斯福可不是一个散财童子,他的所作所为也要为美国的利益着想,所以对丘吉尔的求助往往口惠而实不至,最后逼得丘吉尔向罗斯福摊了底牌,如果再得不到美国的帮助,英国将会在1941年底被迫向德国投降!

(游弋在大西洋上的德军潜艇)

对于罗斯福来说,英国的投降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但就这样白白给英国提供援助也同样不符合美国利益。所以,罗斯福在提供了几十条二手驱逐舰,保证大西洋航线不至于被德军潜艇完全切断的同时,提出这些军舰不是无偿的,需要英国人以遍布大西洋上的海军基地作为交换。

大英帝国能够在近代成为海洋霸主,与他控制大洋上的群岛从而获得航线控制权是分不开的。罗斯福的要求,无异于逼丘吉尔签城下之盟,交出大西洋的控制权!

比如,将大西洋上的很多岛屿出租给美国作为军事基地。后来纽芬兰群岛、百慕大群岛、牙买加群岛、巴哈马群岛等众多岛屿出租甚至是无偿提供给美国!

相比于整个英伦三岛的安危,丘吉尔只得忍痛割爱。虽然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作出的这一决定对英国来讲属于空前的不平等交易,但对于挽救整个大英帝国来讲具有非凡的意义。

只是,在美国面前英国相当于脱掉了底裤!


历史风暴


1.基辛格访问中国前“肚子疼”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访问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总理举行晚宴招待基辛格,突然,基辛格捂着肚子,表情极为痛苦,大喊肚子疼,就离开宴会厅。过了一个小时,基辛格已经坐在巴基斯坦飞往中国北京的客机上了。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领导人。

中美的“乒乓球外交”,使得世界上两个大国开始了合作共赢的时代。基辛格功不可没。

2.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美国记者采访周恩来总理,看见办公桌上有一支美国制造的钢笔,就说:“总理阁下,想不到你也喜欢用我们美国的钢笔?”

周总理笑着说:“这是我访问朝鲜时,一个朝鲜朋友送的。我开始坚决不要,那个朋友说,这是朝鲜战争期间缴获美军的战利品,送给你做个纪念。我才收下的。”

美国记者一脸尴尬,有点不好意思。

3.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出席日内瓦会议。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问中国外交部长陈毅,中国是如何击落美国的u-2飞机的?

陈毅外长笑着说:“谢谢你的提问。我们是用竹竿把美国的u-2飞机打下来的。”


黄常慧湖南郴州汝城县


一九七一年一月十八日,苏联特工向苏最高首长报告中国已经研制出粮食扩大器。能将一立升粮食扩大到十立方升。最高首长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搞到粮食扩大器。

同月美国方面也得到粮食扩大器的绝密情报。美国总统指示中央情局特工去中国盗窃粮食扩大器。

苏美特工来一批被抓一批。无奈向台湾蒋介石求助,蒋介石派王牌特工偷渡来大陸偷粮食扩大器。

通过大陸方内线搞了一个粮食扩大器到美国,美国总统和智囊团怎么也不明白怎样来扩大粮食。请蒋介石来研究,蒋介石一看:什么粮食扩大器,这就是台暴米机。


坚守最后的良知


我想到国际玩笑或许是真的,也可能是假,大家姑妄听之,聊作一笑。

玩笑一:华为沙特的中方通信工程师,在朝圣期间收到通知,说是麦加的基线出现故障,急需要维护修理。但由于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在朝圣期间非穆斯林不得进入。该工程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三权衡后,决定火线皈依,一手拿《可兰经》,一手拿《通讯知识》进入麦加维护基站。

玩笑二:华为在南部非洲的代表处,当年好不容易拿下当地最大的运营商客户,正准备集中力量组织人员大规模建设基站,不巧内战爆发,国家被政府军和反叛军各占一半。华为的在工程师们在政府军占领区完成基站建设后,面对一水之隔的叛军占领区犯起了难。最后交付期临近,实在没办法了,咬咬牙,带着设备进入叛军占领区。没想到,叛军们对华为工程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还派出一队人跟着学习通信基站维护知识,积极配合基站建设工作。最后,由于在叛军占领区期间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提前完成了交付任务,还受到当地运营商的表扬。

玩笑三:华为在伊拉克的客户经理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客户投诉邮件,落款是基地组织负责人,邮件对方称,由于华为基地在当年多年没有维护,通讯质量大受影响,如果再不派人去维护,他们就炸了这些基站。


XmuRi


当然要安利一下安倍晋三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绝对是一个奇人了,经常会闹一些乌龙笑话。脑洞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数一数。

1. 2013年1月的时候,在日本东京,安倍晋三在新年招待会上跟日本企业代表会唔。结果跟与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唠嗑时,突然提起了裤子。

裤子松了是好事,说明又瘦了,但能不能去洗手间再提啊。或者你一开始就提到胸部不就不会掉了吗?

2. 2012年,安倍晋三出任首相,接到奥巴马的祝贺电话,安倍晋三很高兴,美国是日本的天。美国总统给他打电话,很有存在感,所以马上开会宣布这一重大好消息:

刚才,布什总统跟我通了电话。

停!

啥布什啊,布什都下岗好些年了,人家是奥巴马,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你都分不清啊。早知道不给你打电话了

3.2012年,安倍晋三发表就职记者会,这回不是他的事了,是旁边出事了。讲着讲着,旁边的内阁官房副长官杉田和博突然晕倒。

安倍先生,你到底说了啥,让人家站着进来,抬着出去了?

