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航母底下那么窄而上面那么宽却不会侧翻?

鬼都没有


在观察航空母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对于船体来说是非常大的,看起来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头重脚轻”的航空母舰不但可以在海上航行,还可以在海上作战呢?

首先要说的是,其实航空母舰的下半部分比起上半部分是重得多的,毕竟反应堆、锅炉、燃油上面的比重比较大的东西在设计时就会优先放在下层来增加稳定性,而且作为航空母舰来说,水下的部分是很大的,在水下部分的重量除了排水以提供浮力之外还可以作为储存仓来进一步的保证航空母舰的稳定性。

阿基米德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而舰船指标之一的满载排水量就是在满载的情况下船体在水下的部分排开水的体积,以一艘满载排水量6万吨的航空母舰为例,6万吨水所受的重力大概是60万牛,这也就代表着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有60万牛。

那么为什么要把航空母舰的上部设计的如此之大给人一种不协调之感呢?其实结合航空母舰的用途来看也是很明了的。作为需要飞机起落的特殊类型的舰船,甲板面积当然是越大越好。二战时期的航空母舰是看不出来“头重脚轻”的,因为那个时代的飞机速度慢,起飞和降落所需要的空间相应的就小。而二战之后斜角飞行甲板的出现和喷气式舰载机、大型蒸汽弹射器的上舰导致航空母舰的甲板面积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小了。

比起航空母舰,像现代海军的主力——驱逐舰就是特别传统的布局,水线处最宽,然后往上和往下逐渐减小宽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极大的增强稳定性,而且被击中之后不一定会发生侧翻,但是像航空母舰这样的布局在增大飞行甲板之余所带来的缺点就是被击中之后极其容易侧翻,这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诸葛小彻


重心应该在水线以下,剩下的就是初中物理了。



天边飘过故乡的


航母下窄顶宽?是不是看舰艇前部水下部分特别尖觉得水线部分很小?所有的舰艇前段部分都是特别尖和窄的,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能保证舰艇能在任何海况下能穿浪前进而不被巨浪影响前进方向。



急转弯

至于为什么不侧翻,那因为重心低啊,军舰所有重的东西都在下面,或者说是在重心之下。特别是航母上的大型蒸汽轮机、燃烧锅炉、而像燃料舱、弹药舱等都是在下面(以)。而像战列舰的主炮绝大部分也是在舰艇之下,所以舰体绝大部分的重量都在下面,所以哪怕是像扶桑这样的违章建筑都不怕翻船。



由于资料有限我就以日本重型巡洋舰高雄级为例给大家列举一些资料。高雄级公试排水量约14000吨,蒸汽轮机与锅炉就占到了2770吨(19%),燃料1754吨(12.5%),而像弹药舱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又占一定比例。所以舰船稳性的G·M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之内是能保证船体的浮力和重心,而在建造之初船体的设计就必须考虑GM值。所谓的GM值是船舶的初稳心高,如果GM太小,船舶稳性不足,GM值过大,船舶摇摆周期短摇晃厉害。但是只要保证GM值是正值就不会翻船。


(一个文科生在网上查的资料理解整合,如有错误也请专业人士提出)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自二战起,航母战斗群就已经是军事强国的标志,也是现代化海军的重要作战利器,更是“大国名片”,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和综合实力。

那么,为什么航母底窄上宽还能抗十几级的台风而不倒呢?

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定律也被叫做浮力定律,通俗来讲:“液体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航母的建造需要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介入,其中就有我国顶尖的物理学家参与,航母的底部设计是重要基础。纵观世界范围内所有航母的底部都是采用舰体中空的方式设计的,也就是说航母底部虽然很重,但是内部中空,因此可以稳稳浮在海面上。

作战需求

航母底窄上宽符合现代化海军的作战需求,底窄水阻小,上宽可以容纳更多战机,航母上所有的重量重心80-90%军集中在航母很窄的底部。


墨墨观察


上宽下窄的设计是为了让加勒比海盗往上爬费点事罢了。


冬日暖阳173314


因为翻掉不好扶!


木子15121032410


不倒翁的原理


花青俏溪亭


意思说你想做个正方形的?


LucienChow1202


初中知识: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还有,力距。( 某个重心,看作某个力的作用点 )


人生与宇宙


很简单,不倒翁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