4.2013年,安倍晋三为相扑横纲日马富士颁奖。来,把奖杯拿上来。

奖杯一上来,安倍晋三差点哭了,可能真哭了,反正哭没哭,脸部都是这个表情 ,你看不出来。

早知道这么重,就不出风头要来颁奖了,只好硬着头发上了。

我起!

哎哟,腰!腰!

差点闪着腰,多亏旁边有人帮着扶了一把。

5.

安倍晋三出访澳大利亚,跟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一个大轮胎面前合影,这照片的姿式怎么看着这么怪呢?

另外,说一下,这位澳大利亚总理公开宣扬钦佩二战日军。可能他祖上就被日军打服过。当年二战投降,澳大利亚是最坚决要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要审判日本裕仁天皇。这日子一久,人变了。

6.


这张照片,大家很熟了,安倍晋三去参加李光耀的葬礼,结果在国葬上打瞌睡了。

这也可以理解吧,毕竟安倍晋三工作比较辛苦,晚上可能加夜班理万机了。不过日本民众很生气,表示:“安倍即使醒来了也会给人感觉像在睡觉,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如果没有哀悼李光耀先生的那份心意,为何还要去新加坡?”

什么叫安倍即使醒来了也会给人感觉像在睡觉?人家不就是面部表情不丰富。九连拍永远都像一连拍嘛。你们日本人民能不能尊重一下自己的领导!

来自东京的网友表示:“日本的政治家就算睡着也可以工作,外国人看看国会会议直播就知道了。”

(日本国会会议日常)

脑洞老师想说,这世界其实那都一样。

7.这点大热门了,安倍晋三带着夫人去乌克兰访问,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亲自迎接,完事了请他阅兵。安倍晋三DUANG的一下找到了位置,妥妥地站到了波罗申科夫人的身边,身体笔直,面容淡定,这里风光很好。

乌克兰总统夫人心中肯定是一万匹马在跑过,而安倍夫人依然萌萌哒,对夫君的这一站位表示了相当的好奇。只是波罗申科不干了。

这不是你的位置。波罗申科示意。安倍晋三不动如山。

波罗申科只好动手了,安倍晋三紧握小拳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头可断,血可流,位置不能顺便换。乌克兰夫人依然端庄站立,只是眼神已经出卖她内心的不满。日本夫人则远站一端,嘴角上扬,对夫君的行为极为不解与不满。

波罗申科开始讲道理,乌克兰夫人略轻一口气,日本夫人受传统夫纲约束,对夫君的行为又可气又好笑。安倍晋三脸带微笑,小拳紧握,身体依然倾向左边,似乎想蒙混过关。

一名乌克兰卫兵过来了,一定要点开大图,看表情!

这下终于对了,乌克兰夫人对丈夫投以赞许的目光,日本夫人觉得回国时应该买个榴莲了。


脑洞历史观


美苏冷战时期,里根总统在国会做演讲,没开始前试麦克风:各位议员请注意,10分钟后我们将对苏联实施战略轰炸。没成想麦克风开着的,由苏联特工迅速发回莫斯科,苏联全国进入临战状态,连洲际弹道导弹都推出来了,战争一触即发,后来才得知是里根的一句玩笑话!

1957年,尼克松访问苏联,赫鲁晓夫把他带到生产香肠的工厂,和尼克松说:我们正以生产香肠的速度造洲际导弹(核弹头),可把时任副总统的尼克松吓坏了,他不知道赫鲁晓夫是个大嘴巴(吹牛逼),回去后就在国会讲:苏联正以生产香肠的速度造核弹头,我们要加快进度。到1964年红场阅兵,赫鲁晓夫被退休,苏联就三颗,为了展示自己的强大,就围着阅兵场转圈,还是美国记者眼尖,发现三辆车的车牌都没换,而此时,美国已经拥有了200多颗核弹头,自此,苏联在军事上和美国逐渐拉开了差距


魔狼m


1950年9月15日,美军率领联合国军出兵朝鲜,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美国的五星上将、日本的太上皇放言:中国人不敢出兵,即便他们来了我也能在圣诞之前解决问题,回家过节!

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和维护国家尊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在彭德怀元帅的率领下跨过了鸭绿江,10月25日同“联合国军”的第一次战役爆发,此时距离西方的圣诞节还有整整两个月。

面对美军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火力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在彭老总都指挥下,志愿军还是顶住了压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附近驱逐至朝鲜中部的清川江。

随即志愿军又发动了第二次战役,同样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将“联合国军”打退到了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的结束时间是1950年12月24日,距离西方的圣诞节已经只有一天了。

经过这两次战役之后,美国国内看到麦克阿瑟在战场的表现,纷纷对其指责。

紧着第三次战役和第四次战役爆发,面对着志愿军的节节攻势,美国国内终于坐不住了,于1951年3月20日通知麦克阿瑟进行合谈,但是麦克阿瑟拒绝执行,反而发表言论要对中国的沿海进行轰炸,甚至不惜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面对麦克阿瑟的狂妄,连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忍受不住了,剥夺了麦克阿瑟的所有的军事指挥权。

最终,麦克阿瑟还是回家了,不过却不是在1950年的12月25日之前,此时的时间已经是1951年4月分了,距离上一年的圣诞节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而且不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回国,而是一个被解除一切职务的败军之将。


后来,朝鲜战争结束了,麦克阿瑟又有话要说了:谁要是和中国的陆军作战,他一定病了。

至于当年那句圣诞节之前打完朝鲜战争,估计早就被麦克阿瑟忘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